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主板三板合并投资者暴增20倍
大雨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235
精华: 21
发帖: 292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7-01-05
最后登录: 2008-05-04
楼主  发表于: 2007-04-27   

主板三板合并投资者暴增20倍

标签: 主板三板合并
  二○○七年四月二十四日深交所官方网站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发出的《关于做好股份转让账户与主板证券账户合并技术准备的通知》,这标志着三板主板帐户即将打通。
  目前有代办转让服务的21家券商均为20家营业部以上的大型全国性券商,其中有几家超过百家。据统计这21家券商拥有的营业部超过1000家,交易量占全部证券公司交易量一半以上。全国开户数9000万,按平均算每家证券公司开户数60万,则三板投资者下夜间突破1000万。而此前公报三板的开户数为42万,投资者暴增20倍,这是三板这片沙漠中投资者期盼六年,盼来的第一场大雨。三板将换发生机。
  以往的三板是一块不毛之地, 自2001年7月6日开通至今,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已经创办了近6年,投资者历经6年磨难,代办系统一直找不到发展的方向,其各种功能急需拓宽,各项制度也有待完善。
  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截至2006年底,代办系统有包括9家原STAQ、NET系统的公司及深沪交易所36家退市公司和10家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公司在内的55家公司挂牌,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账户开户达42万户,历年累计成交数量25亿股,成交金额59亿元。六年成交只有59亿元,不及主板一只个股一天的成交量!三板至07年4月16日全部总股本109.56亿、流通股本44.3亿、流通市值34亿。16日三板股总成交412.58万股合计378.8万元,以目前成交量,要1000个交易日才全部换手一次,如今每年约250个交易日,要四年才能全部换手。

 这六年中,主办券商队伍也在得不到扩大,2001年首批6家证券公司获得主办券商业务资格;2003年增加了12家证券公司;2006年又增加了4家证券公司。但有三家证券公司被取消业务资格,截至2006年底,共只20家证券公司具有主办券商业务资格,其中只有16家具有报价转让业务资格。网点太少不成规模,不少城市无交易点。三板本来交易价就极低,出现不少投资者卖了股票还不够打的士钱回家的笑话。以至不少三板股确权率极低,最近上三板的精密确上市前确权率仅为4%。

  落后的交易制度,代办转让网点少,使投资者队伍得不到扩大,使市场流动性尽失,这是导致三板沙漠化的重要原因。

    打通主板三板是发展多层资本市场,扩大三板投资者队伍重要的第一步。今年一月金融工作会议指明方向,建立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是今年工作重中之重,三板以打通主板帐户为历史性转折,非上市公司监管办公室已经成立。三板市场要更规范、公司信息要更透明、交易制度要得到改善、交易网点要增加、要准许融资、要股改、要清欠、创业板上市条件要比中小板大幅降低、要建立三板股到创业板和创业板到主板的转板机制。

合并通知来源深交所::http://www.szse.cn/main/disclosure/bsgg/2007042510119.shtml
syrbl99 离线
级别: 新手上路
UID: 1789
精华: 0
发帖: 51
在线时间: 6(时)
注册时间: 2007-04-06
最后登录: 2008-04-02
沙发  发表于: 2007-04-27   
华信联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212
精华: 13
发帖: 3249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6-12-31
最后登录: 2009-06-15
板凳  发表于: 2007-04-27   
[ 此贴被华信联在2007-04-27 09:35重新编辑 ]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835
精华: 0
发帖: 278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7-03-09
最后登录: 2013-11-08
地板  发表于: 2007-04-29   
关于粤传媒,有几个问题是想说一下的,因为有朋友在我这小地方提到了一些问题以及有一些的争论。

  关于增持

  事实上我有替利益相关账户在近期买入粤传媒,甚至是16元这个价位都有买。其原因有几个,

  第一,我有些朋友想入市,在此之前他们并没有买过任何的股票,在现在这个环境下,暂时没看到主板里有那一家公司能比粤传媒03的魅力更大,所以我推荐他们买粤传媒,并建议其长期持有。

  第二,有些朋友是从主板上兑现获利后想介入新的投资目标,因主板获利比较多,他们不介意粤传媒目前的价格比前期有了不少的涨幅。

  第三,我仍然坚持个人的看法,粤传媒03的表现不会在三板,他的舞台是在主板上。

  第四,种种的迹象表明,粤传媒03出头不远了。而03有可能被枪毙的只有诉讼的理由,我愿意赌,赌粤传媒一定可以上主板。倘若这次不幸被枪毙而引起股价急跌,我认为这将构成以更低成本增持的机会。

  第五,股价涨了并不等于不能买了,公司的价值会随着经营的变化而上涨或下跌。倘若股价涨了就不能买,那么上市以来已经涨了N倍的茅台、万科等通通都该卖出,一股都不能买入了。股价涨了后还能不能买,那要看公司的经营状况是否向好,比如茅台酒涨价,如果市场接受茅台涨价,那么茅台公司的价值一定会提高,股价一定会涨(是否过头要看你对茅台的认识程度)。反之,如果市场不接受茅台涨价,茅台的销售出现减退的时候,股价一定会跌。

  关于注资

  和博瑞相比(暂不和*****、新华比),成都商报能注入的资产远远比不上广州日报的强,博瑞的报业资产已经上得七七八八了,而广州日报随便注入一项资产,粤传媒都不得了(粤传媒头痛的是怎么吃广州日报的资产,广报资产太庞大了)。博瑞短期内未必有注资的动作,而03能上主板的话,注资的可能性是100%,因为大股东要增持到至少51%的控股权(中宣部的要求,党报上市需控股)。发行新股的过程中大股东股权没增增加反而被摊薄,他要增持只能是注资,否则他将所有新发行的股份买光(7千万股)仍然不能达到51%的控股水平。

  只要广州日报不放弃粤传媒这个平台,老爸太强儿子太弱(相对)的状态就不会永远存在。

  关于市盈率

  粤传媒的盈利水平目前并不是太突出,甚至不如博瑞。原因也很简单,他目前的业务范围(传媒类)只是广州日报的边缘化业务,核心业务一个都不在粤传媒手上。但粤传媒的爸爸太强,只要他愿意注资,粤传媒的盈利能力将大幅的提高。那么预期市盈率和06年的市盈率将不存在可比性(主板的粤传媒将不是三板的粤传媒)。过往的市盈率是在倒后镜里看的,上主板后预期的市盈率到目前还不能作出评估(不知道注入那块资产),只能凭自己的判断来猜。各人的猜测方法不同,价值观不同才会使到粤传媒市盈率看法上有差异。

  三板的地位很特殊,三板挂牌公司(包括新老三板所有挂牌公司)的市盈率本来就不能光凭业绩来评估,倘若以业绩为标准评估市盈率,三板的很多股票要跌一半甚至以上。

  关于可能的发行价(给枪毙了就没发行价可谈了)

  目前A股新股IPO市盈率水平基本在40倍左右,甚至更高(比如人寿)。最近汇源果汁在以理性投资著称的香港市场集资,发行市盈率也给出了45倍之多。以03的特殊身份,发行市盈率在40-50倍不是不可能的。

  粤传媒在06年的业绩,撇除非经常性收益后的每股盈利是0.2559元,40-50倍的发行市盈率是10.236元--12.795元,实际询价给10.25--12.8元。如果相对每股盈利的0.3473元,询价区间10.25元--12.8元对应的实际市盈率是29.51倍--36.86倍。在预期大股东增持以及注资前景下,很有可能是上限定价。就算12.8上限定价,发行7000万股新股,03的集资规模也只是8.96亿,远远小于A股最近的集资规模,也未必能和广州日报的身份相配。不过没办法,谁让你出身三板?集资规模比预算投资的规模大?没问题的啊,多出来部分是允许公司用作流动资金的,粤传媒可以用作以后收购大股东资产。

  汇源在港首日挂牌收报9.98港元,比6元的招股价涨66%,相当于06年预测市盈率的77倍。03如果能挂牌主板,首日的表现能不能超出汇源,这个是天知道。但我的估计,因为博瑞和03最具可比性,03的开盘价就不会比博瑞的低。

  关于为什么投资于粤传媒

  我个人投资于粤传媒绝不是为了IPO的短期价差,也不是因为短期的投机。我是看好传媒类公司的未来,更看好广州日报这个巨无霸,我要做的是长期投资。

  传媒类资产目前和基础电信一样是对外资限制的,甚至比电信业的限制更大(个中原因我想各位和我一样的明白)。但传媒业日后一定会对外资逐步的放宽限制,那么区域垄断性的传媒品牌就会是外资争夺的香饽饽。传媒的公信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建立的,这远比外资办一个新的基础电信网络项目的困难更大(假设外资能拿下一个内地3G牌照,猛做广告和提供一个可靠的网络便行)。外资传媒要在内地立足,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和区域垄断性强的品牌合作,如同宝洁、两乐一样,借本土企业的网络先行。所以我买入博瑞和03这样的区域性绝对垄断的公司并潜伏其中,只是相对而言03的吸引力更大一些,投资比例也高一些而已。

  当然,投资一家公司并不只是上述原因那样的简单,还需要结合很多方面的因素来考虑。上面提到的只是一个大的方向。

  电信业里面有中国移动能傲视全球,但中国股市上(含香港)目前还没有一个强大的能叫响全球的传媒类公司(香港的TVB也不是)。中国的传媒类公司,电视媒体里面有央视(核心资产没有上市),平面媒体里面就只有广州日报能叫得响亮(指收入和盈利)。03很有可能是广州日报经营性资产的一个载体,也是未来最有可能傲视全球的中国传媒公司之一,不趁03在萌芽时候买更待何时?

  既然做的是长期投资,那就不必理会短期的价格波动,如果能有股价大跌,那实在太好了,我将视作更低成本增持的大好机会。正如最近A股股灾的时候一样。

  关于推荐粤传媒

  在股价是10元的时候开始推荐03,到目前16元的价格我仍然是推荐粤传媒。这是基于我对中国股市的乐观态度(兔子说我是死多头),也基于对03的了解程度。

  也许,我会乐观过了头,在某些问题的看法上也可能存在盲点,这是推荐的风险所在。这纯属个人的看法,接受与否还要你自己来做判断。毕竟每个人的出发点和价值观都不一样,我买入并不等于所有人都该买入。如果所有人都是买入,那就不可能存在成交了。

  能在低价推荐股票的人,还要看他能不能在上涨后继续的推荐。这是林奇先生在他的书里说的(大意如此),我觉得这话很有意思。

  关于粤传媒的最新消息

  再次的申明,我并没有任何关于粤传媒的最新消息,IPO当前的敏感期间也不可能有确切的消息流传于外,我和你一样都只能以公司的公告为准。

  到目前为止的最新公司公告,是关于新增厂房建设的项目以及变更申请综合授信额度的银行网点。申请综合授信额度的银行仍然是交通银行,授信额度也没变,不过是网点不同而已。这个有可能是银行方面的内部调整,也有可能是03为进口印刷机而做的准备。新增厂房建设项目就比较有意思,我的看法是03已经在为IPO投向的项目做准备,他要调整一下厂房的布局,准备装新的印刷生产线。

  感觉上粤传媒已经先行,他不等IPO后再动手发展了,他不能因为一个IPO而影响了发展计划,更不能拖了广州日报的整体发展计划。其表现为改厂房以及大洋连锁店的建设上(都涉及IPO投资项目)。没有IPO粤传媒也不会停止发展,他凭自己的实力也可以做得到,只是发展的步伐和规模相对的要慢一点而已。

  关于公告的另一个有意思的问题,那就是两位董事缺席董事会会议,凌先生和陈先生因公出差缺席。这两位董事去那里了?因什么公?这问题我没答案,只是觉得有趣。

    关于股价波动

 粤传媒是广州日报经营性资产的一个载体,也是未来最有可能傲视全球的中国传媒公司之一,不趁粤传媒在萌芽时候买更待何时?
大雨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235
精华: 21
发帖: 292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7-01-05
最后登录: 2008-05-04
4楼  发表于: 2007-05-28   
很多投资者对合并持怀疑,顶出来看看。
spdeng95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3515
精华: 0
发帖: 464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7-05-10
最后登录: 2007-11-11
5楼  发表于: 2007-05-28   
1000斤顶
深蓝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4754
精华: 0
发帖: 173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7-05-28
最后登录: 2007-07-19
6楼  发表于: 2007-05-28   
03最近表现一般啊
描述
快速回复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