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马红漫:调控政策出台不宜“出其不意”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楼主  发表于: 2008-06-12   

马红漫:调控政策出台不宜“出其不意”

马红漫:调控政策出台不宜“出其不意”



2008年06月12日 07:02:00 中财网
  调控政策"掷地有声"引发市场激烈反应,绝不意味着调控绩效获得显现,只是表明政策制定当局没有能够深入市场体系内部。
  "端午节"小长假之后,A股市场陷入到暴跌之中。10日上证综指大跌7.73%,创下本轮调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一年多来的第三大跌幅;11日,上证综指被视为"政策铁底"3000点盘中一度跌穿。
  有关A股市场突然暴跌的原因,或可列举出"几大利空"因素,涉及海外市场波动、油价飙升、大小非解禁减持压力等。然而,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这些所谓的利空因素中的很多内容,如大小非减持压力、油价上涨,都只是常规性的变化;而依据金融市场信息变化对市场走势的通常规律,已经在预期中的市场因素并不会导致市场行情的突然波动。据此判断,真正成为市场短期内暴跌,改变之前盘整走势的直接推动因素,就在于相关货币政策的突然变化。
  央行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力度上,都远远超出了市场的预期范围,可谓是"出其不意"。首先,依照惯例,央行出台货币政策多是在月度CPI等宏观经济数据公布之后,而此次却选择在数据公布之前出台,在时间上非常突然。其次,按照央行之前的表述,控制通货膨胀率是货币调控政策的最主要目标,尽管5月份CPI数据尚未明确公布,但是市场普遍预期其涨幅将出现明显回落,因此货币政策的紧缩力度应该有所松弛。然而,央行最终却不仅没有松弛调控力度,反而改变了以往存款准备金率每月只提高0.5个百分点的惯例。
  尽管相关部门一再表示,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并非针对股市,但此项货币政策的突然出台,直接影响了资本市场投资者的预期判断。投资者在没有足够信息进行分析的情况下,能够做出的判断就是"央行认为宏观经济状况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性,所以进行预先调控"。进而,投资者据此而抛售股票实为必然选择。这也才是此次A股市场突然暴跌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国内相关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出台,其依据究竟如何始终未见明确的阐述。对于市场投资者所最为关心的加息等政策出台的依据、时间等问题,相关管理部门往往以"综合考虑"等字眼予以回避。有观点认为,这表明调控政策的"艺术性"有所提高,对此,笔者并不能认同。
  宏观调控政策理应秉持一贯的调控依据和标准,并且让投资者能够准确知悉,也只有这样的宏观调控政策才能够充分发挥政策效果。以美国为例,每次美联储利率政策的变化之前,市场都会提前形成明确的预期判断,其原因就是美联储确定利率政策的依据,如价格指数、失业率等标准市场完全了解。市场提前知悉了政策变化,并不意味着政策效果将会失灵,恰恰相反,市场会据此而提前做出自我调整,以顺应未来调控政策的导向。须知道,调控政策"掷地有声"引发市场激烈反应,绝不意味着调控绩效获得显现,只是表明政策制定当局没有能够深入市场体系内部。只有市场参与者平滑地接受政策导向,并且顺应导向做出积极调整,才是出台任何一项调控政策最根本的目标。
  
□ 马红漫  新京报
[ 此贴被0909在2008-06-12 16:33重新编辑 ]
xiaocaobeihei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板凳  发表于: 2008-06-12   
登峰时搞突然袭击,恐慌时搞“出其不意”再一次突然袭击。用心良苦哦!
xiaocaobeihei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沙发  发表于: 2008-06-12   
这次“出其不意”如同去年5.30的突然袭击,这都是美国鹦鹉的阴毒。
xiaocaobeihei
描述
快速回复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