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尚福林:继续完善新股发行制度 建立灵活的转板和退市机制
ylh0601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2262
精华: 19
发帖: 476
在线时间: 872(时)
注册时间: 2007-04-15
最后登录: 2014-07-1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9   

尚福林:继续完善新股发行制度 建立灵活的转板和退市机制

尚福林:继续完善新股发行制度 建立灵活的转板和退市机制


来源: 证券日报 发布时间: 2009年12月19日 08:41 作者: 朱宝琛
本报记者 朱宝琛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18日在财经年会《2010:预测与战略》上表示,今后证监会将继续深化改革,持续加强监管,并为创业板建立转板和退出机制。将进一步推动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推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促进产业整合和经济结构调整,推进证券创新。适时推出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维护市场总体稳定
  同时实现新发展
  尚福林说,国际金融危机传导路径、影响后果以及解决对策的分析和研究,深化了我们对资本市场发展和监管工作的深入。去年以来我们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远近结合的原则,坚持加强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深化市场改革创新,在维护市场总体稳定的同时实现了市场新的发展。
  一是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平稳推进。尚福林说,今年以来,按照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思路,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有序实施,强化了市场内在的约束,推动发行人、投资者、承销商和保荐人等市场主体归位尽责,在此基础上新股发行工作平稳重启,截止到目前已经安排了66家新股发行,总体看新股发行制度改革达到了阶段性的目标。
  他同时指出,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以后,市场对于发行价格的约束机制尚不健全。“所以说改革还没有完成,我们还需要不断的培育和完善市场机制。”
  二是创业板市场形成了良好的开局。尚福林表示,推出创业板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和制度创新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我国资本市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服务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今年10月,创业板市场正式启动,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上市交易,目前尚有已发行待上市的公司14家,在审的企业现在有161家,创业板实现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尚福林说,但是,确实它也有一些问题。他同时提醒,创业板的风险毕竟比主板市场风险要高,希望广大投资者能够审慎理性的参与创业板投资。
  三是公司债券市场发展取得了突破。尚福林表示,针对长期以来直接融资比重偏低,特别是股票融资与债券融资发展不平衡的格局,证监会把债券市场发展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公司债券在扩大融资中的作用,积极扩大债券融资规模,协调有关各方共同推动上市商业银行在上市交易所参与交易试点,截止到11月底,今年以来已经有34家公司发行公司债632.1亿元,同比增长了119%。
  四是期货市场功能日益深化。尚福林指出,大力发展期货市场对于支持实体经济管理风险,掌握重要的商品定价权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年以来,大力加强期货市场基础建设,实施期货市场统一开户制度,强化对期货公司的风险管理,陆续上市了螺纹钢、线材、早籼稻和聚乙烯四个品种,已上市期货品种累计达到21个,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商品交易品种体系初步形成。
  五是行业规范发展态势基本形成。尚福林表示,今年以来证监会深入开展了上市公司治理整改年活动,着力加强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范证券投资基金评价业务,加强对基金投资管理人职业行为的管理,强化中介机构信托义务和受托责任,保持对老鼠仓、短线操纵、内幕交易等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截止11月底,开展各类案件调查199起,做出行政处罚和市场进入决定64项。
  他说,截至到12月15日,有1700家公司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市,总市值是24.25万亿元,流通市值是14.93万亿元。前三季度上市公司实现的总收入是8.43万亿元,相当于同期GDP的38.7%。前11个月,我国期货市场共成交18.83亿手,成交金额113.38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5.78%和72.57%。
  尚福林说,在宏观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的背景下,我国股市在全球市场中率先回升,市场在去年11月份开始触底回升,它和国家推出一揽子刺激经济发展的计划是同步的,这反映了大家对于国家经济政策的支持和信任度。市场规模、容量以及市场活跃度、影响力等都在稳步提升,市场功能得到发挥,为支持金融体系稳健运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进一步拓展资本市场功能
  服务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尚福林说,作为经济体系和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市场的发展必须坚持服务和服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把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相协调作为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进一步拓展市场的功能,着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
  首先,深化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需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投资。
  尚福林表示,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容量的扩张和运行质量的改善,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健全机制,融入资本市场的意向都非常积极。广大投资者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财富管理的意愿也在增强。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可以将社会储蓄转化为长期投资,促进资本形成、积聚和流转,有效引导民间资金流向政府鼓励的项目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这样有利于我国经济向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的发展模式转变,增强经济的动力与活力。
  其次,强化资本市场促进并购重组的作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
  尚福林说,随着上市公司占国民经济比重的不断提高,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日趋活跃,资本市场已经成为我国企业重组和产业整合的一个主要平台。要将支持促进符合条件的企业并购重组纳入资本市场服务宏观经济的组成部分,通过发挥并购重组市场机制和内在的约束作用,鼓励优质资产和优势项目向上市公司集中,促进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传统产业存量调整,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同时,带动资金、技术、人才等社会资源向优质企业集中,为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动力支持。
 
 第三,发挥资本市场推动技术创新的优势,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
  尚福林说,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深刻影响全球产业格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传统制造业面临转型升级,发达经济体在危机应对中普遍重视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信息网络技术等新型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能力的新兴产业正在成为引领全球经济的新的增长点。通过资本市场提供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有利于促进各类创新资源与资本市场的有效融合,形成创新型企业和创业投资、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以创业板的推出为契机,资本市场将进一步加大对战略性新型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各类创新资源与资本市场有效融合,推动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促进我国新型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第四,拓宽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渠道,提高我国企业和经济的竞争力。
  尚福林表示,国际金融危机不会改变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随着全球化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主流动和配置,产业结构在全球范围内重新调整组合,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直接影响各国经济体的综合国力与核心竞争力。随着我国资本市场体系渐趋完善,市场化定价机制逐步形成,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逐渐成为并购、出资、合作、交易的基础,改变了以前以引进资产定价的交易方式,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过程中维护了我国企业正当权利。今年以来我国资本市场总体规模跃居全球第三位,境内市场影响力显著提高,不少境外公司希望在我国市场上市,为拓展我国企业的发展空间参与全球合作拓展了一个重要的平台。

  深化改革创新
  引导和规范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虽然国际经济金融体系遭受重创,但金融在市场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并没有改变,资本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没有改变。”尚福林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将继续加强和改善市场的基础建设,注重培育和发挥市场的机制作用,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国民经济的能力,针对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大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力度,推动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第一,加强市场的基础建设,完善市场化运行机制。继续加强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不断强化资本约束和价格约束,积极培育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强化对上市公司、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的常规监管和现场检查,建立健全跨市场监管的制度安排;加强信息披露监管,推动完善合规管理,提高市场的透明度;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不断完善符合我国市场发展需要的法律法规体系。
  第二,发挥市场的整体功能,增强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要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坚持循序渐进分步实施,逐步完善新股价格形成与承销配售机制,积极推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支持优势企业利用并购重组做优做强,促进产业整合与经济结构调整;根据市场实际需要积极稳妥推进证券、期货品种创新,适时推出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不断拓展资本市场价格发现、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功能。处理好深化改革、提高效率与维护市场稳定的关系,更好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第三,完善多层次市场体系,拓展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持续推进公司债券市场的建设,积极发展交易所债券市场,丰富债券品种,完善债券管理体制,进一步发挥公司债券在扩大直接融资中的作用。我国的债券市场应该说是我们资本市场发展当中的一个短腿,主要在资本市场发行和交易的还是股票,债券市场发育不够,我们要持续的推进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要进一步加大对创业板市场的监管,处理好规范与发展、监管与服务的关系,使创业板真正成为创新型企业发展壮大的平台。要择机扩大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试点范围,推进场外市场建设,理顺主板、创业板与场外市场的层次关系,建立健全转板与退市机制,形成相互补充、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多层次市场体系
  第四,加强和改进市场监管,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以落实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为抓手,丰富投资者教育的渠道和方式,切实增强投资者的法制观念与风险意识,培育理性、审慎的投资文化,建立健全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长效机制,完善对异常交易、尤其是并购重组中的内幕交易,短线操纵等新型违法违规行为的快速反应机制,依法严厉查处老鼠仓,利益输送等违法违规案件。
  尚福林最后指出,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引导和规范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要决策,是监管部门与市场主体共同肩负的责任。中国证监会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深化改革,持续强化监管,破解重点难题,创新发展模式,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市场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努力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ylh0601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2262
精华: 19
发帖: 476
在线时间: 872(时)
注册时间: 2007-04-15
最后登录: 2014-07-10
沙发  发表于: 2009-12-19   
记得去年创业板政策出台时,可谓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然而一旦出来则是“组合权”,是“急风暴雨”式的,一连出了十几个关于创业板开出及配套的政策。

那么,同样ZJH今年年初便已定调“场外市场建设”,三板年已是不争的事实。退市股民苦等了十年,为什么不能再坚持一下,去共同期待“七月”的三板政策?

我的基本判断是:如同创业板“组合权”政策出台一样的形式,伴随新三板扩容政策的亮相,必将出台涵盖融资政策、交易制度改革、层级转板制度、新版退市制度(包括老三板的最终解决方案)等一揽子组合政策,有可能同时出台,更有可能在年内逐步出台。而且老三板最终的解决方案只会有利于“练狱”十年之久的退市(两网)股民,而绝不会出台背离政策。
[ 此帖被ylh0601在2010-05-16 09:57重新编辑 ]
ylh0601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2262
精华: 19
发帖: 476
在线时间: 872(时)
注册时间: 2007-04-15
最后登录: 2014-07-10
板凳  发表于: 2010-05-16   
一个好的退市制度必定是有进必有出、有降必有升,而重要手段便是借壳重组。一个不争的道理:高层不可能“堵死”借壳重组,可能的是“规范”借壳重组。在场外市场建设各项举措即将出台、鼓励民资健康发展的新36条已经出台的形势下,通过借壳重组实现民资做大做强、通过借壳重组实现参股控股以前壁垒森严的金融、能源、通信、社会保障等垄断行业,无疑有着更大的现实意见,也必将面临更大的机遇。
ylh0601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2262
精华: 19
发帖: 476
在线时间: 872(时)
注册时间: 2007-04-15
最后登录: 2014-07-10
地板  发表于: 2010-05-16   
这是官方最权威的声音,无论是这个研讨会那个论坛;无论是这个声音还是那个声音,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必须归结到官方的"声音"上来.官方的"声音"一经定调,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 此帖被ylh0601在2010-05-16 09:36重新编辑 ]
ylh0601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2262
精华: 19
发帖: 476
在线时间: 872(时)
注册时间: 2007-04-15
最后登录: 2014-07-10
4楼  发表于: 2010-05-16   
新36条颁发后,一个直感是:在未来新的退市政策(必包括转板制度)出台后,退市公司通过定向增发购买优质资产,其选择的余地更大了,不象近两年仅局限在房地产领域.

以后铁路.金融.矿产.石油(包括成品油批发.仓储运输.输油管道基础工程).国防军工.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垄断局面必将打破.通过借壳(兼并)重组达到国企.民企的做优做强,政策将更加宽松,机遇将更加广阔.

"四万亿"拉动内需政策急需"新36条"政策接力.后者才是抗金融危机之所在,国富之所在.民强之所在.民生之所在.
[ 此帖被ylh0601在2010-05-16 09:36重新编辑 ]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