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政府合力推动 一月内近百上市公司公告重组
小飞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1115
精华: 4
发帖: 405
在线时间: 399(时)
注册时间: 2007-03-21
最后登录: 2010-01-06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4   

政府合力推动 一月内近百上市公司公告重组



    编者按: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证监会提出将“积极推动市场并购重组”列入今后工作重点,而工信部则提出促进钢铁等行业兼并重组。商业银行的并购贷款业务开闸,则给并购重组提供了资金支持,整合重组能否激发热点,成为未来行情主线。整合重组或成未来行情主线。

推荐阅读
美媒盘点2008之最:表现最好与最差股市(组图) 国办要求稳定股市(股)
吴定富:09年7000亿险资投于股市 财政部:成品油价明年或降5--8角 3万亿国资有望注入 十大牛股可期 11券商预测下周:2次探底概率加大 《花花公子》“裸体圣母”惹众怒 改革30年 图说美食 大事记Flash    令市场期待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落下大幕,坊间期待的利好政策更是令市场“左盼右等”。

  11日晚间,证监会对外发布消息称,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支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积极推动市场并购重组,加快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支持力度。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相对于4万亿刺激内需政策出台时的反应,作为市场第一家长的证监会此次可谓及时迅速。而将“推动并购重组”列入今后工作重点的首项,着实值得思考。

  政策转“实”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其中,“保持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论调更是引发了投资者们的关注。

  会议到底有没有具体利好政策?只是说说而已?

  国都证券策略分析师张翔直言:这是最高级别的经济会议,只是定调,具体的政策不会讨论,随后各相关部门会据此落实精神,政策会陆续推出。

  而就在银监会出台《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后不久,证监会便将“积极推动市场并购重组”列入今后工作重点,而非此前业界预期的制度利好。

  “这可以视为政策的一种导向,在IPO暂缓,融资融券等制度建设推动减缓的情况下,通过支持企业并购重组做大做强,局部性为市场增加亮点或许更为实在些。”多位市场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是说,“借壳上市、资产注入整体上市不排除会加速的可能。”

  安信证券分析师任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融资融券的脚步确实慢了一些,监管层考虑的方面很多。

  记者在致电证监会相关人士时,该人士表示,处理好“创新与监管”的关系是目前他们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

  另据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向记者透露,《证券公司业务范围审批暂行规定》自12月1日起实施,的确是意味着证券公司申报融资融券业务的通道已经打开,但融资融券试点的正式启动尚需要对2006年试点管理办法进行修订,重新明确试点券商的资质条件。

  “只有在此基础上,券商才可进行申报,监管层确定试点公司,最后正式启动融资融券业务。由此看来。融资融券并不会很快推出。”上述人士如是说。

  而在长江证券分析师刘俊看来,近期商业银行并购贷款放行的意义和产生的影响不亚于融资融券。商业银行可以发放有别于传统贷款的并购贷款,这为上市公司并购、海外收购、MBO等并购活动打开了广阔的空间,为资本市场的活跃增添了持续动力,长远影响不可低估。

  中原证券研发中心经理刘舒则认为,在经济增速放缓,企业生存有较大的压力下,并购重组政策推进可谓实质性利好消息。他坦言:一方面,通过整合资源,实力强的公司可以借壳上市,获得更大发展。另一方面,在资本市场相对薄弱,重组题材可以引发投资者想象空间,带动相关热点。

  年关重组“掀热潮”

  统计数据显示,随着年关的到来,近一个月内,发布重组相关公告的上市公司多达92家。

  目前,仅已停牌的就有长江电力、唐钢股份(000709,股吧)、东方航空(600115,股吧)、国投电力、国投新集(601918,股吧)等央企十几家公司。

  而继鲁能泰山宣称可能易主后,电力行业重组并购亦在近期掀起小高潮。11日,国电电力(600795,股吧)也发布公告称,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获得宁夏英力特(000635,股吧)电力集团51%股权;华能国际(600011,股吧)公告称,将购江苏电力持有的淮阴电厂10%的股权。

  “虽然资产重组形式多种多样,但并购整合央企似乎更有看头。”中信建投策略分析师如是说。而12月9日,银监会公布的《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更是为很多实力较强公司的资本运作、并购重组奠定了较好基础。

  有分析师人士乐观预期,作为最为受益并购贷款业务开闸的一员,大集团的战略整合将面临更加宽松的融资环境和整合效率,而相关公司更将加速上演乌鸦凤凰的华丽变身,其股价和估值享有更大幅度的资本溢价亦理所当然。

  临近年关,ST板块日趋活跃,由此借助重组扭转经营困境从而实现“保牌摘帽”,市场表现异常抢眼。

  11日,沪指下跌调整,ST股却几乎全线飘红,涨幅超过4%的达40余只,28只涨停,其中*ST夏新、ST东盛、*ST潜药、ST中房等十来只ST股,因连续3天涨停而停牌1小时,开盘后又直奔涨停。

  “尽管并购重组想象空间巨大,对于投资者把握起来难度较大。因为重组的方向和时机具有不确定性。”刘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谨慎地说,“一些同系并购,整体上市等题材不排除有内幕交易。”

  “并购可以使企业做大,但是能否真正做强还不好说。并购重组是市场长期的热点,整体资本市场的走强仍需依赖宏观经济环境和基础制度的完善。”刘舒如是说。

  更有人士认为,从风险的角度来看,ST板块、重组板块作为壳资源的“大本营”,实际上有的公司已经处于非常严峻的经营困境,很难得到并购贷款支持,这样的公司只是短期游资的炒作题材。(华夏时报)

国资整合风生水起 四大领域成主战场

  作为贯穿前两年大牛市热点投资的主题,国资整合被业内誉为A股市场的盛宴,由此制造的诸多“明星牛股”,至今仍让不少股民津津乐道。近日,川投能源(600674,股吧)、金牛能源(000937,股吧)、东方航空(600115,股吧)以及南方航空(600029,股吧)等相继公布了国资注入计划,引发了市场对国资整合浪潮的热切追捧,相关个股的股价均出现暴涨。

推荐阅读
美媒盘点2008之最:表现最好与最差股市(组图) 国办要求稳定股市(股)
吴定富:09年7000亿险资投于股市 财政部:成品油价明年或降5--8角 3万亿国资有望注入 十大牛股可期 11券商预测下周:2次探底概率加大 《花花公子》“裸体圣母”惹众怒 改革30年 图说美食 大事记Flash   不难发现,市场对于国资整合题材的热情一直未减,该题材也有望在后市被资金进一步深挖。在本期《证券周刊》中,我们将详细地为读者解剖国资整合的市场表现,并通过采访上市公司及实力研究员,提炼出其余具备该题材的上市公司的投资机会。

  12月12日,尽管上证指数大跌近4%,但停牌一个月的金牛能源(000937,收盘价15.49元)复牌后大涨10.01%。是日,公司发布公告称,拟向实际控制人冀中能源集团下属的三家控股子公司定向发行不超过4亿股,拟收购资产价值预计不超过50亿元。

  实际上,自进入12月以来,A股市场中已经有为数不少的上市公司公布了国资整合或资产注入计划。其中,不但涉及地方国资,也包括央企的身影,更涵盖了电力、煤炭、军工等国家战略支柱行业。在国资整合的大旗下,这些上市公司均受到了市场资金的热切追捧。

  现象

  国资整合熊市发力 上市国企牛股频现

  上证指数从6000点以上跌至2000点附近,这并未妨碍国资整合的决心。反倒是随着股价的暴跌,上至中央企业,下至地方国资,向上市公司注资的热情日益高涨。这一情况在最近得到了集中爆发:川投能源、金牛能源、东方航空以及南方航空等相继公布了国资注入计划,股价均出现暴涨。

  央企注资动作频频

  国家拿出真金白银注入上市公司的消息,造就了东方航空和南方航空在近期连续逆市涨停的壮举。

  由于业务萎靡和成本高企,国内航空公司在今年普遍出现较大亏损,这也引起市场猜测国家将向几家国有大型航空公司注资,以保证它们的正常经营。

  这一传闻在12月11日得到了证实,东方航空和南方航空当日同时发布公告称,两家公司的控股股东拟以各30亿元现金认购其非公开发行的A股和H股股份,以实施对上市公司的注资,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东方航空的公告显示,公司将向控股股东中国东方航空集团以3.60元人民币/股的价格,发行6.52亿股A股,同时以1元人民币/股的价格,发行同等数量股份的H股。

  除了航空业外,电力行业也是央企重点注资的对象。

  12月10日和11日连续大涨的华电能源(600726,股吧),在12日突然宣布停牌,称公司拟向大股东华电集团非公开发行股票。华电能源董秘办的工作人员表示,这次定向增发,主要是大股东以现金直接认购公司发行的股份,以提高对公司的持股比例。

  值得关注的是,按照华电能源今年三季报的数据来看,公司尚亏损3.13万元,而资产负债率更是高达70%以上,显示出公司的经营和财务两方面的压力均较大。分析人士指出,这次定向增发,其实质就是大股东对华电能源的一次注资行为,目的是帮助上市公司摆脱当前的困境。

  当然,央企的整合行动并没有局限于注入现金。12月9日突然停牌的国投新集(601918,股吧)和国投电力发布公告称,由于两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正在筹划重大无先例资产重组事宜,该事项尚需论证,故而停牌。

  市场分析认为,国投集团或将对两家公司所分属的煤、电业务进行整合,通过资本市场的纽带,为煤电联营积累经验。从国投新集停牌前的放量大涨不难看出,部分先知先觉的投资者至今对这次国资整合是相当看好的。

  地方国资动作更大

  央企动作频频,地方国资也没闲着。地方国资在进行整合时,更多的是以资产整体上市或资产划转为主,力度更大,对上市公司的业绩提升帮助更大。

  除冀中能源集团借金牛能源整合旗下煤炭资产外,来自江西省的安源股份(600397,股吧)也迎来了国资大股东借壳整体上市。12月12日,在停牌近一个月后,安源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江西省煤炭集团公司拟将其拥有的煤炭经营性资产进行整合,并引入战略投资者后成立江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再通过安源股份资产置换及定向发行股份的方式,将江西矿业整体权益注入安源股份。

  受此影响,安源股份在12日复牌后,直接被大量买单封住涨停,全天仅成交58.72万元,显示出资金的惜售心理。

  实际上,江煤集团的整合计划早在2006年接手安源股份时便定下。当时江煤集团承诺,如果安源股份的客车产业、玻璃及玻璃深加工产业在2008年合计未能实现盈利,将按照沿沟煤矿、宜萍煤矿、丰龙煤矿的顺序在3年内逐步置入安源股份。

  今年以来,安源股份的经营情况并不太乐观,公司三季报显示,安源股份在前三季度的累计利润为净亏损1005万元。公司预计,如果客车厂土地挂牌出现流拍以及煤价下跌的趋势得不到控制,公司今年全年累计净利润将出现亏损。这也就不难理解江煤集团为何要赶在年底之前宣布资产注入。

  回顾

  增值迅猛 国资整合贯穿牛市

  实际上,在前两年的大牛市中,国资整合的大幕便已拉开,并成为贯穿此轮牛市始终的一个主题。

  2007年,伴随着国资管理思路的明确和利用资本市场实现国资保值增值战略的明确,国资旗下A股上市公司的质地通过整合有望得到大幅提升,因此在过去的牛市中,投资者对国资整合概念憧憬无限,具有国资整合背景的上市公司也演绎了无数次疯狂。

  牛市最热概念:国资整合

  去年,国资整合概念的“牛气”无疑是来自于政策的极大支持和鼓励。2006年12月,国资委发布了《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表示,国资委将加快推进股份制改革,积极推进具备条件的中央企业母公司整体改制上市或主营业务整体上市,不具备整体上市条件的中央企业,把优良主营业务资产逐步注入上市公司,提高上市公司总体质量。

  《意见》中首次明确了央企重点布局的七大行业,包括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航运等。

  之后,国资委进一步指出,2007年积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国有经济布局。从2007年到2010年,央企要从159家,进一步减少到80~100家。

  在中央的战略安排和示范效应下,各地方国资委整合国企、推动其整体上市的热情高涨,上海市的国资整合便是表率。

  国资整合风生水起的同时,二级市场上国资整合概念股也被演绎得有声有色。这一热点题材被誉为A股市场的豪华盛宴,国资整合概念股深受市场追捧。在众多资金参与盛宴的激情下,以沪东重机为代表的国资整合概念股打开了想像的翅膀,股价一飞冲天。

  2007年1月29日,沪东重机发布公告称,以30元/股的价格向控股股东定向增发4亿元A股,募集资金用于收购控股股东的造船资产。受此消息影响,沪东重机连续六个涨停,短短六个交易日,其股价从37.72元/股飙升至66.81元/股。

  在此之后,其股价更是一路走高,去年5月28日一举突破百元大关,站上百元之后还越走越高。2007年8月1日,沪东重机正式更名为中国船舶(600150,股吧)(600150,收盘价40.57元),公司成为2007年整体上市第一股。而中国船舶最高股价曾达到300元/股,股价翻了近10倍!由此可见国资整合强大的财富效应。

  同样受国资整合概念影响大涨的还有中国铝业(601600,股吧)(601600,收盘价7.68元)。去年7月3日,中国铝业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通过新增股份以1.48∶1的换股比例吸收合并包头铝业(600472,股吧)。之后中国铝业大幅上涨,最高股价曾达到60.60元/股。

  去年牛市行情中,诸如东方锅炉、葛洲坝(600068,股吧)(600068,收盘价8.85元)之类的股票在短时间内股价翻番,主要就是因为国资整合概念给予市场的无限遐想。

  整合具备“天时地利人和”

  在2004年,武钢、宝钢就先后完成了主业资产的整体上市;2005年中石油收购旗下3家上市公司;2006年,中石化出资143亿元收购旗下4家子公司,国资整合的大幕早已悄然拉开,为何偏偏在2007年国资整合突然加速,整合行业被演绎得如火如荼呢?

  分析人士指出,2007年国资整合突然加速主要原因有三,当时整合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所谓“天时”是指政策对整体上市的支持,2006年12月出台的《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无疑就是一剂强心针;所谓“地利”就是指当时A股市场正处于牛市之中,上市公司大股东也希望使自己的资产价值最大化,这为大股东资产注入提供了动力;所谓“人和”是指通过国资整合使优质资产向上市公司集中,有利于改善公司基本面,这也符合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在熊市当中,投资者视增发为洪水猛兽。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上市公司增发购买资产的难度可想而知,但到了牛市就不一样了,市场估值被不断推高,上市公司从市场融资变得较为容易,这也使得上市公司增发购买集团资产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在牛市当中,国资资产整合无论对上市公司、集团公司还是投资者都是一个多赢的局面。”国金证券(600109,股吧)策略分析师徐炜这样告诉记者。

  徐炜表示,在去年的牛市当中,A股指数不断创出新高,市盈率也从10倍左右飙升至近40倍,大股东可以将资产以较高的价格卖给上市公司,不用担心背上“贱卖”国有资产的“罪名”。

  但是,今年以来大盘急转直下,A股市场步入了漫漫熊途。截至昨日收盘,大盘再破2000点关口。此时,我们还能认为国资整合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依旧存在么?

  分析

  熊市股价低成整合动力

  大盘“跌跌”不休使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日渐被削弱,今年以来的大熊市打乱了国资整合的步伐。但近期国资整合的浪潮再次掀起,在如今的市况下,“天时地利人和”三点之中至少“地利”是谈不上了,但为什么国资整合选在这个时点进行?

  徐炜告诉记者:“最近国资整合再次加速,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是在政策层面有一些推动因素,最近银监会允许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开办并购贷款业务。”近日,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允许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开办并购贷款业务,以满足企业和市场日益增长的并购融资需求,“这项政策有利于解决企业并购资金”。

  徐炜认为,最近发改委也有鼓励国资整合的意向。因为在目前市场情况不理想的时候进行整合,有利于消化过剩产能。

  “还有一个原因,去年股市行情火爆导致股票价格被炒得很高,在上市公司增发股份换大股东资产的时候,大股东可能不愿意卖了。由于价格太高,大股东换到的股份会相应变少。”

  徐炜表示,经过一年熊市调整,这些涉及国资整合的上市公司股价已经从高位急速滑落,而比较低的股价正好适合资产置换更多的股权,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这也使得国资整合变得跃跃欲试。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相当于资产换股权,现在股价低,换的股权自然就多。还有就是国家政策的推动,国资委曾表示到2010年央企整合要完成,中央层面也希望通过并购重组优化产业结构。”一位国内知名基金人士这样告诉记者,他认为,如果国家的规划是有效的,未来一两年央企整合的步伐会加速。到2010年,央企的家数要减少为80~100家,以目前央企的数量而言,还远远落后于国家的计划。

  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国内外经济陷入衰退,有人担心原先回报率高的资产现在盈利能力将会有所降低。如果并入上市公司,反而会拖累上市公司的业绩,不排除国资整合步伐会减速的可能,甚至2010年的大限都要向后拖延。

  该基金人士表示:“实际上作为国资委的领导,他肯定会更加在乎央企整合带来产业结构优化效应,而不是单单考虑整合后上市公司的质量。而且从证监会的角度出发,也愿意看到国资整合加速,因为证监会不喜欢同业竞争。”

  宏源证券策略分析师周喜认为,国资整合是资源优化的一个方向,国资委一直有这么一个计划,央企或地方国资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力是很强的,关键看他们选择在什么时点去做。(每日经济新闻)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