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尹中立:上市公司退市机制为何名存实亡
tjnk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15571
精华: 45
发帖: 4539
在线时间: 6971(时)
注册时间: 2009-01-08
最后登录: 2017-09-03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尹中立:上市公司退市机制为何名存实亡

 除了对上市没有兴趣而不再提出恢复上市申请的*ST本实B以外,深交所在近两年内已经没有强制一家上市公司退市了。

  与此同时,一大批长期停牌的暂停上市公司纷纷咸鱼翻身。2004年就被暂停上市的ST中辽,在雪藏5年后于2009年6月5日奇迹般恢复上市,当日最大涨幅高达742.29%;2009年9月11日,暂停上市近3年的ST美雅和ST成功恢复上市,当日涨幅分别达到836.78%和515%;2009年6月5日,ST兰宝恢复上市,复牌后涨幅更是达到惊人的1857.89%,创下历史最高记录。受到这一系列成功案例的鼓舞,早在2006年就被暂停上市的ST圣方、ST嘉瑞均于近期高调推出了自己的借壳上市方案。

  对于ST公司为何能长期“腐而不朽”,绝大部分投资者都会十分困惑,因为按照上海、深圳两交易所公布的《上市规则》有关规定,公司在暂停上市当年的年报披露后必须提出恢复上市的申请,同时交易所应当在收到申请的1个月内作出恢复上市或退市的最终决定。

  其实,“魔鬼”就藏在细节中。我们来看看ST嘉瑞在2009年11月3日的《重大资产重组报告书》中揭示的细节:“2006年4月13日,因2003年、2004年和2005年连续三年亏损,公司股票被暂停上市交易。公司董事会于2007年2月27日向深交所提出恢复上市申请,2007年3月5日,深交所正式受理了本公司的申请。截止到目前,公司仍按照深交所的要求补充提交申请恢复上市资料”。也就是说,ST嘉瑞就是通过“补充资料”赢得了3年的“缓刑期”,最终等来了挽救自己的“白马王子”。

  交易所给予暂停上市公司“缓刑期”的法律依据,就是现行《上市规则》第14.2.18条最后一句很不起眼的话:“本所要求公司提供补充材料的,公司应当在本所规定期限内提供有关材料。公司补充材料期间不计入本所作出有关决定的期限内”。是否每家暂停上市公司都有权获得补充材料的时间、补充材料的时间长短等一系列问题均无明文规定,只能由交易所和当事人“协商”确定了。

  上市公司在中国属于非常特殊的群体,退市与否牵涉到无数人的敏感神经。不仅上市公司数量是地方政府政绩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且很多地方政府都将当地GDP的发展寄希望于上市公司的持续再融资。对于上市公司原股东来说,保住上市地位就意味着保住了一棵“摇钱树”,一家没有任何资产和业务的空壳公司就可以卖到2亿元以上。对于打算借壳上市的重组方来说,打着“灯笼”才能找到一家如意的壳公司,一旦相中后绝不轻易撒手,因为直接上市需要两三年的苦苦等待,还不知最终结果如何。更有甚者,某些上市公司如果因退市而被迫破产将会牵涉一大批有权有势的人,但只要这家公司被重组了,一切问题都被掩盖……

  交易所对暂停上市公司的网开一面,受益的是地方政府以及上市公司关联人,但损失的是“价值投资理念”和“价格发现功能”这两块证券市场存在与发展的基石,让中国的证券市场长期无法摆脱“赌场论”的指责。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创业板更是变本加厉,其制度根源就在于此。

  虽然证监会主要领导曾多次强调创业板将加大退市力度,不允许再玩借壳上市的游戏,但市场投资者又有几个人会相信呢?2007年初,深交所为了完善优胜劣汰机制,提高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质量,特别制定了《中小企业板股票暂停上市、终止上市特别规定》,但当前的现实是一大批中小板上市公司纷纷卖壳重组。中小板公司很容易通过卖壳重组方式逃避退市,主要原因就在于股本小、重组成本低。而创业板股本更小,个个都是优质壳资源,更不用担心找不到重组方了。因此,创业板当前的疯狂是完全有理由的。

  为了让市场尽快恢复理性,让“十年怀胎”的创业板拥有正常的外部生存环境,交易所应当立即强化主板和中小板的退市机制,而不是纸上谈兵式的风险教育。

  《上市规则》吸取了世界各国证券市场近百年的监管精华,不可谓不是一部好制度,但第14.2.18条一句丝毫不起眼的话,就让整个上市规则的执行效果大打折扣,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政府职能没有及时转变,监管者自身的权力没有得到有效制约。在监管失效的情况下,任何金融创新都有可能走向人们预期的反面,目前市场呼声很高的股指期货恐怕也不会例外!
不补偿两网人,中国证券市场就不如赌场。
海了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6741
精华: 8
发帖: 694
在线时间: 3460(时)
注册时间: 2007-07-05
最后登录: 2015-06-23
地板  发表于: 2009-12-14   
我们要想办法把现有的老三板股民引进到小草来,这样小草才有新生的力量!
1107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21510
精华: 26
发帖: 1493
在线时间: 2399(时)
注册时间: 2009-08-23
最后登录: 2019-09-10
板凳  发表于: 2009-12-14   
小草维/权最大成就就是这几年主板的公司不敢大批退市到三板来。怕人多了又变成一个法人工组织。
华山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28
精华: 93
发帖: 10718
在线时间: 5319(时)
注册时间: 2006-11-30
最后登录: 2024-08-13
沙发  发表于: 2009-12-14   
总有一些人站在市场主流利益立场上对“绩差公司”重组不满,他们总是避而不见上市做假、监管不力,市场法制簿弱等大问题。
三板问题解决的进度与力度,取决於投资者觉醒度

(注:本人保证在论坛所有发言均是真实意思的表示,但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务必谨慎)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