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应着力解决市场的症结问题
华山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28
精华: 93
发帖: 10718
在线时间: 5319(时)
注册时间: 2006-11-30
最后登录: 2024-08-13
楼主  发表于: 2008-08-09   

应着力解决市场的症结问题

忠言博士:应着力解决市场的症结问题

短短一个多月,新华社已发表九篇“维稳”评论,人民日报也是连篇累犊为维稳打气,证监会主席更是五次发表“全力维稳”、“全力以赴维稳”的讲话,力度之大实为中国股市历史所罕见。但是股指却从2924点滑落到2595点,成交量还创出20个月来的地量。有人戏言,“维稳”变成了“萎稳”、“萎瘟”、“伪稳”,甚至“喂蚊”,并以暴跌迎奥运而告终全力维稳何以成为全力忽悠?因为迄今所有的维稳舆论和举措都没有触及股市危机的症结所在。

第一,前两年股市规模发展过快过大,违背了科学发展观。05年6月998点时,市值仅2.3万亿;05年底市值仅3.13万亿;到了06年底2675点时,就变成了8万亿;至07年底5261点时骤增到32.7万亿,两年扩容了15倍,是世界股市历史上罕见的扩容大跃进。即便现又跌到06年底的2675点以下,但市值仍有20万亿,放大了2.5倍,但市场的新增资金非但远远没有跟上,反而连存量资金都因从紧货币政策而在不断抽离。问题更在于,管理层从来没有对违背科学发展观的过度扩容的失误予以认识,更不要说深刻反省,对放缓扩容节奏、让股市休养生息作出长期安排,仅以因前两年股市上涨过快过大来为今年股市60%的不正常暴跌作掩饰,自然难以令市场所接受。

第二,大小非减持成了“维稳”的大敌。尽管管理层一再宣称,大小非减持的实际数量仅是解禁数量的29.67%,因而大小非减持不是暴跌的主要原因,但市场却众口一词、针锋相对地认定,“这是主要原因”。理由是,市场最憎恨最恐惧的是不确定性,例如,解禁股中剩余的70.33%什么时候减持、以什么价格减持?剩余未解禁股何时解禁、何时减持、以什么价格减持?国有和名企大股东的最低控股比例是多少?这些不确定性不能透明、确定,市场对大小非的恐惧自然难以清除。在此问题上,管理层的认识和宣传与市场广大投资者的理解严重对立,南辕北辙,难怪全力维稳那么吃力,那么徒劳。

第三,源源不断产生的新的大小非吓退了市场做多热情。据中证登记公司的统计,至6月底,老的大小非尚存3000多亿股,流通股为7000多亿股,非流通股与流通股由股改前的7:3变成了3:7,照理大小非问题解决十分神速,对市场威胁越来越小,谁知,股改后上市新股又形成新的大小非8000多亿股,并且按现有新股发行制度,大小非减持永无尽头。最令人恐惧的是,新大小非的成本极低,数量巨大,没有向流通股东支付过对价,尤其是新小非,一年后便可汹涌抛向市场,仅一个宁波银行的小非一年就造就1000多个百万富翁,100多年千万富翁。他们凭什么以这么低的成本持股并在这么短的时间获取如此暴利?其中的不公平问题、利益输送问题,乃至问题,引发了市场的强烈不满,打乱了市场原有的估值价体系和定价机制,迫使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不敢做多,只等减仓或离场。

第四,市场日益加剧的财富亏损效应,象飓风般地席卷市场,使“维稳”不堪一击。今年指数下跌58%,但相当多投资者财富损失60—70%,仍看不到管理层任何一个维稳的实质举动,因而有希望变失望,有失望变绝望。尤其临金奥运的一段时间,不管绩优还是绩差股,不管市盈率20多倍还是10多倍,不管中报大幅增长还是下降;都莫名其妙地大跳水,今天的最低价便是明天的最高价,几乎所有的股票抛向平安保险看齐,跌掉三分之二,巨大的普遍的亏损效应弥漫市场,使投资者信心极度丧失,使维稳的舆论和以往判断股市的行之有效的种种方法全部失灵,甚至连下跌浪数光了,大盘还照样跌,市场只剩下一钟简单的行为,即见利好,见反弹坚决割肉离场,见不到利好也割肉杀跌出局。

可见,在这种供求严重失衡的熊市市道,若不对上述导致股市危机的四大症结采取切实救市措施,仅指望靠舆论维稳,那只能是缘木而求鱼,甚至成为令人耻笑的“大忽悠”
三板问题解决的进度与力度,取决於投资者觉醒度

(注:本人保证在论坛所有发言均是真实意思的表示,但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务必谨慎)
风云行者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989
精华: 2
发帖: 752
在线时间: 349(时)
注册时间: 2007-03-16
最后登录: 2012-02-27
沙发  发表于: 2008-08-09   
大小非减持成了“维稳”的大敌
源源不断产生的新的大小非吓退了市场做多热情
 
琢磨市场,就是琢磨人心
描述
快速回复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