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Q系统和NET系统是国内创业板市场最早的尝试.
STAQ系统,即全国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是由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联合办公室(简称联办,后改名为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的一批从国外归来的有华尔街背景的留学生创办的.于1990年4月25日向当时的国家体改委提交报告,希望建立一个可以解决国债、法人股交易问题的证券交易市场,并一该主板的传统交易模式,运用先进的电子交易网络形式,实现无红马甲的交易制度,所有的买单或卖单均通过电子网络进行。
由于国务院的支持,很快就进行了实质性的动作,在以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STAQ系统就实现了国内6个城市、18家公司的通讯联网,并于12月5日正式开通。
STAQ系统的设计者根据当时中国股份制改革的特点,在国家股、法人股、内部职工股并存的特殊情况下,选择了既可以交易,又不影响沪深两市公众股市场的法人股作为交易品种。
STAQ系统的主要功能可总结如下:实时报价、自动撮合、信息分析、统一结算,STAQ系统本身依托了当时的电子网络为市场的交易载体,网络覆盖面达60多个城市。形成了国债、金融债、公司债、法人股等交易品种。
1992年7月8日STAQ系统上市了第一个法人股----珠海恒通置业股份有限公司。于1993年8月达到交易额的最高峰,10只股票创下了17亿元的交易记录。这10只股票是-珠海恒通、广西玉柴、成都蜀都、海南华凯、沈阳华凯、沈阳长白、杭州大自然、海国实、北京五星三环、南京*zy商场、海南航空。同年,中国有关部门通知,STAQ系统暂停新股上市,在此以后,STAQ系统法人股交易一直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
应该说,STAQ系统在当时都构筑了证券交易市场的基本要素,也制定了上市的基本条件。早期准二板市场的主要上市条件,今天看来,当时虽然粗糙,但其中不乏有许多让我们今天看来仍然为之一动的内容。
NET系统,即中国证券交易系统有限公司,是为了支持法人股交易而设立的,于1993年4月28日开通而建立,其管理机构中国证券交易系统有限公司经国务院主管部门批准,在国家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
NET市场有6家准创业板上市公司,拥有86名会员的200余家证券网点以及几十万的投资者.其功能与STAQ系统一样,只是由不同的两个系统创办的.由于两个系统功能的重叠,加之没有一个很好的市场环境, NET系统在短暂地支撑了一段时间后,缺乏上市的法人股公司,缺少证券市场管理经验和人才,缺少有效的证券市场运作管理和资金,更重要的是NET市场在其后的发展中没能体现设计者的初衷,投资者实质已个人化,严重影响了整个证券市场的秩序和投资者的安全,其历史使命和功能已名存实亡,在运作了几年后,最后也不得不提前关闭.
今天看来,STAQ系统也好,NET系统也罢,都是在市场规则极不规范的环境下运作的,如果与成熟的创业板证券市场比较,STAQ系统与NET系统的市场规则、法制环境、市场环境、规范程度、设计运作水平等方面都不可相比,这也是国内的两个不成熟的二板市场仓促诞生又纷纷消失的根本原因。
虽然这已是10多年前的事情了,但这两个系统已为10年后的大陆创业板证券市场培养了第一批市场交易人才,并提供了鲜活的宝贵经验。
回顾过去,我们应该更多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努力创造出创业板市场的有利条件。但是,并不能排除将来有部分原STAQ系统与NET系统市场中的股份转移到创业板市场上交易的可能性.
2001年中国证监会选择部分证券公司试点,开展代理原STAQ系统与NET系统市场中股份转让业务,就是尝试的第一步,逐渐将原STAQ系统与NET系统市场中含高科技成分的股份移植到创业板市场中,这虽然是尝试性的,却是可贵的尝试,是大胆的创新。
我们相信,前进道路上永远是探索者的脚步,敢于面对失败是成功的第一步,没有勇敢的探索就不会有今天和未来中国证券市场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