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中文网分析员 冯涛
从8月27日证监会修改《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到9月19日国资委表态支持央企增持和回购,从中石油大股东率先增持到天音股份成为回购第一单,增持和回购已经市场关注的焦点。
笔者认为,无论是上市公司回购还是股东增持,其实质就是在A股市场信誉大幅下降、不诚信的上市公司风行的时候,管理层将政府信用注入金融体系,同时在股市跌红了眼的背景下,号召上市公司发扬雷锋精神,既要拿出真金白银回购,还不参与分红。
对于在中国股市摸爬滚打多年的老股民而言,上述突如其来的“馅饼”令人怀疑多过喜悦:上市公司何时变的如此大方?而且上市公司如果承诺回购却迟迟不兑现,岂不是又一次忽悠了广大投资者?
这不禁让投资者想到2005年股改的时候,为了挽救千点附近的市场,管理层出台了允许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办法,但很多计划回购的上市公司最终要麽象征性的表示一下,要麽干脆不了了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股指从6100点跌到1800点,这其中纠结着太多的问题,投资者的信心也早已被打击得支离破碎,而象05年上市公司的出尔反尔,和现在汇金公司浅尝辄止的增持,事实证明,投资者的担忧是必然的。
从已经披露的三季报情况看,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现金流非常紧张,能够拿出大笔真金白银用来增持的仅仅是很少的部分,这确实是上市公司股东增持和回购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表态支持央企回购的时候曾提到过一句话:“希望能够得到金融支持”,这句话绝对不能忽视。
何谓希望得到金融支持?从近期管理层针对上市公司回购和增持出台的一些措施可见端倪。10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继续接受非金融企业中期票据发行的注册,重点是接受上市公司并优先接受大型权重股的上市公司发行中期票据注册。所募集资金,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用于回购本公司股票,同时证监会对一些大型公司发行公司债也大开绿灯。
原来如此,天下绝对没有免费的午餐。上市公司回购股票的同时,换来的是符合上述措施涉及条件的上市公司获得了低成本的融资,而且渠道畅通。
正是由于市场存在上述担忧,使得股东增持和上市公司回购这一政策的利好效应迟迟不能得到体现。证监会似乎也意识到上述问题,规定上市公司回购股份期间不得发行股份募集资金,旨在避免上市公司左手小规模增持或回购,右手大规模融资圈钱。
这看似重要约束,但是管理层忽略了一点,尽管回购期间上市公司不能发行股份募集资金,但是受回购刺激一旦股价上涨,接下来市场要面对的就是大小非疯狂的套现行为,可见这仅仅是个君子协定,何况A股市场中嗜孔方如命的上市公司比比皆是。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