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引用第94楼志在高远于2010-01-19 12:03发表的 :
这个我怎么看到的是红“X”?
可能是显示问题,或者截图保存的地址出现了变化,下面我将保存的这篇文章贴在下面供大家参考。★从南洋股东会传递出的消息看维/权的必要性★0
管理提醒: 本帖被 王敏超 执行提前操作(2009-06-30) 本月25日,我和华山等4位流通股东参加了南洋的年度股东会,从股东会上传递的信息,大家普遍认为政策是决定三板前途的关键因素。
南洋股东大会在海口文华大酒店(五星级)六楼南洋公司会议室(董事长办公室)举行,出席股东会的有南洋董事长、监事会召集人、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海南财政厅所属股权代表、法人股东陈先生,以及流通股东上海华山、长沙怒火心中烧、海口刘先生、湖南岳阳杨先生和见证律师等人。因股东会的正常程序公司已发公告,故这里省略不表。下面主要就会上的发言和对话中的重点进行简要介绍,个中的信息对分析其它公司同样有用。
2007年4月18日,《新京报》曾以《三板公司南洋谋划重新上市》(
http://economy.thebeijingnews.com/0714/2007/04-18/021@085816.htm)为题报道了南洋的重组打算,对于这篇报道,小草的朋友很关心内容的真实性和进展,为此,小草管理员华山在股东会上特别将这篇报道的重要章节念给了与会的人员。听了报道的内容后,董事长程勇先生说“这篇报道我没看过,但报道是事实”。 程勇接着解释了注入黄金、房地产等项目受阻的情况,并且还说到了有很多有实力的公司主动找他们在谈,其中一些还曾签署过框架协议,但这些重组方到交易所了解三板的相关政策后,终止或停止了重组进程,原因是三板的政策不明朗,重组方担心陷入其中无法脱身。程勇同时还认真听取了华山关于维/权和帐户合并等事项的发言。
本人在会上主要就南洋1点3亿的债务和到证监会座谈时的有关情况进行发言;对于1点3亿的债务明细,公司财务总监专门拿来明细单逐一告知了与会的人员;由于一些股东对南洋的债务不太清楚,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南洋已经没有中国银行的债务,银行类的债务只有光大银行的本息1100多万元,另外还有一点美元债务。对于本人“在政策出台前解决债务问题便于谈判的建议”,与会的公司高层均表示认可,程勇还谈到偿债时给一点钱或给一些股权的思路,同时也表示如果没有政策支持,公司方面也好,重组方也好,都不太可能拿出太多的钱来还债,程勇在会上还多次说到1点3亿的债务不是问题,就算是大股东自己背也完全可以,关键是政策是否支持,目前仍有很多有实力的公司在找他们谈,最近就有海航等大公司想进来注入酒店等资产,程勇的想法是,多灾多难的南洋这次一定要找一家资产质量确实很好的公司,不好的公司他们不谈。
程勇在对话中还谈到为重组南洋,他们大股东已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只要政策允许,南洋肯定会最快实现重组,程勇说这方面他们很有把握,因为他们有各级领导关心和支持,以及颇多的社会人脉资源,在谈到“社会关系”时,程勇举了多个例子,其中一个有关100亩土地被湖北、海南等法院轮番冻结、查封最终获胜的事说明了海南省委对南洋的关心和支持。
“政策,只要有政策,其它都好办”。这是南洋股东会上,程勇反复强调的问题,他说,没有政策谈得很辛苦。我想,以南洋这样干净的壳和大股东良好的人脉和资源进行重组尚且受阻,其它公司的重组难度可想而知。会后,本人、华山、岳阳杨先生(持有多家主板下来的股票且愿意上京)达成共识,认为不断地向高层反映情况,提出诉求,争取政策的支持,才是广大三板苦民的唯一出路,这也是包括法人股在内的许多人士的共识。论坛中一些人抱着观望的态度或者想当然地认为个别公司没有政策也能成功的想法只会让问题长时间得不到解决,自己的资金成本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提高。反之,如果争取到了政策,即便三板最差的公司也可能起死回生。
(本文仅供参考,不作投资建议,据此买卖造成的损失均与作者无关。请谨慎操作!)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贡献值:+8(小李) 优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