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就要庆祝建国60周年了,这时候政府一定会确保股市稳定。……我认为现在买航天、旅游股是最好的,这些都是国家强调发展的产业。”
尽管上海人民广场附近、广东路与云南路路口的申银万国证券黄浦营业部门,周末并不营业,自称是“职业股民”的老稽几乎每个星期天下午都前往这一家沪上最早、名气最大的证券公司,与数以百计的头发斑白股民在其门前“谈股论金”。
与对街人民公园内代替子女相亲的家长一样,这个自发形成的“马路股市沙龙”,早已是沪上最具“中国特色”的一道独特风景线。除了股民扎堆,申万门口也总有书摊,售卖各式各样的炒股专业书,也有人启动了不知道由什么人研发出来的炒股软件,以一幅幅一般股民未必看懂的图表,吸引了他们的眼球。一些声称对研究股市有心得者,还会唾沫横飞地分析过去一周的股市和接下来的走势,甚至愿意以每月90(人民币,下同,约20新元)至100元的酬劳,通过发送手机短信,与信任他们的股民分享资讯。
这样人头攒动的“壮观”场面,让许多开到广东路、云南路的车子,都使劲地鸣起车笛,提醒股民们论股也得注意安全。
据了解,目前的中国股民基本上可分成几类:退休了的年老股民,终日证券行大厅里看大盘、论股经;工作时间较灵活者,如保安人员等;仍享有企业“铁饭碗”(特别是最低工资)但实际上已不参与生产的“富余”员工,以及趁工作之便上网炒股的白领人员。
自己打听消息投机性操作多
不论是哪一类股民,大部分都是散户,喜欢与其他股民交流、打听消息,与国外闭门造车的“价值投资”股民(即投资于有价值、被低估股票者)大不相同。
多年来研究股市的杨宇东就说:“西方成熟的一些价值投资理念等,在中国到现在还不是主流,我们的机构投资者不多,散户还是喜欢自己炒股票,还是喜欢自己去打听消息、投机性的操作比较多。如果是主要是价值投资者,大家大可在家里做功课,出席股东大会也行。”
此外,他说,中国股市受很多“非市场化”的因素影响,以致老百姓没办法很放心地进行价值投资:“比如说一些企业的重组,政策,(包括)地区的政治政策,还有政府救市、托市,或出台可直接影响股市的其他政策。”
事实上,不断有分析指出,中国股市过度依赖政策利好,有什么风吹草动就可引起股市急剧波动。例如,今年上半年股市的上涨,就可归功于一系列财政货币政策的刺激,而近期股市的浮动则是政策基调有变,包括预计将调整货币政策,尽管实质内容仍未公布。
有趣的是,马路股市沙龙参与者的多寡,多年来也成了股市波动的“晴雨表”。从2001年起,中国股市经历长达四年的熊市时,沙龙规模就有所萎缩,但近年来的周末,广东路申万门口再次看到水泄不通的“盛世景象”。
杨宇东说,老百姓宁可在马路上交流股经的另一原因,是中国上市公司自身的结构问题:“就我们的上市公司,要挑一些长期给投资者稳定回报的很少,90年代上市的,大部分已经重组了五六遍,老百姓难放心投资于特定公司。”
他解释,许多企业是原来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产物,或者是“从小企业做到大企业的”,而且当中有不乏国有企业:“一些经济政策或体制改革、权力寻租的情况都很多,公司本身的经营很不稳定,股东也会换来换去。”
他续说:“中国股市暴涨暴跌很多时候是跟资产重组有关系,而不是这个公司的业绩一直很好。这么一来,老百姓发现还是交流好,可打听到小道消息。”
加上许多在马路边扎堆者都跟老稽一样,已在那儿多年,知道哪一个人的观点一般上比较准确、可靠,而互联网、股吧的消息都比较难考究,年长股民也都不上网,许多人宁可周末时到申万转转。
不过,老稽不忘提醒:“其他人的意见只能做参考,自己还是要做做功课,要留意政策的改变。”
有趣的是,马路股市沙龙参与者的多寡,多年来也成了股市波动的“晴雨表”。从2001年起,中国股市经历长达四年的熊市时,沙龙规模就有所萎缩,但近年来的周末,广东路申万门口再次看到水泄不通的“盛世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