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国内107家券商全年累计实现净利润482亿元,同比大幅下降近七成。而酝酿了十年的创业板即将开闸的消息,无疑像一声春雷,让众券商看到了生机。
深圳某证券公司一位田姓分析师说,创业板开启在短期内对券商的影响是有限的,但长期来说是一个利好。
他认为,在2009年内,最多100家企业能通过审核在创业板上市。券商在这个阶段取得的承销业务有限。另外,创业板融资额并不是很高,一年最多200亿元;如果按照5%承销收入来算的话,券商的利润为10亿元。而目前国内保荐人有1138人,按照一般保荐人年收入100万元来计算,券商仅保荐人这方面的成本就需要11.38亿元。所以短期内,创业板开启对券商承销收入的影响是有限的。
这位分析师推测,目前国内有3000家—5000家中小企业能达到创业板上市的要求。长期来说,这对国内107家券商是利好,承销业务也将成为券商新的增长点。
据业内人士分析,在主板市场尚未重启IPO的情况下,创业板的推出,将为券商直投业务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目前,获得直投业务试点资格的券商大多已经储备了直投项目,比如中信证券的全资子公司金石投资。据中信证券2007年年报披露,其第一单直投项目便是以15120万元投资的昊华能源,此外还投资了中信地产、中油金鸿天然气输送、沈阳新松机器人等项目。
田姓分析师也表示,他所属的公司两年前就开始培育直投项目。他认为,券商投行部门有丰富的资源以及专业的经验,并对项目做过很好的内部评估,获得直投试点资格的券商在创业板开启后,直投收入将会大于承销收入;不过具体收益不好判断。
但是如果按照20%的投资收益率计算的话,券商在直投业务方面的收益还是很可观的。不过,由于直投项目周期较长,短期内对券商的收益影响不大。
目前国内仅有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华泰证券、国信证券、国泰君安、广发证券、海通证券、光大证券、平安证券、申银万国等几家券商获得直投试点资格。绝大部分的券商还是要在经纪和承销方面争取最大利润。
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大多是从事高科技业务的中小型企业,这类企业多分布在珠三角和长三角。上述分析师认为,业务在这些区域分布的券商,在创业板开启后将占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