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中共高层会议传递明年经济发展四信号
华信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2890
精华: 73
发帖: 1699
在线时间: 7261(时)
注册时间: 2007-04-25
最后登录: 2021-09-04
楼主  发表于: 2008-12-02   

中共高层会议传递明年经济发展四信号

新华网北京12月1日电题:中共高层会议传递明年中国经济四大发展信号

记者谢登科 王宇 刘诗平

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明年经济工作。从这次会议的内容可以看出,保增长、上水平、增活力、重民生,将贯穿于明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相关链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瞻:中国经济打响"保八"守卫战

上证报:中国经济非常时期需要非常政策

这次会议明确提出,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中国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这一重要决断的背后,显示了中共中央全力推进中国经济在较快轨道上健康运行的决心。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有些已经转化为明显的不利因素。中国GDP在保持多年的两位数增长后,去年以来连续5个季度出现回落。其中,出口订单指数持续回落,已跌至2005年7月以来最低值;国内订单指数较上季度下降3.7个百分点;反映企业活跃度的M1(狭义货币供应量)10月末增速跌至9%以下,为近年来最低。

这一系列情况表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严峻,特别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保持增长已刻不容缓。

从中国已经公布的刺激经济措施看,更加注重为经济发展增添后劲成为鲜明的特色。下一步,包括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长远看来将促进中国经济的持续和均衡发展。2009年,中国政府将继续针对形势的快速发展变化,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扩大内需,把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放在更突出位置,增强消费需求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中国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孝德说,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而言,使国民经济始终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不仅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有力举措,也是中共中央基于中国国情和广大人民利益所做出的治国理政的战略决策。

这次会议同时指出,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更好地结合起来,把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为什么当美国出现问题的时候,中国也受到了损伤?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的发展方式仍有问题。这就需要在保增长的新一轮调控中,必须注重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调整,这是标本兼治的方法,是根本出路。”经济学家吴敬琏说。

此前中国出台的十大措施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近日说,在当前大批钢铁企业减产、停产的情况下,应把握有利时机,加快淘汰落后钢铁产能的步伐。

“这意味着我们的经济发展不能再走过去的老路。在应对危机中调整变化,在调整变化中实现升级,将成为明年、乃至更长时间内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说。

这次会议还强调,2009年中国将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价格和收费改革,深化金融改革,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国有企业等改革。

张孝德说:“这显示,不论经济形势如何变化,我们向改革要动力、以改革增活力的步伐都不会停下脚步。”

人们注意到,备受市场关注的中国成品油价格和燃油税费改革方案近日分别提上日程。对此,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指出,改革的目的是逐步理顺价格关系,充分发挥价格机制在能源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为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有利的价格体制条件。

“财政扩张的作用即便是用到最好也只能避免经济下滑,‘只能救命,不能健身。’所以,仅靠财政刺激远远不够,还需要坚持推进制度改革。”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张斌说。

会议在安排明年工作时指出,要着力改善民生,积极扩大就业,实施城乡保障性安居工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支持农村教育发展,加强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完善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政策,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权益。

只有让居民的收入实现增长,生活有所保障,才能真正地把消费刺激起来。“但是,收入分配差距仍比较突出。加快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广大农民和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不仅可以改善他们的生活,也有助于释放他们的需求潜力。”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说。

经济学家樊纲认为,目前补贴、减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都已经在中国政府考虑的范围之内,但长期解决问题,还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分配机制,让经济增长更多地体现为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实现社会的公平分配。
华信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2890
精华: 73
发帖: 1699
在线时间: 7261(时)
注册时间: 2007-04-25
最后登录: 2021-09-04
沙发  发表于: 2008-12-02   
【网友观点】

一个普通百姓对拉动内需的几点看法(作者:李新月3186)

我不是政府官员,也不是经济专家,我不知道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如何操作,也不知道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如何实施,但是对于减税、拉动内需、保障民生、和谐安定,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我还是蛮关注的,因为我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政府有政府的政策,老百姓有老百姓的思考。在民主社会里,不分职务高低,不分贫富贵贱,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思考的权力。针对国家这些政策,我这个普通老百姓也想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增加投资给企业不如送“红包”给老百姓。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我们老百姓坚决拥护。在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保增长只有拉动内需。但是拉动内需只救企业不行。钱都给了企业,老百姓没钱还是不消费,企业生产的规模越膨胀,产品积压的就越多,造成的社会资源浪费就越大。唯一的方法是增加老百姓的收入,提高购买能力。在目前的情况下,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作法,由政府给中低薪酬收入者涨薪,没有工作的中低收入者派发“红包”或购物券,限时购物,刺激消费。内需拉动,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自然会根据需求自动调节,供需形成良性互动,结构自然调整,增长就可顺利实现。

稳定股市是拉动内需的另一剂良药。我所说的稳定,是稳定目前的熊市。中国股市的发展极不规范,很多暗箱操作在推动股民的心理预期,把本来应该是市场经济的股市变成了心理预期的股市。在心理预期的推动下,大量泡沫衍生,埋下风险隐患。同时,在心理预期的推动下,股民的贪婪性不断疯长。赚了越想赚,巴不得压上身家性命在股市里大捞特捞,从来没想着把股市里盈利的钱抽出来投入实体,进行消费。如果在这个特殊时期让股市回归理性,对国家稳定、市场规范、上市企业发展、审慎投资的股民都是有好处的。通过理性回归,迫使那些从来不关心上市企业经营业绩的投机者,壮士断臂,把钱抽出来消费。事实上,真正的低收入者是不会去冒险炒股的,呼吁救股市的都是炒股的,炒股的都有自有资金或筹集资金的能力,只有让他们的资金回笼,内需才能进一步扩大。

刺激内需还须从根本着手(作者:飞蚕)

近一段时间,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各种刺激内需的方案和措施密集出台,动辄数万亿的投资,不能不令人欢欣鼓舞,保增长促消费一时成为社会时评的热点和焦点。

毋庸讳言,在当今世界金融危机席卷、国际经济形势急剧恶化的条件,由出口主导改变为刺激内需已成为我国经济转型的主要标志,但也应该看到政府干预只能缓解经济周期的深度和长度,而不能根本改变经济周期的阶段,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消除制约内需的瓶颈,这就要解决依然在压制国内消费的主要新“三座大山”-住房、医疗、教育,这三大支出始终是影响普通群众消费的心头之患。

由于三大支出数额巨大,加之诸多因素的不确定性,有时单个家庭的多年积累也难应付。心患不除,有多少人敢潇洒消费。所以利率再低,也难改我国特有的高储蓄现象;住房政策再优惠,多数人还要持币观望。

客观上说近几年改革开放,使老百姓真正得到了不少实惠,特别是农村税费、九年制义务制教育、医疗保险制度等方面改革深受社会广泛欢迎和称道,但改革的深度和广度仍然有待加强和拓宽,比如加大在少儿学年前、高中和大学阶段的教育投入,完美社会保障机制的建设,更多关注民生,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影响消费的后顾之忧,才能真正达到拉动内需,促进经济长久持续增长发展。
描述
快速回复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