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改已经完成,大小非正在按股改协议解禁进入全流通,市场估值也正在残酷的按全流通预期重新定位,不管全流通的方式公平与否?股民也只能是认了,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可是又出现了一个新问题,那就是为什么现在的新股发行还不改变以前的方式,变为新股一上市就全部流通,真正让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按需求和价值规律直接定价,为什么还要搞锁定期?继续制造新的无穷无尽的不用再支付对价的大小非?
锁定期人为形成了短期虚假的供求关系,为一级市场投机者提供了严重损害二级市场投资者利益的条件和环境,造就了一级市场发行价的虚高,同时又制造了二级市场的巨大投机泡沫,这样下去让人民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岂不是天方夜谭?这样的做法究竟保护了谁的利益?又坑害了谁的利益?股民不是傻子,不要“机关算尽太聪明”。
既然不是真正的全流通发行和上市,新股“大小非”是否应该启动二次股改,至少还二级市场一个相对公平?
照此下去,从一个长的时间段来看,随着大小非解禁股数量的不断增多,加上新股扩容增发造成新的大小非无穷尽增多,迅猛增加的巨量供给不停地抽离股市有限的存量资金,反弹仅仅是造就了解禁股高抛兑现的机会,股价越高解禁股的抛压就越重。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政策的干预或变动,在一个特定时间段内,下跌必然是长期的,是常态,上涨是短期的,是下跌过程中技术形态的短暂修复而已,这也决定了投资者必须对中国股市的价值中枢重新定位!
个人的一点看法难免局限性,绝没有引导他人看空的意思,请有不同看法的朋友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