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像喝汤,此人在工商!喝酒像喝水,肯定在建委!人均一瓶不会剩,工作一定在财政!喝酒不用劝,肯定在法院!举杯一口干,必定是公安!一口能干二两五,这人一定在国土!喝掉八两都不醉,这人他妈是国税!天天醉酒不受伤,老弟八成在镇乡!白酒啤酒加红酒,肯定是个一把手!酒后啥子都不怕,领导必定在人大!成天喝酒不叫苦,哥们高就在政府!一夜喝酒都不歇,保准任职在政协!喝酒只准喝茅台,这位领导中央来!喝酒讲情义,绝对是兄弟!喝酒不认真,可能是医生!喝酒教育人,绝对是酒神!酒后耍酒疯,多半是民工!
起先,笔者深为这段顺口溜的文学色彩所折服,的确,这段根植于民间的顺口溜,比起荣登文学大雅之堂的那些所谓无病呻吟的作品好的多,浅显易懂,琅琅上口。但是笔者转念又一想,难道这段顺口溜仅仅是顺口和好笑吗?难道其中反映的社会问题就不需要我们去关注和思考?
笔者看,这段顺口溜第一集中反映了我们社会的贫富差距。这种贫富差距表现为政府部门之间的贫富差距,政府工作人员与农民兄弟之间的贫富差距。如喝酒像喝汤,此人在工商与人均一瓶不会剩,工作一定在财政,就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工商和财政两个部门之间的差距。说实在,现实就是这么一回事,财政局的干部和工商局的干部就是不能比,一个是和国家的钱打交道,另一个则在市场和“二道贩子”称兄道弟的,身份地位不同决定喝酒的风格也是不一样。
第二,也反映了我们有些部门的不正之风,如天天醉酒不受伤,老弟八成在镇乡!成天喝酒不叫苦,哥们高就在政府!就说明了我们的乡镇干部工作的粗野以及霸道;喝酒只准喝茅台,这位领导中央来!则反映了我们官场上的一种潜规则,上级来了有好酒,群众来了冷屁股。
当然,作为顺口溜,为了极尽的顺口,所以很多地方反映的内容也是不切实际的,“喝酒不认真,可能是医生”就是其中之一,还有“喝酒讲情义,绝对是兄弟,酒后耍酒疯,多半是民工!”也是不合实际。
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我们政府部门甚至每一个国人都应该从这一反映群众口碑的喝酒顺口溜中进行反思,从改进我们的喝酒风格做起,树立我们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