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06京中兴最大的弊端在于股权太分散,大股东持股比例太低,没有太强的重组欲望。尽管06的每股净资产比较高,但主业不景气,连年亏损的局面没有丝毫改变,内在的主要原因是大股东的动力不足,诱惑力不够大。真的希望福建帮不是在炒做,而是想要打响一场类似全流通市场下的股权争夺战的战役。目前看福建帮并没有这种意图,但也有可能,他们只是一帮*****,后面会有老板操控。
并且公司的有息债务太高,高达6200万元的贷款,在利率不断推高的情况下,一年将近500万元的的财务费用,对于一个主营业务不强,竞争激烈,毛利率不高的公司来说,是一个巨大负担。
另外,公司的流通股太大,股权结构不好。流通股本与05海国实相差不多,股东人数远高于海国实,尽管海国实年报股东人数由去年中期的7450户激增到现在12770户。
从财务状况来说,06最致命的问题是现金流不好,连续几年都是现金净流出,除了亏损以外,还有其他的资金占用。而05却保持了非常好的现金净流入,没有一分钱的有息债务,反而还有1500万元的闲置资金贷给了关联公司肇庆鸿特精密,每年有130多万元的利息收入,另外,新置入的主业民办贵族学校资产质量非常好,每年近3000万元的营业收入,25%以上的毛利率,保证了公司能够稳健的维持盈利状态。
05海国实控股股东高达58%的控股比例,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没有人会放弃在全流通市场下财富剧变机会的。这从大股东07年8月份折价4000万元从广发证券手里收购海南科教集团的动作上就可见一斑。公司花2319多万元,就收购了股权占比52.5%的净资产为1.2587亿元的盈利资产,等于少支付对价4289万元(1.2587*52.5%-2319)。不但使公司07年从收购股权中获得了2300万元的股权投资差收益,实现了07年的盈利,同时也为以后年度提供了稳定的主营收入,每年预计增加800万元毛利,从而为以后年度的扭亏打牢了基础。这样的操作目的不是有想法,是在干什么?巨额折价收购股权的这种做法,只能说公司非常急切的想通过海国实的资本运作来实现财富剧变的宏伟目标。
其实,把一个公司的好说得太多,往往是期望太高,适得其反,但是,我倒是很希望05海国实能维持现状,这样更多人的会买到更低廉的筹码,只要你有大股东万和的耐心&耐力,更要有民营企业家的狼性&野心,相信万和能从01年熬到现在,散民朋友们照样能从现在熬到下一个8年的。
人是趋利的,资本也是趋利的,有利益就有动力,尽管这句话对于万和来说已经足足8年了,那么再来8年又有何妨?康熙不是说了吗?“我真的好想再活500年”嘿嘿!
05在1.3区域是值得长期投机的,尽管盘子有点大,如果有5缩1,4缩1 的可能,每股净资产提高到1元,每股收益提高到0.1元,股价也就折合5-6元了,但是相对于主板目前的资不抵债、亏损累累的st股,仍然具有估值优势。而广东万和较强的实力&民营企业的野心是不可忽视的无形价值, 重组转板是其永远不会放弃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