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从去年10月下旬的最低点反弹至今超过40%,今年以来涨幅约30%,再看400多只个股区间涨幅翻番,投资者急切地想搞清楚一个问题:“牛市真的来了吗?”与此同时,专家和基金公司经理对牛熊市的争论,自熊市大跌一年多来首次展开。
何为牛熊分界线?历来存在不同看法。有人说年线是牛熊分界线,也有人把半年线视为分界线。再以涨跌幅来论,国际上的一种说法是,股指跌幅超过20%就算熊市来临,也有认为超过30%才是熊市来临;反之,涨幅超过20%或30%是牛市到来。就目前的反弹而言,上证指数已站上半年线,但距离2740点左右的年线还有一段距离。从累计反弹的幅度来看,则超过了30%。那么,可否认为牛市到来已有75%的把握?
认定牛熊市转变不是一件容易事,尤其在经济尚未好转的背景下,变数更多。回头来看,2001年6月开始的那轮4年熊市,期间不是没有过30%以上幅度的反弹。上证指数一度在1300点形成双底,前一次是2003年1月3日的1311.68点,后一次是2003年11月13日的1307.40点。从1307.40点上涨到2004年4月7日的1783.01点,上证指数累计有36.38%的反弹。这段为期5个月的反弹,虽然指数站上半年线和年线,但并未给熊市划上句号,在2005年6月6日最低跌至998.23点。
考虑到去年熊市跌幅超过60%,以及当前货币政策宽松带来的资金充裕,随着利好政策对悲观预期初显修正,40%左右的反弹是正常的技术反弹。去年股市走熊,恒生指数从2007年10月29日的31958点跌至2008年3月18日的20572点,曾在5月5日反弹至26387点,幅度达到28%左右。如今在更强有力的救市政策作用下,在数量可观的资金参与下,上证指数目前的反弹不足为奇。
此次反弹让人为之激动的是,农历新年突破2000点后的连续上涨,有人将此称之为“逼空行情”,踏空者懊悔不已。看多者认为,这只是行情的初级阶段,轻易猜测顶部只会自己吓怕自己。反对的观点则强调经济背景,如韩志国总结为“短期跌不深,中期涨不多,长期不看好。现在不是在寻找买点,而是要寻找卖点”。按他的说法,现在仅仅是反弹而已,绝对不是反转,因为经济最危险的时候根本没有到来。
对投资者来说,没必要急于给牛熊市分界下定论,要注意当前特殊时间点的风险。赶在年报密集出台前,对个股进行炒作,这是一个必须防范的风险因素。尤其此次板块上涨中,将经济刺激政策当作题材来炒作,不少个股翻倍上涨。后市能否再接再厉?一是面临业绩预期能否兑现的考验,二是获利资金未必长期持股。经济刺激政策的出台,旨在抑制经济下滑风险,如同给病人输液。可若是把输液当作进补,指望输液后有超人表现,恐怕不切合实际。因而,一些行业板块的炒作,有可能一场空。
一旦绩差年报、季报接连亮相,个股估值风险将“凶相毕露”。正因为机构庄家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对个股的炒作采取逼空手法,促成了春节后股指上涨的凶猛势头。而眼前对牛市是否到来的讨论,唤醒了场外资金的做多热情,证券营业部内人头攒动,是机构庄家希望的场景。一言以蔽之,这能够为虚弱的市场提供“掩护”。
尽管做多氛围越来越浓,但对基本面的风险不可不防。这次反弹,同时提醒投资者不必过度看空。在经济走势不明朗,估值风险较低的市场中,过度看空同样不宜。可以将反弹视为做多力量的“小试牛刀”、“暗流涌动”。长远而言,2000点下方持有低市盈率绩优股确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