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揭开破产重整风行面纱 热钱推高重组方沉淀成本
xczfy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262
精华: 64
发帖: 1575
在线时间: 3177(时)
注册时间: 2007-01-11
最后登录: 2016-10-29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5   

揭开破产重整风行面纱 热钱推高重组方沉淀成本

揭开破产重整风行面纱 热钱推高重组方沉淀成本



易获债务豁免、享受原有股东权益让渡以及协商定价


  2009年11月24日,即使在大盘暴跌115点的情况下,离破产重整成功仅一步之遥的ST星美仍然迎来了复牌之后的第二个涨停板,报收于12.96元/股。

  某种意义上而言,中小股东“提高增发价”的强烈呼声得到积极回应,也对股价上涨起到了作用——ST星美最初拟以3.2元-3.5元的价格向丰盛地产定向增发,但重组方和上市公司在与部分中小股东沟通后,将价格提高到了3.7元/股。

  事实上,A股市场上类似于ST星美这样资不抵债的公司越来越多的选择了破产重整的道路。

  本报记者初步统计,最近一年内在谋划破产重整的上市公司除了ST星美,还有ST帝贤B、*ST北生、明天科技、兰太实业、西水股份、S*ST新太、*ST丹化、ST金顶、*ST夏新、*ST深泰、S*ST光明11家上市公司。

  沉淀成本高

  股价高,总股本大,背负着巨额负债(转贴者注:它从反面告诉我们,重整股应选择股价低、总股本小、债务轻者,而重组方受让大股东股权比例高者,也能遏制大比例缩股让渡的欲望——这是一操刀数例破产重整案例的投行人士眼中,最终走向破产重整道路的上市公司的共同特征,一句话概括就是,它们的“沉淀成本”非常高。

  以今年11月宣布进入破产重整程序的*ST深泰和S*ST光明为例,前者总股本3.58亿股,股价为8.59元/股,每股净资产为-3.2元,而S*ST光明总股本为1.86亿股,股价为13.91元/股,每股净资产为-1.75元/股。在上述投行人士眼中,由于这两家公司已经严重资不抵债,它们重组的沉淀成本(注:即目前的市值)分别为30.75亿元和25.87亿元。

  投行人士的依据在于,假设一家公司总股本为5亿股,股价为8元,市值即为40亿元,因实际上上市公司已经资不抵债,因此价值为零甚至为负数。若要重组,客观上就要求重组方注入的资产必须能支撑原来的市值——40亿元。

  若重组方想要绝对控股,至少要增发5亿股,总股本至少要超过10亿股,如果同时还要支撑目前8元的股价,不但要求注入的资产价值在80亿元以上,即使以20倍的市盈率计算,就要求未来重组方的净利润要达到4亿元。

  “盈利能力这么强的企业,早就走IPO的道路去了。”国内投行人士说道,这些重组方之所以愿意走破产重整程序去借壳,无外乎看中了破产重整环节在债务豁免、原有股东权益让渡以及协商定价这三大优势。

  简而言之,如果破产重整方案遭到否决,上市公司将直接破产,这样的话,投资者手中的股票将一文不值,这客观上才使得上市公司在退市时间表的步步紧逼下,原有股东不得不做出缩减和让渡在上市公司中的权益的举措。

  而高负债的公司一旦重组,各方虽然把银行“看作是唐僧肉,谁都想上去咬一口”,但只有在破产重整环节,债权人银行在“上市公司面临破产风险,届时大量债权无法收回”的前提下向总行申请债务豁免才容易获批。至于协商定价环节,由于向重组方的增发价格不再遵偱前二十个交易日均价九折为基础,是以协商定价为主,而目前破产重整当中向重组方实施的增发价通常低于停牌前二十个交易日均价的九折,因而有效降低了重组成本。(转贴者注:它告诉我们,如重组方降低了成本,意味着流通股东成本上升,因此,流通股东只有买入低于重组方增发价的才算相对安全,如能在缩股让渡后依旧低于增发股,那是绝对的安全。因此,假定在未来老三板有政策出台的前提下,买入低于1元、负债相对轻、股本相对小、大股东比例大的绝对为首选

  两大博弈

  该投行人士指出,上市公司尤其是ST及*ST公司,重组的预期使得其走破产重整之路走得尤为艰苦。由于热钱一直对ST及*ST股情有独钟,一旦三个交易日内涨幅达到15%,在无形之中就推高了重组方面临的沉淀成本。

  即使是顺利走上破产重整道路,在债务重组、资产重组时平衡多方利益仍是困难重重。

  “破产重整通常包括两个环节,一是资产重组,一是债务重组,而在债务重组环节,一旦方案遭到否决,上市公司将直接破产。”国内一正在经历破产重整的上市公司董秘说道。

  在上述投行人士看来,现在国内的银行一般不会选择直接豁免债务,而会选择债转股的方式,即如果以豁免4亿元债务的代价拿到5000万股,相当于每股的成本为8元,待重组方进入之后,如果股价能涨到8元就能收回最初的不良贷款,因此,银行的债务重组至关重要,只有剥离了债务后才会给重组方留下利润,不会让重组方带来的收益因过高的财务费用吞噬掉。

  国内一上市公司董秘表示,由于在破产重整的债务重组环节,中小股东在法院的判决下只有被动让渡权益(转贴者注:包括缩股及向重组方让渡股权,缩股让渡的比例大小,主要取决于总股本、债务多少及原大股东所占股权比例),而没有发言权和决定权。因此,在接下来的资产重组环节,中小股东会考虑在自身权益让渡的情况下,对重组方进入的门槛——尤其是增发价格尤为看重。(转贴者注:引入“协议定价”机制后,从已有个案看,增发价均在2-3元,这对高价位入市的极为不利。)
  以S*ST北亚(600705.SH)为例,虽然法院在破产重整环节让上市公司全体股东顺利缩股到2.74亿股,但因流通股股东对缩股后3.89元/股的增发价以及股改对价存在争议,致使其股改与重大资产重组在去年11月与今年1月两次遭到股东大会否决。
[ 此帖被xczfy在2009-11-25 18:25重新编辑 ]
tjnk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15571
精华: 45
发帖: 4539
在线时间: 6971(时)
注册时间: 2009-01-08
最后登录: 2017-09-03
6楼  发表于: 2009-11-25   
股本太小也就没有能力公关送礼了,05海国实不错,股价低一股独大地方政府支持,而且股本大肉厚割下一块肉公关打点各路小鬼也没什么。
不补偿两网人,中国证券市场就不如赌场。
xczfy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262
精华: 64
发帖: 1575
在线时间: 3177(时)
注册时间: 2007-01-11
最后登录: 2016-10-29
5楼  发表于: 2009-11-25   
“以今年11月宣布进入破产重整程序的*ST深泰和S*ST光明为例,前者总股本3.58亿股,股价为8.59元/股,每股净资产为-3.2元,而S*ST光明总股本为1.86亿股,股价为13.91元/股,每股净资产为-1.75元/股。在上述投行人士眼中,由于这两家公司已经严重资不抵债,它们重组的沉淀成本(注:即目前的市值)分别为30.75亿元和25.87亿元。”

按照主贴的思路,不考虑其他因素,仅以重组成本为依据(25日收盘价),目前三板退市股中:

金荔1:重组成本为0。95亿元;
长兴1:重组成本为1。1亿元;
信联1:重组成本为1。1亿元;
国瓷1:重组成本为1。2亿元;
金曼1:重组成本为1。28亿元;
大菲1:重组成本为1。4亿元;
宏业1:重组成本为1。4亿元;
斯达1:重组成本为1。4亿元;

而按价低、股本小、债务轻、大股东比例大等综合衡量,无疑:
五环1、大菲1、长兴1为首选。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入市,风险自负)
xczfy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262
精华: 64
发帖: 1575
在线时间: 3177(时)
注册时间: 2007-01-11
最后登录: 2016-10-29
4楼  发表于: 2009-11-25   
请关注主贴彩色文字部分,投资者必须重视当前破产重组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投资策略,确保退市股投资的主动权。
victor7505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10785
精华: 15
发帖: 2676
在线时间: 3598(时)
注册时间: 2007-10-21
最后登录: 2016-08-26
地板  发表于: 2009-11-25   
1、尽可能选价位低的;
2、尽可能选股本小的;
3、尽可能选债务少的(可参考每股净资产、每股未分配利润、股东权益、每股公积金等四项指标,另要关注应付帐款、无形资产等两项指标);
4、尽可能选大股东股权比例大的,一股独大最好。
.......
[/quote]


有道理,赞
[ 此帖被victor7505在2009-11-25 17:11重新编辑 ]
victor7505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10785
精华: 15
发帖: 2676
在线时间: 3598(时)
注册时间: 2007-10-21
最后登录: 2016-08-26
板凳  发表于: 2009-11-25   
股价高,总股本大,背负着巨额负债——这是一操刀数例破产重整案例的投行人士眼中,最终走向破产重整道路的上市公司的共同特征,一句话概括就是,它们的“沉淀成本”非常高。

三板退市股的重组“沉淀成本”低多了。
xczfy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262
精华: 64
发帖: 1575
在线时间: 3177(时)
注册时间: 2007-01-11
最后登录: 2016-10-29
沙发  发表于: 2009-11-25   
友情提醒:请认真研读此文,或许会对如何选择三板退市股有帮助。

在破产重整、债务重组引进定向增发“协议定价”、原流通股东缩股和让渡股份的新形势下,要想争取对破产重整股投资的主动权,争取与重组方在利益搏弈中胜出,尽可能争取小缩股、少让渡或不缩股、不让渡,最有效的投资思路依次是:

1、尽可能选价位低的;
2、尽可能选股本小的;
3、尽可能选债务少的
(可参考每股净资产、每股未分配利润、股东权益、每股公积金等四项指标,另要关注应付帐款、无形资产等两项指标);
4、尽可能选大股东股权比例大的,一股独大最好。

至于先有动作后有动作不重要,只要有一个领头的,必将群起效仿,一旦当政策来临,封板买不进是三板的共性现象。故大可不必去追热门股,依上述四条先期潜伏是最佳策略。
此四者,对主板公司如此,对三板退市公司亦如此。这是铁律!
[ 此帖被xczfy在2009-11-25 17:02重新编辑 ]
清空我的评分动态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威望条评分记录
隐藏评分记录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