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老三板“壳”资源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期号:09年第25期 作者:■本刊记者 马曼然
中期趋势能否持续 区域振兴提前把握 强势调整谁主沉浮 市场热点快速捕捉
中国证券业协会近期发布了修订的《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报价转让试点办法(暂行)》(以下简称《试点办法》)等规则,并自2009年7月6日起实施。
《试点办法》的一大亮点是采取了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具体来说,就是新试点办法颁布实施后,参与试点的投资者将仅限于机构投资者,包括法人、信托、合伙制企业等。《试点办法》还为“新三板”以后实行做市商等交易制度埋下了伏笔。据中国证券业协会负责人介绍:“本次《试点办法》实施后,将研究建立转板机制,实行做市商等多种交易制度,在适当时候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其他具备条件的高新技术园区。”此次的《试点办法》为“新三板”指明了方向,未来做市商等一系列制度真正建立起来后,“新三板”将成为与“创业板”相媲美的交易市场。而关于“老三板”的政策去向,目前仍无最新进展。
与新三板所承载和体现的是“高风险,高收益”和“成长性”不同的是,老三板所承载的投资主题则只有“重组”了。
众所周知,老三板公司质地普遍较差,业绩好转的唯一途径几乎只有“重组”一条路。从“清远建北”到“粤传媒”,这样的“转板”成功,实质上还是“重组”。仔细研究可以发现,老三板中存在很多比较干净的“壳”资源,随着新三板相关政策的逐渐实施,市场对老三板的政策佳音也将寄予厚望,相信不久将来政策面一定会有明确的指引,以进一步地指明方向。相关的良性“壳”资源值得我们提前挖掘,那将是投资者获取暴利的一种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