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基金制度也许本来就是一个错误。
在严重缺乏信托责任的中国,建立了一种只负盈,不负亏的基金投资制度,给基金们制造了一个做
恶市场的制度环境。
大多数基金们的盈利模式都是这样的,利用资金实力,在股市已经到底后,用筹码不计成本地向下
砸,所以砸到了一千点。在股市已经到顶后,用资金不计成本地向上拉,所以拉到了六千点。
在这个过程中基金如何获利呢?
其实基金获不获利还真的不重要,基金公司是旱涝保收的,他们做行情的任务只是骗些钱进来做大
规模,而极端行情的疯狂“赚钱效应”正具有这样的功效,所以就做出“庞氏骗局”来了。
还有一种盈余模式,可能知道的人是很少的,那就是在基金公司控股大股东,或其他私募做高行情
后,基金能用巨量资金接下私募做高的股票,以潞安环能(601699)与平20多就倒给基金了。基金怎么
办呢?硬着头皮拉到4、50元去啦。出不来没有关系的,因为私募已经挣了钱啦。
潞安环能呢,私募在13、4元进入拉到3、40元就倒给基金了,基金怎么办呢?就是拉到7、80元啦
。出不来同样没关系的,因为私募已经挣了钱啦。
在中国股市上,有两类人是最惨的:
一类是新股民,总是被骗高位接下4、50元的平煤啦;
另一类就是基民,总是被基金经理们算计,做高净值是骗你申购,快速套你是不让你赎回。
反正啦,中国的股市就是黑,基金吗?更黑!!
忘了说了,
向下也是一样的,拿着基民掏钱买的筹码,玩命地砸,你不要以为基金赔了,基金公司的管理费和
基金公司大股东等私募性质的收益不会损失的,反倒更能从中受益,赔的只是基民的钱!
管理层与基金的博弈中,看来管理层是败了。不过,也活该,被他们养大的狗狗咬了一口,只是丢点面子而已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