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原证监会副主席王益落马 撕开中国股市重重黑幕一角
xgr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162
精华: 43
发帖: 2920
在线时间: 8580(时)
注册时间: 2006-12-21
最后登录: 2015-12-31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9   

原证监会副主席王益落马 撕开中国股市重重黑幕一角

原证监会副主席王益落马 撕开中国股市重重黑幕一角2008年12月29日 08:11中国经营报【大 中 小】 【打印】作者:丁玉萍

王益,原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原证监会副主席。这个在金融、证券、商界具有深厚的权势背景,又深谙为官之道的风云人物,在2008年的端午节这天彻底结束了他的辉煌时代。

王益的落马,引起了资本市场轩然大波,这也许是一个彻底撕开中国证券市场重重黑幕的契机,使得资本市场一直为人诟病的内幕交易和规范监管面临挑战。

王益的人脉圈与利益链

王益双规的起因至今尚无官方说法,但坊间调查已涉及银行、证券公司、上市公司多个层面,更直指资本市场多起要案。随着王益多年以来精心布置的人脉网络逐渐浮现,可以看到的一点是,这张盘根错节和势力强大的人脉网为其构建权力向利益输送的链条创造了最佳的条件。

现年52岁的王益,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78级历史系硕士。

毕业后,王益任原国家某领导人的秘书。1992年起调任国务院证券委办公室副主任。1995年11月,王益调任证监会副主席。随后三年多的时间里,他一直分管股票发行、基金等最为核心的部门,他提拔的数位官员也在他离任后担当要职。被双规后,王益成为证监会有史以来被查处的最高官员。

1999年2月,王益调任国开行任副行长,分管政策研究室等部门。他在这个位置上不温不火地坐了九年,直至被双规。

被“双规”之前,王益还有多种活跃的身份。任证监会副主席时,他是光华管理学院的兼职教授;任国开行副行长期间,他又“挖掘”出自身的音乐天赋,创作了大型交响乐《神州颂》。不过对于王益来说,资本市场始终是他最长袖善舞的舞台,而真正理解他的也是证券界的人。

例如创建“涌金系”的魏东。知情人士称,魏东生前与王关系密切,两人相识于王益任职证监会期间,魏东涌金系旗下上市公司国金证券[0.00 0.00%](600109.SH)现任董事长雷波是王益在证监会时期的秘书。2007年3月29日,当广发证券还在为涉嫌内幕交易的调查所困扰时,国金证券借壳成都建投成功上市,从而成为第一例成功借壳上市的券商。魏东之兄九芝堂[7.89 -1.13%](000989.SZ)董事魏锋还亲自担当了王益《神州颂》演唱会的策划。

生前积累了超过300亿元巨额财富的魏东,正值事业的巅峰时期,却于王益双规前40天的4月29日自杀身亡,留下诸多谜团。

王益多年来亦从未离开过证券界,有市场人士描述:即使离开证监会,他仍能利用其当年在权力场上结下的诸多人脉,在资本市场上呼风唤雨。

比如太平洋[14.49 4.17%](601099.SH)的蹊跷上市。太平洋证券上市途径是与即将退市的云大科技进行换股操作,但其上市用的是新代码,既不是借壳也不是新股发行。这家连续三年共计亏损超过8482万元的公司,却能“特批”上市,显得颇为蹊跷。

有市场人士分析,该案例通过参与上市公司股改以换股操作获得股份的流通权,通过中介机构煞费苦心的操作,在股东人数上做文章找到了备受质疑的法律依据,更“巧妙”利用高层领导的有关批示,最后得以使证监会和交易所放行,获得准生证。

王益在太平洋证券上市案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尚不得而知,但从显露的事实中不难看出,通过利益诱惑与巨大行政权力的结合,所谓的“资本大鳄”及执掌大权的市场监管者们多么容易地在资本市场“和谐”共处,鲸吞财富,一夜暴富。

等待撕开黑幕

证券市场从来不缺借助权力谋取私利的人。对于新兴的中国证券市场而言,权力主体进入市场寻租的现象也显得颇为容易。王益并不是例外,对于这样一个具有深厚权势背景、人脉关系、手握大权的高级官员,只要稍加“用心”,既能实现权力向利益的输送。

事实上,在王益之前,证监会已经有包括发行部发审委工作处副处长王小石、发行部副主任刘明、上市部副处长钟志伟、上市部副主任鲁晓龙等7名证监会官员被捕。而王益也不是银行界首位落马的高管,在他之前,建设银行[3.89 -1.52%](601939.SH)董事长张恩照、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副行长于大路、中国银行[3.02 -0.98%]副董事长刘金宝、建设银行行长王雪冰、光大集团董事长朱小华等人物也相继被查处。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秦池江认为,改革过程中不断出现的高管包括监管人员的腐败现象值得思考:“之前的金融改革,我们关注的重点是金融机构的组织体系、金融风险、金融开放、金融创新等方面,而对于金融管理层的道德素质、金融文化、法制观念的改革和建设,服务理念的提升,以及社会责任等方面关注的不够。如果在人的观念、品德等方面不提升,那么其他业务方面的改革也不会取得多大的成效,甚至会使以前的改革成果都付诸东流。”

广东金融学院中国金融转型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陆磊则表示,王益事件说明当前市场监管者在监管理念上出现了问题,他们不是从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出发,而是保护机构的利益。目前中国官员的委任中存在大量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之间的串流,监管者容易被市场俘获,导致监管不力。

“这是国际上的‘监管俘获论’。”陆磊说,“所以腐败本身很难从机制上去根本遏制,只能通过更规范的规则制定来降低其可能性,例如纪检监察部门要独立,而非隶属金融监管当局。例如官员任命上,是不是有其他渠道来避免监管者和被监管者的串流问题。”

现在还没有人能知道,王益事件将以什么方式结束。是被淡漠,还是有更多证券市场的违法违规行为浮出水面。王益事件仅仅再次撕开了中国证券市场重重黑幕的一角,资本市场是否会因此而掀起新一轮整治内幕交易和监管廉政的风暴,是摆在当局者们面前的考验。

三板市场风云:http://blog.eastday.com/xuguorong
股海虾米 离线
级别: 钻石会员
UID: 1311
精华: 2
发帖: 8514
在线时间: 3334(时)
注册时间: 2007-03-27
最后登录: 2020-07-14
沙发  发表于: 2009-01-03   
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证券市场!
自然规律 离线
级别: 钻石会员

UID: 20356
精华: 48
发帖: 3705
在线时间: 7411(时)
注册时间: 2009-07-31
最后登录: 2025-05-06
板凳  发表于: 2009-01-03   
保护投资者权益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句话装饰在中国证监会网站的半空中,这道美丽的风景线引诱着投资者前仆后继地进入....
自然规律 离线
级别: 钻石会员

UID: 20356
精华: 48
发帖: 3705
在线时间: 7411(时)
注册时间: 2009-07-31
最后登录: 2025-05-06
地板  发表于: 2009-01-03   
2008令国人目瞪口呆的12句话

    第一句:中国!!老百姓不缺钱!
  
    背景:这是CCTV一个栏目中,芮城刚和几位专家谈内需时,专家冒出的一句话!
  
    简评:建议专家下次再谈老百姓的时候最好事先明确一下他心目中老百姓的标准,例如居住地,例如收入保障,例如医疗保障等等。因为作为一个普通的打工者来说,我就缺钱。所以我很惶恐:难道我不是老百姓吗?那我是个什么玩意儿呢?当然后来我明白了,象我们这种缺钱的主儿,在专家眼里连玩意儿都不是。
  
    第二句:春运铁路一票难求在于票价太低。
  
    背景:这是全国人大代表、北京铁路局常务副局长罗金保的话。
  
    简评:又是人大代表,又是常务副局,罗局长"高墙建瓦"(原词想不起来,凑活用吧)的话当然不是说给人民的,而是说给"人民代表大会"的,别看差几个字,差别大了去了。因为人民代表大会是需要人民用银子支持的,票价不涨,会还开不开了?不开会,那罗局长之流还活不活了?
  
    第三句:中国不存在"上学难、上学贵"问题。
  
    背景:这是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副省长陈晓光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就教育不公平、上学难上学贵以及如何使老百姓满意时所发表的见解和看法。
  
    简评:尽管陈省长后来又补充说"好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应该是说上好学难、上好学贵"。但即便一所普通大学的收费也足以让一户农家倾家荡产的现实不知道陈省长怎么看?央视都不回避的农村家庭里因为学费放弃求学的问题陈省长又怎么看?只能说明,老陈的孩子上的起学,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选择学校。第三,人大代表,是为大人说话的。
  
    第四句:电信行业不存在垄断。
  
    背景:这是全国政协委员、国资委副主任王瑞祥的观点,"对于所谓垄断要科学界定,比如电信行业,固话业务、移动业务都有竞争,怎么能算垄断企业呢?当然不是。"
  
    简评:有竞争就不是垄断。所以,只要二奶不跟大奶挑起事端,就不存在竞争,客观上就还是大奶垄断老公的现实。王主任不愧是政协委员,真邪啊!他的观点为小三们另辟了蹊径,记住:要想保持关系,不要找大的麻烦。
  
    第五句:手机通话费不是高收费。
  
    背景:这是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副院长曹淑敏阿姨的观点。理由是"漫游费已经下降了百分之六十三"了。
  
    简评:已经下降百分之六十三了,当然就不是高收费了。这样的逻辑让我们不免产生如此的联想:他过去抢完钱就杀人,现在只把人打残废,所以,他已经不是坏人了。唉,为什么逼我杀人?
  
    第六句:187蚊你都觉得贵啊?
  
    背景:这是1月14日晚广东新闻频道《今日关注》栏目主持人郑达的感受,他在听取了报道中对一位欲购站票,却为187元的票价过高而犹豫不决,最后别无他选之下买下车票的、有十年时间没回老家的重庆籍外来工的采访后,说:‘哇,大佬,187蚊你都觉得贵啊?你成十年没返过屋企喔,坐飞机都抵晒啦......(粤语原话,大概意思是:你不会觉得187元的价钱也高吧?你有十年时间没回家了,即使坐飞机也不算贵啦!)话语间带着一种难以解读的‘职业笑容。"
  
    简评:郑先生的关怀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另一位好心人晋惠帝,在他看到濒临饿死的穷人时曾留下过一句千古绝句:何不食肉糜?在郑惠帝看来,十年不回家当然是舍不得钱了,当然是为了存钱了。只不过他压根儿想不到:187元钱这样一个他用来喝早茶都不够的数目,对一个打工者而言意味着什么。不过看来他有进军央视的实力,因为显然他跟认为老百姓不缺钱的专家们惺惺相惜。
  
    第七句:父母可学外国人在12-15岁孩子书包里放安全套。
  
    背景:这是广州市计生局官员段建华的倡议。
  
    简评:不知道段局长是通过调研还是通过实践对12-15岁的孩子的性成熟状况有所了解,如果是前者那就拿出来晒一下也让大家服气,要是后者嘛,还是自己带着合适――知道号码不是?
  
    第八句:所谓看病难看病贵,我走遍全世界,看病最不难是中国,看病最不贵是中国。
  
    背景:这是政协委员、广州市卫生局副局长曾其毅的所谓"直言"。
  
    简评:又是个政协委员,还真他母亲的邪。别说,国家出钱让丫环游地球还真没白去,这话说得多让出钱的主儿舒坦?所以我建议继续出资让曾先生到太空也走一圈儿,最后告诉我们"全宇宙看病最不难是中国,看病最不贵是中国"的时候,那多长脸啊!确实,看病最不难是中国――到处都有地下诊所的。看病最不贵也是中国――只要你不吃药。
  
    第九句:你们要做的是以主人的身份使这种动人的气氛保持下去,避免横生枝节。
  
    背景:这是大师级人物余秋雨对在地震中遭遇丧子之痛的家长们说的话,他希望家长们别再追究一些人的责任,而应该为了顾全大局继续关起门来悲痛,打开门时稳重。
  
    简评:我早就说过,在余大师眼里,恐怕灭门最动人!我们也可以断定,余大师是不会让我们感觉到动人的。
  
    第十句:做鬼也幸福。
  
    背景:这是山东省作协副主席王兆山在汶川地震后以一名地震遇难者的口吻写就的句子。
  
    简评:终于明白什么叫做文人无德了!人家还是副主席耶!
  
    第十一句:可以考虑让市民每个月买20块钱的生态基金。
  
    背景:此言出自中科院院士蒋有绪之口。他认为,居民生活在地球上作为二氧化碳的排放者,应该为节能减排付出代价。
  
    简评:当科学沦为杂税的帮凶时,我们只能感慨我们对科学的无知!
  
    第十二句:你们是个屁。
  
    背景:深圳海事局50来岁的party组书记(正局级)林嘉祥在一家酒楼用餐时,借着向一名11岁女生问路之机,将其强行拖进洗手间内WX。当女孩父母回头找该男子讲理时,男子竟叫嚣"我是交通部派来的,级别和你们市长一样高,敢跟我斗,你们这些人算个屁呀!"。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