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场外市场建设将加快
mmmm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1017
精华: 30
发帖: 897
在线时间: 3118(时)
注册时间: 2007-03-17
最后登录: 2015-05-22
楼主  发表于: 2010-01-19   

   场外市场建设将加快

聚焦2010年资本市场创新
作者
时间2010-01-19 00:22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评论  打印
   资本市场创新发力 场外市场建设提速





   两项创新有望平稳落地

   继去年创业板平稳落地后,今年的资本市场将推出一系列重要的改革创新措施。

   “上半年看股指期货、融资融券,下半年就该场外市场热闹了。”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在今年的创新业务中,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落地已经没有太大的悬念,有望于上半年完成制度建设和技术测试,下半年进入平稳运行。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会议上,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明确表示,今年将按照“远近结合、统筹兼顾”的原则,继续加强基础性制度建设,着力解决市场体制性、机制性的问题,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市场化建设不断深入,建立和完善市场内在稳定机制。

   而在部署2010年各项重点工作时,“稳妥推进融资融券业务试点”被列在了第一位。证监会将会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适时推出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做好方案评审、资格审核工作,强化合规管理、风险控制和现场检查,督促试点公司做好技术系统监测、风险提示和客户适当性管理。根据试点情况及时完善业务规则,逐步扩大试点范围,以确保融资融券业务规范有序开展。

   股指期货的推出更是恰逢其时。目前,我国期货市场正处在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关键时期,在此时推进期货市场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强化风险监控,拓展服务功能,逐步增强我国大宗商品市场的影响力和定价权。

   目前,股指期货推出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落实,以确保股指期货平稳顺利上市交易。在发布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后,可以预期监管层即将明确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合规境外机构投资者等参与股指期货的政策规定。商业银行从事存管结算业务管理办法、券商从事期货中间介绍业务的规范也有待明确。

   可以预期,在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制度完善并落地后,监管将成为监管层的重头戏。尽管两者在国际市场上已是成熟品种,但对于中国而言仍是创新业务,市场检测和风险控制仍有待加强,方能保障安全平稳运行。

   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破题在先,场外市场建设有望加速,“国际板”制度正在探索,2010年将成为步伐加快的资本市场“创新年”。

   场外市场建设将加快  

   “今年我们就有可能看到场外市场的蓝图。”消息人士透露,证监会计划今年加快场外市场建设步伐,制定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扩大试点具体方案,并计划“尽快”付诸实施。需要推进的工作包括制定非上市公众公司管理办法,探索建立集中统一的监管制度;明确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管理体制框架并拟定场外市场建设总体方案,以及统筹研究各层次市场间的转板制度。

   去年底,证监会已就场外市场建设议题在全国高新技术园区开展调研,未来的场外市场有望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为依托,并突破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试点范畴,引入全国范围内的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园区,挂牌企业数量将大为扩大。

  “如果说2009年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二板年’,那么2010年将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三板年’。”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纪鹏对2010年场外市场的演进充满信心。推出三板市场能真正使得民间资金的投资渠道增加,在增加民间资金的流动性的同时,一方面使得民间资金能获得更丰厚的投资回报,另一方面也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资金环境支持。创业板推出后,应加紧推出和完善三板市场,这样才能真正落实“两大一小外加多个场外交易市场”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战略规划。

   刘纪鹏建议,未来规划制度之时,“如何与主板市场对接,主要针对哪类目标企业”两个方面值得监管层关注。

   至于规划中的境外企业境内上市事宜,也有来自监管层的权威人士透露,今年将着力于制度设计,至于市场预期落地的步骤恐难实现。 (蔡宗琦)

清空我的评分动态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1条评分记录
tjnk 威望 +1 2010-01-19 精彩内容
隐藏评分记录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