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4家新三板股遭集体封杀的政策信号:创业板开出之际,或许是三板裂变前夜?
昨天的一篇题为《创业板首批“过会” 三板4家不在其列》引起了笔者的思考,原文如下:
《创业板首批“过会” 三板4家不在其列》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发布时间: 2009年09月15日 13:42
9月13日,中国证监会宣布将于9月17日召开首次创业板发审会,首批7家企业上会,预计拟融资总额约为22.48亿元。
新“三板”市场的4家报价公司此前曾因IPO申请材料被证监会受理而备受关注,但记者注意到,这4家公司并未出现在首批“过会”名单中。
首批7家公司“过会”
据中国证监会创业板发行监管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9月11日,共有155家企业报送创业板发行申请,有149家企业被正式受理,共拟融资336亿元。其中有40家左右进入初审会,*****会的企业将接受发审会的审核。
将于9月17日首批“过会”有7家公司,其中,拟发行股票数量最多的是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拟发行4100万股,融资51673万元;拟发行股票数量最少的是上海佳豪船舶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拟发行1260万股,融资12056万元。
目前,上述企业已发布招股说明书(申报稿),之后还要走审核、路演询价等发行程序,深交所也要安排创业板的“开板”时间,估计首批企业上市要等到“国庆”之后。
本报记者注意到,此前一直备受关注的三板4家公司——北陆药业(430006)、紫光华宇(430008)、博晖创新(430012)、佳讯飞鸿(430023)并不在“首发”名单之中。 4家“三板”公司处于静默期 9月11日,紫光华宇董秘余晴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我们是三板市场的企业,有关公司创业板上市方面的信息,管理层目前要求不能对外透露,我们对此保持谨慎的基调,尚不方便说。” 佳讯飞鸿证券部负责人也告诉本报记者,“暂时处于静默期。” 转贴者点评:
上述红体字部分可能隐含的几层意思是:
1、因为是三板公司(已经在交易了),以IPO的方式申请上创业板基本上行不通,又怕引起三板市场暴跌,所以要“保持谨慎的基调,尚不方便说”;
2、因为是三板公司(已经在交易了且也可融资),创业板首批IPO竞争很激烈,就不要挤占IPO资源凑热闹了,等第二批甚至第三批IPO时再排进去吧,又怕引起三板市场剧烈波动,所以要“保持谨慎的基调,尚不方便说”;
3、因为创业板首批公司上市后,三板马上要出包括“转板细则”在内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如同上半年创业板的十来个配套政策密集颁布一样),4家三板公司还是走转板上市的路吧,又怕引起三板市场暴涨,所以要“保持谨慎的基调,尚不方便说”。
上述三种可能,分别影响着三板市场的坏、中、好三种不同的结果,4家三板公司前期的预审过关了,却遭此次的证监会初审搁浅,甚是微妙。真不知是祸还是福。
笔者偏向于认同第三种可能(第一种可能几乎为零;而第二种可能的前提应该是至少有一家三板股过关):
4家三板公司同时被拒之门外,就不是公司本身的IPO是否达标的问题了,显然应理解为是三板与创业板将来如何衔接的重大制度安排和政策问题。
4家三板公司同时被拒,实质上可理解为是利好。其隐含的解读信号是:三板重大的制度架构和发展政策的出台或许真的为期不远了(如4家中有部分放行、部分被拒,可理解为是公司的内部问题,也可理解为三板股IPO模式还将维持一段时间。如此,则三板的转板等制度和政策不可能在近期出台)。
创业板开出之际,或许是三板裂变前夜(老三板将一并有“说法”)?
[ 此帖被xczfy在2009-09-17 09:48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