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中国股市的绝症之患
hzxx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269
精华: 39
发帖: 2530
在线时间: 2074(时)
注册时间: 2007-01-14
最后登录: 2025-02-09
楼主  发表于: 2009-01-02   

中国股市的绝症之患

中国股市的绝症之患

时寒冰

(股市要走到哪里去?以下是2008年12月7日接受南方电视台主持人巴立红采访的视频,点击下图中间的“三角形”即自动播放。在室外采访,效果不大好,我头天没睡好,看上去很傻——唉,早知道自己这么傻就不接受采访了。当时的沪综指大约2000点)   

    最近没有写股市的走势,我此前说过,我的观点是延续的,在写了《向王翦学习空仓之道》之后,觉得该说的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如果再像2007年10月初那样大张旗鼓地呼吁空仓,又会被“打招呼”,做我的“思想工作”。
    一切随缘。
    此轮股市反弹,我最看好水泥类股票,在博文中明确把它列入第一位。认为至少会有60%到1倍以上的涨幅,并以水泥类股票为重点标尺来衡量股市的反弹能量。在水泥类股票上涨到位后,再次呼吁空仓。为什么?因为,政府的刺激经济计划,说简单点就是“水泥救市”。修公路、建铁路、建机场、建保障性住房、建港口等等,都大量使用水泥。水泥是救市的核心内容。而水泥本身的产能是过剩的,只能走中短线。
    近段时间,是中国有股市以来政府出台刺激股市的利好消息最多、最密集的一个时期,但效果如何,大家都看到了。在利益分析法之下,根据利好政策出台的时间和性质,可将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以政府投资和出口退税为主导的激活实体经济的阶段。在效果寥寥之后,政府改变方式,进入第二阶段:以渲染汇金、社保资金直接入市买股为主导,发挥平准基金那样的功能,*****人气。再次失败后,进入第三个阶段,炒作阶段。典型的是创投概念、股指概念、央企整体上市概念等等,政府主导的炒作题材激起阵阵浪花,但也仅仅是浪花而已。再次失败后,只能靠降息这类利多来支撑……
    如果你能清晰地认识到被利益分析法剥光了的这些赤裸裸的过程,你就会感受到风险到底在哪里。这是我在利好消息密集出台时,毅然决然地再次空仓的原因。当然,如果想做短线,在利益分析法之下,这些过程清澈可见,脉络很容易把握。实际上,无论做长线还是短线,最关键的,都是要跟对节拍。我之所以多次强调空仓是投资的最高境界,也是因为,阶段性空仓有利于投资者跟对节拍。
    遗憾的是,股市刚好转一点,有关新股发行的消息就传出,或者说,让股市好一点,意在急着在股市融资,以便完成4万亿救市计划。太急了啊。
    在我最近参加的几场讲座中,我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对股市的担忧,预计了2009年股市大致的走向和点位,在分析机会的同时,更多的是提醒风险。
    很多话不便说得太明,政府有苦衷,我也得厚道点。但2009年的中国股市,防范风险第一,如果让我选择:至少大部分时候都是空仓的。
    中国股市绝症在身。比如大小非,对中国股市而言,它早就是不治之症了。由于股改时过于急功近利,没有对限售股解禁作出制度安排,导致今天的结局。
    有人常说:“这个价位,大小非不会抛售。”
    果真如此吗?如果你知道大小非的持仓成本,你还敢如此乐观吗?
    想举例唾手可得。大家不妨看看今天(2008年12月23日),上海证券报刊登的这则报道:《神秘资金涨停接盘七喜副总一次抛空解禁股》,其中提到:
    12月18日,七喜控股放量涨停的当日,公司副总裁兼财务总监关玉贤以涨停板的价格一次性抛售了247万多股,套现916万元,其所卖出的股份是法律规定所能抛售的最高额度。……到2001年七喜控股改革变为股份制公司时……关玉贤330万元的出资对应的股份为441.4322万股。上市后至今,经历过了两次利润分配以及股改,截至2006年末,关玉贤的持股数量已经变为1066.9001万股,而此次抛售套现所得近916万元就已经远远超出当初其出资额度。
    通过计算不难发现,关玉贤的持股成本只有0.31元(这还没有计算此前现金分红部分的利润),七喜控股12月18日的股价为3.7元,这个价位在许多普通投资者看来已经很低了,但是,关玉贤抛出后还有10.9倍的利润!因此,他所持有的1066.9001万股股票,仅仅抛售247万多股的套现,就已经3倍于他当初的投资,如果其限售股全部抛售呢?
    这就是大小非真正厉害之处。许多人根据自己的持仓成本,推算出大小非不会在此价位抛售的结论。唉!
    这也是对普通投资者的不公之处。2008年解禁股为1181.27亿股,2009年最高达到6637.42亿股,2010年为1213.21亿股,加起来,需要数万亿资金才能接单(相当一部分大非是不会直接抛售的,但是,他们可能利用信息优势在确保控股地位不变的前提下,高抛低吸,这同样是隐患)!
    因此,中国股市已经步入绝症期,大小非现在根本没有办法医治,因为相对于已经套现的大小非,任何针对现有尚未抛售解禁股的大小非的措施,都意味着不公!更何况,接下来要解禁的是最接近权力的大非呢!
    如果再考虑到次贷危机已经发展到金融危机阶段,并在大踏步向经济危机阶段过渡(中国的经济特点,导致中国隔过金融危机直接过渡到经济危机阶段,在上海理工大学的演讲视频中,我详细分析了这个问题)。对于股市的风险,真的不可掉以轻心。12月份还有基金做市值排名的因素,过了这个月,风险会进一步释放。
    在目前的点位,政府还会全力以赴的出台利好消息救市,股市还可能反复,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政府能出的牌越来越少。就好比抗洪救灾,能够阻挡洪水的沙包越来越有限,一旦决堤,后果不堪设想。真心祈祷政府能够抗洪成功!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一直在一帆风顺中行走,从未真正经历过大的经济危机,以至于往往容易忽略近在眼前的危机。是的,危机已经到来,发达国家在竭尽全力转嫁风险,而当我们在被欺骗着去充当救世主的时候,我们其实落水更深。因为,发达国家有面积广大的中产阶级作为支撑,有民富作为支撑。而中国这两块是缺失的。房价涨和股市跌,让原本就稀少的中产阶层消失大半。痛定思痛!中国应尽快向民富方向努力,让人民富裕起来,让企业富裕起来,并健全社会保障体制。只有打好这一基础,内需才能激活,中国实体经济才能向好,股市才有良好的发展根基!
    心急如焚!
    愿上天赐福于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愿政府集思广益,拿出针对性对策,带领国民早日渡过这一经济劫难。
          2008年12月23日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地板  发表于: 2009-01-02   
2009年1月2日中财网:
......................................
    据香港媒体披露,中行次级债投资在15亿至20亿美元,工行(1398HK)在10亿美元左右,建行(0939HK)在3亿美元左右。但是,中行率先对这个数据予以了否认,并称将在本月下旬的半年报中予以披露。  

  中行、工行、建行、交行、招行和中信实业银行是中资银行在海外投资最多的6家银行,其投资对象国多为美国。截至2006年底,6家银行在海外以美元为单位的证券投资达到12696亿人民币,而中行在此项上的投资就达到了7031元亿人民币,占中行总投资额的37.4%。同时,6家银行在海外的总外汇证券投资为16603亿元人民币,而中行此项投资即有10042亿元人民币,占中行总投资的53.4%。  

  由于受次级抵押贷款风波的影响,美股受挫,相信对中资银行海外投资证券部分会有直接冲击,而美国其他方面的金融危机势必也会对中资银行的海外投资产生影响。
.....................................
xiaocaobeihei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板凳  发表于: 2009-01-02   
中国的金融证券汉奸买办黑帮,
把金融证券垄断阴暗面的罪恶统统掩埋在代办转让!!!
代办转让成了谁也不许捅的马蜂窝,罪人必须掩埋罪恶、逃避罪恶!
罪恶最终曝光在阳光下!罪人也只会自食其恶果!!!
xiaocaobeihei
华信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2890
精华: 73
发帖: 1699
在线时间: 7261(时)
注册时间: 2007-04-25
最后登录: 2021-09-04
沙发  发表于: 2009-01-02   
中国股市存在的十八年,就是罪恶累累的十八年,吸金无数,榨干了无数中小投资者的血汗钱,,喊引导投资,实际是为了"国企解困",也是当权者致富之道,,重组题材,实际是将垃圾包装后行骗;股改、发基金托市是为了当权者上等人纸上富贵变现套现,,,,,它们可以让一切泡沫绚丽多彩,它们可以制造一个又一个自己投机暴富的神话,,,,,,可这一切"暴富""神话""泡沫",,是建立在无数可怜的中小投资人一辈子艰辛劳作的斑斑血泪汗水之上的,,,,,,,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