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末,中国证监会正式成立创业板发行监管部,确立了主板、创业板和三板市场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发行监管体系。按照新的管理体系,发行部主要负责主板的发行监管,而创业板发行监管部主要负责创业板的首次发行股票,并监管发行过程,负责组建发审委;三板市场的股权转让和监管主要由公众公司部负责。2009年如果称之为是创业板年,而2010年,无疑将会是三板年。
2010年是三板年,那么处于三板的原两网股票和退市公司股票是不是会得到政策的关照?
保监会规定险资不得投资创业板和ST股B股和退市股票。中国保监会25日发布《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草案)》,根据应《办法》,“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可以投资境内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以人民币认购和交易的股票。”这意味着B股仍然不在保险资金的可投资范围内。根据《办法》第十三条,保险资金不能“买入创业板股票,或者被交易所实行”特别处理“、”警示存在终止上市风险的特别处理“的股票”;不能投资高耗能、高污染等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者不具有稳定现金流回报的不动产。此外,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不能投资非金融类企业股权。
为什么险资不得投资B股和退市股票?这是因为B股和老三板都是被证监会边缘化的市场!实际上我们都知道,证监会对B股和老三板采取的政策是边缘化。在老三板具体政策上采取“三不给”,即:不给融资权,不给鼓励重组政策,不给转板政策。边缘化的目的是让其自生自灭。
因此,所谓“三板年”实际上是指“新三板年”。2010年的老三板仍然是维-权年。
老三板维-权第十年了,不仅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反而有倒退现象。比如2000年的维-权有证办29号文,2004年的维-权有证办30号文。这几年没有获得证监会的一字文书。有很多人走了,伤心的离开了,比如2007年7月上/访的“五君子”,就有2个已经离开。也有人指出老三板维-权的缺点:一是内部不团结,二是方式有问题。我认为老三板维-权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是“三座大山”:一是三板人的团结(参加的人数);二是证监会的顽固派;三是国务院的冷漠。
或许,2010年三板人团结了,证监会的不推行边缘化,国务院不漠视了,2010年的三板年就包括有老三板。
附件:
证监会采取的边缘化政策的始祖是周正庆。周正庆,中国证监会第三任主席,1997年5月,周正庆开始执掌中国证监会。这一年,亚洲爆发了金融危机,黑色风暴虽然被挡在了中国股市之外,但危墙不远。因为尽管当时中国资本市场尚未开放,但1997年的证券市场,全国统一的监管体制尚未建立,存在不少非法场外交易,证券公司大量挪用保证金,期货市场突发事/件频频发生,金融风险随时可能爆发。周正庆受命开始了中国证券市场自建立以来最大的一次清理整顿。撤销全国18个省市的41个非法股票交易场所;撤销26家证券交易中心及STAQ系统;整顿全国90家证券公司,清查1000余亿元违规资金,处罚君安;原14家期货交易所撤并为3家,交易品种由原来的35个减至12个;清理原有50余只老基金,1998年开始新证券投资基金试点。
周正庆自述1:清理整顿中难度最大的就是场外交易,当时有十几个省市都是自己有一个交易场所,未经中央批准。当时国务院有文件明确规定搞股票交易的场所必须国务院批准,任何人没权批准,但是我们十几个省市他自己就在那搞起来了,上市股票也没有经过别人批准,也没人监管。大体上我们当时统计有300万股/民,这种场外交有300亿的市值,没有人监管。自己在那自行交易,这个风险是非常大的,非常难办。我想最难的是你既要关闭场外交易,又要保证这三百万人的利益,但是你只要关闭场外交易市场,这三百万人的利益肯定要受损。他们肯定会不高兴,你要关闭谁,那些股/民能高兴吗?他会来闹,他闹呢都是到各省去闹,也有围攻省政府的,就是为什么要关闭。所以第一,我们明确表示,你这个证券交易所是未经批准的,是非法的。第二,谁批准的你要负责任啊。你尽管是非法的,我们要关闭是肯定的。但是你要想办法,为什么我们一个省一个省的?
周正庆自述2:当时我跟陈耀先我们俩个人利用一年多的时间找省长请省里最高领导来研究研究出一些什么办法,一定要保证股/民股东要分红,分红权要保证,让利让税,但分红毕竟只有一点点。特别是一听说要关,股价会跌,拿了这些股票的人损失会很大。股票的价格让它缓缓下降不能让它直线下跌,什么道理呢?这都是我找一些专家研究出来的,就是它缓缓下降不断地倒手,这只股票5元钱你花5元钱买的,然后4、9元你卖你赔一毛,然后我买4、9元吧,卖出去4、8元,不断的倒手,最后形成一个市场收购价,1元多钱!这时就要求你这个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你自己有钱你要把这股票收回来。当有人问道: 1块多钱你收回来,股/民受损失了吗?周正庆答道:“受损失了,但是大家均摊了,这是一个很高的高招一般的不是行家不知道啊!”
特别要指出的是:周正庆关闭了STAQ系统,但是STAQ系统经过国务院同意的并且有法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