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成思危表示中国上市公司大概有70%左右是不符合国际标准的。
三水股民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9872
精华: 48
发帖: 4242
在线时间: 12799(时)
注册时间: 2007-10-05
最后登录: 2020-10-15
楼主  发表于: 2009-03-16   

成思危表示中国上市公司大概有70%左右是不符合国际标准的。

管理提醒: 本帖被 三水股民 执行加亮操作(2009-03-16)

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在日前接受央视的访谈节目时表示,自己从来不炒股,但在现在的熊市中,通常可以采取两种策略,一是趴着,只要拿着好公司的股票;二是做短线。他还表示,要想使股市健康,第一,就是经济的基本面要好,第二,要有好的上市公司,第三就是要有比较理性的投资者。

要么趴着要么做短线

成思危表示,股市从长远看,总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所以你拿了个好股,过十年二十年它肯定涨”。同时,就是股市本身既是有效的融资场所,又是有效的投资场所,所以它既要给企业带来低成本的融资,更要给投资人总体上以合理的回报。如果一个股市只是给企业融资提供了方便,救了企业,但是投资者都损失了,这就不是股市完全的功能。在总体上要得到合理的回报,至少要高于银行存款的利率。

成思危表示,从中国股市来看,确实要想使股市健康,第一条就是经济的基本面要好,经济的基本面不好,股市是虚的。

第二条,要有好的上市公司,好的上市公司可以给股民以回报。但中国上市公司大概有70%左右是不符合国际标准的。

第三条,要有比较理性的投资者。理性投资者对所炒的个股有所了解,认真去分析那些公司,而且应该以冷静的态度来对待。“最简单的一句话,就是巴菲特说的,别人恐惧时我贪利,别人贪利时我恐惧。或者还有一句话就是,当你兴高采烈时,你要卖出,当你痛哭流涕时,你要买入。这个就是理性的股民。”

对于在如今的熊市中该如何操作,成思危表示,熊市一般就是两种策略,一种策略就是趴着,只要拿着好公司的股票。“等着牛市到来以后你再卖,我保证你赚钱。美国有的人就这样,有小孩的时候买了股票,等小孩上大学的时候,把股票一卖,小孩上学的费用就有了”。

第二种策略就是做短线,但不要太贪利,有5%的上升就卖。“有5%的上升你就够了,你别想还去拿10%、20%或30%的利润”。
三水股民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9872
精华: 48
发帖: 4242
在线时间: 12799(时)
注册时间: 2007-10-05
最后登录: 2020-10-15
沙发  发表于: 2009-03-16   
第二条,要有好的上市公司,好的上市公司可以给股民以回报。但中国上市公司大概有70%左右是不符合国际标准的。






(成)明知*但中国上市公司大概有70%左右是不符合国际标准的。*,但却极力提倡退市政策要*与国际接轨*!这是什么居心?!
lsj1669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10767
精华: 0
发帖: 82
在线时间: 930(时)
注册时间: 2007-10-21
最后登录: 2018-05-25
板凳  发表于: 2009-03-16   
极力提倡退市政策要*与国际接轨                此人不地道!
三水股民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9872
精华: 48
发帖: 4242
在线时间: 12799(时)
注册时间: 2007-10-05
最后登录: 2020-10-15
地板  发表于: 2009-03-16   
华山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28
精华: 93
发帖: 10718
在线时间: 5319(时)
注册时间: 2006-11-30
最后登录: 2024-08-13
4楼  发表于: 2009-03-16   
成思危,醉翁之意不在酒(2009-02-23 10:06:51)

曹建海 


    生理学和心理学告诉我们,人老了以后,特别是70岁之后,体能和智力都会发生大幅度的退化,不辩是非、喜吹捧、孩童化的倾向非常明显,自然会走向昏庸。这些“昏庸”的老人,不乏国家领导人、诺贝尔奖获得者、资深院士、知名学者。当他们不甘寂寞,仍想运用自己浑浊的双眼和日渐糊涂的大脑,去观察、去指点这个世界时,如若没有特别的智慧和自知之明,一般都会落个为老不尊的名头和贻笑大方的结局。

    在时下,为老不尊名头最响亮的,当属号称经济学家的茅于轼先生,他的言论冲击了众多人的心灵;但社会地位最高的,对中国经济影响最大的,当属前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先生。从中国外汇储备过多造成美元汇率激烈震荡,到股市“泡沫”论、“快牛转慢牛”论对股票市场形成巨大冲击,程老前辈的表现,简直超过了传说中的大罗金仙,其飞沙走石、呼风唤雨、袖里乾坤的能量,令我等凡夫俗子,实在望尘莫及。

    成老前辈真是得道的高人吗?对此恐怕从来无人敢于质疑。然而,翻开成老前辈的简历,我发现其不过是华东化工学院无机专业的本科毕业生;49岁时才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拿到了一个并不正规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有没有学历还不清楚。成老前辈这样可怜的学历背景,在欧美国家,是注定终生没有机会担任教授的,更没有资格带博士研究生。然而在中国,成老前辈利用其政治背景,游走于官场和学术之间,却成就了中国第一学术大家的名头。学术泰斗的神圣光环笼罩全身,凛然不可侵犯;其他人等,不管你有没有学问,也只有呼口号称千岁的份了。

    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学术混乱格局的最大受益者,程老前辈在任副委员长的10年期间,接受了不下一百个兼职,带了超过一千名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每年以第一主角参加的大型论坛不下四五十次,主编著作几百本,主持各类研究课题百余项,接受媒体采访千余次……这些都是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担任两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工作的业余事项。由此,成老前辈自然就成了国家领导人、中国第一管理学家、著名经济学家的复合体,他的每一句话,经过传媒这个“雷公电母”,就会对人间形成原子弹般的巨大冲击。做为凡人,我们只有躲避逃生的命;被雷电击中身亡的,则属于大自然造成的天灾,无人对此担负任何责任。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在毛泽东时代是青年人的事,在当下社会则是有地位的老前辈们的专利。眼看股市奄奄一息,成老前辈寂寞之余,又开始关心起房地产市场来了。2008年9月2日晚,成思危先生做客CCTV-2《经济面对面》栏目,畅谈对当时经济形势的看法,关于倍受关注的房地产业,他认为房价还会涨,要买房的不要等太久,现在只是微调,过一段时间就会重新上涨。不过,天算不如人算,由于房地产辩论已成有史以来最彻底的话题,任何人的一言一行,都可以让天下人认清他的嘴脸和立场。成老前辈此来,不仅没有卖乖成功,反而让人们看清了他夹在身后的“尾巴”。在民间舆论中,成老前辈俨然是社会地位最高的“房托”。

    很显然,成老前辈没有时间看网络新闻;秘书们也不会自讨苦吃,把这些令老顽童心情大坏的消息报告给他。在老前辈的心目中,自从央视谈过房地产之后,自己早已经成为中国房地产领域的头号大专家了;既然已经谈过房地产了,就有必要站在国家层面进一步深化,为国家出力出策,甚至成为其政策喉舌。于是,2009年2月21日,身份为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院长成思危先生,在“国际金融危机与我国的应对措施”报告会上,透露了一个天大的秘密:“我国第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确定为房地产”。成思危还表示,原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没有房地产,是能源,“但能源行业的振兴规划最终改成了房地产,可见中央对这个问题的重视。”
 
  国务院、住房建设部都不敢披露丝毫的政策,为何成老前辈却要大张旗鼓的宣传,惟恐天下人不知?真的是老人昏庸不堪了吗?我看在这里未必是事实。作为民主党派的前党魁、前人大领导人,尽管在待人接物上可以依老卖老,但在中共大政方针上,却从来不曾有胆敢冒犯天威的。唯一的解释,是国务院确实已经将房地产业列入第十大振兴行业,不过由于这个政策明显不得人心,高层希望通过成老前辈这为“社会知名人士”造造舆论,听听民意。如果民意大忿,则由高层责成老先生批评和自我批评,振兴规划悄然收回成命;如果民意沉默,或反对的声音不激烈,则该规划在“两会”后必顺利通过!
 
好一个聪明的“试探民意”!不过,即使人们选择沉默,也决不表示会拥护这种史无前例的“高房价”政策。目前全球经济环境恶化,中国出口不张的局面已无可改变;消费率偏低已成历史事实,依靠股市振兴犹如“饮鸩止渴”,后果不堪;如果政府想扩大内需,不打压天怒人怨的高房价,中国经济的发展必将面临一个无法逾越的“天堑”。如果只是为了统计意义上的GDP“保八”,就可以不计代价、不择手段、不顾民意地实施房地产振兴计划,则中国经济社会,必将步入一个万劫不复的不归之路。如同十几年前国有企业扭亏成功,却是以3000万下岗职工的悲惨命运为代价的,这样的统计数字,正是“罪恶”铁的证据。
 
为什么高房价与振兴经济不能并行?我举一个不能再简单的例子:房价高了,租金自然大涨,店铺的生存就成了时下最艰难的一个问题。当商铺普遍无法生存时,货物必然不能畅其流,失去了“外部需求”的、全球1/4-1/3的工业品生产能力,必然面临一个更加凶险的环境。在高房价下,工人的工资即使上涨,也失去了改善生活的意义。高房价推动的高工资势必推动商品价格的虚高,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福利,更使中国商品失去了国际竞争能力;即使世界经济复苏,中国产品的出口也将失去扩张的机会。由于国内消费被高度压制和阻塞,大规模投资推动下的产能过剩问题会更加突出,必然在不久的将来深层危及中国的银行体系安全,引起金融和经济体系的大崩溃。
   
当然,房价的下跌,是任何人都不能扭转的大趋势。让我们大家屏住呼吸,静观历史活话剧的表演。不管前进的道路过程多么曲折,在历史潮流面前,任何试图违背民意螳臂挡车的人,不管他处于什么样的高位,都注定成为跳梁小丑,被历史的车轮碾压得粉碎
三板问题解决的进度与力度,取决於投资者觉醒度

(注:本人保证在论坛所有发言均是真实意思的表示,但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务必谨慎)
华山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28
精华: 93
发帖: 10718
在线时间: 5319(时)
注册时间: 2006-11-30
最后登录: 2024-08-13
5楼  发表于: 2009-03-16   
成思危,醉翁之意不在酒(2009-02-23 10:06:51)
曹建海 

    生理学和心理学告诉我们,人老了以后,特别是70岁之后,体能和智力都会发生大幅度的退化,不辩是非、喜吹捧、孩童化的倾向非常明显,自然会走向昏庸。这些“昏庸”的老人,不乏国家领导人、诺贝尔奖获得者、资深院士、知名学者。当他们不甘寂寞,仍想运用自己浑浊的双眼和日渐糊涂的大脑,去观察、去指点这个世界时,如若没有特别的智慧和自知之明,一般都会落个为老不尊的名头和贻笑大方的结局。

    在时下,为老不尊名头最响亮的,当属号称经济学家的茅于轼先生,他的言论冲击了众多人的心灵;但社会地位最高的,对中国经济影响最大的,当属前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先生。从中国外汇储备过多造成美元汇率激烈震荡,到股市“泡沫”论、“快牛转慢牛”论对股票市场形成巨大冲击,成老前辈的表现,简直超过了传说中的大罗金仙,其飞沙走石、呼风唤雨、袖里乾坤的能量,令我等凡夫俗子,实在望尘莫及。

    成老前辈真是得道的高人吗?对此恐怕从来无人敢于质疑。然而,翻开成老前辈的简历,我发现其不过是华东化工学院无机专业的本科毕业生;49岁时才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拿到了一个并不正规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有没有学历还不清楚。成老前辈这样可怜的学历背景,在欧美国家,是注定终生没有机会担任教授的,更没有资格带博士研究生。然而在中国,成老前辈利用其政治背景,游走于官场和学术之间,却成就了中国第一学术大家的名头。学术泰斗的神圣光环笼罩全身,凛然不可侵犯;其他人等,不管你有没有学问,也只有呼口号称千岁的份了。

    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学术混乱格局的最大受益者,成老前辈在任副委员长的10年期间,接受了不下一百个兼职,带了超过一千名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每年以第一主角参加的大型论坛不下四五十次,主编著作几百本,主持各类研究课题百余项,接受媒体采访千余次……这些都是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担任两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工作的业余事项。由此,成老前辈自然就成了国家领导人、中国第一管理学家、著名经济学家的复合体,他的每一句话,经过传媒这个“雷公电母”,就会对人间形成原子弹般的巨大冲击。做为凡人,我们只有躲避逃生的命;被雷电击中身亡的,则属于大自然造成的天灾,无人对此担负任何责任。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在毛泽东时代是青年人的事,在当下社会则是有地位的老前辈们的专利。眼看股市奄奄一息,成老前辈寂寞之余,又开始关心起房地产市场来了。2008年9月2日晚,成思危先生做客CCTV-2《经济面对面》栏目,畅谈对当时经济形势的看法,关于倍受关注的房地产业,他认为房价还会涨,要买房的不要等太久,现在只是微调,过一段时间就会重新上涨。不过,天算不如人算,由于房地产辩论已成有史以来最彻底的话题,任何人的一言一行,都可以让天下人认清他的嘴脸和立场。成老前辈此来,不仅没有卖乖成功,反而让人们看清了他夹在身后的“尾巴”。在民间舆论中,成老前辈俨然是社会地位最高的“房托”。

    很显然,成老前辈没有时间看网络新闻;秘书们也不会自讨苦吃,把这些令老顽童心情大坏的消息报告给他。在老前辈的心目中,自从央视谈过房地产之后,自己早已经成为中国房地产领域的头号大专家了;既然已经谈过房地产了,就有必要站在国家层面进一步深化,为国家出力出策,甚至成为其政策喉舌。于是,2009年2月21日,身份为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院长成思危先生,在“国际金融危机与我国的应对措施”报告会上,透露了一个天大的秘密:“我国第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确定为房地产”。成思危还表示,原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没有房地产,是能源,“但能源行业的振兴规划最终改成了房地产,可见中央对这个问题的重视。”
 
  国务院、住房建设部都不敢披露丝毫的政策,为何成老前辈却要大张旗鼓的宣传,惟恐天下人不知?真的是老人昏庸不堪了吗?我看在这里未必是事实。作为民主党派的前党魁、前人大领导人,尽管在待人接物上可以依老卖老,但在中共大政方针上,却从来不曾有胆敢冒犯天威的。唯一的解释,是国务院确实已经将房地产业列入第十大振兴行业,不过由于这个政策明显不得人心,高层希望通过成老前辈这为“社会知名人士”造造舆论,听听民意。如果民意大忿,则由高层责成老先生批评和自我批评,振兴规划悄然收回成命;如果民意沉默,或反对的声音不激烈,则该规划在“两会”后必顺利通过!
 
好一个聪明的“试探民意”!不过,即使人们选择沉默,也决不表示会拥护这种史无前例的“高房价”政策。目前全球经济环境恶化,中国出口不张的局面已无可改变;消费率偏低已成历史事实,依靠股市振兴犹如“饮鸩止渴”,后果不堪;如果政府想扩大内需,不打压天怒人怨的高房价,中国经济的发展必将面临一个无法逾越的“天堑”。如果只是为了统计意义上的GDP“保八”,就可以不计代价、不择手段、不顾民意地实施房地产振兴计划,则中国经济社会,必将步入一个万劫不复的不归之路。如同十几年前国有企业扭亏成功,却是以3000万下岗职工的悲惨命运为代价的,这样的统计数字,正是“罪恶”铁的证据。
 
为什么高房价与振兴经济不能并行?我举一个不能再简单的例子:房价高了,租金自然大涨,店铺的生存就成了时下最艰难的一个问题。当商铺普遍无法生存时,货物必然不能畅其流,失去了“外部需求”的、全球1/4-1/3的工业品生产能力,必然面临一个更加凶险的环境。在高房价下,工人的工资即使上涨,也失去了改善生活的意义。高房价推动的高工资势必推动商品价格的虚高,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福利,更使中国商品失去了国际竞争能力;即使世界经济复苏,中国产品的出口也将失去扩张的机会。由于国内消费被高度压制和阻塞,大规模投资推动下的产能过剩问题会更加突出,必然在不久的将来深层危及中国的银行体系安全,引起金融和经济体系的大崩溃。
   
当然,房价的下跌,是任何人都不能扭转的大趋势。让我们大家屏住呼吸,静观历史活话剧的表演。不管前进的道路过程多么曲折,在历史潮流面前,任何试图违背民意螳臂挡车的人,不管他处于什么样的高位,都注定成为跳梁小丑,被历史的车轮碾压得粉碎
三板问题解决的进度与力度,取决於投资者觉醒度

(注:本人保证在论坛所有发言均是真实意思的表示,但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务必谨慎)
华山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28
精华: 93
发帖: 10718
在线时间: 5319(时)
注册时间: 2006-11-30
最后登录: 2024-08-13
6楼  发表于: 2009-03-16   
曹建海简历
所在单位及职务: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经济学博士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月坛北小街2号,邮编:100836
联系电话:010-68047523(周二、五),68032679(Fax)
Email:caojianhai@263.net,caojianhai@cass.org.cn
三板问题解决的进度与力度,取决於投资者觉醒度

(注:本人保证在论坛所有发言均是真实意思的表示,但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务必谨慎)
霰瓣孤悯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313
精华: 43
发帖: 4057
在线时间: 7111(时)
注册时间: 2007-01-21
最后登录: 2019-06-28
7楼  发表于: 2009-03-17   
老成口口声声“自己不炒股”,却对着社会大众大谈如何在熊市中“趴下”如何“炒短线”等炒股诀窍,还热情地向全国人民传授“在如今的熊市中该如何操作”,真是一个不打自招的大骗子,欲盖弥彰的庄托!
德创智信
xsi 离线
级别: 金牌会员
UID: 13027
精华: 1
发帖: 800
在线时间: 1238(时)
注册时间: 2007-12-16
最后登录: 2009-11-09
8楼  发表于: 2009-03-17   
真正的经济学家会谈到股市的具体点位?会谈到叫人趴着站着?
身为国家官员,却冒学家在说话,真是踢球冠军!
人够老了,老人话多,话多必失!
幸好给老崔藐够、损够!
学家却还未晓!
哦耶!
三水股民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9872
精华: 48
发帖: 4242
在线时间: 12799(时)
注册时间: 2007-10-05
最后登录: 2020-10-15
9楼  发表于: 2009-03-17   
我们不禁要问,这些不符合国际标准的公司是怎么*窜*上市的?圈钱后却可按*国际惯例*退市,骗光投资者的血汗钱可以堂皇地一走了之,这跟政*府和这些公司串通一起*领正牌照开骗局*有什么分别?!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