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前一天,成都市证管办的工作人员,终于没有迎来预定集体上访的本地中小投资者。9月16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关于退市公司重组后股份可全流通的讲话,着实让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投资者吃惊,他们要求证监会就“全流通”政策给个明确的说法。由于证管办的同志做了一些解释工作,这次上访被暂时推迟了。“过了中秋节我们再去,这几年我们经常去证管办,和他们都认识了。我们也经常去证监会,一去就安排我们到三楼会议室”,一个投资者对记者说,她今年已经是奔60岁的人了。
记者在成都采访时,意外地听到一盘磁带。磁带的主人一再嘱咐中间人转告,“这盘磁带从来没有离开过我这么长的时间,一定要妥善保管,一定要原物奉还,不要翻录”。那盘磁带上的内容是2001年9月9日,来自全国各地的70多名原STAQ和NET系统投资者,就2000年中国证监会关于解决两网历史遗留问题的“29号文件”的落实情况,到证监会上访时的录音。上访的起因之一,是杭州大自然公司分别在2000年9月和2001年4月向证监会递送上市材料,但均没有通过发审委,据说只一票之差。
主人之所以如此珍视这盘已经磨损严重的磁带,除了它可能是全国惟一一份比较清晰全面地录下了证监会、证券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就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发展比较坦率的谈话,更重要的是,“我们花了两万多块钱去,最后就留下这盘磁带,带回来以后经常坐在一起反复听,觉得这个市场很有希望。很多人想借这盘磁带,我都没有答应”,成都的投资者老W告诉记者:“你听了里面的谈话,就不会对今年出台的政策感到突兀了。”
2001年7月2日,代办股权转让系统开盘前夕,证监会信息中心主任徐雅萍曾经对上访的投资者表达了这样一个意思,到明年的7月2日再看看吧,那个时候你们就不会来找我了。言下之意,经过一年的努力,两网的历史遗留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代办股权转让市场也会逐渐完善起来。9月9日,徐雅萍再次对上访的投资者表示,明年的7月2日会是个什么样呢?我们(代办股权转让小组)也在想这个问题。她说:“每一个人不管他的经历如何,他必须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我仍然坚持我在7月2日讲的话,我永远不会否定我在7月2日讲的话,并且7月2日讲的话不是我个人的,而是我们这一个组织,一个小组的话,我绝不会食言,我的同事也不会。”
1999年2月,对法人股市场择机关闭的消息首先出现在媒体上。这年的3月17日,在中国证监会三楼的会议室,时任中国证监会清理整顿办主任的杨迈军接待了又一批来访者,他们代表成都地区的两系统投资者,就STAQ系统择机关闭问题上访。
当时,杨迈军做了安抚性的谈话。他告诉上访者,关闭法人股市场是基于防范金融风险,大家一定要认识到,关闭是大势所趋,绝大多数场外交易市场已经关闭。“我们首先是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我们根据不同的市场,采取不同的方式处理”。因为法人股不能在沪深市场流通,对两系统未贸然处理,证监会从没有任何书面意见,证监会只是执行关闭的决定,由上至下协商解决。
之后,信息中心主任徐雅萍主持解决两网历史遗留问题的工作,专门成立了股份代办转让小组。徐雅萍说,每天下午四点半,这个小组都要召开议事会议,工作机制比较顺畅。
2001年9月9日,中国证监会三楼会议室再次接待了一个来自全国17个省市、规模在50人以上的上访团。当时的证券业协会秘书长、现任证券业协会副会长马庆泉刚刚从美国考察回来,这位同时担任着博士生导师的秘书长,马不停蹄地接待了这批投资者。那一天,正赶上中国证监会的主要官员悉数出席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国际研讨会。徐雅萍下午急匆匆从会场赶回来,和投资者从晚上8点一直谈到凌晨。一位投资者还记得,当天晚上他们带着方便面在会议室里吃起来,一位女同志打算给面带倦色的徐雅萍泡一个,徐雅萍笑着拒绝了。
那一天,马庆泉与徐雅萍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给我们时间”。他们明确表示,不能向上访者承诺任何事情。这不是推卸责任,而是他们的真心话。他们比任何人都心知肚明,兑现任何承诺并不仅仅取决于证监会和证券业协会的态度与意愿。
马庆泉说:“我们探讨过,在适当的时机把制度完善起来公布,但现在不是时侯。怎样完善制度我们也确实在动脑子。”在这次座谈中,马坦率地谈了他个人的一些想法。他说,这个市场是历史遗留问题,将来退下来的PT公司也要来,但只有这些公司,这个市场是发展不起来的。将来把一些具有成长性,有潜质的创业板市场的企业吸引进来,对市场的发展有好处。投资者认为,马指的是那些因为二板迟迟未开而嗷嗷待哺的高科技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