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毛泽东思想来实践*****涛的科学发展观
毛泽东在讲“中国和外国的关系”时说:“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他们的短处、缺点,当然不要学。”
“有些人对任何事物都不加分析,完全以“风”为准。今天刮北风,他是北风派,明天刮西风,他是西风派,后来又刮北风,他又是北风派。自己毫无主见,往往由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
学了一切的金融创新学到了什么呢? 学得头破血流了吗? 7000多亿外债泡在汤里了吗? 国企改制改掉了多少优质的国有资产?流进到什么民营企业手中呢?为什么国企就会破产?换成民企就能生存?如果我们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候,能够认真地加以学习研究,就不会发生“撑破肚皮”(搞沿海经济圈),再去顾及“屁股揩油”(西部大开发),最后又想“瘦牛不瘦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结果呢?顾此失彼,丢东落西。举一个最让中国人记忆犹新的例子,前几年,大家天天唱“和平歌”,把国防工业唱得濒临破产。最后美国人给你驻南使馆丢一个导弹,又回头组建什么“十大军工集团”。这样深刻的教训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我们不能不怀疑那些所谓的“精英”、“经济学家”究竟想干什么? “外国资产阶级的一切腐败制度和思想作风,我们要坚决抵制和批判。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对外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不加分析地一概排斥,和前面所说的对外国东西不加分析地一概照搬,都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都对我们的事业不利。”
如果我们能够认真地理解和实践毛泽东的这个观点,那么,今天社会上的丑恶现象,黄、毒、赌、黑,满街的洗欲中心,洗根会所,鸡鸭子满天飞;我们党内那种“全盘西化”的思想,还有市场吗?! 毛泽东在讲“党和非党的关系”时说:“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和民主党派都是历史上发生的。凡是历史上发生的东西,都要在历史上消灭。因此,*****总有一天要消灭,民主党派也总有一天要消灭。消灭就是那么不舒服?我看很舒服。*****,无产阶级专政,哪一天不要了,我看实在好。我们的任务就是要促使它们消灭得早一点。这个道理,过去我们已经说过多次了。“但是,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专政,现在非有不可,而且非继续加强不可。否则,不能镇压反革命,不能抵抗帝国主义,不能建设社会主义,建设起来也不能巩固。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决没有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已经过时’。无产阶级专政不能没有很大的强制性。但是,必须反对官僚主义,反对机构庞大。在一不死人二不废事的条件下,我建议党政机构进行大精简,砍掉它三分之二。”
目前的机构庞大,有多少公务员在拿13亿人民创造的财富?有多少人在享受着高于13亿人民100%以上的养老金?为什么社会集团利益能兴风作浪?房地产改革、水费上调、教育产业、医疗体制改革等等一一切实际上就是为了让少部权力中人暴富起来。当改革的中心移向城市,受益者就变成了新生的企业家阶层、通过寻租活动迅速富裕起来的政府官员与勉强可以称之为群体的城市中产阶层。越来越多的农民,放弃了曾视为生命的土地,远离了曾经日夜厮守的村落和熟悉的农事,宁可忍受寂寞、屈辱与歧视,也要涌进各地城市,于是,数以百万计的中国农民掀起的“民工潮”,一次又一次成为一道奇异的风景。 彭德怀曾经说:“在党内真正懂得中国历史的只有毛主席一人。”迄今为止,在党内真正懂得中国经济的也只有毛主席一人。毛泽东时代,曾经有两个最著名的“宪法”,一个是农业的“八字宪法”;一个是工业的“鞍钢宪法”。这两个“宪法”,一直指导着中国的工业和农业发展。毛泽东是一个善于发现和总结实践经验的伟人,不仅革命年代如此,建设年代也是这样。《毛泽东文集》第八卷,收录了毛泽东1959年4月29日写的一篇《党内通信》,从这篇通信里,我们也可以看到毛泽东对农民、农村、农业问题是如何关注的。毛泽东反对“浮夸”、“冒进”,坚持实事求是,而且号召全党同志起来一起反对“浮夸”和“冒进”。文中第三个问题,节约粮食问题。吃饭是第一件大事。
而现今以房地产拉动经济,全国的城镇的黄金地带农田基本成为官商勾结的房地产项目!这是肥田呀!再保农田都是骗人的荒]山何时成肥田?[b
四大家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据在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上行政院公布的数字,当时共接收敌伪物资价值6200亿元之巨。其实这个数已被大大缩小了,因为大量的敌伪物资在接收过程中,已被接收大员鲸吞、隐匿和变卖了。然而,虽然这些隐形的东西是无法看到了,而国民党的腐败则是在此时公开化的。据统计,在对敌伪产业的接收过程中,尽管贪污舞弊现象十分恶劣,以致于人们讥讽为“劫收”,但是宋子文仍为蒋介石政权聚敛了黄金72.3492万两、白银 763.9323万两、银元37.1783万枚、美元1570万元、英镑2.6544万镑。另外,各城市还陆续上缴处理敌伪产业所得收入,仅平津地区便上缴所得收人1000亿元。大约与此同时,“四大家族”官僚资本集团在“接收”的名义下,也攫取到了日伪榨取中国人民血汗聚敛的巨额财富。
当时,坐在白宫里的杜鲁门总统,也时常与他的要员们谈论国民党政府中的“贪官和坏蛋”。某日,当说到宋家与孔家在美国银行存款高达20亿美元时,杜鲁门突然严肃下来,并立即拨通了联邦调查局的电话,以命令的口气说:“迅速查清来氏家族和孔氏家族在美的资产以及存储地点,向政府报告。”
接到命令,顿时忙坏了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大小官员和职员。尽管当时多数美国银行拒绝为联邦调查局提供线索,但是联邦调查局仍然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材料。
他们发现,宋子文的流动资金有很大一部分是在他的旧金山广东银行里,宋氏家族的许多成员(指宋子文、宋蔼龄和宋美龄等),在东海岸到西海岸的美国城市里都拥有公寓大楼和办公大楼。一些公司被发现是宋家拥有或控制的,其中包括孚中国际公司、芝诺化学公司等。而据已经获得的材料分析,宋子文“开始担任公职时财产比较有限,到1943年1月积累了7000多万美元”。而宋蔼龄在美国一家银行里拥有8000万美元。宋美龄在美国的两家银行里,则存了1.5亿美元。
抗战胜利后,宋子文还利用划归行政院的资源委员会,控制了全国的钢铁、煤炭、石油、有色金属、电力、机电、化工等行业,并扩展到水泥、米、盐和造纸工业。他还成立了中纺公司,接管了日本在华全部纺织设备。他还在资金、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方面大力扶植上述为国民党政府直接控制的企业。这样一来,国家资本和官僚资本更以空前的速度膨胀,而众多的民族工商业则日益陷入困境。
当时宋子文指令财政部以大大压低币值的伪币收购办法,对各阶层人民进行残酷的掠夺。1945年9月27日,国民政府财政部公布《伪中央储备银行钞票收换办法》。规定流通于华中和华南收复区的伪币中储券200元兑换法币1元;还规定流通于华中和华南收复区的伪币联银券5元兑换法币1元,并规定限期及限量兑换等。按照当时这些地区与国民党统治区批发物价总额比较,这两种伪币与法币的实际比值分别约为35:1和0.5:1。据当时有人估计,仅通过这种掠夺式的货币兑换手段,国民政府就从“收复区”人民手中攫取了2亿美元之巨。
宋子文如此,孔祥熙呢?孔祥熙当然不会落在宋子文之后,张建平、李安在《孔氏家族全传》中,这样说道:
孔祥熙从1933年10月任国民党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总裁,到1945年10月先后辞去全部职务,前后达11年的时间,他真正发家致富了。就是在这一段时间,特别是抗日战争以后,孔祥熙及其孔氏家族脐身“四大家族”行列并且位列首富之尊。但他到底有多少钱,谁也说不清。1939年,一个美国记者披露说,宋蔼龄在美国的存款是重庆政府中所有要人在美国存款最多的一位。在国民党高层人士中,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蒋氏父子陈家党,宋氏兄妹孔家财。也就是说,若论财产,蒋宋孔“陈四大家庭”中孔祥熙列居首位。
孔祥熙“到底有多少钱”?陈启文在《宋美龄》一书中说:“据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绝密调查材料,孔祥熙在纽约大通银行和花旗银行拥有一亿五千万美元,这还不包括孔夫人在这两家银行的八千万美元。”而且为了美国驴象两党之争,由宋美龄说项,一次就为尼克松提供竞选费用三千万美元。
国民党都深知控制钢铁、煤炭、石油、有色金属、电力、机电、化工等行业,并扩展到水泥、米、盐和造纸工业的重要性,而我们当今的发展改革委员会与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为什么会发文鼓励民营资本投入?深思中~~[ 此帖被醇香好酒在2009-05-28 10:53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