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信//访集权之路
沈阳市信//访大厅集中了公安、法院、民政、劳动、规划、房产、教育、城管、卫生等19个单位的专业骨干,俨然一个“小政府”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王开、李静 | 辽宁沈阳报道
“哪个城市能把信//访局当成地标?”沈阳市委副秘书长兼信//访局局长陈国强不无自豪。
自他任职以来,沈阳市信//访局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信//访局”破天荒地成为一个公交站点,为此,沈阳市公交集团公司专门更换了站牌。
“过去总说低调一点,现在我们也敢宣传自己了,而且是大张旗鼓的宣传。”沈阳市信//访局综合处处长李树斌说。
2008年6月,沈阳市信//访局告别了地处偏僻的四层破旧楼房,告别了起皮的地板,搬到现在的市府大路,最显眼的位置,独一栋十几层的高楼。
大楼的一二两层,是以白色为主调的信//访大厅,玻璃隔断的十几间透明办公室,按问题涉及的政府职能部门,分门别类接访。大厅里还备有手机充电器、温水、糖果,以及应付突发状况的医务室。人员进出并无限制。“有的人到信//访大厅来,只是为了上厕所,环境干净。”李树斌说。
如此大的变化,不仅让外地来学习考察的同行惊讶不已,即便是沈阳信//访局内部,也是“完全没有想到”。
沈阳信//访局接访管理办主任王洪告诉《望东方周刊》,前些年,一位中央领导在视察东北*****部门的时候,曾用一句话形容*****部门的尴尬艰难:像狗一样把门,像王八一样憋气,像鹦鹉一样学舌。
“当时是个没有钱、没有权,还不清闲的部门。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王洪说,沈阳市信//访局的变化,绝不仅仅体现在硬件上。
“集中用权、就地解决”的“全国第一大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