登录注册
主题 : 南京乞讨老人裸捐105元(图)
sgxing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1067
精华: 70
发帖: 3625
在线时间: 4806(时)
注册时间: 2007-03-19
最后登录: 2019-03-16
楼主  发表于: 2008-05-21   

南京乞讨老人裸捐105元(图)

现代快报5月16日报道 爱心捐赠仍在继续,昨天,最让人感动的捐赠者应该是这位乞讨老人,他在捐了5元后,又找遍身上的零钱,特地到银行兑换了一张百元现钞,放进了募捐箱。

这感人的一幕发生在江宁区东新南路的一个募捐点。昨天中午12点,一名约60岁的老人来到了募捐点,他头发花白,穿一件蓝色衣服,胸前的补丁起码3个,背后的则不计其数,衣服下摆已经破烂,脚上穿一双破烂的凉鞋,手中还拿着一个讨饭碗。

工作人员郭小姐说,“我们放了好多宣传牌,上面有灾区的一些图片。”老人端着碗,在宣传牌前止步,看了一会,哆哆嗦嗦地从口袋里掏出5元钱,放进募捐箱,念叨了一句,“为灾区人民……”

工作人员愣住了,还没反应过来,老人已经离开,“他好像很累的样子,步履蹒跚,看着他的背影,我就想哭。”

本以为这就是捐款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谁料,下午3点,老人再一次出现,这次,他掏出了100元,塞进了募捐箱。

“这次可把我们惊呆了!”郭小姐赶紧拉住老人问情况,老人才解释,“我上午就想多捐一点,但钱太零碎了……”

老人的普通话很不标准,费了很多口舌后,郭小姐才明白,老人本想多捐一点钱,但身上全是讨来的一毛两毛还有一些硬币,不好意思拿出来,特地利用中午凑了凑,接着到银行,将全身的零钱兑换出了一张一百元,“老人一直说,‘灾区的人比我更困难,他们的生命都受到威胁,不容易啊!’”

好说歹说,老人总算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但他不会写字,委托工作人员代签:徐超(音)。老人走后,在场很多人都流下了眼泪,“保安说,老人常在附近乞讨,平时很少吃到什么好东西,没想到一下子就捐出这么多……”说到这里,郭小姐已经哽咽了。 (本文来源:现代快报 作者:马晶晶)
富人多食肥甘,伤胃伤齿。贫人多饿,所食不杂,故无肠病。富人多逸,故多气恼。贫人多劳,故少疾病。富人不造福而享福,只是消福,消尽则穷。穷人能勤俭,即是造福,果熟即富。
股海虾米 离线
级别: 钻石会员
UID: 1311
精华: 2
发帖: 8514
在线时间: 3334(时)
注册时间: 2007-03-27
最后登录: 2020-07-14
5楼  发表于: 2008-05-21   
向徐大爷致敬!
某些人看了不觉得汗颜吗?!……
南枫风铃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7552
精华: 0
发帖: 19
在线时间: 620(时)
注册时间: 2007-08-28
最后登录: 2014-03-18
4楼  发表于: 2008-05-21   
向徐大爷致敬!
sgxing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1067
精华: 70
发帖: 3625
在线时间: 4806(时)
注册时间: 2007-03-19
最后登录: 2019-03-16
地板  发表于: 2008-05-21   
乞者,施者(转)
                         
                    -----------致为地震灾区捐款105元的乞讨老人徐超
你步履蹒跚地走来,
掏出5元钱,投入到募捐箱里,
你尘灰满面,衣衫褴褛,
“为了灾区人民……”
是你,一个不识字的乞讨老人,
喃喃道出的话语。


然后,你在银行排起长队,
只为,把四处乞来的零钱和硬币,
化零为整,兑成一张百元大钞,
再度献出心意。
不敢想象,
当时,那些衣着光鲜的人们,
会有多少惊诧,多少白眼,多少掩鼻,
甚至厌恶的驱逐,
迎向人人眼中的乞者,苍老疲惫的你。


你,处在社会最底层的边缘人,
渺小卑微,如任人践踏的草芥,
却能倾尽自己的心力,
支援那受难的同胞,多灾的土地。


105元,
是你,一个四处求乞的老人,八天的所得,
是衣食无着的你,真正的活命钱,
而你,倾囊捐出,毫不犹豫。
深明大义的老人啊,
你的付出,振聋发聩,重如须弥!


你是最贫贱卑下的乞者,
又是最高贵慷慨的施者,
你让千万人在泪眼婆娑中明白:
道德,良知,品性,
并不与财富多寡,地位高低形成正比。
大难面前,真正该自惭形秽的,
不是乞讨为生,身无片瓦的你!!!


有人说:
他发了大愿,要度化你,
但,你不需要我们的度化,
你是真正的菩萨,大布施者,
示现人间,
震醒了众生的贪嗔痴愚!!!!
富人多食肥甘,伤胃伤齿。贫人多饿,所食不杂,故无肠病。富人多逸,故多气恼。贫人多劳,故少疾病。富人不造福而享福,只是消福,消尽则穷。穷人能勤俭,即是造福,果熟即富。
sgxing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1067
精华: 70
发帖: 3625
在线时间: 4806(时)
注册时间: 2007-03-19
最后登录: 2019-03-16
板凳  发表于: 2008-05-21   
5月19日,徐大爷又为灾区的同胞们送来了339.01元的捐赠。老人的普通话很不标准,费了很多口舌后,郭小姐才明白,老人本想多捐一点钱,但身上全是讨来的一毛两毛还有一些硬币,不好意思拿出来,特地利用中午凑了凑,接着到银行,将全身的零钱兑换出了一张一百元,“老人一直说,‘灾区的人比我更困难,他们的生命都受到威胁,不容易啊!’”徐大爷没有生活来源,捐这么多就等于是他的全部家当,希望以后路过看到的人能够伸出援助之手。
一个靠行乞为生的老人还主动照顾一个精神病人,感人至深啊。也反映出我国保障制度的不完善。
[ 此贴被sgxing在2008-05-21 01:12重新编辑 ]
富人多食肥甘,伤胃伤齿。贫人多饿,所食不杂,故无肠病。富人多逸,故多气恼。贫人多劳,故少疾病。富人不造福而享福,只是消福,消尽则穷。穷人能勤俭,即是造福,果熟即富。
sgxing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1067
精华: 70
发帖: 3625
在线时间: 4806(时)
注册时间: 2007-03-19
最后登录: 2019-03-16
沙发  发表于: 2008-05-21   
Re:南京乞讨老人裸捐105元(图)
昨天,快报B3版刊登的《乞讨老人捐出105元》,感动了很多人。市民们纷纷来电,想了解这位老人的详细情况。昨天下午,记者来到了江宁区东新南路,几经周折,找到了正在行乞的老人。

  几经周折找到老人

一个乞讨的老人,行踪不定,寻找起来十分不便。昨天下午5点,记者来到了老人捐款的东新南路附近的金宝大市场,打听老人的下落。

  谁料,市民们一看到老人照片就说,“哦,就在金宝大市场的广场上,他基本上每天都来。”“2分钟前还看到他的,刚拿了一个碗过去。”“对,就在前面,刚给了他一毛钱。”在热心市民的指引下,记者终于在广场的一个角落里,找到了老人。

花白的头发,古铜色的皮肤,蓝色的上衣上布满了补丁,袖子和衣服的下摆已经撕烂,穿着一双塑料拖鞋,走起路来有点瘸。老人正想找块地坐下休息,得知记者来意后,老人摆了摆手,“你们不要采访我,大家都是为了灾区人民,我不比谁伟大多少!”

  据了解,老人叫徐超,今年67岁,江苏泗洪人,性格很开朗,在南京讨饭已经8年,一直在金宝大市场附近乞讨。

  105元讨了整整8天

  老人手中把玩着几个硬币,记者看了一下,一毛、五毛、一块,加起来一共4.5元,“这是下午半天讨来的。”半天只讨了几元钱,105元得行乞多少天?老人说:整整8天!

  老人说,他一般早上6点出来行乞一直到晚上10点,在非周末时,一般一天只能讨到七八元钱,每逢周末,街上人多,能讨到十几元,“上午只讨了6块4,晚上估计还能讨到一些,周末晚上出来吃饭的人多”。

“第一次捐掉的那个5块钱,是我乞讨8年来,讨到最多的一次。”老人回忆道,那个5元钱是上周四晚上,一个饭店的顾客给他的,其余的钱都很零碎,“其实当时还没有100元,我中午又去讨了几元钱,才凑够了100元”。老人说,到银行换了100元后,他身上连一分钱都不剩了。

  收留照顾一个精神病人

  附近居民看到有记者采访老人时,一下子围了过来,“这个老人人不错,一点不犯嫌。”附近市民与老人都是熟人了,市民们告诉记者,这个老人乞讨时客气得很,不管你给不给,他都说谢谢,而且也不会死缠烂打,他们从快报看到老人捐款一事后,也被感动了,“他是个好人,还照顾另一个叫花子呢!”见记者好奇,老人不好意思地解释道,“那人今年33岁,苏北人,脑子受过刺激,一直不太好使。”自从两三年前认识了这个年轻的叫花子后,老人就担负起照顾他的责任,每天帮他讨两次饭,大雪时,讨饭难,老人甚至连续很多天花钱给这个叫花子买饭吃,并且把自己的被子都送给了他,“我身体好,不怕冷,冬天跟他一起挤挤就好。”

  聊了一会后,老人又端起了饭碗,继续行乞,“我准备再讨满100元,还要兑成整钱,捐给灾区!”

  善举震动网络——

  他值得所有人尊重
富人多食肥甘,伤胃伤齿。贫人多饿,所食不杂,故无肠病。富人多逸,故多气恼。贫人多劳,故少疾病。富人不造福而享福,只是消福,消尽则穷。穷人能勤俭,即是造福,果熟即富。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