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留意一下国内券商的研究报告,发现经常会拿港股作为一个参数说事。近年来,亦有不少投资者淘金港股。的确,总体而言A股比港股的市盈率要高许多,但这并不意味港股赚钱比A股容易。
港股与A股有很多不同之处。首先,在制度安排上两个市场存在很大差异。比方说,港股在供应量上是很充裕的。批股,也就是增发,非常方便和容易。其监管机构只起到一个备案的作用,基本没有审批的意思。其监管理念是买卖双方是理性的,只要你们愿打愿挨,没有欺诈,信息披露充分就OK。所以,港股的股票面值五花八门,1分的、1毛的、25分的,1元的,什么都有。港股中有一个著名的“老千股”威利国际很能说明港股的特点。所谓“老千”就是英文cheating(欺骗)的音译。这家公司连续15年,无论经济好坏,年年亏损,绝对不会盈利,真是服了他了。公司多年来几易其名,从「首创」到「怡南实业」,再到「华汇控股」及「互联控股」……根据港交所网站提供的数据,仅仅从1999年开始到现在,公司就合股了数次,2合1、5合1、50合1、25合1、10合1、5合1。简单算一算,假如你于1999年买入62万5千股,今天则仅仅拥有1股。再查其股价,1999年合股前的价格是5分钱左右,如果你当年以30万港元买入620万股威利国际,那么阁下今天这笔“投资”将变成5角钱,损失达99.99984%!和威利差不多黑的“老千”公司并不在少数。另外一公司汉基控股,从2001年到2007年短短六年,4次股份合并后,2万股变1股,今天的股价“高达”6角钱。由于增发和批股相当的方便,所以港股很难出现高估的时候。大股东在那儿虎视眈眈呢!贵了,好办啊,增发圈钱呗。比方流通股和大股东是1:1的比例,股票炒高了,大股东可以一把配售流通股的十倍,把比例弄成1:9,看你怎么炒!圈一大笔钱,等股价跌了,再回购或私有化。这样的制度下,香港老百姓和一批一批从大陆过去的投资者被反复割韭菜,反复当成提款机。所以非蓝筹股、非指标股、非中资国企股以外的大多数股票,估值都相当低,因为实在是给搞怕了。
除了可以无限量供股外,衍生产品也是多得不计其数。而且都是巨便宜,比方窝轮(权证),都是几分、几厘的价格,几毛的轮子已经算是高价的了。窝轮的发行,更是不限量,你想炒,好啊,大量发行呗,反正发行价都是相对于正股有溢价的,发行商首先就赚了一把,有安全边际。2008年的时候,听说有发行商专门盯住供货量大的轮子,刻意做空其正股,让轮子的价格归零。这2008年一役,内地过去的资金,灰飞烟灭的,不在百亿之下。
除了供股、衍生产品外,可以做空,也可以融资做多,这与国内股市在制度上存在巨大差异,导致了港股的波动非常大,使用杠杆的多头或空头的平仓盘,往往把价格打到非常不理性的位置上去,令刚去香港的投资者每每抓狂不已,沮丧到极点。
所以说港股的风险,不是一般的大,而是凶险。A股的风险,那只是风险而已。以政府的父爱情结看,多年来,除了极少数退市的,大多数垃圾股,只要熬得住,解套一半,亏50%出来的概率是很大的。很多人都有熬到解套之日的经验。再问问在港股上浸淫过几年的,哪个没有过惨痛的教训?所以,光看见H股便宜,没看见制度的因素、投资文化的差异以及博弈的对手,实在是很可怕。面对看上去非常便宜的港股,真的是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