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进入海国实要考缩股的风险
小蝌蚪 离线
级别: 新手上路
UID: 2631
精华: 1
发帖: 20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7-04-21
最后登录: 2007-05-29
楼主  发表于: 2007-04-28   

进入海国实要考缩股的风险

海国实重组的话一定会缩股,粤传媒\长白都是2:1缩股,海国实也很可能2:1缩股,新进入者需要考虑这个风险,昨日收盘海国实1.88元,2:1缩股就是3.76元,风险比较大.请投资者注意
老油条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96
精华: 10
发帖: 4140
在线时间: 7(时)
注册时间: 2006-12-12
最后登录: 2015-04-06
沙发  发表于: 2007-04-28   
缩股最大的风险..就像广建那样,股缩了,但最后还是留在了这里,..甚至由于上不了主板,大股东破罐子破摔,结局很难堪..
玉门关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343
精华: 20
发帖: 2455
在线时间: 441(时)
注册时间: 2007-01-26
最后登录: 2015-05-26
板凳  发表于: 2007-04-28   
这个问题可以问问xczfy
honghaier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1421
精华: 9
发帖: 2617
在线时间: 385(时)
注册时间: 2007-03-30
最后登录: 2010-02-08
地板  发表于: 2007-04-28   
引用
引用第0楼小蝌蚪2007-04-28 16:39发表的:
海国实重组的话一定会缩股,粤传媒长白都是2:1缩股,海国实也很可能2:1缩股,新进入者需要考虑这个风险,昨日收盘海国实1.88元,2:1缩股就是3.76元,风险比较大.请投资者注意


短期看海国实重不重组都要涨。你说的重组到来时。股价至少也番翻了~
投资有道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278
精华: 6
发帖: 1277
在线时间: 654(时)
注册时间: 2007-01-17
最后登录: 2016-07-11
4楼  发表于: 2007-04-28   
海国实不可能缩股,现在每股净资产不到1角,二比一缩股也不到2角,缩不缩股有什么意义.要想每股净资产达到1元,那只有10股缩1股,按现在的股价算也达到18元之多,主板的股价也不过如此.有可能吗?现在大股东持股这么多,他能这么缩股吗.最大的可能是资产注入.这也比缩股强得多.
xczfy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262
精华: 64
发帖: 1575
在线时间: 3177(时)
注册时间: 2007-01-11
最后登录: 2016-10-29
5楼  发表于: 2007-04-28   
大凡缩股者,皆为大股东变更之际,作为资产置换的前置条件,由新大股东入驻前提出.以利于新注入资产效益的最大化.列举主板重组个案,不胜枚举.大凡重组必先有股权置换而后才是资产注入.也就是说,只有还未进行股权置换的标的重组公司,才会提出缩股的动议.
海国实显然不属于此类个案.该股大股东早于2001年就完成了股权置换,而且以每股两角多的廉价(共计6600余万元)取得54%控股权,试想:大股东耗费如此大的精力将廉价筹码收归囊中,为的是再行缩股、轻意折戟损翼、拱手交出到手的肥肉吗?更何况背靠的是鲜明主业、规模和实力非凡的大股东!换了你,你会干吗?这是最浅显的常理,不必多找论据。
更符合逻辑的想象是,万和下一步该如何注入优质资产,如何将公司盈利做上去,最终在政策呵护下实现转板,以攫取利益的最大化.这才是万和下一步要做的。
持“缩股”论者,可以休矣!若要坚持,那只能走着瞧了!
czn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3021
精华: 1
发帖: 191
在线时间: 206(时)
注册时间: 2007-04-26
最后登录: 2014-09-08
6楼  发表于: 2007-04-28   
缩股并不影响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即不影响大股东的控股权,只看是否有须要,如果大股东觉得缩股有利于它进一步收集筹码,那它一定会这么做,只要有合适的理由。
描述
快速回复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