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中国股市不解决大小非问题,就不会有牛市
剑客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5953
精华: 0
发帖: 225
在线时间: 1498(时)
注册时间: 2007-06-15
最后登录: 2010-08-18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4   

中国股市不解决大小非问题,就不会有牛市

    当年在英国也存在国有股减持问题,他们是怎么样解决的呢?他们对国有股减持的原则是业绩好的减持,业绩一般的暂缓解决,业绩不好的就不减持;对照一下我们国家,哪有这样不动脑筋一窝蜂的减持国有股呢?这种混蛋的减持办法,如洪水泥沙俱下非压垮股市不可,试想;有什么力量能抵御那么庞大的一元或无本的国有股?这种情形之下“维稳”简直就是小儿经!有人断言;“不解决大小非减持问题,中国就没有牛市!”,我相信,我支持,我呐喊!那些笨蛋的管理层也应该清醒清醒了吧。
我喜欢动物
剑客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5953
精华: 0
发帖: 225
在线时间: 1498(时)
注册时间: 2007-06-15
最后登录: 2010-08-18
沙发  发表于: 2008-10-14   
拿中国人的钱去救美国人,这是“维稳”吗?
我喜欢动物
剑客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5953
精华: 0
发帖: 225
在线时间: 1498(时)
注册时间: 2007-06-15
最后登录: 2010-08-18
板凳  发表于: 2008-10-14   
    “说我国居民存款太多”,是不是就找到了理由?所以才制造了股市一个一个屠杀场所!
我喜欢动物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地板  发表于: 2008-10-14   
叶檀:中资金融机构海外抄底三宗罪
时间:2008年10月14日 06:59:55 中财网 
  中国如何应对全球金融风险?是逆势而上的抄底,而是稳守泰山的按兵不动,还是扩大内需,做好自己的事?
  在合法的底线下,市场举措没有好坏之分,只是盈亏之别。抄底无所谓好坏,但是,抄底屡屡大亏,则说明抄底者的市场运作能力有大问题。抄底抄到铁底,至少说明三宗罪--昧于经济大势,对于融资成本满不在乎,对于抄底之后的并购能否成功心里没底。
  从平安收购富通浮亏可以看出中国金融机构抄底海外昧于大势。10月6日,中国平安公告称打算将投资富通集团造成的157亿浮亏计提减值准备,并计入三季度利润表。平安收购富通持续亏损,有全部打水漂的可能。
  去年11月27日,平安通过旗下寿险公司从二级市场直接购买富通集团约4.18%的股权,由此成为富通单一第一大股东。中国平安第一次买进富通相当于每股19欧元。如果说当时平安的踌躇满志还有理由,毕竟次贷危机对于金融机构的影响还未显山露水,富通集团还是一家网点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业务囊括银行、保险和资产管理的欧洲最大金融集团之一,2007年还收购了荷兰银行部分业务。
  但到今年3月20日,次贷危机风险曝光,平安董事长马明哲还表示:这笔投资与中国平安的长期发展战略非常吻合,将给中国平安带来较高的财务回报和稳定的现金流,让中国平安朝着保险、银行、资产管理的"三大支柱"战略架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3月20日,中国平安召开2007年年度业绩报告发布会,并宣布已与富通集团签署建立全球资产管理合作伙伴关系的谅解备忘录。中国平安拟以21.5亿欧元(约合240.2亿元人民币)收购富通集团全球资产管理业务--富通投资管理50%的股权。此前半个月的3月5日,穆迪调整了对富通的评级,维持其Aa3的评级,但是将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负面"。5月份,富通股价维持在17欧元左右,但此后一路下滑,到7月初,股价已经没落至10欧元。这时富通进行了增资计划,平安以8亿元人民币投资参股以维持4.99%的股权比例。直到10月2日,收购案才正式宣告中止。平安用金钱实力表达了对次贷危机的藐视,如今的浮亏正是对平安无理由藐视市场的报复。
  平安对于投资亏损的不在乎,主要是因为我国大型公司融资条件过宽、融资成本过低。统计数据显示,自1990年诞生以来,上市公司拿去1元,18年总回报只有0.35元,长期投资股市的回报远低于同期银行利率。换句话说,我国公司之所以如此热衷上市,如此热衷于再融资,原因是股权融资成本远低于债权融资成本。
  通常牛市时投资者多融资成本低,熊市则相反,但不管是牛市还是熊市,加上发行时的公关费、发行费用率等隐性、显性成本,股权融资都远低于债权融资。据统计,我国2000年上市公司融资成本为2.23%,当年的一年期贷款利率在5.94~6.21%;2004年为4.25%,当年贷款利率5.76~6.12%。强迫公司回报投资者提高再融资成本,是下一步证券市场改革的关键。
  至于第三宗罪,我们可以从招行收购永隆案中一窥究竟。招行是中国经营最好的银行,却在并购中犯了冒进之罪。永隆银行在香港地区占0.9%的市场,远未达到占据本地市场10%的收购底线,对于招行拓展香港业务没有什么太大助益,永隆的主要客户是当地私营中小业主,不是这方面的业务领先者,招行与之进行业务整合,必须得重整永隆业务、吸引人才。
  为了收购永隆,招行发债300亿,如果存贷差固定,那么300亿现金贷款利润大约在39亿元人民币,而招行发债每年支付约12亿,永隆处于亏损状态,不出意外,招行还将投入巨资用于并购后的整合与业务开拓。
  抄底海外有几个标准:成本最小化,除非避税、转换利润形式,一般不使用巨量现金并购;业务有机整合,比如有助于开拓本行业务薄弱的中间业务等;并购时处于市场低价期。反观我国的一些抄底行为,有违上述基本规则,对于本行抵御市场下挫有莫名其妙的盲目自信,抄底后如何整合业务心里没底。
  笔者无意从意识形态上批判中资金融机构的海外抄底行为,只想就事论事看看此次抄底典型案例的市场得失。只有让中资金融机构学习竞争精神,学习从竞争中珍惜财富,才可能避免重蹈覆辙。
□ .叶.檀  .每.日.经.济.新.闻
xiaocaobeihei
股海虾米 离线
级别: 钻石会员
UID: 1311
精华: 2
发帖: 8514
在线时间: 3334(时)
注册时间: 2007-03-27
最后登录: 2020-07-14
4楼  发表于: 2008-10-14   
国有股减持是ZF新的一轮恶意圈钱!    
happyllama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542
精华: 3
发帖: 1697
在线时间: 1257(时)
注册时间: 2007-04-02
最后登录: 2011-05-16
5楼  发表于: 2008-10-14   
   
剑客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5953
精华: 0
发帖: 225
在线时间: 1498(时)
注册时间: 2007-06-15
最后登录: 2010-08-18
6楼  发表于: 2008-10-14   
救美国的钱若放在本国会发生什么?
我喜欢动物
剑客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5953
精华: 0
发帖: 225
在线时间: 1498(时)
注册时间: 2007-06-15
最后登录: 2010-08-18
7楼  发表于: 2008-10-14   
一帮酒囊饭袋!
我喜欢动物
剑客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5953
精华: 0
发帖: 225
在线时间: 1498(时)
注册时间: 2007-06-15
最后登录: 2010-08-18
8楼  发表于: 2008-10-16   
    中国股市继续惨跌,什么原因?官方把舆论一致导向是美国次贷危机,这是误导,其真正的原因是大小非问题!这种如洪水猛兽般蜂拥而上倍于老百姓存款的大小非减持,无疑是让我们普通的投资者做其牺牲品。为什么机构现在还疯狂减仓?不说大家也会明白的!
我喜欢动物
华山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28
精华: 93
发帖: 10718
在线时间: 5319(时)
注册时间: 2006-11-30
最后登录: 2024-08-13
9楼  发表于: 2008-10-16   
发疯般抡夺
三板问题解决的进度与力度,取决於投资者觉醒度

(注:本人保证在论坛所有发言均是真实意思的表示,但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务必谨慎)
描述
快速回复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