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浙大海纳老员工举报:江作良入股立立电子隐情
阿明 离线
级别: 新手上路
UID: 7013
精华: 0
发帖: 14
在线时间: 71(时)
注册时间: 2007-07-31
最后登录: 2008-12-09
楼主  发表于: 2008-07-09   

浙大海纳老员工举报:江作良入股立立电子隐情

“在浙大海纳上市之前,老员工尤其是几位厂领导都知道,原来的浙江大学半导体厂就有数以百万计的小金库,这是注册宁波立立电子时,记名在财务经理陈伯良名下资金的来源。”近日,网易财经编辑连续收到多封匿名举报信,揭露立立电子和S*ST海纳早前的隐秘关系。

斯时,李立本担任浙江大学半导体厂厂长,在浙大海纳上之后,李出任总裁。在立立电子2004年5月的股权转让中,陈伯良名下的股份以面值1元的价格转让李立本、李晓军、李晓劲等人。举报人称,李晓军和李晓劲分别为李立本的子女。

对于浙江大学退出浙大海纳的原因,举报人也另有解释:飞天系邱忠保入主浙大海纳是2004*****情,1999-2004年,李立本一直是浙大海纳的董事、总裁,2000年又兼任刚成立的立立电子董事、总裁。“因为李立本等人掏空了浙大海纳,浙江大学迫不得已出让空壳给飞天系。”举报人表示。

从举报信的措辞来看,举报人对李立本、陈伯良、立立电子现任总裁林必清等人非常熟悉,其履历、家庭、为人乃至个人财产状况都如数家珍。

在立立电子案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李立本等科学家与明星基金经理江作良等人的结合。举报信披露,“浙江大学的人都知道,李立本和林必清曾将浙大海纳上市第一期募集资金3000万元用来炒股,当时的合作机构就有江作良等人。”

立立电子和浙大海纳之间究竟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牵扯?浙江大学为什么要卖掉海纳及立立电子这样的优质资产?立立电子案中金融资本和实业资本的结合究竟有什么内幕?随着立立电子被监管机构暂缓上市,相信一切都会水落石出。

挪用资金炒股结缘江作良?

“江作良是林必清上海财大的同学。”举报信开门见山揭开了立立电子身上产融结合的神秘面纱。

公开资料显示:江作良,现年42岁,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林必清,现年43 岁,经济学硕士。在浙大海纳及立立电子关于林必清的履历介绍中,都未曾提及其就读上海财经大学的经历。

巧合的是,在有关江作良的公开介绍中曾提到:2000年的春节行情中,江作良把主要注意力放在科技股上。举报人指出,当时李立本、林必清与江作良合作,将浙大海纳上市募集资金中的3000万元用于炒股,“浙大海纳招股说明书上投资旗下杭州杭鑫电子工业公司项目、饲料项目等一直没有投资”。

举报人还对该委托理财收益去向存疑,“收益是否归浙大海纳全体股东,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掏空浙大海纳内幕

立立电子案中,现任董事长李立本颇受争议。当年广受赞誉的浙大半导体产业开创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科技带头人,如今为什么背上了“侵吞国有资产、侵犯广大投资人利益”的骂名?

2000年6月,包括李立本在内的45位自然人出资700万元,联合宁波海纳在宁波保税区成立了立立电子。根据举报人提供的资料,当时李立本的参股资金大多来源于浙江大学半导体的小金库,“老员工尤其是几位厂级领导都知道,李立本在原来的浙江大学半导体厂有数以百万计的小金库,这是注册宁波立立电子公司时,记名在财务经理陈伯良名下资金的来源。”

浙江省信息产业厅、浙江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网站显示,1980年代以来,李立本领导原浙江大学半导体厂(海纳半导体的前身),在没有国家产业资本投入的情况下,自力更生,用自己的发明成果,成为今天我国半导体硅材料工业的龙头企业。

李立本的这一功劳给他以后的事业发展带来深厚基础,但举报人指出,“1990年代初期,浙江大学正式行文奖励给李立本的,只有10万元”。

举报人还详细描述了很多立立电子涉嫌掏空和转移浙大海纳资产技术的行为:“浙大海纳库存的几十吨多晶硅,被秘密转移到立立电子”。

举报人措辞严厉,“如果此批材料在浙大海纳内部是体外循环,则是小金库,是对全体股东的犯罪;如果转移到其他公司,这是侵犯国有控股公司全体股东财产,是转移国有资产,是犯罪;立立电子处于宁波保税区内,属于海关监管区,如果没有向海关报备,则为海关走私”。

对于此次转移库存资产的行为,报料人声称原浙大海纳员工拍摄下了运输车辆的车牌号。但举报人以目前还没到时候为由暂缓提供相应照片。

浙江大学无奈断腕?

举报人在举报信中多次痛陈浙大海纳被卖属于国有资产流失。

公开资料显示,浙大海纳上市之初是国有绝对控股的公司,在子公司宁波海纳中初期持股70%。但2002年3月,浙大海纳董事会做出了放弃对宁波海纳半导体增资决议。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作为浙大海纳孙公司的立立电子,回购了宁波海纳所持有的300万股立立电子的股份,并通过收购股份转而成为宁波海纳的实际控制人(详见:立立电子身世大起底:谁掏空了浙大海纳?)。

“2002年浙大海纳董事会决议放弃对宁波海纳增资决议是无效决议。”举报人认为,“宁波海纳增资,浙大海纳放弃增资,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其程序上是需要浙江大学的上级——教育部的国有资产管理当局进行审批后,授权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再授权其派出董事进行表决,但是当时没有这个程序和批文。”

举报人还指出,飞天系邱忠保入主浙大海纳是2004*****情,“正是因为李立本等掏空了浙大海纳,浙江大学迫不得已出让空壳给飞天系”。

“宁波海纳是用浙大海纳上市公司募集资金7000万建立起来的,当时上市公司与宁波海纳有资金拆借协议。飞天系入主浙大海纳到邱忠保被捕,都没有追讨相关紫金。另外,浙大海纳还有1000多万的设备资产长期被宁波海纳占用,既不归还,也不付租金,飞天系入主后,宁波海纳和立立电子只是打了个欠条。” 举报人列举了立立电子掏空浙大海纳的一些财务细节,“可以说,后来的飞天系伙同李立本狼狈为奸,侵犯广大股民利益。”

网易财经要求举报人出示财务证据,但举报人没有进行回复。而网易财经连线浙大海纳当时的控股股东——浙江大学企业集团,公司办公室人员称“以前的公司都已经注销掉了,财务数据也都已经没有了。”

网易财经亦曾致电浙江大学单晶硅研究所了解情况,但研究所所有接电话的人士都将问题推给了相关秘书,但是该秘书对此事三缄其口。

2005年9月之前,浙大海纳的子公司杭州海纳半导体有限公司生产厂区就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内,与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合用几栋建筑物,厂房产权属浙江大学所有。

就在众目睽睽之下,李立本们有可能大肆施展资本腾挪术么?随着监管层的逐步深入,一切终将水落石出。
chinaszy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27
精华: 2
发帖: 1723
在线时间: 1340(时)
注册时间: 2006-11-30
最后登录: 2012-10-06
沙发  发表于: 2008-07-09   
绝不能让这些经济硕鼠逍遥法外!
描述
快速回复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