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证券法》修改起草工作小组长亦认为:退市的做法不妥!
霰瓣孤悯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313
精华: 43
发帖: 4057
在线时间: 7111(时)
注册时间: 2007-01-21
最后登录: 2019-06-28
楼主  发表于: 2009-03-15   

〈证券法》修改起草工作小组长亦认为:退市的做法不妥!

《证券法》修改起草工作小组组长、全国人大财经委调研室副主任许健说:“证券法修订草案付诸表决前夕,一位人大领导在参加分组审议时仍提议,在草案中增加内容,强调对上市公司退市内容的安排。当时很多论者认为,退市当属证券立法必须重点给予制度安排的环节,最终却未能出现。
  实际上,退市问题在国内可能被简单化了。许曾考察过欧美的证券市场,他的结论是退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制度安排,按照国际通行的做法,以美国为例:共有3000多只股票,每年淘汰1000多只股票,这些股票并非就此退出股市,而是退出指数,在另外一个板块交易(另板交易)。对于股市而言,所谓退市就是他们不再计入股市指数统计之中,拖大盘后腿。国内目前并没有被淘汰股票的另板交易市场,如果简单的规定“退出”,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加之国内“退市”环境非常复杂,散户股民反对,因为退市意味着投资完全损失,他们并不希望退市;而地方政府也不希望企业退市,他们更希望的是重组。因此在没有“另板交易”制度安排的情况下,单纯强调退市并非佳径。 ”

 

清空我的评分动态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1条评分记录
王敏超 金钱 +5 2009-03-15 惩处受害者
王敏超 威望 +6 2010-03-15 精彩内容
唐纳 贡献值 +20 2007-04-25 -
隐藏评分记录
德创智信
霰瓣孤悯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313
精华: 43
发帖: 4057
在线时间: 7111(时)
注册时间: 2007-01-21
最后登录: 2019-06-28
沙发  发表于: 2009-03-15   
德创智信
霰瓣孤悯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313
精华: 43
发帖: 4057
在线时间: 7111(时)
注册时间: 2007-01-21
最后登录: 2019-06-28
板凳  发表于: 2009-03-15   
许的这段话充分表明:国外的所谓“退市”,只不过是退出指数的计算,而非退出上市的地位;是放在市场中的一个板块中来交易,而不是退到另一个莫名其妙的“代办转让”上去“转让”。
清空我的评分动态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金钱条评分记录
隐藏评分记录
德创智信
三水股民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9872
精华: 48
发帖: 4242
在线时间: 12799(时)
注册时间: 2007-10-05
最后登录: 2020-10-15
地板  发表于: 2009-03-15   
退市制度成了大股东掏空公司后合法脱离监管的*特许令*!制定的都是些什么人?对掏空公司的人秋毫无损,对投资者却是致命的伤害?!
清空我的评分动态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金钱条评分记录
隐藏评分记录
霰瓣孤悯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313
精华: 43
发帖: 4057
在线时间: 7111(时)
注册时间: 2007-01-21
最后登录: 2019-06-28
4楼  发表于: 2009-03-15   
看来,当初在退不退市的问题上,证券法起草小组是不赞成退的,是在“成~思~危”的粗暴压制下,才写上了这些退市的规定!正如华山老先生所指出的:这背后实际上有利益集团的介入,是那些重仓了所谓“绩优股”的利益集团,为了把手中的筹码倒给散户,刻意打压资产重组工作和压制对资产重组股的上涨,利用他们的代理人压制证券法修法专家学者意见的结果!
德创智信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5楼  发表于: 2009-03-15   
退市政策助纣为虐、窝藏犯罪掩埋罪恶!
两网先合法后非法是典型的镇压式强烈折腾!---非法剥夺投资者利益、践踏证券法、残害投资人民生、极端残暴的日寇731“木头”试验!
[ 此贴被0909在2009-03-15 20:11重新编辑 ]
xiaocaobeihei
gxdc_005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8000
精华: 0
发帖: 551
在线时间: 665(时)
注册时间: 2007-09-22
最后登录: 2011-03-14
6楼  发表于: 2009-03-15   
借道美国准壳实现IPO 本土创投机构另辟退出通道
来源:经济观察报 发布时间:2009-03-14 点击次数:0
A股IPO继续暂停,国内创投公司正试图开辟另一条IPO退出道路。
  本报获悉,深圳创投公司摩通资本正在操作一种借道美国“准壳”的IPO模式。摩通资本董事长易子杰称,通过该模式,从投下项目到美国上市周期为6至8个月,目前手中有两个新能源项目IPO正处于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核准程序中,预计很快就能正式上市。

  不过,由于经验及海外资源所限,目前这种模式在国内创投机构间还未普及。业内人士称,由于国内外相关政策不同,加上运作过程复杂等因素,此前类似模式成败不一,风险不容小觑。

  操作流程

  去年9月11日证监会发审委发布最后一家IPO博云新材的会议公告以来,A股IPO已暂停了5个多月,同时创业板的推出时间也一再延后,这使得国内的创投机构遭遇了很大的困难。

  “以前都是拿着钱找项目,现在则是有了项目之后再找钱。”深圳一家创投机构负责人说,由于A股IPO及创业板推出时间一再延后,投资人的投资意愿大减,公司的资金来源已经不顺畅了。

  目前全球主要资本市场均在大幅缩水,海外IPO发行也变得愈发困难。上述负责人称,“创投业所能做的就只有等待,深圳创新投、高新投等大的创投手中也是握着大笔的项目而无法进行IPO。”

  “这种新的业务模式我们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运作,这也是在困境中的一个创新。”易子杰称。

  根据该项业务流程,创投在投下一家公司后,与公司管理层签订上市协议并进行尽职调查和相关辅导;由一家美国本地的审计机构对其三年来账目进行审计;其后创投为其撰写商业计划书,接着创投开始为其寻找合适的承销商;同时在中美两国律师及投行的协助下,通过重组合并,把公司资产装进美国的“准壳”中,并符合中美两地相关的法律要求;接着投行开始安排路演,同时美国的律师完成所有的上市文件并向SEC递交上市申请;在SEC备案并获核准后,公司股票在纳斯达克或者美国主板正式挂牌上市。

  “我们美国的合作伙伴拥有50个这样的准壳公司,这种准壳公司在美国有一种正式的叫法,即空白支票公众壳公司。”易子杰说。

  据悉,这种公司由一群个体投资人组建监管,获得SEC的批准,并根据美国法律进行周期性的注册和审计,每年需向SEC缴纳100万美元以维持准上市资格;公司并没有任何营业,且从未在美国二级证券市场挂牌。

  显然,这是一个庞大的IPO流水线。据了解,美国纽约交易所和纳斯达克对IPO发起人的股票禁售期皆为一年。通过这种模式,创投从投下项目到退出的周期可以缩短为18个月至20个月。

  “这是少数专业做PE的公司能达到的速度,国内大多数创投的一个完整项目运作周期至少为3年。”上述创投负责人称。

  很难普及

  弱市下,如何进行IPO以实现资本价值最大化令创投机构担忧。

  “我们的办法是,先发行15%至20%的股份,然后等市场走强之后再寻机进行增发。”易子杰称。

  这将考验承销机构的承销能力。摩通资本与摩根士丹利、高盛及派杰证券三家投行签订了长期共同承销协议。协议规定,凡涉及到承销及上市等一切费用均由摩通资本来承担,而这些费用最终转化成拟上市公司的股票,由摩通资本持有。

  “我们只对国内年利润在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企业感兴趣,上市后企业可以筹集到500万美元至2亿美元的资金。这些企业的资产状况都比较好,不是那种垃圾公司,因此在顶级投行的推荐下,即使身处弱市,定价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易子杰说。

  据悉,自去年年末至今,摩通资本已签下3家企业准备通过此种方式上市,其中有两家同属新能源行业的公司已完成了资产重组合并,目前正处于SEC核准程序中。

  “所投企业除了利润要达到规定外,还需要净资产在400万美元以上,年收入增长25%以上,要具备高速的成长性,并具备过去三年审核过符合美国GAAP(公认会计准则)标准的财务报表,要有达到美国主要交易所的最低上市要求的能力。”易子杰称。

  由于只是先发行少量股份,企业的资金需求可能无法得到满足,为此摩通资本做出了私募过桥贷款、股权抵押贷款等一些其他安排。

  深港产学研创业投资公司董事长厉伟对本报称:“听说过这种模式,这些准壳公司是以并购为目的成立的公司,但由于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及美国的相关资源,国内的创投机构大多暂时都做不了。”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