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关政策明朗之i前,生态重整仅仅是个案,但此个案进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和经验,对于非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从这个角度讲,生态是在投石问路。
之所以要大家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是基于这样一个简单的判断:上市公司破产重整尚且往往一波三折,资本的贪婪嗜血本性一览无余。难道到老三板,重组方就会因为看到非上市公司股民的疾苦,会主动披上羊皮去扮演救世主的角色?
如果有关政策明朗,比如我提到的《重组、转板指导意见》等纲领性文件出台后,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此类案例会愈演愈烈,即便如此,博弈过程也将更加惨烈。但目前,即使是最乐观的预测也仅仅是个人判断。
在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案例中,重组方说穿了无非就是想要对方的股票代码,而地方政府首要条件是要公司必须在当地注册。由于有通钢影响在,破产企业人员的人员安置十分棘手。上市公司重组双方矛盾尚且不好协调,对于三板非上市公司的破产重组,你凭什么就如此乐观?
盲目乐观是投资大忌,小心驶得万年船。毋须讳言,老三板人对此深有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