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凤建工天交所股价暴跌调查
作者: 加入时间:2010-1-20 20:30:17 浏览次数:86
页面功能 【字体:大 中 小】【双击滚动】【发表】【回复】【关闭】
谁也没想到,作为第一家在天津股权交易所(下简称天交所)挂牌交易的非上市公众公司,在短短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起凤建工股价便上演了一出“蹦极秀”。
从2009年12月25日以1元/股的价格成功挂牌天交所到当日收盘价格逼近0.7元/股,再到2010年1月18日0.51元/股报收,带有更多象征意义的起凤建工,创下天交所开张以来17家公司股价折价之最。
谁是起凤建工股价暴跌背后的推手?长期的股权流通难题和外界对企业认知程度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造成此番天交所和起凤建工“创新”之举的一大挑战。而将简单的问题置于复杂的交易规则之下,起凤建工股价的暴跌往往又折射出市场对路径的思辨。
晨报记者 王昭 冯冬宁
几近腰斩的股价
2010年冬日的一个早晨,薄雾笼罩下的、位于淄博市桓台县起凤镇中心路8号的起凤建工愈发扑朔迷离。2009年12月25日,作为首家非上市公众公司,起凤建工正式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挂牌交易。
天交所官方网站公布的的一份名为《山东起凤建工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摘要》的文件显示,
拥有股东1933人的起凤建工集团共有股份数量为30070万股。而本次在天交所挂牌流通股权为13525.5026 万股,占其总股本的44.98%。
与其余17家挂牌企业千万元左右的股本相比,超过3亿元股本的起凤建工是天交所名副其实的“大盘股”。
更为另类的是,与绝大多数公司股价的上涨不同,从2009年12月25日以1元/股的价格成功挂牌天交所到当日收盘价格逼近0.7元/股,再到2010年1月18日0.51元/股报收。短短不足20个交易日,起凤建工便创下天交所开张以来17家公司股价折价之最。“尽管建筑业是个充分竞争的行业,但不管怎么困难,公司都坚持正规运作,每年都召开股东大会和分红。这次挂牌的初衷是解决摘牌后股票的流通问题。”起凤建工原办公室主任魏玉庚就上述问题回应本报时称。
股价暴跌之因“起凤建工模式”复制的可能
“股价的暴跌,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外界对建工行业发展前景的看淡。”如今,尽管围绕起凤建工股价暴跌的猜测仍在继续。但对于这家以非上市公众公司身份登陆天交所的企业,其此番挂牌交易的模式似乎更为外界所看重。
天交所自2008年底成立至今已超过1年,而1年来,其挂牌企业也达到17家,其中仅淄博企业就有11家之多,而1年来,上述17家企业的募集资金总额也已超过3亿元。
外界认为天交所“淄博板块”的形成,自有其历史渊源。淄博地区股份制经济发达,企业参与资本市场的意识强烈。
改革开放以后,淄博有大批乡镇企业进行了规范的股份制改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改制企业股权流转,建立了淄博自动报价系统,有力地推进了股份制经济的发展和区域资本市场的发育成长。“市场的关闭,无论对市场本身还是投资者都是一种伤害。”上述淄博券商人对本报称,随着包括淄博在内的全国多家区域资本市场的关闭,众多原有挂牌企业的出路问题就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问题。
事实上,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淄博在去年12月就设立了淄博股权托管中心,以求解决原淄博证券自动报价系统企业的规范问题。同时,淄博还与天交所合作设立了淄博齐鲁股权交易中心,以求推动更多企业的股权融资。
“作为原淄博自动报价系统的遗留问题,起凤建工在天交所的挂牌无疑为众多摘牌企业股票开拓了一条新的流通路径。”淄博前述券商告诉本报。
可以肯定的是,下一步,“起凤建工模式”能不能复制或是到底能在多大范围内得到复制,将是市场各方关注的焦点。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尽管起凤建工方面就其股价的暴跌给出了其认为合理的解释,但这似乎并不能拂去外界的质疑,其中焦点之一即是2007年起凤建工股本由5000多万一下变为3亿元,但一名熟知其内情的人士介绍,当年的资料显示,2007年间该公司并未送股。事实上,类似于这样的谜团,不止上述一个,对此,本报将继续关注。
截至2010年1月19日,起凤建工收盘价为每股0.56元,较18日上涨近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