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瞭望》剑指暴跌原罪地——中国证监会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楼主  发表于: 2008-09-20   

《瞭望》剑指暴跌原罪地——中国证监会

管理提醒: 本帖被 王敏超 执行加亮操作(2009-10-22)
李志林:不是一锤子买卖
  李志林(忠言)博士
  华东师范大学
  企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
  由于"4·24"3000点政策救市失败的阴影笼罩,相当多的投资者对"9·18"三大救市政策的力度心存疑惑。在此,特作解读,表明一自之见。
  三大救市政策出台的前奏和背景是"9·17"各大网站刊登的《瞭望》周刊《解决股市问题必须重建政府的信用》这篇雄文。几个月来,新华社、《人民日报》、《求是》杂志发表的系列维稳文章都是记者、专家和社会人士所写,唯这篇文章是以编辑部名义,级别最高。尤其是文章标题涉及十分敏感话题,通篇内容直接点名批评"中国监管部门"、"管理层"在股市政策上和政府信用上的失误,绝非一般人、一般报刊所敢写敢登,可认为这是一篇有特殊背景的雄文
  三大救市政策是从"讲政治"的高度对"不救市论"进行拨乱反正。特摘录《瞭望》文章中几段令人振聋发聩的文字:"美国这个被认为是最市场经济的国家,却在用行政手段救市,那么,以维护金融稳定运行,并把保护投资者利益作为自己工作重中之重的中国监管部门,是否能从中得到某种借鉴?""目前中国股市的症结所在:管理层滥用政府信用和缺乏政府信用并存。前者表现在,不仅让一大批居市场垄断地位的国有企业上市融资,还以政府信用和国家优惠政策支持让它们获得高额市盈率,即使在股市非常疲弱,管理层依靠各大主流媒体连篇累牍强调维稳的奥运非常时期,大盘国企股也照发不误。后者表现在,当股市出现自由落体式的暴跌,广大投资者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扭转跌势时,管理层却迟迟不愿出台实质性措施来提振股民的信心。"上述高屋建瓴的观点、一针见血的笔触、鞭辟入里的分析,堪称权威媒体迄今对股市管理层失误最深刻的反省和最严厉的批评。于是,才有五部门同时推出三大救市政策。
..................................
水皮:禁止大小非随地大小便
  水皮
  《华夏时报》总编辑
  "我们能够生活在这个时代是我们的幸运。"说这话的人在荷兰银行的北京分行担任零售总监,一个地地道道的海归;说这话的时候,上证指数正在1800点附近探头探脑,"9·18"的中午,我们在万达索菲特一起吃西餐。
  为什么是我们的幸运?因为在他看来,一年之中能看到上证指数从6124点飞流直下至1800点的情景在此生恐怕不会再看到第二次,人生能经历如此巨大的起伏不是幸运是什么?
  类似的话一年之前水皮也曾听朋友有过感慨,从998点到6124的行情人生百年不会超过三次,对于四十而不惑的老男人而言,这样的行情再赶不上第二次。
  但是,世事难料。一年前的感慨和一年后的感慨又有多少人能够想到呢?
  虽然都是幸运,但是此幸运和彼幸运滋味不同,意味也不同。如果可能,我们宁可放弃998到6124的幸运来交换从6124到1800的幸运。毕竟,这样的幸运对国家,社会,人民的伤害太大太大
  9月17日的晚上,水皮把最近两年上市的银行股都整理了一下,结果发现除工商银行外,其他银行股不但跌破开盘价而且都跌破了发行价。
  9月16日和17日连续两日银行股板块的集体跌停是中国股市有史以来前所未有的现象,即便在恶心的"5·30"也没有出现过。雷曼兄弟的破产不能不说有影响,但是影响再大也就是几分钱的问题,根本不至于如此夸张。在水皮看来,银行股的集体雪崩更像市场对于政府的绝望。因为在这个市场里,再没有哪个板块的国有股能够超越银行集中度,而如果当国有商业银行的国有股股东都对自己跌进发行价的状况无动于衷的时候,普通的投资者又可以相信谁,依靠谁,不放弃不抛弃又有多大的意义?谁能说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没有中国政府的信用担保?
  中国市场缺钱吗?美联储联合欧洲央行日本央行注资3000亿美元全力救市的当天,中国的央行通过市场操作收回的资金高达1800亿元,这种所谓的逆势操作不但对冲了下降存款保证金释放的资金量,更让投资者产生了强烈的错觉,上证指数不暴跌还有别的选择吗?
  实话实说,中国资本市场的管理层的所作所为让人心寒齿冷,而对长达近10个月的恶性暴跌,要么装聋作哑,要么指鹿为马,要么推三阻四,要么光说不练,口口声声以保护投资者利益为重中之重,却坐观人民财产灰飞烟灭。当初那个在股改中为流通股争取对价而不惜和国资委相左的可爱的管理层如今已经成为自己一手推进的股改的掘墓人和大小非的代言人。我们至今不明白为什么大股东不能随便增持,但是大小非却可以随地大小便?
  财政部印花税单边开征,国资委要求大股东增持股份,汇金公司公开回购中建工商,中国政府的救市力度和美国政府相比并不逊色,遗憾的是我们却没有看到中国证监会关于大小非的解决方案,"二次发债"的细则如此难产令人匪夷所思,而大小非问题一日无解,中国股市则无宁日。
  中国股市今非昔比,投资账号已高达1亿以上,资本市场和宏观经济更是息息相关,股民的资产就是人民的财产,所以稳定股市就是稳定社会,政府救市就是强化国家认同,这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话题。
  "一次股改"给予大小非全流通的权利,"二次股改"要解决的是大小非的有序流通,同样要靠制度安排,要有法律约束,谁也没有绝对自由,没有义务和没有责任的权利。"二次股改"并不是开倒车,走回头路,更不是否定一次股改,而是真正的救市,拯救投资者的信心。 (东方早报理财一周)
贺宛男:为什么跌到这份上才出手
时间:2008年09月20日 08:41:38 中财网 
  笔者多次提到,说一千道一万,这股市还得真金白银才有希望,并且一再强调,光靠证监会唱独角戏不成,必须得国资部门出面。现在好了,汇金公司和国资委一齐出手,股市终于有救了,且从周五H股指数上涨超过15%看,A股市场没有几个涨停恐怕打不住。
  问题是,为什么要跌到这个份上才三箭齐发?要么暴跌要么井喷,难道这就是维稳的初衷?
  答案是:再不出重拳救市,国家根本利益将遭受重大损失。

  8月份税收收入降至全年最低,就是最好的佐证。
  与救市消息同日发布的财政部税收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3551亿元,同比增长11%,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31.9个百分点,比今年1~7月回落19.2个百分点,创下今年以来税收绝对额和增速的"双低"。低到什么程度呢?8月份3551亿元的税收收入,比7月5323亿减少1770亿,比遭遇雪灾且有春节长假的2月份(3844亿)还要少300亿,只相当于今年1月6773亿的一半多。除增值税之外几乎所有税种均出现回落:营业税,企业所得税、证券交易税、土地增值税、契税、车辆购置税……一股脑儿全减。惨烈的股灾终于危害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汇金公司和国资委再不拿钱救市,9月份的财税收入很可能连往常半个月都不到。
  而事实上,国内股市还没有动作,中投公司已经策划着到国外救市去了。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并经《中国新闻网》转载,就在周四纽约股市上摩根士丹利和高盛股价大跌之际,中投公司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高西庆正在美国,洽谈收购摩根士丹利49%的股份,报道称这是该投行"确保生存、力挽投资者信心暴跌的努力之一";而在去年12月,中投公司已经出资50亿美元,收购了大摩9.9%的股权。50亿美元收下9.9%股权,意味着全部股权也就500亿美元,若考虑到摩根士丹利股价已从去年12月50多美元,跌至现在20多美元,再收40%,说不定100亿美元就谈下来了。对受次贷危机重创的美国大投行都可以"保其生存、力挽暴跌"(当然也是为了摊薄当初50亿美元的投资损失),面对国内A股暴跌不止却迟迟不施以援手,这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
  更何况中国股市早已物有所值。中国银行刚刚公告将出资2.363亿欧元,收购法国洛希尔银行20%股份,成为后者的第二大股东,洛希尔银行2007年股东权益3.96亿欧元,净利润1.05亿欧元,以此测算,中行收购洛希尔市盈率和市净率分别为11.25倍和2.98倍。而工商银行以周五收盘价3.78元计算的市盈率才11倍,市净率更只有2.3倍;像工行那样低市盈率、低市净率的股票,在A股市场可谓俯拾皆是。在这种情况下,汇金公司不增持三大行,却要舍近求远,莫非对中国的银行业不看好?
□ .贺.宛.男  .四.川.金.融.投.资.报
9.19为暴跌赎罪?下周走势分析
时间:2008年09月20日 14:32:11 中财网 


这次是否又是忽悠行情?

  这次管理层三大利好出台,股市行情会不会又是忽悠行情呢?市场最终会作出答案。但对于这次的利好出台,笔者感觉确实有忽悠投资者的嫌疑:  第一、出台利好消息对大多数投资者是忽悠。9月18日下午,眼看1800点岌岌可危,但银行股被神秘资金迅速拉起。结果在晚上就出来了----三大利好救市。那我就要问:既然要出利好,为什么不学学俄罗斯,先紧急停牌,再公布利好?而是让那些接近行政资源的机构近水楼台先得月?难道在9.18日下午那些大肆抢筹银行股的机构是神仙?是算命先生。散户本身就是市场的弱者,受到机构的奴役,难道管理层也要与一些利益集团起来忽悠中小投资者么?
  第二、大家看看管理层关于汇金公司增持上大银行股的理由是什么?其中最明显的一条是保持国有的控股地位,我们看看工行、建行和中行,国有究竟持有多少股份吧:从工行的十大股东明显可以看出:财政部和汇金公司持有70%以上股份、建设银行呢?汇金持有59%的股份、中行汇金持有近67.5%的股份,这不是已经控股了吗?泱泱大国的管理层为了救市,竟然发出如此让人笑话的理由不是忽悠又是什么?
  第三、三大利好政策出手,两利好半遮半掩。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说鼓励央企大股东回购不知道什么时候兑现,而汇金在二级市场增持工、中、建三家金融机构的股票,动用多少资金、将购入多少,全是未知数。
  对于当前行情的看法,我的观点是:
  一、历来政策底都不是铁底,这次不会例外,所以行情是反弹不是反转,也就是说是一次短暂的忽悠行情;
  二、这次的反弹行情力度会比较大,所以有参与的价值;
  三、这次行情对于被套者来说是一次逃命机会。我的观点是反弹见顶不管亏多少壮士断腕可能效果比较好;
  为什么得出上述结论:理由如下:
  一、大盘调整没有到位;
  二、政策没有解决经济增速放缓的问题和上市公司业绩可能下滑的问题;
  三、没有解决大小非问题;
  四、外围经济和股市动荡没有结束,中国难以独善其身。(股示舞道)
[ 此贴被0909在2008-09-20 22:12重新编辑 ]
清空我的评分动态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1条评分记录
王敏超 威望 +4 2008-09-20 优秀文章
隐藏评分记录
xiaocaobeihei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沙发  发表于: 2008-09-20   
中国证监会制造暴跌!在给党中央政府摸黑!
xiaocaobeihei
风云行者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989
精华: 2
发帖: 752
在线时间: 349(时)
注册时间: 2007-03-16
最后登录: 2012-02-27
板凳  发表于: 2008-09-21   
 一、大盘调整没有到位;
  二、政策没有解决经济增速放缓的问题和上市公司业绩可能下滑的问题;
  三、没有解决大小非问题;
  四、外围经济和股市动荡没有结束,中国难以独善其身。
琢磨市场,就是琢磨人心
长期投资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149
精华: 12
发帖: 3974
在线时间: 7489(时)
注册时间: 2006-12-18
最后登录: 2011-09-27
地板  发表于: 2008-09-21   
  瞭望的文章终于敢对政府说不了,说出股民心中的真话,我们中小股民对瞭望编辑的文章大大叫好,向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中国人的悲惨在于没有人敢讲话,只能说好不能说坏,证监干的这么的烂,官照当,而且有可能越当越大,股市暴跌,没有管理层的人出来说一句话,三个代表到那里去了?股民都快破产,他们还在唱赞歌,还什么股改大大的成功。愚弄啊,中国人苦啊,官样文章飞地盖地,让人民不能认同。中国的股市如果继续让他们来管,将是股民的大灾难,三板的大灾难!

               
石头开花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90
精华: 0
发帖: 334
在线时间: 740(时)
注册时间: 2006-12-11
最后登录: 2019-04-01
4楼  发表于: 2008-09-21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5楼  发表于: 2008-09-22   
管理层滥用政府信用和缺乏政府信用并存。

党中央既然知道证监会有廉价中国的滔天大罪,为何无能力加以制止呢?党指挥不了枪?党政背离走两条路?人民大众该跟谁?
本文转载自: 阳光三板股票论坛http://tthg3b.uu1001.com/read.php?tid=10741&page=e&newreply=1&#a
xiaocaobeihei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6楼  发表于: 2009-04-03   
有史以来历朝历代所有汉奸卖国买办集团的罪恶总和,都没有现在这么大规模、这么鼎盛、这么公然这么嚣张!!!........................
希望爆发无产阶级革命!
   
xiaocaobeihei
wbl 离线
级别: 钻石会员
UID: 15962
精华: 0
发帖: 5177
在线时间: 4393(时)
注册时间: 2009-02-21
最后登录: 2020-10-01
7楼  发表于: 2009-04-03   
秉利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8楼  发表于: 2009-10-21   
http://www.caogen.com/blog/infor_detail.aspx?id=170&articleId=8452

信用的救赎:中国证券监管"忘本"备忘录
2008-04-28 13:19
信用的救赎:中国证券监管"忘本"备忘录
[ 2008-04-28 07:51:46 ] 标签:救市之争 信用救赎 证券监管 正心诚意 国九条
2005年2月2日,是“国九条”颁布一周年纪念日。本应在喜庆中回眸“里程碑文件”的投资者,却没发现“国九条”的神奇。恰恰相反,蓦然回首间,他们却发现,证券市场最宝贵的“贞操”在中国股市已经荡然无存,而丧失了“贞操”的中国股市也已经不可避免地陷入了被“轮奸”被蹂躏的万丈深渊。

是“国九条”的文字表述不清晰么?是监管层成心要和投资者为敌么?都不是。但为何“国九条”成了“国一条”,“金凤凰”成了“黑乌鸦”呢?

笔者以为,之所以如此有如此事与愿违的结果,正是股市监管层在监管思想、监管方针上的重大失误所致。方针既错,“贞操”尽失,中国股市便只能继续“平稳”地“放荡”下去!

这“贞操”便是信用。而一个信用尽失的证券市场注定要走向崩盘。这便是我们在“国九条”颁布一周年之际所面临的现实危局!

之所以这样“主观臆断”,并非是笔者要故作惊人之语,而是因为在2004年,笔者的确看到,不仅是作为股市基石的上市公司高管违规不断,加入了一场“股市诚信的豪华葬礼”,而且监管层自身最可宝贵的信用也被人为摧毁了。

具体体现为,出台政策不加斟酌,官僚主义盛行无度,监管政策毫无信用,监管指向舍本逐末,信用建设无人喝彩,反倒是“股权分置”等“细节”让一些监管官员和专家们整天价耿耿于怀。

记得尚福林主席“回眸“2004时说过“股市运行基本平稳”,我们的监管层也总爱追求所谓“稳定”,那么,就让笔者从这个“稳”字说起吧。

谁都知道,一个家庭要想稳定,首先需要的是伉俪情深。伉俪情深意味着构成家庭的基本理念根深蒂固,“情”字成了家庭稳定存在的核心;其次,才谈得上夫妻共谋发展后的“利”字。同理,作为一个以信用为基石的虚拟经济形态,证券市场要想“稳定”,“信用”二字便是理所当然的文化内核。没有了信用的股市,不仅没有“稳定”可谈,甚至会连赌场都不如。这一点,监管层想必也很清楚,至少,在嘴上他们可以比我论证得还要“井井有条”!

但是,嘴上的“头头是道”并不能说明问题。到了纷繁复杂的市场中一溜,念念有词的“花椒大料”便可能变成“飞机大炮”。纸上谈兵的赵括如此,痛失街亭的马谡如此,工农红军中的李德博古们也难以跳出这样的教条主义巢臼。而当今中国股市的形势也与此如出一辙。

事实上,笔者以为,证券市场设立的本意在于优化资源配置,也在于化解市场风险,让实体经济的风险通过虚拟市场中的“投机”的方式得以提前曝光和释放,从而为实体经济设立必要的防火墙。所以证券市场的主旨决不是什么让人沾沾自喜的“运行平稳”,证券监管的本意是监管信用,而不是什么“运行平稳”!

我们看到,近三年股市大跌之后,投资者的怨言并不是针对股市的“不平稳”运行。暴涨的牛市“不平稳”,投资者欢呼雀跃,想的是如何赚钱;暴跌的熊市“不平稳”,投资者忐忑不安,想的是如何避险。但他们发现,在没有做空机制的中国股市,熊市中避险无门!这是其一;他们还发现,市场之所以喋喋不休,虽然有结构畸形的问题,但更在于“减持政策”出尔反尔”,上市公司做假无度,会计审计形同虚设,证券公司违规操控等所体现出来的信用问题。

信用无人喝彩,正如想要“治国平天下”,却没有“正心诚意”的前提;而“股权分置”的解决,充其量也不过的“修身”的功夫。但就是这“修身”,却被如今的监管层当成了解决问题的根本,而全然不顾“修身”的前提必须是“正心诚意”。

没有“正心诚意”作前提的“修身”,是注定要走火入魔的。


三年来,“国有股减持”、“全流通”、“股权分置”被一次次抬上桌面,每一次都能赢来一些人的喝彩,但每一次都以“股市暴跌”作为代价,或以“股市小涨”而“无疾而终”。结果,无论是哪种解决方案,都没能解决问题,更没让广大投资者尝到一点甜头。但是,在一些人眼里,这是一道过不去的坎儿,市场一旦低迷,这个“绕不过的坎儿”就被当作“神龛”抬了出来,左分析,右论证,更要“请”出媒体去大超特炒。

2004年也不例外。股市从1307点涨起来前,“全流通”便被炒得翻了天;而在年初大涨之后,“全流通”便似乎已经解决,不再有人嚷嚷了。可到了4月之后,“全流通”这个“大神”便又及时蹦了出来,这回,她变脸成了尚福林“创新”的“股权分置”,再度被专家们当“坎儿”鞭挞来鞭挞去。


当然,说“股权分置”不合理是没错的。但要命的是,监管层也似乎认可了专家眼里这个“神坎”(神龛+坎儿)的重要性,开始喋喋不休地讨论起了2005年解决全流通的紧迫性,甚至还急不可耐地推出了“准C股市场”。

没成想,这回专家们却又齐声反对,认为C股市场“祸国殃民”。而我们的监管层这次也一反常态,表现出了从善如流、有错就改的勇气,果断叫停了非流通股转让,转而聚精会神地研究起了“分类表决全流通”!

但对于记忆力稍好的投资者而言,他们分明记得,当年“国有股减持”从项怀成部长嘴里的“重大利好”到同年10月的叫停,却是经历了四个多月时间的;而2004上半年推出“国一条”——中小企业板时,市场质疑声、专家反对声并不少,却也动摇不了监管层异常“勇毅”的决心,且推出来便再不反悔。

但这回,监管层屈服了,而且反悔得异常果决!

如此,笔者是否可以推测,如果那天管理层推出了“全流通方案”后再度遭遇专家们或者投资者的激烈反对,我们的监管者便又要立马“悔棋”呢?抑或,会像推出“中小企业板”那样“虽九死而不悔”?
不管怎样,笔者在2004看到的,除了迷惑,还是迷惑;除了无信,还是无信!而这样的监管,怎能打造出一个诚信的市场?

事实上,稍加清点,我们便看到了这样“诚信”的监管:

     1,当5.19行情沪指1500点时,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高调阐述了“恢复性增长”的重要性,但后来沪指跌到了1300点甚至更低之后,却无人再站出来肯定所谓“恢复性增长”。尚主席高度赞扬了“运行平稳”的2004年股市,但也只敢说“股市风险得到很大程度的释放”!

      好一个“运行平稳”,好一个“风险释放”。如此,跌到120点,风险岂不释放得更为干净?

     2,当年周小川主席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时,曾声称基金的重要作用之一,便是稳定股市;但后来乃至今年,当基金为了自保成了抛售蓝筹的大户时,却再也没人出来要求其稳定市场;
      我们知道,“稳定市场”纯属一厢情愿,成就的倒是“高价”炒“核心”、“低价”抛“蓝筹”的砸盘先锋!

     3,当6.14大跌前,监管层放言通过“国有股减持”筹集社保基金是“长期利好”,但到了10月24日,却自己叫停了国有股减持,且宣布不再通过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

      好一个“长期利好”!4个月的“长期”莫非是在向巴菲特展现中国特色?

     4,当“国九条”隆重推出之初,监管层对“保护流通股股东权益”曾经大讲特讲,甚至还派出了“巡回教育小组”,但我们随后看到的,却是大规模的扩容,以及中小企业板的推出。

      结果,希望“天下无贼”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翻脸变成了跳水专业户,“新生事物”毫不留情地套牢除发行人之外的所有“傻根”;

     5,当2004年推出“中小企业板”前,我们看到监管层已经一再提出要解决“股权分置”,但推出的“中小板”却依然原封不动地股权分置,更不用说随后便马上上演的“琼花盛宴”了。

      如此,你能说它是要真心解决“股权分置”么?事实是,非但不解决,反而在制造增量!

     6,想当年,宣布“不再通过证券市场减持的国有股”是何等信誓旦旦,但2004年年末,监管层却毅然推出了在交易所转让非流通股的政策。

      难道在交易所交易所谓C股,便不算是在证券市场减持?“转让”的结果难道不是“减持”而是“增持”?


    7,不用说,就是所谓转让非流通股的C股市场了。
  

      上马如此之快,叫停如此果决,难道事前就没有过“专家”论证?如果有,是哪些不争气的专家愿意如此自煽嘴巴?如果没有,纯属证监会独断专行,那么为何事后遭遇一些专家反对时,又如此“从善如流”?……


      概而言之,种种迹象,中国股市存在的最大问题并非什么“股权分置”,也不是什么基础建设不到位,而是信用的丧失。这种信用丧失的可怕之处,并非是被曝光了的上市公司高管无诚无信,也不是券商们尽人皆知的挪用资金、老鼠仓问题等,而恰恰是监管高层对诚信的熟视无睹!“上有好焉,下必甚之”。监管层既然都无信用可言,下面的券商、基金、上市公司、咨询公司又如何能保证诚信经营呢?


  

有人说,股市太“新型”也太复杂了,所以管理层才不得已在试错中犯错,搞得信用受损。这种说法,我认为也有道理,但却不能成为监管政策频频失误的借口。而且,我更倾向于认为,在近三年多的熊市带来的“解困压迫”下,在各利益集团“循循善诱”的喧嚣中,我们的监管层已然忘记了证券市场的立足根本,把信用这一市场的核心理念抛之九霄!


记得2003年在尚福林推出以券商为主线的监管政策时,笔者也曾对尚福林主席寄予希望,认为尚氏新政的监管抓住了要害,股市乾坤有望从此理出阴阳;但是,如今看来,尚福林只注意到了监管的表面线路图,而所谓监管主线也决非是“券商”所能概括的。

监管的实体主线应该是券商,但监管的思想核心却必须是信用。不以信用为出发点的监管,无异于舍本逐末;不立足信用而想解决问题,无异于缘木求鱼!

“救市政策”为何走形?“基础建设”为何失效?“提高上市公司门槛”、“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清理违规券商”、“实行保荐人制”、“改革发审委”、“新股询价发行”……如此众多的利好措施陆续出台,却为何还不能唤醒昏迷的中国股市?为什么?

皆因信用的思想大旗从监管层开始便随风而逝,不知所终!君不见,“高管腐败”依然层出不穷,“特权上市”依然畅行无阻,监管层内部依然能传出多种声音,而证监会至今还不能推出一个体现“信用”的发言人么?

可见,“游戏规则”固然重要,“结构合理”固然可喜,但通过“前后一致的政策”以及“一视同仁的赏罚”所体现出的监管信用,才是取信于民、招徕“顾客”的法宝。

有鉴于此,笔者以为,想要拯救并激活中国股市,证券监管层便必须在监管思想的立足点上回归本原。纲举则目张,纲就是信用,监管层应该“正心诚意”,从思想深处重新审视信用的价值,从此视信用为一切政策之本,并通过相应的制度来保障其能够贯彻于一切政策制定的始终。

我要强调的是,没有了信用这根主旋,没有了监管信用的制度保证,不自觉地被人左右自然难免,自觉地被人利用也必然是顺理成章。信用是证券市场的精神图腾,在这面旗帜不能迎风飘扬于股市上空之前,任何诸如想通过“全流通”激活股市的行为,都将会以失败告终。

     信用之于股市,就好比贞操之于少女;信用之于监管,就好比爱情之于家庭。试想,一个股市大家庭中叫做“监管层”的丈夫和称作“信用”妻子感情生变,却试图想通过一个叫做“全流通”的情人来消除动荡,有没有可能?

谁不知道,国家治理,股市监管,都犹如做人一般,“忘本”则容易变质,变质则难免迷途。而中国证券监管层恰恰已成了不折不扣的迷途羔羊!
    
一年前的“2月2日”,“国九条”曾让股市沸腾,让笔者兴奋,但大浪淘沙一年之后,笔者却只想以此文棒喝监管层:从我做起,返璞归真,救赎监管者的信用,救赎“国九条”的信用吧。否则,“里程碑”一旦成为“墓志铭”,责任谁担?    

    后记:这是我在2004年末所写的“2004印象之七”,写的是证券监管的信用问题。无疑,这是证券市场最为根本的奠基石。如今,四年过去了,许多人忘记了当时风靡一时的“她”,但我相信,“她”依旧美丽!鉴于没被博客收录,故特录于此,以作纪念。
xiaocaobeihei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9楼  发表于: 2009-10-21   
xiaocaobeihei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10楼  发表于: 2009-10-21   
888888888888888888888


http://www.caogen.com/blog/infor_detail.aspx?id=170&articleId=8452

信用的救赎:中国证券监管\"忘本\"备忘录
2008-04-28 13:19




xiaocaobeihei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11楼  发表于: 2010-02-0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b366670100h1x2.html

.........................................
在转基因主粮问题上,人们再次看到了近些年越来越清晰的一个基本现实,就是所有维护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行为,所有反对美国等西方国家毁灭中国生态、掠夺中国财富的行为,统统都被冠之以极左分子和文革余孽,在WTO不平等条约问题上,美国操纵中国分裂势力问题上,在妖魔化中国人是*****种问题上,在美国轰炸中国使馆问题上,在西方国家借奥运会敲诈中国问题上,在贱卖银行股和金融开放问题上,在购买8千亿美国国债及又要白白送给对方的问题上,在强行开采中国稀有金属问题上,在让西方公司控制中国自来水问题上,在引导金融资本洗劫中国社会财富的股指期货问题上,在目前的转基因主粮问题上,以及在接下来将要把中国变成世界“环境罪犯”——此前国内外反华势力已经把中国变成了“世界人权罪犯”——的碳排放问题上等等,总之,在所有这些有关中华民族根本利益问题上,所有捍卫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利益的声音,无一不是被妖魔化极左分子和文革余孽,国内外反动势力正是打着妖魔化文革的幌子,把中华民族一步一步推向深渊的。可以毫不夸张地断言,如果中国*****和中国人民再不及时回头,中华民族或迟或早会毁灭在防左批左和妖魔化文革上。

中国成为全世界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种植转基因主粮的国家,不能不说是中国人民听凭妖魔化文革、妖魔化毛泽东的结果。俄罗斯人民正是看到了妖魔化文革给中国造成的悲惨后果——把中国的环境和资源变成了西方国家取之不尽的财富仓库,才提出了“用拳头保卫俄罗斯”的口号——避免国家动用军警“违背人权”。而打着民主旗号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那些右翼人士,一旦碰上“拳头”这个真正的多数人民主、真正的全民公决,立刻便灰飞烟灭,消失得干干净净,整个俄罗斯再也没有了苏联解体时那种甚嚣尘上的“汉奸现象”。后来有一个移民英国的别维年科,依仗有西方国家的保护无所顾忌,俄罗斯当即派人去英国杀掉了这个叛国者,从此堵死了通过移民国外来卖国毁国的犯罪道路。随后,俄罗斯议会便立法宣布:凡是借反思历史妖魔化苏联历史的人,一律列为刑事犯罪分子;并且在包括教科书在内的所有场合宣布:鼓动国民妖魔化祖国历史的行为,是超越一般刑事犯罪的严重罪行。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俄罗斯总理普京、俄罗斯议会杜马等,2009年耗费了很大一部分时间专门在干这件事情。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被中国妖魔化文革的后果吓怕了,他们看到西方国家不仅拿走了中国的财富,甚至还把中国人民变成了转基因主粮的试验品。

这就是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和中国买办集团不惜耗费巨资坚持妖魔化文革的根本原因。
xiaocaobeihei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12楼  发表于: 2010-02-01   
11111111111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b366670100h1x2.html

.........................................
在转基因主粮问题上,人们再次看到了近些年越来越清晰的一个基本现实,就是所有维护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行为,所有反对美国等西方国家毁灭中国生态、掠夺中国财富的行为,统统都被冠之以极左分子和文、革余孽,在WTO不平等条约问题上,美国操纵中国分裂势力问题上,在妖魔化中国人是劣、等人种问题上,在美国轰炸中国使馆问题上,在西方国家借奥运会敲诈中国问题上,在贱卖银行股和金融开放问题上,在购买8千亿美国国债及又要白白送给对方的问题上,在强行开采中国稀有金属问题上,在让西方公司控制中国自来水问题上,在引导金融资本洗劫中国社会财富的股指期货问题上,在目前的转基因主粮问题上,以及在接下来将要把中国变成世界“环境罪犯”——此前国内外反、华势力已经把中国变成了“世界人权罪犯”——的碳排放问题上等等,总之,在所有这些有关中华民族根本利益问题上,所有捍卫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利益的声音,无一不是被妖魔化极左分子和文、革余孽,国内外反、动势力正是打着妖魔化文、革的幌子,把中华民族一步一步推向深渊的。可以毫不夸张地断言,如果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再不及时回头,中华民族或迟或早会毁灭在防左批左和妖魔化文、革上。

中国成为全世界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种植转基因主粮的国家,不能不说是中国人民听凭妖魔化文、革、妖魔化毛、泽、东的结果。俄罗斯人民正是看到了妖魔化文、革给中国造成的悲惨后果——把中国的环境和资源变成了西方国家取之不尽的财富仓库,才提出了“用拳头保卫俄罗斯”的口号——避免国家动用军警“违背人权”。而打着民、主旗号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那些右翼人士,一旦碰上“拳头”这个真正的多数人民、主、真正的全民公决,立刻便灰飞烟灭,消失得干干净净,整个俄罗斯再也没有了苏联解体时那种甚嚣尘上的“汉奸现象”。后来有一个移民英国的别维年科,依仗有西方国家的保护无所顾忌,俄罗斯当即派人去英国杀掉了这个叛国者,从此堵死了通过移民国外来卖国毁国的犯罪道路。随后,俄罗斯议会便立法宣布:凡是借反思历史妖魔化苏联历史的人,一律列为刑事犯罪分子;并且在包括教科书在内的所有场合宣布:鼓动国民妖魔化祖国历史的行为,是超越一般刑事犯罪的严重罪行。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俄罗斯总理普京、俄罗斯议会杜马等,2009年耗费了很大一部分时间专门在干这件事情。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被中国妖魔化文、革的后果吓怕了,他们看到西方国家不仅拿走了中国的财富,甚至还把中国人民变成了转基因主粮的试验品
[ 此帖被0909在2010-02-01 23:59重新编辑 ]
xiaocaobeihei
ylh0601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2262
精华: 19
发帖: 476
在线时间: 872(时)
注册时间: 2007-04-15
最后登录: 2014-07-10
13楼  发表于: 2010-02-02   
此轮主板下跌的原罪:叫嚣“国际板”,让国外资本来侵蚀、掠夺国民财产,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悲剧将重现。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14楼  发表于: 2011-11-01   
http://www.cfi.net.cn/p20111101000159.html
王捷:中国股市有三个"看不懂"
时间:2011年11月01日 07:38:43 中财网
 中国股市诞生曾经"留了一手",即国家法人股暂不上市。此后不得不还这笔历史债务,源源不断的公有股以市价套现,股市熊长牛短,在所难免。"带头大哥"不带好头,货币政策紧缩,资金流动性不充裕,下面的"兄弟"也不学好样。尽管股市走低,但是,证监会的融资门仍然大开,大量的新股融资和上市公司再融资,无异于"抽血"、"圈钱"。
  "看不懂"之二:不分红、不想分红、不愿分红、分不出红。20多年来,中国股市IPO与再融资共达4.3万亿元,上市公司2264家,分红派息仅1.8万亿元。据悉,普通投资者的持股比例30%,换言之,普通股东收到的现金分红不超过0.54万亿元。而对普通投资者而言,还需背负"印花税"、交易佣金等,这几项交易成本甚至超过了红利。令人郁闷的是,2010年,在2175家上市公司中,亏损的公司仅为117家,但既不分红也不送股的"铁公鸡"高达798家。
  "看不懂"之三:部分上市公司高管不择手段地从资本市场捞钱。2011年来,A股所有上市公司共计发生了2117宗高管减持,减持总股数达到了7.9亿股,涉及市值约126亿元。高管们赚了个盆满钵溢,溜之大吉,愁煞了散户小股民,却不知道监管在哪里。 □ .王.捷  .中.国.经.济.周.刊
xiaocaobeihei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15楼  发表于: 2011-11-06   
http://sc.stock.cnfol.com/111105/123,1455,11077504,01.shtml
2011年11月05日 09:38 华夏时报 
  清除伪市场化顽疾 郭树清“遭遇”挑战
  文/古月
  尚福林走了,郭树清来了。
..........................
 虎头蛇尾,这是不少人对上一任证监会工作的评价。而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主政者脑中,不同时期、不同的监管思路占上风的结果。
  因为曾经比较看好国际板前景,很多人都认为,国际板将成为郭树清上任之后的“三把火”之一。果真如此,那可就悲莫大焉!国际板能推吗?当然能,但不是在眼前。新主席上任后,当务之急应该是将前任没有健全的各类监管法规与制度尽快完善起来,三高发行应尽快纠偏,退市制度要尽早破题,集体诉讼法规加紧制定,惩治信披违规、打击内幕交易、防范大股东恶意套现的有效措施,也应该及时出台。一句话,将以往的乱象整治得差不多了,再推国际板,我相信,市场大多数投资者才会真心欢迎。
  证券市场既然是多方博弈平台,主政者就应兼听而非偏信,单方面强制推行缺乏制衡的举措,不是短命的,也会“血流成河”,让市场大伤元气。而尤其要警惕的是,这类举措往往都会披着市场化改革的外衣。
  要敢于清除这种伪市场化的顽疾,这可能是郭主席上任后最大的挑战,也是避免虎头蛇尾的根本之道。
xiaocaobeihei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16楼  发表于: 2011-11-06   
http://www.cfi.net.cn/p20111105000106.html
时间:2011年11月05日 08:21:04 中财网  
  一、总结评价尚福林
(略)
即解决了大小股东利益不一致,大股东只想圈钱,不管中小股东死活的恶劣格局。但这场改革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如大股东对小股东基本上10:3补对价,是太少了。根据有学者计算,应该是10:5--10:6补对价才合理。而且中间在补对价的谈判中,充满着大股东对基金公司的行贿、"买票"等种种损害中小股东的腐败和猫腻行为。我认为证监会对这种情况是知道的,只是不愿意把事情搞得太复杂,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后吃亏的还是中小股东,第二就是对股权分置改革的一时的艰巨性、伤害性认识不足,造成了容忍大股东在改革初期大规模的疯狂出逃,到后来才发现,才将每个月大股东的兑现比例降到了0.99%(一年是9.9%)。正是这场低价的国家股法人股大量兑现造成了股市的长期的萧条、不景气(当然还有其他原因,但这是最主要的之一,而老百姓往往都已经麻木了,忘记掉了)。当然改革初期,尚福林的运气很好,碰到了百年未遇的人民币升值,2005年7月20日,人民币从1:8.28向1:6.3方向升值的改革,大量外资涌入中国,外汇占款越来越多,加上货币发行比较多,因此出现了2005-2007年的,1000点到6000点的大牛市。最难的一关被他顺势而为的冲过去了。但到了2007年10月,货币政策极度从紧后,大股东大量套现的行为才被人们警觉起来,它对股市的下跌造成了极其恶劣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尚福林主席的另一件错事,在任期的最后一年里,多次鼓吹在上海推行国际板,而在目前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国内股价80%的股比国外高的情况下,有百利而无一弊,除了给上交所增加一点佣金和税收外,对中华民族极其不利。.............      
         郭树清曾说过,A股要尽快地国际化,如果是真的,郭如果要支持国际板推出,那就会对股市造成很大伤害,希望这是在他任证监会主席之前,一次随意的发言,而不要在任职后认真的干起来。(作者系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
  .金.融.投.资.报

国际板——目前推出对“对中华民族极其不利”的事,为什么证监会主席都急于推出呢?祸国殃民来不及了!!!
[ 此帖被0909在2011-11-06 16:44重新编辑 ]
xiaocaobeihei
描述
快速回复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