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母鸡的悲惨人生
——从“证伪”角度看当前市场
华林证券研究中心 胡宇
一只母鸡,在每日清晨起来看到阳光的那一刻,就习惯于享受主人喂给她的美食,然而,她做梦也没有想到,就在享受美食的第一千天,在她懒懒伸出脖子的那一刻,主人在她脖子上狠狠的割上了一刀,一只母鸡美好的生活就此结束。主人要将母鸡拿来炖汤了。当前的许多投资者犹如那只母鸡,看到市场先生每日发来的红利和资本收益,大家都享受不已,然而,我们也要谨防市场先生准备屠宰“母鸡”了。就投资者而言,对未来充满永恒的怀疑和理性思辨能力,未必是坏事。
毫无疑问,优秀的投资人首先也应该是有个人独到的投资哲学和方法论。成功的投资大师们不是哲学家,却胜似哲学家。从休谟的怀疑主义再到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为何在对冲基金经理塔勒布和索罗斯身上能闪耀着理性思维的光芒。其实问题很简单,对所谓科学合理的逻辑和认识充满怀疑和理性批判,对自身符合逻辑的结论积极寻求证伪,这些都是一个优秀投资人需要建立的研究逻辑和思考方式。如此才能确定一个风险最低(且收益相对确定)的投资模式。
投资的过程犹如在不确定性中寻找最为确定的东西。何谓不确定性,即是风险;何谓确定性,即消除风险,或将风险降到最低。许多投资者为何有赚钱的机会,但却最终富不起来,关键的问题,在于风险的控制过于简单,甚至没有。一旦投资者沉醉于赚钱的快乐,对市场可能出现的风险掉以轻心,就会丧失对市场风险的防守能力。
今天,我们需要不断反思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市场位置,对任何关于市场未来走向及预测的结论进行证伪,其实就是为了更好的回避风险。不要因为不认同权威的观点就是为了独出心裁;不要以为否定大众的观点就是为了哗众取宠;不要认为坚持怀疑的态度就是个性变态或心智不健全,不要以为理性批判就是大逆不道。人类社会的发展即是建立在劳动生产力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更是建立在先哲们对科学知识不断追求的基础上,先哲们的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往往都是带着批判主义的思维去发现真理,去研究现实,这样才能提升人类的认知能力。今天,我们更要打破权威崇拜主义,打破惯性思维的框架与陈旧的模式的束缚。投资的过程既是不断求证自己错误的过程,也是不断否定自己的过程,更是不断扬弃的过程。
当大家对一种模式已经深刻认同之时,往往也就危险来临之际。注意,市场大多数人往往逃脱不了惯性与羊群心理的怪圈,这样的现象既是表现为市场行为的怪异,也是表现为人性的贪婪和恐惧。经济复苏是否能否持续,如果不能持续,理由何在?如果继续持续,理由何在?市场还在上涨?理由何在?市场下跌,理由何在?问来问去,大家都在求解,对未知世界的求解!用现存的数据去解释未来。如何保持灵活性和针对性,如何保持稳定性和平衡性?如何相机抉择?这既是预测的难点,也是思考的关键。
当前的市场正处在一个浮躁与荡漾的过程中,人们将财富的梦想寄托在了股市身上。诚然,赚钱本身没有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与思考的方式与研究的逻辑。为何有诸多人士看好市场的跨年度行情,这样的逻辑是建立在一厢情愿的基础上,还是建立在理性批判的基础上?随着市场不断下跌,跨年度行情即将出现——这一结论或已成伪命题。同样,我们可以认为市场会出现二次探底,也需要经得起证伪的检验,市场目前在诸多利空当中,开始出现由乐观转向谨慎情绪,即使经济不曾二次探底,但也不能排除股市的二次探底。当然,股市不出现二次探底的可能性有多大,什么样的结果会导致市场暂时不出现二次探底呢,似乎找不到。即使大盘蓝筹股受某些事件的驱动(比如股指期货的推出)出现放量上涨或连续涨停,但估值的压力俨然成为蓝筹股未来无法回避的事实。因此,一旦蓝筹股出现最后疯狂,那么权重股上涨过后带来大盘下跌的动力将更为显著。因此,无论是从博弈或是价值挖掘的角度来看,当前蓝筹股的状况并不适合强攻。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当市场在上攻乏力之时,何时出现撤退只是时间问题。
同时,加之融资压力的不断扩张,市场供求关系已经由供不应求开始过度为供大于求。以银行业融资为例,按照今年信贷投放10万亿规模来算,以银行业核心资本充足率5%计算,那么,今年银行消耗核心资本达到5000亿元,如果上市银行占据其中70%的话,那么,上市银行至少需要融资3500亿;如果明年放款达到7万亿,那么,预计将消耗3500亿的核心资本,对应的上市银行将有2500亿的融资需求,因此,合计在一起,今明上市银行的融资需求(包括股权、债权融资)将达到6000亿左右,如果加上农行的上市,合计整个银行业融资需求是比较大的。如果加上主板其他企业、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及公司债、企业债的融资需求,预计明年市场融资规模不少于8000亿,已经超过今年(截至2009年12月初融资规模达到4382.23亿元)。综合来看,明年市场供求形势比较严峻。
不可否认,股市的预测却并非如此简单,无论是预测市场的短期行为,还是判断市场的长期走向,既可能是一种概率统计的游戏,也可能是相机抉择的艺术。经验主义的投资模式可能惠及投资人本身,也可能误导未来的投资决策。因而,与其简单预测市场的走向,不如分析市场面临的机会与挑战,弄清价值与价格的底线。就市场分析师而言,即使未来市场出现了不可预料的变化(黑天鹅事件),给投资者的最好的回答不是去寻找市场波动的原因,不是去预测市场,而是提出应对在各种市场环境下的最佳对策。
对2010年的市场,或许谨慎多于乐观,风险大于机会。作为中小投资者,相对机构投资者而言,应该着力于回避自身在资金、专业能力等方面的劣势,力求掌握保全资产的风险控制方法,建立应对各种市场境况的措施,避免股票市值的大起大落。正如巴菲特所言,投资第一法则就是保本,第二条法则是做好第一条。(华林证券胡宇发表于中国证券网博客及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