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十年磨一剑;请问衙门,三板几年磨一剑?
看了深交所周明副总的一篇文章,感慨良多.
听他口气,创业板推出后,不会马上推出转板制度.因为外国有不少因转板制度太仓促而失败的例子,云云!
照此思路,又考虑到俺衙门的拖沓作风,盼转板制度推出,早则两年,长则三五年已是较乐观的预期了.
至少一年内是不现实的。
现在的舆论也真是不服不行!十年磨一剑,不是从拖沓作风角度去抨击,倒是作为稳健作风给予了更多的歌颂。
硬是从主板转辗来到三板的人们,就是这样。得磨得起,耗得起,还得逆来顺受、经得起寂寞、冷漠……
再看人家ST中辽、ST兰宝多风光啊!五年停而不退,硬是撑下来了。不死鸟,只有在中国行得通!
三板所有的退市公司汗颜啊!深交所周明:创业板退市制度借鉴海外经验
www.eastmoney.com 2009-05-11 10:39 财华社
字体: 大 中 小 收藏 复制网址 打印
深交所副总经理周明和天相投顾董事长林义相日前就创业板上市规则总体理念、退市制度、转板机制、信披制度、门槛设计等问题进行了介绍。周明表示,创业板转板机制
在摸索一段时间后肯定推出,而上市门槛将在发展过程中进行调整。
周明将创业板上市规则总体理念概括为三句话:一个切实,两个注重,三个强化。具体来说,一个切实就是针对我国资本市场新兴加转轨的实际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特点要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两个注重,就是注重提升市场效益和注重提升市场约束机制;三个强化是指强化创业板市场的规范运作机制、强化创业板市场的风险揭示机制、强化创业板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
林义相评价认为,创业板上市规则内容非常丰富厚实,主观上是为了充分保护投资者利益,但同时要避免对投资者造成误读,不要让投资者以为有了这么多的措施,创业板的风险就小了。“事实上,不管采取怎么样的监管措施,创业板的风险肯定肯定是要比主板更高。”林义相认为,这就要求监管层制订相关规则在保持监管效率的同时,不要增加上市公司的成本负担,争取做到成本和效益的权衡。
周明介绍说,在国内创业板退市制度方面,对海外市场创业板市场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尤其对纳斯达克市场进行了认真借鉴。海外创业板市场退市指标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财务指标,一类是市场指标。纳斯达克市场退市制度除了财务指标外,还选取了部分市场指标,如市值、公众股东持股量、公众股东人数、每股成交价等。具体到国内创业板上市规则,引入了“120个交易日内累计成交低于100万股”的退市制度,就是借鉴纳斯达克市场的有关做法。另外,在纳斯达克市场,退市公司不强制退到下一个板的做法比较市场化,我国创业板本次也进行了借鉴。
就创业板上市规则没有提及具体的转板机制问题,周明表示“转板机制肯定要推出的”。我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还在建设当中,
创业板刚刚起步,转板制度的建立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摸索。他介绍,事实上,
海外创业板市场也曾出现由于转板过快或时间把握不好而影响创业板发展的例子。所以,在摸索一段时间后,国内创业板市场也将对转板的条件、程序做出明确规定,转板机制是肯定要推出的。
就保护投资者问题,周明介绍,交易所方面对首日的信息披露做了一些设计。如果招股书上市首日出现媒体报道不实或者出现虚假误导信息,与招股书不一致的信息。交易所方面会要求上市企业当天就做出提示风险的公告向广大投资者说明,提示投资风险。如果上市首日出现不实传闻或者报道,交易所会以临时性停牌的方式来揭示风险。另外,就是要求信息披露的及时性,这方面交易所做了非常认真的研究。
关于创业板的上市门槛问题,周明认为,目前设计的门槛应该是比较适中的。海外市场上市门槛过低事实证明并不利于创业板的发展。中国有足够的上市资源,有大量的成长性中小企业,因此在初期我国创业板设计这样的准入门槛是合适的。“而且在创业板的发展过程中,门槛也会进行调整。”周明补充说。
林义相认为,在金融危机条件下推出创业板市场正当其时。他表示,在危机发生的时候,国家将大量的资金投向国有大型企业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是可以理解的。但同时应该看到,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所受冲击最大、最需要资金、最需要支持的中小企业事实上反而没有得到支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推出创业板非常重要。
周明也表示,虽然创业板的融资规模与国家的四万亿投资相比相当有限,但是创业板的推出对中小企业融资有一定的杠杆桥作用,可以通过创业板市场吸引风险投资基金、民间投资资金等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让中小企业看到希望和发展的信心。“目前中国的经济结构优化、提高自主创新、解决就业等都需要中小企业的发展,因此某种意义上说,支持中小企业就是支持中国经济!”
对于创业板历经十年才推出的原因,林义相认为,这是好事多磨,“十年后的今天推出创业板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周明也认为,中国创业板推出是十年磨一剑,水到渠成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