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一件事情现中国百态
ericsony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836
精华: 25
发帖: 2623
在线时间: 2015(时)
注册时间: 2007-04-07
最后登录: 2016-08-09
楼主  发表于: 2009-09-08   

一件事情现中国百态

千辛万苦,北京换护照磨难记  ★★★
------------------------------------------------------------------------------  
作者:青铜骑士  2009年08月27日22:38:23 于 [茗香茶语] 发送悄悄话
  

    05年在北京换过一次护照,那时候给的护照都是5年的,明年7月到期。不过这几年东奔西跑,护照上的签证章子

盖得满满的,空白页剩下不到一、两张。趁着这次回北京,想着赶快去换一本新的。

    6月底天气实在太热了,一连几天,不是40就是38,我出门办事,烈日下奔来跑去,经常吐着舌头都喘不过气来

。没办法,这就是生活。7月初又得去上海、广州跑一个多星期,回来差不多就该回法国了,再不去换护照,恐怕来不及了。

    大清早出门,趁着热气还没上来,想着早去早回,尽量避开中午。

    没有想到,在这样一个阳光灿烂的夏季早晨,我开启了一天艰难的历程。

    1、出入境管理局:8行

    直接打车到了雍和宫进“出入境管理局”。人还不多,几分钟就排到了我。递上护照,说了情况,窗户里的姑娘态度很好,把护照还给了我:8行。换护照必须拿身份证和户口本一起来。

    不对呀!我上次换护照,什么都没要啊!是不是小姑娘听错了?我赶紧对小姑娘说,我是“换护照”,不是“办护照”!

    在我意识里,护照是最权威的身份证明,兄弟走遍世界全靠它,当年这本护照就是这里发的,这里就更没有理由

不认它。如果不是章子盖满了,完全可以再延5年的,加个注释盖个章就可以,要什么户口本、身份证啊?我记得清清楚楚,上次“换护照”的时候,根本什么东西都没要。

    8行。05年是行,现在09年了,8行了。去年的“新规定”。

    我不死心,据理力争了半天,还是8行。

    说实话,我最怕人家跟我要户口本、身份证什么的了。手里的身份证还是大一学校给办的,早过期7、8年了。户口是学校集体户口,一毕业就出国,更不知道哪里去了。几年前结婚的时候,为了这个户口真是跑断了腿,磕破了头。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冤家路窄,今天又碰上这玩艺了。

    根据小姑娘的建议,出国档案一般学校都转给“出国留学服务中心”保存。那就去一趟吧。

    2、留服中心:以大欺小

    打车去五道口“北京语言文化大学”西门口的“留学生服务中心”。我滴妈呀,人可真多啊!楼道里排队的不是几十几十的,那是几百几百的!全是年轻小伙、小姑娘,估计80年后在这里排队都没脸见人,看成色全是90年后,里面夹杂着我这个70年代“老梆子”。

    我排了一会儿,发现行情不对。这么排下去,轮到我非到下午了。更何况还不知道这里能不能办我的事,要是排到下午,才发现不是地方,那就惨了!我得去前面问问先。

    我厚着脸皮,在众多小弟弟、小妹妹的白眼中,“以大欺小,以老欺少”,一步一步挤到柜台前面,一边挤,一边给大家解释:我就问一句话,就一句话,问完就走,问完就走。

    事实证明,这个决定太英明了!柜台里的姑娘听了我的情况,一句话解脱了我:8行。我们这里只管“档案”,不管“户口”。你得去你们学校派出所。

    不拘小节,方成大事。我一边往外挤,一边对自己说。

    3、学校:注销

    进入学校,找着地方,下了车才发现不对,派出所早搬家了。徒步在校园里走了半天,在教学区边上找到了新派

出所。说明来意,恳请帮忙,希望外借一下我的户口。一个中年女老师查了半天,告诉我,8行!根据国家公安局规

定,04年以前出国的集体户口,08年集体注销:你早没户口了!

    惨了,惨了,惨了,我大声惨叫!虽然没有声泪俱下,但肯定有些“撕心裂肺”。女老师很受感动,告诉我,她可以帮我开一个证明,证明我的集体户口“被注销”。拿这个东西,“出入境管理局”应该能接受。

    太好了,太好了,谢谢,谢谢!柳暗花明,我对生活一下又充满了乐观的美好。女老师叫我去复印一下护照第一页,需要留据。就一页纸,就在你们这里印一下吧,我交钱。8行。我们这里的复印机不对外。

    我靠!算了,人家也是在帮我。那就赶快出去找地方印吧。烈日下散步20分钟,两毛五印了一页纸。

    开了《证明信》,盖上学校派出所的公章,女老师告诉我:还需要去一下海淀派出所,在这证明信上再盖上他们的章子,这才有效。

    晕!

    4、海淀派出所:一碗刀削面

    在学校里一直走到南门,也没打到一辆车。等到了派出所,已经12点关门了。算了,先吃点东西吧。

    记得以前附近有一家“马兰拉面”,找了半天,没有了。在侧面的小巷子里,发现有一家“山西面馆”,大喜过望,二话不说,单点一碗刀削面。等面的时候,叫伙计端来一大碗面汤,一干而净。这一上午“日光浴”,把我给晒坏了。

    这面可真实在!面碗放在桌上,脸盆大小,一条条削面铅笔粗细,卤肉多多,肥而不腻,汤水浓浓,香而不艳,

吃得我荡气回肠,很是满意!爽啊!好多年没吃上这么痛快的面条了。不知道是不是前面一碗面汤喝多了,一站起来

,肚子晃荡晃荡的。

    回到派出所,等了半小时,开门了。一切顺利,年轻女警给我换了一个新的证明,盖上了他们的章,告诉我,换

护照拿这个,绝对没问题!


    5.出入境管理局 2:逻辑

    太阳可真毒!外面阳光明亮的刺眼,透过车窗,看见前面三环马路表面一层油脂一般的烟雾冉冉升起,路边的楼

房似乎都是扭曲的,犹如海市蜃楼一般,漂浮在油烟之上。路上跑着公共汽车,里面的人挤得像罐头一样。辅道上有

人在骑自行车,抬着头,汗水顺着脸颊流下。我看见一个年轻姑娘,骑着自行车,一个手扶着车把,一个手拿一个小

提包,举在额头前,挡着太阳。小轿车嘀嘀嘀的压着喇叭,几乎擦着骑自行车的人身边而过。路上有三轮车,像是收

破烂的,上面拉着乱七八糟的一些东西,骑车人一下一下的使着劲。人行道上很多行人,匆匆地在走,有姑娘打着伞

,也有赤着背的男人。公共汽车站有篷子,一群人站在下面等车,不停的向前张望。

    我看着,心里酸酸的。我们中国人活着,真是太辛苦了!

    回到“出入境管理局”,递上护照,外加证明,满怀期望,翘首以待。

    8行!一盆凉水兜头浇下。叫你“拿户口”,就是为了证明你的身份,你拿来一个证明,证明你现在没有户口,也就是证明你现在不能证明你的身份。你说你这证明有什么意义?

    我一向自诩非常讲逻辑,但在这小姑娘“强大的推理”之下,一时竟然“语塞”。我只能坚持:我的身份是证明了的。我的护照足以证明我的身份!我根本不需要其他东西证明我的身份!

    这都是车轱辘话,第一次来的时候我都跟她说过了,我知道,不会有用的,小姑娘一句“这是规定”,就足以推翻我所有的逻辑。争了一会,我越发明晰地认清了形势,只能可怜巴巴地问:我确实没户口了。那你说咋办?


    6、出入境管理局 3:细节决定成败

    小姑娘说,你这事我管不了。看见没有?那边柜台,坐的是我们主任,你去那边排队,去问他吧。

    主任效率极高,一句废话都没有,上手就问我有没有“绿卡”,有“绿卡”也行。我解释了半天,我们那里不兴“绿卡”,叫“居留卡”。我每年换一次,不知道能当“绿卡”使吗?每年换一次?那不行。你这不是“永居”嘛。主任详细地问了我在法国干什么,干了多久,每年回来几次,每次回来干啥,这次哪天回来,哪天走,住在哪里,为什么不住旅店,去不去外地,为什么去外地,坐飞机,还是坐火车,等等等等。

    “细节决定成败”。这个时候,我是“非常警惕”的。所有的问题我“稀里糊涂”,不知所云,不知道他为啥问,问了能干啥,和我护照有啥联系,但我敏锐地感觉到,决定我能不能换护照的成败因素,就在这东拉西扯谜一般的众多问题中一个或若干个细节里。

    果然,主任毕竟见多识广,在海量信息里发现了问题,并提炼出了“解决方案”。主任“高屋建瓴”,热情洋溢地(哇,这个词用在这里,也很“过瘾”啊)发表了“总结致词”,指出:你虽然没有户口,但还是中国人,护照是应该给你换滴。(真理啊,真理,说的多好!)但你没有户口,“换护照”是不符合规定滴。(我靠,真理有时候也没用)我是很想帮你滴。(谢谢,谢谢)。这样吧,你去你住的地方的街道派出所,办一个“临时居住证”,然后把你的“居留卡”,给翻译了,我就给你办。(啊,“临时居住证”?不会吧?我住在丈母娘家,还要去派出所办“临时居住证”?)小刘,你给他一个“临时居留卡”证,让他拿着去找派出所,把咱们翻译公司地址给他。下一个!

    在衙门里,千万不要试图和领导讲理,千万不要问为什么。这是我在北京生活多年总结出的一条重要经验。领导要你办啥,那就赶快去办吧。


    7、街道派出所:排队

    打车冲到街道派出所。办公室门上都贴着白纸打印的牌子,一眼看见其中一个写着“暂住证”,十几个农民工模样的兄弟歪七扭八地站着,弯弯曲曲地排到了门外。这里不是“留服中心”,这里是“派出所”,在“派出所”,再长的队也一定要像“乌龟”一样耐心地排下去。这点觉悟我还是有的。

    排了半个多小时,等到了我,拿出“管理局”给的样板,说明来意,办事员怒了:这不是“瞎闹”吗?你这是“临时居住证”,我这办“暂住证”,你来我这儿干什么?去那边办公室去!

    天哪!“临时居住证”不是“暂住证”!“临时居住证”五个字,“暂住证”三个字,“临时居住证”当然不是“暂住证”!兄弟好歹也是一博士,从6岁上学,读书整整24年,双目至今1.5,炯炯有神,门上明明写的是“暂住证”,我要的是“临时居住证”,我到这儿排什么队?门上这么清楚的宋体大字还看错,我活着还有啥意思?

    可是,这“临时居住证”和“暂住证”,除了字数上的不同,还有啥区别?

    我羞愧难当,在众人仰慕的注目礼中,灰溜溜的钻出来,去隔壁办公室重新排队。妈的,这个办公室什么牌子也

没贴。这么说排错队也不能算我的错。  


    8、街道派出所  2:住房证明

    这个办公室办事员态度好多了,前面排队的几个人,有“办结婚证明”的,有“搬家迁户口”的,我前面是个老太太,给离婚的女儿的孩子迁户口,要迁回到她家去,一边办一边和办事员聊,痛骂现在的男人都是混蛋,外头乱搞女人,在家里不负责任,都该千刀万剐。办事员很是同情外加敷衍,一个劲儿地说可不是嘛,这让老太太更加兴奋,一边儿骂,一边儿不时地用洞察了一切的眼神打量我,好像我就是她孙女的爸一样。我连忙不停地点头,以示“深切同意”,外加“无限同情”!  

    办事员长得挺秀气,听了我的要求,忍不住笑出了声:啊?“临时居住证”?你是外国人?不是?你是不是拿外国护照?不是?你是中国人?谁让你来这的?有没有搞错?干什么用啊?不会吧?“临时居住证”是给外国人在中国人家里短期住办的,不给中国人办的。真的。我这里上班5年了,从没给中国人办过一次。这本来就不是给中国人的东西嘛!“进出境管理局”的人脑子有病啊?!你回去找他们去,没这事儿!脑子有病啊!

    我都快晕了!我怎么这么倒霉呢?!面对小姑娘灿烂的笑容,我哭丧着脸,一遍又一遍的讲解我的困难和一天的奔波。我也承认“管理局”的人“脑子有病”,可是他们有病我也治不了啊,我只能像傻子一样的整整一天跑来跑去,我都觉得“自己有病”了。我真是太可怜了!

    算了,算了,给你办一个吧。小姑娘终于被感动了!啊,感谢上帝!小姑娘长得多漂亮啊,简直越看越好看!

    小姑娘问我有什么证明,证明我住在他们辖区,一下把我给难住了。要是住酒店,我还能拿出个房卡订单什么给

“秀”一下。我住丈母娘家里,总不至于和我岳父签个“住房合同”吧?

    小姑娘说,去,去你老婆家,把“户口本”拿来,把你“结婚证”也拿来!  


    9、老婆家:倒插门

    回到家,进门先喝三大杯凉开水,这才喘过气来。

    当年结完婚要走的时候,我特地只带走一本“结婚证”,另一本留在老婆家。多么英明的决策!要是没有六、七年前打下的这个“埋伏”,今天麻烦真就大了!

    丈母娘痛斥了半天“官僚腐败”“民不聊生”的旧社会,以示对我深刻的同情和安慰。说话间,拿来了“户口本”。

    丈母娘欲言又止,突然对我说,青铜啊,你要不然把你的户口移到我们家来吧。我们单位,好多外地青年结婚的

时候都把户口落在媳妇家。

    啊?真有这事儿?这成吗?

    丈母娘很是坚定,有名有姓告诉我他们单位年轻人的事情。好多人都是这么做的,户口放在老婆家,很方便。丈

母娘还说了,当年我和老婆结婚的时候,她就提出过这个建议,但我没搭茬儿,她以为我不愿意,就没敢再提。

    愿意愿意!怎么不愿意?您怎么不多提几次啊?我肯定是当时没注意。不就是“倒插门”吗?这有啥,没问题!要是早把户口落在你家,我今天还用这么大太阳底下跑来跑去吗?  

    不过,这能行吗?没那么容易吧。看着丈母娘这么有信心,又有那么多实例,那就试一试吧。


    10、街道派出所 3:进京指标

    回到街道办事处,递上“户口本”、“结婚证”还有我的护照,看着小姑娘在电脑上给我填表格。小姑娘一句一句地问,我一句一句地答,配合挺好。

    看到一个间隙,我赶快抓住时机,问小姑娘,能不能把我的户口落在老婆家的“户口本”上。小姑娘头都没抬,说:行。

    天哪!听了无数8行,这是我跑了整整一天第一次听到有人跟我说行。我感到自己肾上腺都发热了。我赶忙问,

真的?太好了!那怎么办啊?

    你弄个“进京指标”就行了。

    晕!

    “进京指标”,我是知道的。当年毕业的时候,多少同学为了这个东西发死了愁。很多同学找到了很好的工作,就是没有这个“进京指标”,没办法只能放弃。我同屋新疆的哥们,为了“进京指标”,去了“航天三院”,搞了四年“海对空导弹”,“半军事化”的体制,实在是压抑得要死,第五年实在呆不下去了,赔了一笔钱,去了深圳。

    我本来就在国外生活,就出差回来几天,你让我去哪儿找“进京指标”?你这不是“耍我”呢吗?

    看我不吭声,小姑娘还抬起头看了我一眼,又低下头去了。算了,不废话了。

    小姑娘打出表格,递给我,说,离开中国之前,必须来在我这里“注销”。要不然,警察会去你们家检查。

    再次“晕倒”!


    11、翻译公司:怒火

    行了行了,最后一关了,坚持住!

    官方指定的“翻译公司”就在“出入境管理局”边儿上,往东100米。进去挺凉快,我在空调下面伸着脖子吹了半天才去柜台。

    递上“居留卡”,说明了情况。

    明天来拿,180元。

    180元!我没听错吧?法国的“居留卡”,和中国的“身份证”差不多大,上面就是姓名,生日,住址,号码,发证机关,有效期从哪天到哪天,除了数字,法语单词也就10个左右,要180元!

    是。180。那边贴着我们的“收费标准”,自己去看!

    墙上是贴着一张大纸,写着“收费标准”。英文多少钱,其它语种多少钱,一页多少钱,两页多少钱,都忘了。法语一页180,两页330,等等。

    可是我这哪里是一页啊,我这一共才十几个单词啊!

    小姑娘笑了:哼哼,我们这儿就这样。你就是翻译一个单词,也算一页。

    听她这么说,我才意识到这姑娘不简单。我仔细打量打量了小姑娘。长得挺白,瘦瘦的,眉毛挺弯,带个金丝眼

镜,清妆淡抹,一张粉脸似笑非笑,坐在柜台后面矜持得像个淑女一样。

    妈的这么漂亮的女人干的事怎么和强盗一样啊?翻译一个单词也算一页,也要交180块,说这种话,还要脸不要

脸了?

    我定了定神,决定和她谈谈。180块不是多少钱,兄弟出的起。今天打车已经花了二百多块了,没关系。可是无

论花多少钱,总有个应该不应该,值不值吧?你翻10几个单词就要180块,你不是讹人吗?你们这么挣钱,让那些太

阳下面辛辛苦苦努力工作的老百姓,还活不活了?

    我稳定了一下情绪,给小姑娘说,我这就一张卡片,10几个单词,实在不是一页纸。一页文档再怎么也得三四百

字吧?我这10几个单词收一页纸的钱实在不合理。

    小姑娘很没有耐心。也可能我这样的见得多了,知道怎么对付:我们这儿就这规定,你觉得贵你去其它地儿啊,

你在我这儿磨叽什么啊。

    我感到压抑了一天的火气一下就蹿了上来。大庭广众,我不会骂一个女人的,可是这个女人实在是操蛋。去你妈

的,要是能去其他地方,我能跑到这里垂眉抑目,给你这女人求情下话吗?妈的,什么态度啊。

    屋檐之下,不多说话,我强压住怒火,交钱拿单,回头恶狠狠地瞪了那女人一眼,走人。


    12、出境管理局 3:受辱

    从翻译公司出来,赶上了管理局关门前的最后一秒钟,我又冲了进去。实在不放心。我在北京衙门里办事,经历

的事情太多了。这里最大的特点是变化无常,随心所欲,不想给你办的时候,统一口径,这是规定,想给你办的时候

,怎么都行。到底行不行,换一个人就一个说法。我没时间耽搁,必须搞清楚,我拿到的文件没有问题。

    主任不在,座位上是一个女的。果然,问题来了。

    听我说完,那女的拿着我的护照临时居住证和翻译公司的回执,摆弄来摆弄去。问题回到我的户口上面。我赶忙

解释,我出国的时候是集体户口,后来给注销了,我现在没户口了,等等等等。

    那女的问,按照政策,你们出国,户口可以转回原籍。你转回去不就得了?

    我继续解释:我父母早不在原籍住了,很多年没回去了。户口落在原籍,需要办什么事情,回去拿个证明,跑一

趟就要两三天。

    那女的打断了我,抬头扫了我一眼,轻蔑的说,行了吧,你不就想留在北京吗?

    我当时感到脸上哗的一热。我不知道我是不是脸红了,但我明显地感到血在往上涌。我的忍耐力快到了极限。

    我是曾经想留在北京。我毕业的时候,对外经贸部的合同拿在手里,就要签的时候,奖学金来了,于是还是决定

出去读书。这一走,已经10年了。没想到今天,有人用这样的语气跟我说起这件事情。

    我盯着那女的,慢慢地说,我在法国生活得很好,真的没想回来和你一起在北京挤着。

    柜台里那女的可能听出我语气不善,抬头看了一眼。低下头,不说话,过一会儿把我的材料往台上一扔,说,等

着吧,主任一会儿就来。

    我咽了口唾沫,做了几个深呼吸,稳定一下情绪。这就是北京,在这里,任何一个人都能找到轻辱你的理由。我

想我可能是过于敏感了。这一天的酷热和奔波已经让我精力处在边缘了,翻译公司那边的火气,还没有消去。在这个

地方这么说话,实在是很无聊。

    主任过来了,看了看临时居住证和翻译公司的回执,说,没问题,就这些,明天拿翻译件来吧。

    这一天终于算是完了。这一天,北京最高气温41度,地表温度超过50度。走在马路上,明显感到空气灼灼的烫人

。回到家,我饭都没吃,喝了三缸子水,直接睡了。


    13、翻译公司 2:实在是狠

    第二天下午3点,准时来到翻译公司,拿到翻译件。两页纸,一页是我的居留卡的复印件,一页是翻译件。我数

了一下,上面汉字一共30多个。180元。

    实在太狠了。这种垄断组织赚钱,真是没有人性啊。


    14.出入境管理局 4:我成了黑人

    来到管理局,递上材料,填表,交钱,拍照,很顺利。最后关头,又有麻烦了。

    办事人员交给我回执,告诉我5天之后拿新护照,说着说着,拿出一把大剪刀,瞄着我的护照就要剪过去。我吓

了一跳,连忙大叫慢慢慢慢。办事员也吓了一跳,问,干嘛?

    我的理解是,既然是换护照,你就应该在给我新护照的时候,再把老护照给作废了。你现在给我剪了,又不能给

我新护照,那我这几天不就成了黑户了吗?马路上我碰见警察怎么办?

    我是这样计划的:今天先把护照办了,三天之后按计划去上海,然后去广州,一个星期之后回来,再来这里领新

护照。我没身份证没户口,坐飞机住酒店,全凭这唯一的护照。你给我剪了,我出门怎么办啊?

    办事员说,那我们不管。就是这么规定的。要办换护照,必须把老护照给剪三公分的口子。

    那我拿这个剪了角的护照,能上飞机吗?

    不知道。你自己去问航空公司吧。

    不是不是,你们就是干这个的,你们都不知道,航空公司能知道吗?航空公司一句话,你这护照是作废的,我怎

么办?  

    那个我们管不了。就是这么规定的。你到底办不办了?

    我靠。又碰上不讲理的了。我赶忙向主任那边看去,偏偏主任不在。我再次试探一下:能不能等我来拿新护照的

时候,你再剪旧护照?

    8行!规定的必须剪!这是规定!你到底办不办?

    靠,8行和规定,这是我这两天听得频率最高的两个词。我怎么这么异类呢?无论到哪个部门,怎么都是规定我8

行呢?怎么办?办不办?从广州回来,只有三天时间就要走,肯定是来不及。我一咬牙,妈的,办吧。

    回到家,一连打了十几个电话,把上海的见面吃饭一一推迟精简,时间压缩,4天的事情2天办完。飞机也别坐了

,护照还没拿到手里呢,安全起见,还是坐火车吧。

    同时反复提醒自己,这几天出门一定要小心:我是黑户,千万别惹什么麻烦。


    15.出入境管理局 5:好了。谢谢

    5天后的大清早,又来出入境管理局,拿到了护照。拿到护照的时候,我从柜台上面伸过去手,和里面的警官握

了一下手。警官明显的很惊诧。我对他说:谢谢。

    好了好了,都好了。就这样了。为了换这个护照,我在40度的高温中来回奔波几天,从城东跑道城西,从城南跑

道城北,前后拜会了6、7个衙门,一次又一次点燃和平息心中的怒火,打车14次,车费340元,外加180元翻译费,

220元手续费,15元照相费,终于拿到了新护照。

    这就是我6月底北京换护照的漫长经历。

                                                                          
--------------------------------------------------------------------------


个人评述:
[空] 网友评论匿名 [2009-08-31 19:16]
兄弟你的确是脑子进水啦,没事找事。你到中国驻法国的领事馆,办一个新的护照,狗屁证明都不要。书读太多啦。


匿名 [2009-08-31 09:55]
这实在是你失策之举。你到法国当地的中国领过花个相当于500块人民币三两天就换了新的护照。


匿名 [2009-08-31 03:03]
MR.青铜呀,实在不是老煤俺多咀,在这里Condemn 您老兄,这玩意千错万错都是您老兄自己错,想一想,以您这个

堂堂的大慱士,在法哥哥家里混了这么久,到现在还 still 混不到法哥哥家的一把大门钥匙,怪不得咱们家的小伟

大们看不起您,而把您当monkey 一样滴耍耒耍去。您看老煤俺从小就跑马溜溜滳山上,溜了出耒,根本不知道

household restration.是啥玩意,虽然在老美哥家俺只修了个,给客人倒倒茶滴茶慱士学位,可也混到了一把老美

哥家的大门口的钥匙,所以every once a while 滳到咱们伟大的祖国溜溜,咱们家的伟大们不但不把俺当monkey耒

要,有时候还当俺是稀有动物一样滳,当个小大爷耒招待呢。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沙发  发表于: 2009-09-08   
索尼朋友:
你才受几天罪,已经是仙人啰!俺们13亿还得世世代代这样憋着呢..........
xiaocaobeihei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