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三板人都来给当地人大代表写提案★★
华山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28
精华: 93
发帖: 10718
在线时间: 5319(时)
注册时间: 2006-11-30
最后登录: 2024-08-13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1   

★★三板人都来给当地人大代表写提案★★

管理提醒: 本帖被 白马啸西风 执行取消置顶操作(2009-01-12)
  根据可靠消息中国证监会四位付主席和一位主席对三板投资者的信件和上海证监局三板投资者的*****专题报告作了批示,中国证监会已指派一名专业部门的负责人处理三板问题,周一在上海找2家券商进行了调研,周二与上海证监局局长等会晤,该负责人未参加双十座谈。

  这说明经过全国三板人共同努力,三板问题引起一定重视,鉴于政府管理机构机制决定的特色,我们一刻也不能停顿护权,否则解决三板历史遗留问题的进程会停滞不前! 务必继续加大依法护权,重力推动历史遗留问题彻底解决,完善资本市场制度建设。

1,三板人都来给当地人大代表写提案

2,抓紧诉讼工作

3,继续走访
三板问题解决的进度与力度,取决於投资者觉醒度

(注:本人保证在论坛所有发言均是真实意思的表示,但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务必谨慎)
小李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10238
精华: 47
发帖: 2299
在线时间: 4068(时)
注册时间: 2007-10-17
最后登录: 2019-11-16
74楼  发表于: 2008-12-28   
说NET系统是非法交易所?叫证监会拿出上海交易所的批准文件来!不要说它和NET系统一样是中央人民银行批的!
小李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10238
精华: 47
发帖: 2299
在线时间: 4068(时)
注册时间: 2007-10-17
最后登录: 2019-11-16
73楼  发表于: 2008-12-28   
两网系人民银行批准设立,同深沪两市一样,是合法设立的交易所,江 泽 民 主 席曾经视察net系统,仅凭证 监 会电话通知就以国庆彩排为借口非 法关闭,在世界证券史上闻所未闻!强烈要求证 监 会 对两网投资者赔 偿损失!


大家如不趁政 府重视信 访工作赶紧反映问题,那三板股改将等一年又一年!    
99年2网系统因“国庆彩排”“设备检修”,“暂停交易”。不知彩排完了没?造谣的坏蛋抓起来没?
帅涛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14158
精华: 0
发帖: 376
在线时间: 346(时)
注册时间: 2008-05-09
最后登录: 2016-08-17
72楼  发表于: 2008-12-24   
打狗要打到致命处。
华山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28
精华: 93
发帖: 10718
在线时间: 5319(时)
注册时间: 2006-11-30
最后登录: 2024-08-13
71楼  发表于: 2008-12-24   
成功的道路总是曲折的,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争取,才能达到光辉的顶点!!!
三板问题解决的进度与力度,取决於投资者觉醒度

(注:本人保证在论坛所有发言均是真实意思的表示,但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务必谨慎)
wentaoyan 离线
级别: 禁止发言
UID: 402
精华: 1
发帖: 1844
在线时间: 5976(时)
注册时间: 2007-02-04
最后登录: 2019-05-14
70楼  发表于: 2008-12-24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wentaoyan 离线
级别: 禁止发言
UID: 402
精华: 1
发帖: 1844
在线时间: 5976(时)
注册时间: 2007-02-04
最后登录: 2019-05-14
69楼  发表于: 2008-12-24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兰花香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7444
精华: 14
发帖: 3032
在线时间: 6620(时)
注册时间: 2007-08-22
最后登录: 2019-07-24
68楼  发表于: 2008-12-22   
<a href="http://forum.xinhuanet.com/detail.jsp?id=62161590">http://forum.xinhuanet.com/detail.jsp?id=62161590</a>
级别: 验证期
UID: 15441
精华: 0
发帖: 2
在线时间: 1(时)
注册时间: 2008-12-22
最后登录: 2009-02-18
67楼  发表于: 2008-12-22   
    控诉证监会。。。
帅涛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14158
精华: 0
发帖: 376
在线时间: 346(时)
注册时间: 2008-05-09
最后登录: 2016-08-17
66楼  发表于: 2008-12-21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65楼  发表于: 2008-12-19   
全球股灾也起源于大小非大小限的助推!
如果没有制止大小限的血腥浩劫,中国股市暴跌连带香港股市暴跌,全部打回净值面值,香港股市是国际市场,香港中资股(权重过半)若暴跌恒生指数将重创,城门失火殃及鱼池必将重创全球股市。之所以今年全球股灾!
...........................
xiaocaobeihei
wentaoyan 离线
级别: 禁止发言
UID: 402
精华: 1
发帖: 1844
在线时间: 5976(时)
注册时间: 2007-02-04
最后登录: 2019-05-14
64楼  发表于: 2008-12-19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华山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28
精华: 93
发帖: 10718
在线时间: 5319(时)
注册时间: 2006-11-30
最后登录: 2024-08-13
63楼  发表于: 2008-12-19   
引用
引用第87楼123321于2008-12-19 00:36发表的  :
华老,应把媒体和专家对退市股的意见转给证监会.


当然
三板问题解决的进度与力度,取决於投资者觉醒度

(注:本人保证在论坛所有发言均是真实意思的表示,但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务必谨慎)
帅涛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14158
精华: 0
发帖: 376
在线时间: 346(时)
注册时间: 2008-05-09
最后登录: 2016-08-17
62楼  发表于: 2008-12-19   
控诉证监会。
chinaszy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27
精华: 2
发帖: 1723
在线时间: 1340(时)
注册时间: 2006-11-30
最后登录: 2012-10-06
61楼  发表于: 2008-12-19   
支持华山先生的辛勤努力!
华山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28
精华: 93
发帖: 10718
在线时间: 5319(时)
注册时间: 2006-11-30
最后登录: 2024-08-13
60楼  发表于: 2008-12-19   
引用
引用第88楼zhang-qiming于2008-12-19 08:12发表的  :
如果李青原能协助证监会完善退市政策,将是三板股民的福音!


海归们一类不了解中国证券市场的“中国特色”本质,一类即便有所了解也因进入“圈内”而故意回避。
三板问题解决的进度与力度,取决於投资者觉醒度

(注:本人保证在论坛所有发言均是真实意思的表示,但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务必谨慎)
zhang-qiming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9974
精华: 7
发帖: 1568
在线时间: 3847(时)
注册时间: 2007-10-06
最后登录: 2015-03-26
59楼  发表于: 2008-12-19   
如果李青原能协助证监会完善退市政策,将是三板股民的福音!
123321 离线
级别: 新手上路
UID: 9730
精华: 0
发帖: 15
在线时间: 170(时)
注册时间: 2007-10-05
最后登录: 2020-07-06
58楼  发表于: 2008-12-19   
华老,应把媒体和专家对退市股的意见转给证监会.
华山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28
精华: 93
发帖: 10718
在线时间: 5319(时)
注册时间: 2006-11-30
最后登录: 2024-08-13
57楼  发表于: 2008-12-18   


注:这是主流写手为证监会海归派代表热热烈烈送行的文章,从另一角度阅读文章,还可获得非主题信息量。例如,即便象李青原这么一位圈内知名人士想做一件事,也不是推动几次能够得到决策高官认可的。所以,我们对三板护权一定要坚持不懈,不可放松。

=================

李青原离开证监会

  证监会最后一个“海归”祁斌正式接替李青原出任研究中心主任。李青原则以54岁的年龄卸任。
李青原,中国证券史上不得不提的一位关键人物。早在1988年,她就和高西庆、王波明等人起草了《关于中国证券市场法制化与规范化的政策建议》,并成为中国证券市场早期设计者之一。

  2002年,李青原第二次进入证监会,以其直率敢言成为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的鼓吹者,辅佐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做成了前任周小川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事情。
而今,股权分置改革大局已定,李青原选择了离开。这位精通声乐、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为证券监管体系中的“海归派”划上了一个休止符……

  规划委角色
  2002年7月,应当时的证监会主席周小川邀请,李青原出任中国证监会规划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那一年的6月23日,国务院叫停在股票二级市场减持国有股。这距离国有股开始减持不过一年。

  中国股市大跌。
  规划发展委员会,按照周小川的意思,是仿照央行的设置,在证监会设置一个研究局,规划发展委员会大约有20多个委员,主要是为决策提供研究报告。
  “她来到这个位置,可以说完全出于公心,就是为了推动股权分置改革。”现在的上海睿信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李振宁指出。
  此前,李青原和李振宁曾联名给证监会主席周小川写信,她认为,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应该引进一种机制,让非流通股和流通股股东共同表决。
本来就跟李青原很熟的周小川希望李青原出山。

李青原
当时正出任高盛(亚洲)的国际顾问和凤凰电视台首席评论员,香港政府刚刚给李青原发了香港单程通行证,还有每年上百万美元的高薪……
  这些李青原都放弃了。
  李振宁说,李青原是欣然应邀到规划委任职的,“当时她看到股市糟糕的状况,感觉有责任去做,同时也觉得能做成这件大事也值得了。”
  “为此李青原的个人牺牲很多。”他说,“当时她已经50多岁,作为一个女同志,提拔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在股权分置这个问题上,当时很多人认为,国有股减持是国务院叫停的,改革就应该由政府出面推动,“规划委这样积极推动有‘阎王不急小鬼急’的味道。”一位市场人士回忆说。
那时候没有人会料想到,李青原不仅在市场上喊出了全流通的概念,也就此成为股权分置改革的鼓吹者和旗手式人物。

  李青原
  在中国证券发展史上不能不提李青原。
  她是中国证券市场最早的推动者和设计者之一。1988年,她和高西庆、王波明、王巍等人起草了《关于中国证券市场法制化与规范化的政策建议》。
  随后,李青原与高西庆、王波明等人创立了“民间机构”——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简称联办)。她任联办的研究开发部主任。正是联办的推动才使中国证券市场得以在计划体制下孵化出来。
早在1992年,她就曾协助刘鸿儒筹建证监会,曾担任中国股票发行和交易规则起草小组协调人及内地与香港证券事务联合工作组成员,也就是现在的国际部主任。“李青原是证监会的元老级人物。”一位市场人士说。

  李青原
  经历颇丰。她去过北大荒、上过工农兵大学。1976年从北京外语学院毕业。曾任联合国纽约总部传译员数年,也曾先后游学于曼彻斯特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
  1990年,李青原获得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担任国家体改委宏观司副司长至1993年,并参与国库券从行政摊销改为承购包销的发行方式改革,同时促成了第一家国内基金——山东淄博基金的诞生。
  在离开了短暂任职的证监会后,1994年,李青原在纽约获得证券业从业资格,并被聘任为高盛(亚洲)北京代表处首代。1997年,她出任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中国政策顾问,1999年6月,重返高盛(亚洲),担任国际顾问。1999年,她担任香港联交所创业板工作小组成员。
  一位朋友评价,李青原是一个热爱生活多才多艺的人。
  李的歌唱得很好,尤其是美声唱法相当出色,她曾经在巴黎声乐学院学习过,现在练歌也很勤奋。李青原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工作小组工作时,还偷偷去考过香港爱乐乐团,而且居然考上了。
  接受周小川的邀请,是她职业生涯中第二次进入证监会。
  在证监会的日子里,“她说了太多的东西,胆子比较大,所以有些人甚至会里的人可能对她有些意见。”证监会的一位人士评价她,“但在规划委内部,大家对她都非常尊敬,对她的能力都十分认可。”
  她是学者,也是官员。朋友说,她的性格中包含较多直率的因素,有时表现出来的是对所谓官场规则的不太懂。
  这一切都因她在股权分置改革推动过程中的所作所为而起。在资深市场人士水皮的印象中,李青原是第一个公开提出全流通的证监会官员。
  在朋友眼中,李青原去职并不意外。
  私下里,李青原曾不止一次对朋友说:“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我就可以离开了。”在李青原心目中,“只要占总市值60%的两三百家上市公司顺利进行了股改,改革就应该视为成功完成。”
  她的朋友说:股权分置改革到了今天,可以说大局已定,李青原觉得她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
  李青原
  卸任研究中心主任一职后,证监会仍然保留其正局级研究员一职,并且为她保留了一间办公室。
  全流通“鼓吹者”
  “李青原到规划委之后其实做了两件事。”李振宁说。
  第一件事,是她负责起草了《中国证券市场九五时期到2010年发展规划草案》白皮书。因为李青原认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要有规划,要总结经验。
  白皮书起草完成之后没有正式发表,但是很多要素都写进了以国务院名义出台的《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九条)。
  第二件事,就是将她置于风口浪尖上的股权分置改革。
  2002年12月27日,尚福林接任证监会主席,其后李青原由规划委办公室主任改任规划委主任。同时“全流通研究小组”成立,小组成员共有三人:李青原、规划委委员波涛、市场人士李振宁。这个三人小组开始着力研究股权分置改革,寻找从广受诟病的统一组织集中决策向统一组织分散决策上转变的办法。
早在1993年,李青原就曾从不同渠道提出,证券市场不能搞成双轨制,初期还可以,但要尽快解决。在出任规划委主任之后,她终于有机会真正去推动它。

  李青原
  在市场上引发或组织了三次关于股权分置的大讨论。
  在2003年10月30日举行的中国改革论坛上,李青原作为大会的发言点评人直言:“股权割裂的制度设计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发展,这个问题不解决,做任何事情都走不动。”
  10天后,尚福林发表题为《积极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署名文章,首次对全流通问题公开表态。
  11月12日,全流通小组已经成型的改革方案中的理论部分,以李振宁博士的名义在《中国证券报》头版发表,题为《变统一决策为分散决策实现全流通》。据透露,当时李青原与尚福林商量应该把方案拿出来征求社会意见,但考虑到如果直接以全流通小组的名义太敏感,才以这种方式公开。
  第二天,证监会就有官员出来回应道,“这篇文章代表了社会上广大人士的一个认识,我们也同意其中的一些观点。”他表示,这是解决全流通的最佳时机。
  紧接着,李青原找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等人召开一个研讨会,会上达成一致意见,认为分散决策可行,并建议设立对流通股股东补偿的机制,全流通可授权中国证监会先行试点。
  当时有媒体称之为“全流通总动员”。
  在2004年1月10日举行的第八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李青原明确表示,2004年是解决全流通的一个很好的时机。
  2004年2月2日,国九条出台后机会已经成熟。但当年4月宏观经济调控开始,加上证监会内部认识并不统一,股权分置改革被推后了。
  2004年6月,李青原再次组织了一次大讨论,呼吁加快落实国九条。尚福林也亲自出马,到国资委,到中央党校作讲座,推动此事。“中国一直是危机改革,惰性较强,所以需要不断地去推动。”李振宁说。
  到了2004年12月,股指已经从1700多点跌至1200多点。李青原大声呼吁,股权分置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2005年1月15日,在北京第九届中国资本论坛上,李青原干脆提出了一个时间表:今年要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如果快的话,上半年就要解决”。
  但是在证监会内部,对于是否尽快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分歧。证监会市场监管部主任谢庚说,“你们把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看得太简单了。”
  实际上,改革实施阶段正是由市场监管部操作的。“股权分置这个概念也是谢庚他们在给更高层领导写文件时提出来的,这比‘股权分裂’、‘全流通’等尖锐的提法柔和很多,也易于接受。”李振宁说。
  此时,规划委已更名为研究中心。
  尽管市场对李青原的历次表态争论不休,但作为股改坚定推动者的华生仍然说:“她在上面的口径不清楚、领导的态度不明确的情况下在各种场合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参与各种研讨会,不管是官方的还是民间的,一直在全力推动这项改革。”
  海归派告一段落
  李青原
  去职后,海归派在证监会可以说至此告一段落。
  在2001年,证监会中的“海归人士”近50人,占证监会总人数约20%。他们在到证监会之前,或者在海外高校任教,或者在华尔街投资机构任职。
  当时除高西庆和史美伦担任副主席外,其他大多担任部门副主任或者规划委员会委员(副局级),包括张新、祁斌、周春生、张宁、李青原等人。上海证券交易所两位副总经理刘啸东和方星海也来自海外。曾有人开玩笑说,在当时的证监会不说英语是找不到朋友的。
  高西庆、史美伦和李青原可以说是海归派的代表人物。他们在证监会全力推进法制化和市场化进程,开始大量引进现代监管思路。
  在史美伦主持下,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发动监管风暴;证监会还提出,证监部门不会调控股票指数的涨落,更不能将调控股票指数作为工作目标或工作方针;国有股减持启动和被叫停也都在这一时期。
  2000年10月,受美国NASDAQ市场、香港创业板市场指引,国内准备设立创业板市场,但不为市场理解。1年后,这件周小川认为“很有戏”的事就偃旗息鼓了。
  B股开放是周小川任期内做成的一件大事,结果却被市场人士指为“解放全世界,套牢全中国”。
  他们为中国证券市场带进国外成熟经验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市场在一段时间内的批评也较多。主要是质疑很多政策是否适合中国国情,是否在引进后活学活用了。同为海归派的市场人士华生说:“确有一些海归派人士不仅没有完全吃透西方的那一套政策,而且也没吃透中国的国情。”
  后来离开证监会后的高西庆说:“我们选择走这样一条技术改革的道路的确是无奈之举。”
  中国证券市场从2001年开始步入熊途。
  也许是历史发展阶段性使然,证监会里的海归们慢慢都有了新的岗位。高西庆去社保理事会出任副理事长,史美伦回香港,张新随周小川到央行出任金融稳定局局长,汪建熙到汇金公司,宣昌能到建行……
  “海归”推崇的是美国模式或香港模式,即所谓的“完美市场”。但是在基础薄弱的中国资本市场,这一套模式进行的并不顺利。
  在一位市场人士的眼里,尚福林更懂得韬光养晦,他在上任之初并不急于大刀阔斧地对整个市场进行改革,而是在寻找合适的机会。随着中央政府对资本市场的认识更深一步,尚福林开始争取高层支持。“国九条”以国务院名义下发即是一例。“他深知证券市场的问题不是证监会一家能解决的,必须要把握改革的步伐和时机。”这位人士指出。
  也正因为如此,尚福林啃下了证券市场最难啃的一块骨头——股权分置改革,同样在其他部委的配合下,券商、上市公司、资金输血等几大难题也开始向前推进。
  “这就是中国模式。”一位券商高层说。
三板问题解决的进度与力度,取决於投资者觉醒度

(注:本人保证在论坛所有发言均是真实意思的表示,但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务必谨慎)
wentaoyan 离线
级别: 禁止发言
UID: 402
精华: 1
发帖: 1844
在线时间: 5976(时)
注册时间: 2007-02-04
最后登录: 2019-05-14
56楼  发表于: 2008-12-18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zhang-qiming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9974
精华: 7
发帖: 1568
在线时间: 3847(时)
注册时间: 2007-10-06
最后登录: 2015-03-26
55楼  发表于: 2008-12-18   
读罢83楼的文章,真有一种吃大餐的感觉!
文章中许多显而易见但又耳目一新的观点,我们怎么就没有想到呢?可见,高手的观点体现的往往是一种境界!
多读文章,多与人交往,往往能有效提高自身的认识。
华山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28
精华: 93
发帖: 10718
在线时间: 5319(时)
注册时间: 2006-11-30
最后登录: 2024-08-13
54楼  发表于: 2008-12-18   
老三板历史遗留问题不会解决吗?



简单退市不如推动亏损公司重组
http://www.sdnews.com.cn/news/2008/1/22/415345.html
2008-1-22 9:07:00 来源: 长江商报

由于并购重组等市场化手段的出现,原来一些资质不佳的上市公司通过不断的换壳走向了新生,在这同时也给它们的投资者带来了丰富的投资机遇。因此,积极推动亏损公司重组整合,比简单地让它们退市要好得多。

    最新一期《华夏时报》刊发的一篇报道说,有券商投行人士认为:
“尚福林时代,沪深两市不会有上市公司退市。”此话说得简捷明了,但提出了一个让人很感兴趣的话题。

    中国资本市场是否有一个“尚福林时代”,在市场上一定存在争议。那位投行人士之所以能够作出如此判断,其理由是尚福林在最近的一次讲话中强调,证监会将推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根据这样的套话作出这样的推断,未免有点一厢情愿。按照《公司法》的规定,上市公司出现连续三年出现亏损等规定情况,就丧失了在沪深两地交易所上市的资格,理应摘去牌子,退出交易市场。
 
  不过,话又说回来,尽管上市公司退市被认为是中国资本市场依法治市的一个成果,但公司退市,对于持有它股票的投资者来说,毕竟是一个重大损失。特别是对于散布于全国各地的小股东来说,其损失更是难以弥补的。我们当然可以用“投资有风险”的话语来解释这种现象,但当这种风险只是由小股东来承担,或者小股东承担了更多的风险的时候,就可看出目前实行的退市制度,还需要更进一步的考量。

    公司退市,从表面上看,是坚决执行了《公司法》的要求,但其实就是把本来存在于资本市场上的问题转嫁给了社会上。上市公司退市以后,那个企业还在,那个企业的职工还在,企业的困难也仍然存在。而且,退市以后还把一大批对造成亏损并无什么责任的小股东一起拖了进来,使问题向公司之外扩展了。如果这个公司留在资本市场里,它还有希望利用资本市场的机制起死回生,但一旦退出市场,就连这样的希望也彻底断送了。因此,从根本上说,退市并不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中国资本市场建立的初期,由于行政力量的强大作用,一些并不完全符合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进入了市场,在市场上产生了许多问题。但是,由于并购重组等市场化手段的出现,原来一些资质不佳的上市公司通过不断的换壳走向了新生,在这同时也给它们的投资者带来了丰富的投资机遇。因此,积极推动亏损公司重组整合,比简单地让它们退市要好得多。

    当然,由于重组整合会使公司的基本面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它的股价也会跟着出现可观的上升,因此市场上经常出现一些绩差股股价大幅上升甚至连拉数十个涨停板的奇观,这种现象经常被一些研究者指斥为投机过度。但其实这并不是重组整合本身的错。一方面,因为公司基本面的变化自然会促使其股价出现上升,我们不能将其与原来那个公司混为一谈;另一方面,在这种股价上涨过程中,很可能隐藏着各种利用内幕信息牟取不正当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但这是市场监管的问题,我们不能因为这种监管有难度而把板子打到重组这种有益的市场行为上。

  积极推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不仅需要监管部门提供各种配套政策,还需要监管部门乃至整个市场转变思路,这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允许资本市场存在垃圾公司。我们的主流舆论一直强调要建立一个健康的市场,其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要求上市公司都能给投资者以丰厚的回报。但现在看来,这种想法有一定的片面性,也是不切实际的,一个市场的上市公司应该是多层次的,有绩优公司,也应该有垃圾公司,以满足投资偏好不同的各种投资者的需要。垃圾公司的存在并不可怕,如果重组整合等各种市场化手段得到充分运用,它们提供给投资者的盈利机会并不会比绩优公司少,中外资本市场已经为此提供了丰富的实例。(周俊生)
三板问题解决的进度与力度,取决於投资者觉醒度

(注:本人保证在论坛所有发言均是真实意思的表示,但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务必谨慎)
zhang-qiming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9974
精华: 7
发帖: 1568
在线时间: 3847(时)
注册时间: 2007-10-06
最后登录: 2015-03-26
53楼  发表于: 2008-12-17   
华老辛苦了.
2133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14135
精华: 1
发帖: 818
在线时间: 6171(时)
注册时间: 2008-05-09
最后登录: 2012-08-29
52楼  发表于: 2008-12-16   
保护投资者利益
华山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28
精华: 93
发帖: 10718
在线时间: 5319(时)
注册时间: 2006-11-30
最后登录: 2024-08-13
51楼  发表于: 2008-12-16   
XXX证监局转中国证监会尚福林主席:

2006年11月9号,由证监会、公安部等八大部委联合签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清理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指出:“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的基石,大量存在的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行为,……,是导致部分上市公司连续亏损直至退市的主要原因,是严重损害公司和广大中小股东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而我们正是三板市场处境凄凉的"退市难民"。这样的难民己达百多万。

我们用多年血汗所得投资于中国股市,支援国企三年解困。而今,我们的投资非但没有获得分文回报,反而手中的股票变得分文不值、血本无归。如果说当年投资10万,现在只剩下几千元。也许我们中国百万退市难民可能属于地球上最不幸最悲哀的一族。

最令我们出离愤怒的是退市后各方对我们的态度,当我们打电话到证监会要求对大股东的违法侵占、挪用等违法行为进行追究时,得到的回答竟是——“该公司退市了,我们不管了,要找你们找工商局去”! 我们真的是欲哭无泪啊……按照中国现在的法律,没有你们证监会的处罚决定,我们连去法院诉讼的权力都没有,何况去工商局。 公然挪用、抢劫公众公司资产几亿、几十亿元,却没法追究,没人监管,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啊?

我们是从国家级信誉的交易所买入的股票,不是从地摊上买的,这些上市公司都是经层层把关进入交易所的,我们买这些上市公司的股票首先是对政府监管部门的信任,它们是否是造假上市我们并无从得知,监管和证券市场的诚信度问题.众所周知我们若从商场购买了假货那是要假一赔十的,因为商场有保证进货质量的义务,而大众看中的也是商场的信誉,国家法律也是规定消费者可先要求商家赔偿再由商家找问题企业.现在监管各方凭什么说退市了和我们无关了?

侵占上市公司资产的大股东们通过退市逃脱责任,难道政府的监管单位也想通过退市逃脱监管责任吗?这就不难理解相关单位为什么那么着急地强行推行退市政策了。

退市是为了惩罚造成公司亏损的大股东吗?显然不是,退市政策实行57年来,前后已经有40多家退市公司了,没有一家公司在退市前还是退市后,侵占上市公司资产和其它任何一个违法行为受到了惩罚!
7年前推出的退市制度过于仓促,惩罚的只是流通股东. 我们退市公司的流通股投资者做了替罪羔羊。那些本应该受到市场机制惩罚的非流通股,原本就是不流通的。非流通股东原本就没有流通权,退不退市都是一样的。而退了市,流通股东非但没有得到侵害者的赔偿,反而失去了流通权,导致原本已经受到侵害的资产灰飞烟灭。 显然这样的制度设计根本不遵守客观规律的。在没有完善的赔偿追究制度建立起之前,管理层推出退市制度,是对流通股东、中小投资者的进一步伤害!

回顾这些上市公司的退市之路,可以发现,这些上市公司的衰败,无一例外与其大股东有关,大股东正是导致这些公司退市的罪魁祸首。证监会也曾在回答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大股东大量挪用公司资金,普遍非法侵占公司财产,违法强制为其担保,粗暴干涉公司经营是上市公司退市的根本原因。很多上市公司的高管拥有自己的公司,利用上市公司来为自己的公司谋利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上市公司就是这样一次次被掏空,直至退市,我们中小投资者的血汗钱也随之灰飞烟灭。如
*ST哈慈,尽管主营业务盈利,但大股东巨额占款迟迟不还,不得不大量计提各项减值准备,导致2004年巨额亏损;
*ST猴王,大股东猴王集团为了炒股大肆挪用*ST猴王资金,把*ST猴王带入万劫不复之地;
还有2001退市的粤金曼,大股东利用上市公司的钱组建了一些投资项目,然后再让上市公司高价收购,给粤金曼带来10亿多元的债务,当粤金曼踏入PT行列之后,金曼集团却悄然从上市公司中退出;
如已退市的*ST南华,此前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占用资金总额达到了7.3亿元,对控股股东及关联方贷款担保总额4.5亿元,且全部逾期;
更有ST海洋大股东清华科技园高调介入利用高科技光环使中小投资者介入,后抽空逃离资本,使投资者惨不忍睹。
这样的例子可谓举不胜举,股东的钱就这样打了水漂。我们小股东任人宰割后被推到三板无人问津,退市公司更是无人监管为所欲为,

从退市政策实施后的实际情况来看,并没有达到鞭策落后、保护投资者利益的目的,并没有起到警醒并惩罚经营失败的上市公司及其背后操控的大股东的作用,事实是,退市成了那些违法者的保护伞!退市造成的直接后果——中小投资者成为面最广、伤最深的受害者。搞垮上市公司逼迫其退市的大股东,他们不但获利丰厚,还由于退市逃避了严刑峻法追究;可是遭到致命惩罚导致血本无归的却是我们无辜的投资者!这样的退市政策代表着F·B的特殊集团利益,无情地摧毁了社会的公正与正义的伦理,摧毁了公权的信用,无疑动摇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为了国企三年解困,给困难企业以上市指标,让困难企业上市融资,政府是有责任的; 企业上市后,疏于监管,令大股东频频掏空上市公司的资产导致亏损和退市,政府是有责任的; 大股东挪用、T·W上市公司资产后,没有制定严厉的赔偿制度、没有追究挪用者的刑事和法律责任,政府是有责任的; 为了粉饰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强行让“问题亏损企业”退市,让其逃脱监管,逍遥法外,政府是有责任的; 在没有完善的赔偿追究制度下强行推行退市制度,让流通股东进一步受到伤害,使流通股东的财产灰飞烟灭,政府更是有责任的!

当然,政府里面也有良知官员,他们早就制定了一些弥补措施,只是,这些措施和政策一直没有得到落实履行,我们盼望,这些政策能够立即得到落实和履行!

我们盼望:
一、落实证监会[2004]6号文第四条第(五)款,明确文中提到的退市公司“再次上市”的条件(如恢复盈利后是一年还是两年后可再次上市等),立即出台退市公司《转板细则》,具体规定交易所核准的准予“再次上市”的条件。
二、落实2002年9月16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退市公司重组股份可全流通》政策,鼓励退市公司重组。文中提到:“
我们将推出一系列鼓励退市公司重组的措施,积极引导退市公司进行实质性重组。近期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对大股东自己进行资产重组的退市公司,重组完成后允许公司全部股份在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流通;二是鼓励自身无法重组的退市公司进行股权置换。股权置换完成后原退市公司不再挂牌,承接退市公司流通股的新公司进入股份转让系统,股份实行全流通;三是对重组后退市公司取得流通资格的非流通股,采取分年度解冻流通办法,以减轻股份供给增加带来的市场压力;四是在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增加连续竞价交易层次。退市公司经重组后资产质量和财务指标较好的将获得交易便利,其全部股份在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实行每周五天连续竞价交易。”
但是,这个公告发布已经有4年多了,政府相关单位仍然没有具体的文件和政策把上面举措进行规定和确定,如果说政府相关单位不同意上面的做法,也并没有出来“辟谣”。时过境迁,上面的所谓鼓励退市公司重组的措施迟迟不能落实,几乎成了一个欺骗退市公司三板、欺骗退市股民进行无休止期待的谎言。
希望证监会相关单位能够立即落实上述政策,以实际行动进行辟谣。
三、落实八部委联合签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清理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工作的通知》,成立专门的退市公司清欠小组,对退市公司加强清欠。退市公司的所有占款,都发生在其上市期间,所以退市公司的清欠绝对也是通知所涵盖的!
鼓励以重组的方式进行清欠,对1年内仍无法清欠的公司,让其彻底退出证券市场,流通股东的股份置换到一个新的公司,愿意无偿与流通股东股权置换的新公司在置换后,即刻获得三板的流通权,满足再次上市条件后,直接由交易所的批准下上主板交易。


打开证监会的网站,“保护投资者利益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七个字,赫然高悬,希望这不是空话。

最后请求依照国务院信方条例规定予以回复!


饱受欺诈和掠夺的中国股市退市难民 敬上

2008-12-X
三板问题解决的进度与力度,取决於投资者觉醒度

(注:本人保证在论坛所有发言均是真实意思的表示,但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务必谨慎)
zhang-qiming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9974
精华: 7
发帖: 1568
在线时间: 3847(时)
注册时间: 2007-10-06
最后登录: 2015-03-26
50楼  发表于: 2008-12-16   
个人希望:在中国证监会的推动下,三板市场能创造一个震惊中外的股票奇迹,以此,把政府的信誉树立起来.把人民的信心召唤回来.不愁中华不振兴.
立马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503
精华: 5
发帖: 202
在线时间: 196(时)
注册时间: 2007-02-18
最后登录: 2018-09-07
49楼  发表于: 2008-12-15   
引用
引用第77楼wentaoyan于2008-12-15 20:05发表的  :
大家积极支持田野作代理师律诉讼证监会。
   


支持
wentaoyan 离线
级别: 禁止发言
UID: 402
精华: 1
发帖: 1844
在线时间: 5976(时)
注册时间: 2007-02-04
最后登录: 2019-05-14
48楼  发表于: 2008-12-15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华山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28
精华: 93
发帖: 10718
在线时间: 5319(时)
注册时间: 2006-11-30
最后登录: 2024-08-13
47楼  发表于: 2008-12-15   
引用
引用第74楼ygayga于2008-12-15 08:50发表的  :
三板不会有好消息的,如果有主力ZHAO就买入了,你们还买的进???????????????????????????


您希望依靠主力给您行情?

这个帖子专讲护权,主力就是每个投资者,
三板问题解决的进度与力度,取决於投资者觉醒度

(注:本人保证在论坛所有发言均是真实意思的表示,但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务必谨慎)
godandkid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443
精华: 0
发帖: 51
在线时间: 116(时)
注册时间: 2007-02-09
最后登录: 2009-03-12
46楼  发表于: 2008-12-15   
可以介绍一下田野律师的情况吗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