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ZT:解读证监会答记者问
风云行者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989
精华: 2
发帖: 752
在线时间: 349(时)
注册时间: 2007-03-16
最后登录: 2012-02-27
楼主  发表于: 2008-08-18   

ZT:解读证监会答记者问

解读证监会答记者问 最新更新时间: 2008-8-16 2:24:47   



作者:东方博客 强烈推荐  强烈推荐 的个人首页 【大 中 小】



参加完一个晚会活动回来,原本兴致很高,在阅读证监会关于股市热点相关问题的答记者问后,情绪居然低落起来。闭上眼睛,一声叹息,悲哀之情油然而生。







证监会股市七大问题解答(看原文)的我的解读,不成熟:



其一、连续下跌,调整波动幅度较大。解读:准确说明了内外基本面是股市下跌的因素,结合机制、体制及市场结构不健全是“加大了调整波动”。这是“波动”吗?明摆是股灾!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刻意忽视证券市场对实体经济悲观传导的问题;既然承认存在机制、体制的问题,若不能及时改善就责无旁贷应该用“非市场化”的手段来阻止,而不是被动的或束手无策的等待推倒重来。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一个笑话:一感冒患者求医,医生安排其进入强冷空调房,患者大惊,医生说,让你的感冒转为肺炎,治疗肺炎可是我的强项啊。



其二、大小非减持的政策。现在才下一步如何如何,不正是股改之时缺乏预见性的表现?同时在这两年期间不也是与普通投资者一样给大牛市冲昏了头脑而忽略了该问题的集中爆发?另外还有一个简单的智力问题,就是市场越疲弱大小非的减持欲望就越强,而证监会的解答实际上跟随了市场舆论,目前想做的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其三、南车IPO的节奏安排和考虑。果不其然,南车申购额高达2.2万亿元拿来说事,“杀鸡取卵”啊!!!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明白,难道真要到发一家破发一家才清醒?



其四、回购、分红等。老生常谈了,回购和分红,是市场最应该最早健全的制度,然而,现在还是“我们将如何”,其中,长期以来,回购是市场机构所不愿看到的,分红则是大股东最不愿做的,存在极大的利益关系,这个问题那么难解决实在令人尤其是外人不可理解。但是就分红方面,不能抹杀证监会的功劳,这方面的确有很大的改善。



其五、打击犯罪,维护投资者权益。前者力度尚不够,后者则是遥遥无期,仅信息平等以及市场维稳方面足以说明。



其六、引导长期资金进入。看了半天,居然没有个人投资者一词,难道个人投资者就不可能是“长期资金”?这种明显的歧视,如何保护中小投资者?诚然,长期来看,个人投资者比例减少是必然趋势,但作为世界人口之最的中国,以及其财富结构、就业结构、社会结构等问题,注定想快速“消灭”散户是不可行的,也将扭曲市场功能的。试问,去年“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大力发展蓝筹市场”最终引致的是什么结果?只求机构的量而不顾机构的质,只求市场的结构而不顾过程,市场的轮回也不足为奇了。



其七、规范资产重组估值。整个社会的评估机构诚信化形同虚设。





我很悲哀,时至今日,不敢正视问题,还是,不认识问题所在?或者说,根本不认为股市出现了大问题?然而证券市场的问题实实在在的存在,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甚至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历经股市历程的投资者多有这种深刻的看法。证监会的解答,很精彩,很到位,但并没有解决问题,这种充满推卸责任的说辞,我也看不到解决问题的将来。我很悲哀,因为我是“多头”,我是大力支持市场健康发展的一员,其实证监会所说的问题,长远来说我是百分一百支持的,但是还要等多久?另外,当前崩溃的市场,需要什么样的强有力手段来提振投资者信心?











琢磨市场,就是琢磨人心
ygayga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7511
精华: 6
发帖: 2348
在线时间: 3708(时)
注册时间: 2007-08-26
最后登录: 2025-05-17
沙发  发表于: 2008-08-18   
xgr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162
精华: 43
发帖: 2920
在线时间: 8580(时)
注册时间: 2006-12-21
最后登录: 2015-12-31
板凳  发表于: 2008-08-18   
s典型的不要脸。
三板市场风云:http://blog.eastday.com/xuguorong
happyllama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542
精华: 3
发帖: 1697
在线时间: 1257(时)
注册时间: 2007-04-02
最后登录: 2011-05-16
地板  发表于: 2008-08-19   
     
描述
快速回复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