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创业板来临 利好还是利空?
pxc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1852
精华: 8
发帖: 691
在线时间: 431(时)
注册时间: 2007-04-07
最后登录: 2016-05-27
楼主  发表于: 2009-01-23   

创业板来临 利好还是利空?

管理提醒: 本帖被 白马啸西风 执行加亮操作(2009-01-23)
利好派

  全国人大财经委办公室原副主任

  《基金法》起草组组长 王连洲

  我们的股票发行制度应该更加市场化,必须进行改革,由审核制改为备案制,我个人判断,创业板可能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发行改革的一个试点和突破口,一个企业到底好不好,有没有投资价值,应该由市场来评判,从这个角度而言,中国推出创业板是对整个资本市场的长期利好。尽管短期而言,可能会分散主板市场的压力,但更长远考虑,创业板将很好地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于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而言,其意义不言而喻。

  华融证券研究所

  副总经理 张红杰

  在经过2008年中国证券市场暴跌后,今年以来,以002开头的中小板公司表现都不错,充分体现出中小板公司在资本市场的活力。其实,中国最有活力的还是中小企业,我们的中小企,既有沿海地区低端的制造业企业,也有中关村、各地科技孵化园里面的高科技、新产业的小公司。这次金融危机对我国沿海地区一些低端的出口型中小企业形成很大的冲击,这迫切要求我们的资本市场在产业升级上发挥作用,创业板的推出,可能引导市场更为关注新能源、生化、网络这样的一些新兴产业,对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一个好的机会。短期而言,创业板会对主板形成一定的资金分流压力,但对资本市场总体而言,是个利好。

  著名基金经理 彭旭

  推出创业板对主板市场压力并不大,相反,还可以增加资本市场的活跃程度。刚开始阶段,创业板推出的规模肯定有限,并且单个中小板企业的融资规模较小,一般只有几千万,对每天成交千亿左右的主板市场而言,其资金分流效应毕竟有限。目前A股主板市场的IPO已经暂停了数个月,已经丧失了资本市场最基本的融资功能,这种情形下,推出创业板,不但是对中国资本市场制度的多层次建设,也是一种对股市基本功能的一种修复。目前股市氛围比较沉闷,如果能推出创业板,则能活跃市场气氛,带来局部的财富效应。此外,创业板企业高成长性决定了其估值较高,创业板的推出,也会对中小板企业估值进行全面的提升。

  利空派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吴晓求

  尽管创业板可能造就少数优秀的上市企业,但整体而言,给资本市场带来的市场波动是非常大的。

  从我的逻辑体系里,我不知道创业板有多大的价值,中小板的企业,我认为是有价值的,但如果是创业板,门槛很低的话,对资本市场的负面作用不能忽视。

  我认为不可以把企业成长过程中的风险推向社会、推向后来的社会公众投资者。企业成长初期的风险应该由最早的股东来承担,也就是说,企业一定要到相对稳定时才能走向市场,这时候社会公众投资者才可以承受这些风险、享受这些收益。

  但如果一个企业连基本形态都没有,就把它推向市场,这样,未来整个资本市场的风险结构会出现很大的问题。上市成功之后,原投资者、创业者享受巨大的成功和财富增值,但却将风险转嫁到了后来的公众投资者身上,在本质上违背了资本市场风险和收益匹配的原则,所以,我对创业板持非常谨慎的态度。

  信达证券策略分析师 黄祥斌

  国家推出创业板,主要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扶持中小企业解决社会的就业问题,但就资本市场而言,资金面并不宽裕。我们估算,即使在市场环境非常不利的情况下,包括中国建筑、招商证券、光大证券等几个大盘股在内,今年的IPO至少也有1000亿。而今年,我们还要面对巨量的大小非问题,根据测算,即使国有大非不减持,仅是国有小非和非国有企业的大小非,也将给市场带来4000亿的资金压力。

  创业板单个企业的融资规模不大,但如果是几十个企业一起打包上市,还是会对市场的资金面形成考验。

  对于主板及现在的中小板而言,有很多趋势性资金沉淀其中,如果推出投机性更强的创业板,不排除对主板的资金产生较大分流的可能。同时,如果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创业板上市后的估值水平也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现有A股的估值水平。

  上海著名私募人士 秦刚

  对于创业板的推出,我个人还是认为是对A股市场的一次严重分流,对A股市场的冲击绝对不应该小视。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创业板消息,很明显地对中小板个股产生了不小的压力,特别明显的是那些没有业绩预期支撑的前期超高个股,迅速地受到了抛压走低。

  我认为创业板推出的利空压力才初步显现,未来这样的压力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事件的进展继续作用在个股分化上。创业板的实质性推出将加速中小市值股票的价值回归,更多的概念炒作将被打回原形。我继续建议大家减少持有中小市值个股,特别是那些没有深入研究或者被短期炒高的个股。

  独立评论员 皮海洲

  创业板对A股的利空,还不能简单地说只是个资金分流的问题。包括大小非在内的主板市场的一系列问题还没有得到正视和解决,现在要推创业板,这些问题也都会转移到创业板上面。我们资本市场总是在想尽办法进行融资,而没有将回报投资者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经过去年超过70%的暴跌,没有几个投资者是赚钱的,在现在低迷的行情之下,想的不是如何让这个市场好起来,让股民的腰包鼓起来,而是通过创业板再来向市场要钱,这种心态本身就不对。另外,我很担心,各种经过东拼西凑和花样包装的企业,被推到创业板,原始股东进行高位套现,风险谁承担?最后还是中小股民。
霰瓣孤悯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313
精华: 43
发帖: 4057
在线时间: 7111(时)
注册时间: 2007-01-21
最后登录: 2019-06-28
板凳  发表于: 2009-01-23   
引用
引用第2楼华山于2009-01-23 19:48发表的  :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吴晓求

  
  我认为不可以把企业成长过程中的风险推向社会、推向后来的社会公众投资者。企业成长初期的风险应该由最早的股东来承担,也就是说,企业一定要到相对稳定时才能走向市场,这时候社会公众投资者才可以承受这些风险、享受这些收益。
.......

吴晓求在搜狐上建有博客,我已经将股海拾贝写的给国资委的诉求状发到他博客的留言版上,您如果有什么想对他说的也可以发上去,网址是:
http://wu-xiaoqiu.blog.sohu.com/message/
德创智信
华山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28
精华: 93
发帖: 10718
在线时间: 5319(时)
注册时间: 2006-11-30
最后登录: 2024-08-13
沙发  发表于: 2009-01-23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吴晓求

  
  我认为不可以把企业成长过程中的风险推向社会、推向后来的社会公众投资者。企业成长初期的风险应该由最早的股东来承担,也就是说,企业一定要到相对稳定时才能走向市场,这时候社会公众投资者才可以承受这些风险、享受这些收益。

 但如果一个企业连基本形态都没有,就把它推向市场,这样,未来整个资本市场的风险结构会出现很大的问题。上市成功之后,原投资者、创业者享受巨大的成功和财富增值,但却将风险转嫁到了后来的公众投资者身上,在本质上违背了资本市场风险和收益匹配的原则,所以,我对创业板持非常谨慎的态度。


--------多么希望吴晓求评判一下三板制度。
三板问题解决的进度与力度,取决於投资者觉醒度

(注:本人保证在论坛所有发言均是真实意思的表示,但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务必谨慎)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