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暴跌至1600多点时,许多股票被低估,为价值投资者提供了长线买入的良机。春节后的几个交易日,股指出现加速上扬,个股异常活跃,又进一步为趋势投资者提供了机会。
可以说,在“鼠尾牛首”的股市行情中,无论是价值投资者还是趋势投资者,均有机会获得丰厚的利润。
这种行情下,如果你既掌握价值投资的真谛,又是趋势交易的高手,那么自然可以左右逢源。然而,最忌讳的就是“首鼠两端”——在价值投资良机来临时,过度关心趋势;在趋势交易良机来临时,又过度注重价值。更要命的是,在错失良机之后,人往往会心智大乱,错上加错。
在笔者看来,无论是价值投资者,还是趋势投资者,关键在于领会其精髓,抓住其根本,坚守其理念。比如,价值投资者最重要的就是要对公司进行正确估值,并等待良机,以低于其实际价值的价格买进;而对趋势投资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在上涨趋势出现时及时买进,下跌趋势出现时卖出,绝不拖泥带水。
其实,仔细想想就会发现:无论是做一个成功的价值投资者,还是做一个成功的趋势投资者,都并非易事,就连许多专业人士也未必能做到。既然如此,又何必强求呢?笔者认为,对普通投资者尤其是新手而言,购买指数基金或进行基金定投才是更为明智的选择。
即便你自认为是高手,已经将价值投资与趋势投资融会贯通、运用得恰到好处,2009年也应该降低盈利预期,调低难度系数。
因为,从价值投资角度看,真正的良机总是稍纵即逝。A股长期处于高估状态,与海外市场相比,也长期存在溢价。个股更是良莠不齐,有价值的好公司并不多。何况,还有政府托市、大股东争利、上市公司造假、庄家操纵等人为因素。从趋势投资角度看,在经历了一轮大的牛熊趋势之后,2009年被普遍认为将是震荡市,即大的上涨、下跌趋势都不会出现,只有小的趋势、局部的趋势、个股的趋势。这类趋势的判断难度也是相当大的。趋势投资者应当注重及时转向,适可而止,降低交易成本。
在国内市场中,有许多人将自己标榜为“价值投资者”,以为价值投资就是“买入好公司并长期持有”,结果却损失惨重。这些“伪价值投资者”的大量存在进一步导致了人们思维的混乱。再加上最近投机类股票涨幅较大,趋势交易流行,杰西·利弗摩尔(Jesse Livermore)的风头似乎暂时压过了巴菲特。
其实,不管是价值投资还是趋势投资,最重要的是你必须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坚持自己的投资风格和投资理念。如果是价值投资者,就不要眼红短线投机者“赚大钱,赚快钱”。应该多下工夫,挖掘好公司,耐心等待买入的好机会。毕竟杰西·利弗摩尔的结局是因投机失败破产而自杀在厕所,而巴菲特至今仍是世界首富。
有人说,牛年应当常持股,“不折腾”;有人说,牛前应当常持币,“不见真佛不烧香”。这些说法都有道理,但也都不全对。《孙子兵法·虚实篇》中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所以,随着时移事易,该“烧香”得“烧香”,该“折腾”也得“折腾”。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笔者认为,老子的意思是说:“实现目的的路径、方法和理论并非一成不变,只有真正领会事物变化的内在规律,并灵活运用,不拘泥于任何教条,才算真正掌握了正确的路径、方法和理论”。
在这方面,一代军事奇才——唐太宗李世民就很值得价值投资人学习。他一生南征北战,以弱敌强,百战不殆。就连毛泽东也对李世民的军事才能十分推崇,并曾将其用兵精髓总结为:“盖用孙子之术也。”
笔者将李世民的用兵之道借鉴到价值投资,得出以下三点体会:
第一,关键在于掌握主动权,“致人而不致于人”。也就是说:投资者不能被“市场先生”牵着鼻子走。
第二,关键在于避实就虚,“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以五六倍于敌一路之兵力,四面包围,聚而歼之”。也就是说:投资者要在绝对有把握赢的情况下才下注,并集中全力下注。这里的“实”和“虚”,其实就是风险收益比。
第三,关键在于把握战机,待敌出错。唐太宗与李卫公论兵时曾言:“若敌不出错,则我何由得胜?”李世民在作战时不仅能够耐心等待敌人出错,而且“多方以误之”,千方百计使敌人出错,则万事可期。也就是说:投资者要耐心等待“市场先生”犯错,自己则千万别错。
总而言之一句话:牛年要多“折腾”,但不能“瞎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