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06股东大会情况通报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13690
精华: 3
发帖: 57
在线时间: 886(时)
注册时间: 2008-02-16
最后登录: 2008-08-28
楼主  发表于: 2008-05-22   

06股东大会情况通报

管理提醒: 本帖被 集中营报导 设置为精华(2008-05-22)
一 、今天如约参加股东大会,并代表150万股投反对票。今天实到流通股股东6人。最终共投下400万股反对票。华兴、亿利并未出席。二、公司表示目前京中兴根本没有上创业板的可能。与其涉险闯关,不如培育自主产品。公司给出3-5年的时间。目标是主板。主要是因为盘子大,股权结构存在缺陷。但关键还是自主产品的培育。四、管理费用过大是摊销坏账。个人感觉有公司下决心彻底甩包袱的意思。董事长有一句话说明问题:以前之所以不敢大力度甩包袱,是因为对转版有一丝希望。但看到大自然二次被否,感觉这条路已经被封死。粤传媒的IPO才是管理层认可的方式。三、关于京铁商厦,公司表示2016年之前没有任何现金流,不想背这个包袱。没有产权,拍卖是不可能。1500万的出价谁要都行,这个价格目前没人要。四、内蒙赤峰和科凌的欠款,公司正在收,目前已收到一部分。五、关于新会计准则,证监会对三板公司没有要求,并表示没有利益输送行为。六、其他财务问题都问过了,也不想一一列举了。干过会计的人都知道,一笔账有很多的处理方法。七、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别太把06的基本面看得太重,先把它看成*****好了。06、07两年亏仅仅代表过去,已经过去了。好在是三板,没有退市这一说。想玩短线的,该怎么炒接着怎么炒,想长线持有的也随便,没必要太过恐慌。但不可取的是一厢情愿,因为06目前根本没有上创业板的打算。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18楼  发表于: 2008-05-27   
2008年05月27日 07:20:45 中财网
  证监会总结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情况
  证监会日前对新会计准则实施一年来的情况作总结。截至2008年4月30日,除少数特殊情况的上市公司外,去年底以前已上市的1547家公司均如期披露了2007年年度报告。总体来看,绝大多数上市公司能够严格执行新会计准则的规定,按照证监会财务信息披露规范的要求披露年报,新旧会计准则实现了平稳过渡。
  未出现滥用公允价值的情况
  2007年是执行新会计准则的第一年,而公允价值的导入成为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的一大亮点。截至2008年4月30日,除*ST威达、九发股份以及已经终止上市的东方锅炉外,2007年12月31日已经上市的1547家公司均如期披露了2007年年度报告。从年报看,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主营业务,但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占利润总额比重相对较大。2007年上市公司累计实现投资净收益2817.81亿元,营业外收支净额474.91亿元,分别占2007年利润总额的20.93%和3.53%.
  对此,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倾向于审慎选择会计政策和进行会计估计,未出现市场担心的上市公司滥用公允价值的情况,可以说新旧会计准则实现了平稳过渡。
  着重检查新会计准则执行情况
  在新准则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具体问题,主要表现为少数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确定标准披露得较为模糊,个别公司对企业合并中的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的认定和使用存在一定问题。个别公司在确认股权激励费用时,对估值模型、相关参数的选择不恰当,相关信息的披露不充分。极个别公司存在利用非公允的债务重组、股东捐赠等方式调节利润的情况。此外,从2007年年报披露看,一些公司存在未按规定及时转销职工福利费余额的情况。
  证监会表示,今后一段时期一方面将着重检查上市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的情况,另一方面继续开展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的现场检查工作,对发现的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等行为将依法严肃处理。(万勇)
  南方都市报
xiaocaobeihei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17楼  发表于: 2008-05-26   
06京中兴故意将京铁大厦采用历史成本折旧计提法,怕用《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评估法》。纯属恶意巨亏!阴谋尽显!
公允价值至关重要!京中兴中小股东明白吗?!!!
负离子朋友明白吗?!!!
[ 此贴被0909在2008-05-26 11:34重新编辑 ]
xiaocaobeihei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16楼  发表于: 2008-05-26   
证监会: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等行为将依法严肃处理
  证监会会计部负责人就上市公司2007年度财务报告监管问题答记者问
  ●1547家如期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为0.42元,较2006年增长41.46%。
  ●新旧会计准则实现了平稳过渡。但在新准则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少数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确定标准披露得较为模糊;极个别公司存在利用非公允的债务重组、股东捐赠等方式调节利润的情况。
  ●大多数上市公司对公允价值的采用比较谨慎。从统计数据来看,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利润影响相对有限:2007年上市公司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68.73亿元,占2007年利润总额的0.51%
  截至2008年4月30日,除*ST威达、九发股份以及已经终止上市的东方锅炉外,2007年12月31日前已经上市的1547家公司均如期披露了2007年年度报告。针对投资者关注的上市公司新会计准则执行、财务信息披露和监管等问题,证监会会计部负责人日前接受了记者采访。
  2007年上市公司业绩同比增长4成
  记者: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披露基本情况如何?
  负责人:经初步统计,1547家如期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为0.42元,较2006年增长41.46%;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4.71%,较2006年增加1.84个百分点。其中,1429家公司实现盈利,占全部上市公司的92.37%。
  总体上看,2007年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业绩有较大幅度增长。1547家上市公司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1902.24亿元,同比增长25.93%;实现利润总额13463.91亿元,同比增长49.26%;实现净利润9344.53亿元,同比增长51.38%。
  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主营业务。但是我们也注意到,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占利润总额比重相对较大。2007年上市公司累计实现投资净收益2817.81亿元,营业外收支净额474.91亿元,分别占2007年利润总额的20.93%和3.53%。
  四方面并举加强监管
  记者:证监会对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的财务信息披露工作采取了哪些监管措施?
  负责人:2007年是上市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的第一年。为确保上市公司年报信息披露质量,证监会和财政部做了大量培训、调研,证监会修订了相关信息披露规范,采取了一系列的监管措施。
  一是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上市公司2007年报执行新会计准则监管工作的通知》("通知")。年报披露开始前,证监会在监管系统内下发了通知,部署了财务信息披露监管的重点领域,包括公允价值、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资产减值准备、递延所得税、合并财务报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等十二个方面。除通知提到的重点领域外,我们还重点关注了更换审计机构、实施股权激励和实施重大资产重组等公司的年报披露情况。
  二是实时审核年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年报披露期间,安排专人对每天披露的2007年度财务报告实时审核,关注重点领域,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汇总讨论,定期编制"上市公司2007年报会计监管专刊",发至会内相关部门、证券交易所、各地证监局。同时,会同会内有关部门、各地证监局和证券交易所之间建立了快捷、顺畅的沟通渠道,及时沟通新会计准则执行和财务信息披露监管遇到的问题,密切跟踪其进展情况。对于重大问题,及时约见了相关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了解具体情况并督促公司严格执行新会计准则。力争做到对执行会计准则明显存在问题的公司,尽早约见谈话,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三是建立读报制度,关注媒体动向。我部指定专人关注舆论动向,对主要证券类媒体中涉及会计准则执行的新闻评论、公司动态等,及时进行疏理,编制"会计新闻摘编",把握市场舆论,快速做出反应。
  四是通过"会计问题答复函"的形式解决会计准则执行监管中的重大问题。对于各证监局和证券交易所在上市公司2007年报编报期间遇到的重大会计准则执行监管问题,统一通过"会计问题征询函"的方式询问我部,我部以"会计问题答复函"的形式及时给予答复。年报期间,我部共答复了"股权激励费用分摊的问题"、"转让资不抵债子公司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不得用于利润分配及转增资本"等十五份征询函,表明了我会的监管立场。
  针对不同问题采取相应监管措施
  记者:上市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的情况及年报中反映的问题主要有哪些?
  负责人:总体看,绝大多数上市公司能够严格执行新会计准则的规定,按照我会财务信息披露规范的要求披露年报。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倾向于审慎选择会计政策和进行会计估计,未出现市场担心的上市公司滥用公允价值的情况,可以说新旧会计准则实现了平稳过渡。
  但在新准则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具体问题,主要表现为:少数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确定标准披露得较为模糊;个别公司对企业合并中的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的认定和使用存在一定问题;个别公司在确认股权激励费用时,对估值模型、相关参数的选择不恰当,相关信息的披露不充分;极个别公司存在利用非公允的债务重组、股东捐赠等方式调节利润的情况。此外,从2007年年报披露看,一些公司存在未按规定,及时转销职工福利费余额的情况。
  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分别采取了不同的监管措施。对于合并范围、企业合并、股权激励等问题,我们要求公司及时予以更正或补充披露;对于职工福利费余额,我们已要求相关公司通过更正年报或在2008年半年报中进行处理;对于调节利润的情况,我们正在进一步研究,分别通过制度层面和监管层面予以规范,完善制度,强化监管。
  进一步研究公允价值监管
  记者: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使用一直备受投资者关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采用对2007年年报有何影响?
  负责人:总体来看,大多数上市公司对公允价值的采用比较谨慎。例如对于投资性房地产,绝大多数公司采用了历史成本法而非公允价值方法进行计量。从统计数据来看,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利润影响相对有限:2007年上市公司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68.73亿元,占2007年利润总额的0.51%。当然,对公允价值的影响还需进一步评估。
  此外,同公允价值相关的信息披露,包括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估值模型和参数选取等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证监会也将对公允价值的监管进行进一步研究。
  记者: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后,投资者如何分析股权激励对当期财务业绩的影响?
  负责人:股权激励相关会计处理的主要依据是《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从年报披露看,当期分摊的股权激励费用是需要关注的重点之一。上市公司应当根据股权激励计划条款设定的条件,采用恰当的估值技术,分别计算各期期权的单位公允价值;在各个资产负债表日,根据最新取得的可行权人数变动、业绩指标完成情况等后续信息,修正预计可行权的股票期权数量,并以此为依据确认各期应分摊的费用。
  记者:新会计准则下,每股收益、非经常性损益等指标的计算和披露存在哪些问题?
  负责人:新会计准则发布后,证监会根据新会计准则的变化,及时修订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和《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等相关信息披露规范,上市公司应当遵循上述规范的要求计算并披露相关财务指标。
  从年报披露情况看,总体执行情况较好。其中涉及每股收益计算的主要问题,是发生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情况下每股收益的计算。在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作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合并方,公司应将作为对价而发行的全部新股数计入合并当年和对比年度的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即权重为1);在存在稀释潜在普通股的情况下,公司应采用同样原则计算稀释每股收益。
  对于非经常性损益,大部分公司能够根据信息披露规范的要求进行披露。需要注意的是,公司除需要关注规范问答中列举的项目外,更应根据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结合公司自身业务的实际情况加以判断,并做出合理的、一致的披露。
  今后将着重开展现场检查
  最后,该负责人还表示,2007年是执行新会计准则的第一年,准则执行情况受到国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它既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情况的检验,也是准则制定部门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的重要依据。目前,证监会已经着手对2007年财务报告披露情况进行专题研究分析,并就年报披露过程中发现的涉嫌违反会计准则的问题进一步了解情况,经核实后将依法做出相应处理。对于年报中反映出的准则执行问题,将尽快与相关部门沟通,及时推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证监会一直重视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今后一段时期,证监会一方面将着重检查上市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的情况,另一方面继续开展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的现场检查工作,对发现的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等行为将依法严肃处理。同时,也欢迎媒体和社会各界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监督。(上海证券报 商文)
[ 此贴被0909在2008-05-26 11:16重新编辑 ]
xiaocaobeihei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15楼  发表于: 2008-05-26   
证监会指出去年年报五大问题
  证监会会计部负责人日前在答记者问时,还总结了上市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的情况及年报中反映出的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少数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确定标准披露得较为模糊;个别公司对企业合并中的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的认定和使用存在一定问题;个别公司在确认股权激励费用时,对估值模型、相关参数的选择不恰当,相关信息的披露不充分;极个别公司存在利用非公允的债务重组、股东捐赠等方式调节利润的情况;此外,从去年年报披露看,一些公司存在未按规定,及时转销职工福利费余额的情况。
  对于这些问题,证监会分别采取了不同的监管措施,对于合并范围、企业合并、股权激励等问题,要求公司及时予以更正或补充披露;对于职工福利费余额,已要求相关公司通过更正年报或在今年半年报中进行处理;对于调节利润的情况,正在进一步研究,将分别通过制度层面和监管层面予以规范,完善制度,强化监管。(第一财经日报 陆媛)
  
xiaocaobeihei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13690
精华: 3
发帖: 57
在线时间: 886(时)
注册时间: 2008-02-16
最后登录: 2008-08-28
14楼  发表于: 2008-05-25   
关于内部职工股比例过大的问题,董事长戴斌的一句话值得回味:“持有内部职工股的又不是我们的内部职工。。。。。。”
登录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7949
精华: 0
发帖: 128
在线时间: 171(时)
注册时间: 2007-09-18
最后登录: 2012-06-29
13楼  发表于: 2008-05-25   
谢谢楼主提供信息
股海虾米 离线
级别: 钻石会员
UID: 1311
精华: 2
发帖: 8514
在线时间: 3334(时)
注册时间: 2007-03-27
最后登录: 2020-07-14
12楼  发表于: 2008-05-25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11楼  发表于: 2008-05-23   
罪恶根源在于模糊监管!整个中国证券市场当今仅仅只剩三板两网几家上市公司故意不采用《新会计准则》编制年报.证券垄断强权一伙和两网尚未执行《新会》的几家上市公司,还能横行几时???
两网幸存者联合起来,强烈抗议证监会的奸诈行政——模糊监管——在多层次资本市场胡搞“一国两制”的财会制度!
长期折腾摧残两网是明目张胆在挑衅党中央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大决策!耍阴使坏丧心病狂地打击两网中小投资者,严重阻扰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稳健发展。.............
         
xiaocaobeihei
飞刀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14072
精华: 3
发帖: 110
在线时间: 109(时)
注册时间: 2008-04-19
最后登录: 2011-12-25
10楼  发表于: 2008-05-23   
楼主是好样的!

做了好榜样!
天下为公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7399
精华: 0
发帖: 536
在线时间: 1336(时)
注册时间: 2007-08-19
最后登录: 2019-08-20
9楼  发表于: 2008-05-23   
这家伙一看又是在忽悠咱们,别忍了,砸吧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8楼  发表于: 2008-05-23   
京中兴福建帮在两轮对倒筹码,是华兴与厦门易斯达两家伙在玩对倒把戏。
至于不敢用《新会》,推托到证监会没有硬性要求那是无奈的托词,也是证监会故意模糊监管耍阴手段,欲长期摧残两网!........因为一旦采用《新会计准则》编制年报,京铁大厦的评估价值就会以公允价值体现!没有产权是说谎,真实是与他人共有产权,京中兴仅占有11年前投资8700万元的部分京铁大厦产权。

大家看一下鹫峰年报就明白:证监会有下发好几条三板上市公司适应执行的《新会计准则》的补充通知,可以很肯定地声明京中兴高管在撒弥天大谎,不敢更不愿意采用《新会》。
罪恶根源在于模糊监管!整个中国证券市场当今仅仅只剩三板两网几家上市公司故意不采用《新会计准则》编制年报,大家不妨细细品味:证监会模糊监管长期摧残两网手段何等毒辣!1.机构的大量增仓、对倒,渤海产业基金和中信证券的加盟三板;2.代办转让资格券商的自营加盟三板;3.创业板的推出三板加快出政策的预期;4.长达将近9年的折腾洗筹,等等等等,胆敢逆大政(《新会》是所有上市公司都必须执行的)。证券垄断强权一伙和两网尚未执行《新会》的几家上市公司,还能横行几时???
两网幸存者必须加大依法*****力度,政府才会重视,证券垄断强权才会收敛气焰,两网才能有救!
附摘录同在三板的400010鹫峰科技股份2007年年报:

鹫峰年报第41页:
七、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及重大前期差错更正的说明
1、会计政策变更
本公司于2007 年1 月1 日起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国证监会发
布的《关于做好与新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通知(证监发[2006]136 号)》和《公
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7 号―新旧会计准则过渡期间比较财务会计信息的编
制和披露》、《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 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企业会
计准则解释1 号等有关规定,本公司对以下会计政策进行了变更: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造成的影响如下:
(1) 合并范围的变化:
...............................

         
xiaocaobeihei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13690
精华: 3
发帖: 57
在线时间: 886(时)
注册时间: 2008-02-16
最后登录: 2008-08-28
7楼  发表于: 2008-05-23   
在股东大会上,我和几位股东言辞比较激烈,公司董事长戴斌和副总吕涛的态度很诚恳。
对于股东们最关心的创业板问题,吕涛的解释是京中兴历史包袱重,盘子大,内部职工股比例大,没有自主产品,仅靠系统集成是撑不起来的,这些因素不利于上创业板。而目前公司着力培养的自主产品是环境产品。年销售2000万是公司培育自主产品成功的标准。
戴斌对于公司的人脉还是比较有信心的。据他说,只要公司自主产品能立得住脚,其他的事情会水到渠成的。吕涛说过,对于资本市场的一些方案也有过考虑。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13690
精华: 3
发帖: 57
在线时间: 886(时)
注册时间: 2008-02-16
最后登录: 2008-08-28
6楼  发表于: 2008-05-23   
两网问题基本已经盖棺定论了。如果没有通天的手段,只有豁出几条人命才能翻案。
天下为公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7399
精华: 0
发帖: 536
在线时间: 1336(时)
注册时间: 2007-08-19
最后登录: 2019-08-20
5楼  发表于: 2008-05-23   
还是应该对两网股进行*****,不能指望靠两网公司自身达标再转板
victor7505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10785
精华: 15
发帖: 2676
在线时间: 3598(时)
注册时间: 2007-10-21
最后登录: 2016-08-26
4楼  发表于: 2008-05-22   
我觉得06京中兴最大的弊端在于股权太分散,大股东持股比例太低,没有太强的重组欲望。尽管06的每股净资产比较高,但主业不景气,连年亏损的局面没有丝毫改变,内在的主要原因是大股东的动力不足,诱惑力不够大。真的希望福建帮不是在炒做,而是想要打响一场类似全流通市场下的股权争夺战的战役。目前看福建帮并没有这种意图,但也有可能,他们只是一帮*****,后面会有老板操控。

并且公司的有息债务太高,高达6200万元的贷款,在利率不断推高的情况下,一年将近500万元的的财务费用,对于一个主营业务不强,竞争激烈,毛利率不高的公司来说,是一个巨大负担。

另外,公司的流通股太大,股权结构不好。流通股本与05海国实相差不多,股东人数远高于海国实,尽管海国实年报股东人数由去年中期的7450户激增到现在12770户。

从财务状况来说,06最致命的问题是现金流不好,连续几年都是现金净流出,除了亏损以外,还有其他的资金占用。而05却保持了非常好的现金净流入,没有一分钱的有息债务,反而还有1500万元的闲置资金贷给了关联公司肇庆鸿特精密,每年有130多万元的利息收入,另外,新置入的主业民办贵族学校资产质量非常好,每年近3000万元的营业收入,25%以上的毛利率,保证了公司能够稳健的维持盈利状态。

05海国实控股股东高达58%的控股比例,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没有人会放弃在全流通市场下财富剧变机会的。这从大股东07年8月份折价4000万元从广发证券手里收购海南科教集团的动作上就可见一斑。公司花2319多万元,就收购了股权占比52.5%的净资产为1.2587亿元的盈利资产,等于少支付对价4289万元(1.2587*52.5%-2319)。不但使公司07年从收购股权中获得了2300万元的股权投资差收益,实现了07年的盈利,同时也为以后年度提供了稳定的主营收入,每年预计增加800万元毛利,从而为以后年度的扭亏打牢了基础。这样的操作目的不是有想法,是在干什么?巨额折价收购股权的这种做法,只能说公司非常急切的想通过海国实的资本运作来实现财富剧变的宏伟目标。
其实,把一个公司的好说得太多,往往是期望太高,适得其反,但是,我倒是很希望05海国实能维持现状,这样更多人的会买到更低廉的筹码,只要你有大股东万和的耐心&耐力,更要有民营企业家的狼性&野心,相信万和能从01年熬到现在,散民朋友们照样能从现在熬到下一个8年的。
人是趋利的,资本也是趋利的,有利益就有动力,尽管这句话对于万和来说已经足足8年了,那么再来8年又有何妨?康熙不是说了吗?“我真的好想再活500年”嘿嘿!
05在1.3区域是值得长期投机的,尽管盘子有点大,如果有5缩1,4缩1 的可能,每股净资产提高到1元,每股收益提高到0.1元,股价也就折合5-6元了,但是相对于主板目前的资不抵债、亏损累累的st股,仍然具有估值优势。而广东万和较强的实力&民营企业的野心是不可忽视的无形价值, 重组转板是其永远不会放弃的目标。
清空我的评分动态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金钱条评分记录
隐藏评分记录
sgxing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1067
精华: 70
发帖: 3625
在线时间: 4806(时)
注册时间: 2007-03-19
最后登录: 2019-03-16
地板  发表于: 2008-05-22   
引用
引用第2楼信息战于2008-05-22 21:08发表的  :
争取上主板,我们拭目以待.


有几个人有那么大耐心?
富人多食肥甘,伤胃伤齿。贫人多饿,所食不杂,故无肠病。富人多逸,故多气恼。贫人多劳,故少疾病。富人不造福而享福,只是消福,消尽则穷。穷人能勤俭,即是造福,果熟即富。
信息战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6499
精华: 3
发帖: 5065
在线时间: 1164(时)
注册时间: 2007-06-28
最后登录: 2020-01-08
板凳  发表于: 2008-05-22   
争取上主板,我们拭目以待.
安全王子
股民老张 离线
级别: 验证期
UID: 13802
精华: 0
发帖: 1
在线时间: 7(时)
注册时间: 2008-02-29
最后登录: 2010-04-19
沙发  发表于: 2008-05-22   
谢谢楼主提供的信息
战胜自己我才能高飞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