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退市,就是中国证监会推托职责,绑架流通股民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26859
精华: 5
发帖: 98
在线时间: 293(时)
注册时间: 2009-11-12
最后登录: 2010-03-24
楼主  发表于: 2010-02-22   

退市,就是中国证监会推托职责,绑架流通股民

管理提醒: 本帖被 山高路险 设置为精华(2010-02-22)

退市,就是中国证监会推托职责,绑架流通股民,将上市公司质量问题撒手给地方政府!

42家退字公司股票发行年份
序    年份    发行家数    发行公司      发行地区    发行与审批制度
1    1989     4    金田(粤)、华圣(粤)、长兴(辽)、托普(川) 额度分配、两级审批

2    1990    1    银化(川)        额度分配、两级审批

3    1991    3    中浩(深)、石化(深)、花雕(闵)      额度分配、两级审批

4    1992    7    水仙(沪)、国嘉(沪)、一工(辽)、鞍合成(辽)、华信(鄂)、数码(陕)、金荔(湘)                                                                         额度分配、两级审批

5    1993    3    北科(辽)、斯达(吉)、猴王(鄂)    额度分配、两级审批

6    1994    3    南洋(琼)、中侨(深)、中川(川)、    额度分配、两级审批
    
7    1995    2    粤金曼(粤)、大洋(B)        额度分配、两级审批
    
8    1996    12    九州(闵)、五环(吉)、海洋(闵)、宏业(粤)、生态(鄂)、鑫光(粤)、汇集(粤)、比特(沪)、达尔曼(陕)、信联(浙)、哈慈(黑)、龙昌(沪)、        额度分配、两级审批
9    1997    5    环保(辽)、大菲(辽)、龙科(黑)、精密(陕)、佳纸(黑)        总量控制,限报数家,额度分配,证监会审定
10    1998    1    龙涤(黑)        总量控制,限报数家,额度分配,证监会审定
11    1999    1    国瓷(湘)        总量控制,限报数家,额度分配,证监会审定

    合计
    42
    已股改清欠的大庆联谊(1997年发行)未计入内

各地家数    辽6、粤6、黑4、沪4(本地1)、陕3、闵3、鄂3、闵3、深3、吉2、湘2、川2、浙1、琼1
不清欠就勒令退市,保护邪恶,毁灭中小股民利益!

42家公司退字年份及证监会清欠政策
序    年份    家数    公司股票简称    清欠背景的退字
1    2001    3    水仙、中浩、粤金曼    自2001年以来,监管部门就高度关注控股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金的问题,采取强化信息披露要求、责令限期整改等措施,不断加大对控股股东侵占资金行为的治理力度
2    2002    7    金田、银化、九州、一工、海洋、南洋、宏业    2002年在中国证监会与国家经贸委联合进行的上市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检查中,“侵占”问题是重点检查和规范的内容之一。
    2003    4    国嘉、五环、中侨、生态、    2003年8月,中国证监会和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证监发[2003] 56号文,以下简称“56号文”),提出了纠正和防止侵占行为发生的具体监管措施。
    2004    8    鑫光、汇集、北科、鞍合成、石化、斯达、比特、环保、    国务院在《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4]3号,以下简称“国发3号文”)中明确提出,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履行《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及时纠正发起人虚假出资、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侵占上市公司资产行为的要求。
(2004年)7月27日下午,中国证监会、国务院国资委有关负责人就采取有效措施纠正控股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金行为相关问题举行了发布会
5    2005    12    达尔曼、华信、华圣、中川、数码、信联、长兴、哈慈、猴王、大菲、龙科、大洋(B)    005年10月《国务院批转证监会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意见的通知》(国发[2005]34号,以下简称《通知》)下发以来,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委及直属机构做了大量工作,成效显著。但是,由于资金占用的形成具有复杂的历史原因,资金占用的总体形势依然严峻,部分公司的资金占用清理工作面临重大困难。
6    2006    4    花雕、龙涤、精密、龙昌、    国务院八部委联签:“关于进一步做好清理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通知”(2006年11月7日证监发[2006]128号)指出:“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的基石,大量存在的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行为,严重阻碍了上市公司的健康、持续发展,侵犯了上市公司法人财产权的完整性,影响了资本市场诚信建设和健康发展,是导致部分上市公司连续亏损直至退市的主要原因,是严重损害公司和广大中小股东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清理大股东对上市公司资金占用,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有利于维护基本的产权制度,有利于促进资本市场乃至整个社会诚信文化的建设,是当前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首要而紧迫的任务””

7    2007    4    佳纸、托普、国瓷、金荔    
                
    合计    42家公司    不清欠而退市,不公平!



我国的证券发行审核制度

1988-1999年股票发行为解决中央部委所属和地方政府所属企业融资解困服务,实行额度分配、两级审批制。

  1988年以来,我国在证券发行审核方面,是地方法规分别规定证券发行审核办法。

  1992年,中国证监会成立,开始实行全国范围的证券发行规模控制与实质审查制度。

  1996年以前,由国家下达发行规模,并将发行指标分配给地方政府,以及中央企业的主管部门,地方政府或者中央主管部门在自己的管辖区内,或者行业内,对申请上市的企业进行筛选,经过实质审查合格后,报中国证监会批准。

在执行中,地方政府或者中央主管部门尽量将有限的股票发行规模,分配给更多的企业,造成了发行公司规模小,公司质量差的情况。

于是,1996年以后,开始实行”总量控制,集中掌握,限报数家”的办法。就是地方政府或者中央主管部门根据中国证监会事先下达的发行指标,审定申请上市的企业,向中国证监会推荐。

中国证监会对上报的企业的预选资料审核,合格以后,由地方政府或者中央主管部门根据分配的发行指标,下达发行额度。审查不合格的,不能下达发行额度。企业得到发行额度以后,将正式材料上报中国证监会,由中国证监会最后审定是否批准企业发行证券。这是计划经济。

    1999年9月16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条例》与2000年3月17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股票发行核准程序》先后实施,我国股票发行审核制度市场化程度加快。在此基础之上,股票发行价格也采取了市场定价方法,中国证监会不再对股票发行市盈率进行限制。


清空我的评分动态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2条评分记录
梦想 好评度 +5 2010-02-22 精彩内容
0909 威望 +5 2010-02-22 精彩内容!
隐藏评分记录
zina555555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7658
精华: 0
发帖: 219
在线时间: 1118(时)
注册时间: 2007-09-02
最后登录: 2014-02-05
沙发  发表于: 2010-02-22   
  
卧虎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9784
精华: 11
发帖: 485
在线时间: 1163(时)
注册时间: 2007-10-05
最后登录: 2015-12-24
板凳  发表于: 2010-02-23   
不清欠而退市,不公平!
天街小城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16866
精华: 1
发帖: 352
在线时间: 2317(时)
注册时间: 2009-05-27
最后登录: 2019-11-27
地板  发表于: 2010-02-23   
伤天理啊
华山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28
精华: 93
发帖: 10718
在线时间: 5319(时)
注册时间: 2006-11-30
最后登录: 2024-08-13
4楼  发表于: 2010-02-23   
制成表格
可见
1、在明知大股东清占违保情况下,不清而退是侵犯投资者利益,保护违法犯罪。
2、2005年开始股改,不改而退约24家公司,是对投资者剥夺股改权利!
清空我的评分动态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2条评分记录
亓氏山人 威望 +10 2010-06-27 精彩内容
0909 贡献值 +3 2010-04-01 确凿证据
隐藏评分记录
三板问题解决的进度与力度,取决於投资者觉醒度

(注:本人保证在论坛所有发言均是真实意思的表示,但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务必谨慎)
zhaoen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447
精华: 13
发帖: 1563
在线时间: 2635(时)
注册时间: 2007-02-09
最后登录: 2017-09-23
5楼  发表于: 2010-02-24   
传真给尚福林看 让他知道真相
zhaoen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447
精华: 13
发帖: 1563
在线时间: 2635(时)
注册时间: 2007-02-09
最后登录: 2017-09-23
6楼  发表于: 2010-02-24   
传真给尚主席看吧 让他知道真相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7楼  发表于: 2010-02-24   
回 楼主(龚平与郑义) 的帖子
退市功能说白了就是:推卸罪责、保护邪恶、掩埋罪恶!
xiaocaobeihei
ywd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840
精华: 3
发帖: 485
在线时间: 906(时)
注册时间: 2007-03-09
最后登录: 2019-07-26
8楼  发表于: 2010-02-24   
Re:回 楼主(龚平与郑义) 的帖子
[quote]引用第6楼0909于2010-02-24 15:13发表的 回 楼主(龚平与郑义) 的帖子 :
退市功能说白了就是:推卸罪责、保护邪恶、掩埋罪恶!
0909水平高,字字值千金,做成横幅送给上海于会者没人一面。
飞黄腾达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18925
精华: 21
发帖: 994
在线时间: 603(时)
注册时间: 2009-05-16
最后登录: 2012-02-04
9楼  发表于: 2010-02-24   
退市,就是中国证监会推托职责,绑架流通股民
cwc123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6519
精华: 0
发帖: 158
在线时间: 168(时)
注册时间: 2009-04-25
最后登录: 2012-06-27
10楼  发表于: 2010-04-18   
ywd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840
精华: 3
发帖: 485
在线时间: 906(时)
注册时间: 2007-03-09
最后登录: 2019-07-26
11楼  发表于: 2010-06-08   
Re:回 楼主(龚平与郑义) 的帖子
引用
引用第7楼0909于2010-02-24 15:13发表的 回 楼主(龚平与郑义) 的帖子 :
退市功能说白了就是:推卸罪责、保护邪恶、掩埋罪恶!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25845
精华: 1
发帖: 400
在线时间: 3214(时)
注册时间: 2009-10-31
最后登录: 2015-07-08
12楼  发表于: 2010-06-21   
退市功能说白了就是:推卸罪责、保护邪恶、掩埋罪恶!
[ 此帖被久三板想不通在2010-06-21 22:14重新编辑 ]
搞垮上市公司的坏分子不抓、不处理,却把投资人打入地狱三板,你说惨不惨?
海哥哥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479
精华: 1
发帖: 235
在线时间: 5172(时)
注册时间: 2007-02-14
最后登录: 2020-06-14
13楼  发表于: 2010-06-22   
警察抓住失窃者,然后对他进行惩罚!
然后有些围观者说:“惩罚得好啊,就是应该这样打击犯罪!”
海哥哥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479
精华: 1
发帖: 235
在线时间: 5172(时)
注册时间: 2007-02-14
最后登录: 2020-06-14
14楼  发表于: 2010-06-22   
为什么医院有人病了三年还要救?----  因为人性。
救不了与不救,是两回事。
按照某些人的观点类推:医院病人不准病三年,否则直接火化,这样就是减少病人的有效办法。
碧水蓝天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37395
精华: 19
发帖: 1439
在线时间: 258(时)
注册时间: 2010-04-28
最后登录: 2017-03-15
15楼  发表于: 2010-06-22   
是呀,按照某些人的说法治病浪费资源,不如再生一个
退市是重大规则改变,应补偿投资者损失。赌场也不能出老千,赌场也不能在下注后改规矩。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25845
精华: 1
发帖: 400
在线时间: 3214(时)
注册时间: 2009-10-31
最后登录: 2015-07-08
16楼  发表于: 2010-06-24   
引用
引用第14楼海哥哥于2010-06-22 21:58发表的  :
为什么医院有人病了三年还要救?----  因为人性。
救不了与不救,是两回事。
按照某些人的观点类推:医院病人不准病三年,否则直接火化,这样就是减少病人的有效办法。




搞垮上市公司的坏分子不抓、不处理,却把投资人打入地狱三板,你说惨不惨?
股海拾贝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12647
精华: 76
发帖: 2696
在线时间: 3876(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17-11-17
17楼  发表于: 2010-06-24   
请问证监会:
ST,*ST能改变掏空事实吗?
ST,*ST能改变包装上市、捆绑上市的本质吗?
ST,*ST能推卸监管缺失的责任吗?
走啊走,走啊走,依依离别家乡柳。披星戴月饮风露,苦海无边甘承受,人生贵在有追求,哪怕脚下路悠悠。走啊走,走啊走----
股海拾贝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12647
精华: 76
发帖: 2696
在线时间: 3876(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17-11-17
18楼  发表于: 2010-06-24   
ST预警机制严重坑害了广大投资者

  贵为国家券证市场监管部门,对当时沪深股市普遍存在大股东非法侵占、掏空上市公司的违法行为应该了如指掌。作为监管者,本来应该采取积极措施,惩处并制止当时普遍存在大股东非法侵占、掏空上市公司行为的蔓延;同时应该及时地向广大投资者揭示、通报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强制、违规担保和掏空上市公司等违法事实,鼓励中小投资者奋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而解救上市公司于危难之际。可是,监管者没有积极作为,他们没有履行监管职责,反而把监管之剑指向弱者,采取了所谓ST*ST警示方法。 请问,所谓ST*ST警示,是要警示什么?难道不是要警示投资者忍痛割肉吗?难道不是要警示老百姓放弃诉求权利吗?他们这样做,在客观上掩护了掏空上市公司的违法犯罪行为。他们这样做,不是客观上在联手欺负中小投资者是什么?
     大股东倾占上市公司几个亿、十几个亿,甚至几十个亿,如果当时采取股改清欠,退还巨额欠款,完全可以救活这些上市公司。但是监管层不但没有主持正义,反而对被害上市公司执行强制退市。使170万投资者打入地狱!
请问监管层为什么见死不救? 为什么要置上市公司于死地?  请问,他们不是违法掏空者的帮凶是什么?
      而现在,面对退市股民的苦苦诉求,证监会官员又拿出所谓“退市前已经有*ST警示”,以此为由,妄图要让退市股民自己承担风险。  
他们又用ST挡箭牌来压制、对抗退市股 民的诉求。请问这是为什么?
走啊走,走啊走,依依离别家乡柳。披星戴月饮风露,苦海无边甘承受,人生贵在有追求,哪怕脚下路悠悠。走啊走,走啊走----
股海拾贝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12647
精华: 76
发帖: 2696
在线时间: 3876(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17-11-17
19楼  发表于: 2010-06-24   
ST预警机制严重坑害了广大投资者

  贵为国家券证市场监管部门,对当时沪深股市普遍存在大股东非法侵占、掏空上市公司的违法行为应该了如指掌。作为监管者,本来应该采取积极措施,惩处并制止当时普遍存在大股东非法侵占、掏空上市公司行为的蔓延;同时应该及时地向广大投资者揭示、通报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强制、违规担保和掏空上市公司等违法事实,鼓励中小投资者奋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而解救上市公司于危难之际。可是,监管者没有积极作为,他们没有履行监管职责,反而把监管之剑指向弱者,采取了所谓ST*ST警示方法。 请问,所谓ST*ST警示,是要警示什么?难道不是要警示投资者忍痛割肉吗?难道不是要警示老百姓放弃诉求权利吗?他们这样做,在客观上掩护了掏空上市公司的违法犯罪行为。他们这样做,不是客观上在联手欺负中小投资者是什么?
     大股东倾占上市公司几个亿、十几个亿,甚至几十个亿,如果当时采取股改清欠,退还巨额欠款,完全可以救活这些上市公司。但是监管层不但没有主持正义,反而对被害上市公司执行强制退市。使170万投资者打入地狱!
请问监管层为什么见死不救? 为什么要置上市公司于死地?  请问,他们不是违法掏空者的帮凶是什么?
      而现在,面对退市股民的苦苦诉求,证监会官员又拿出所谓“退市前已经有*ST警示”,以此为由,妄图要让退市股民自己承担风险。  
他们又用ST挡箭牌来压制、对抗退市股 民的诉求。请问这是为什么?
走啊走,走啊走,依依离别家乡柳。披星戴月饮风露,苦海无边甘承受,人生贵在有追求,哪怕脚下路悠悠。走啊走,走啊走----
zhaoen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447
精华: 13
发帖: 1563
在线时间: 2635(时)
注册时间: 2007-02-09
最后登录: 2017-09-23
20楼  发表于: 2010-06-24   
传真给尚福林 010-66210167
zhaoen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447
精华: 13
发帖: 1563
在线时间: 2635(时)
注册时间: 2007-02-09
最后登录: 2017-09-23
21楼  发表于: 2010-06-24   
传真给010-66210167
大浪淘砂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2658
精华: 9
发帖: 1064
在线时间: 2747(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15-02-08
22楼  发表于: 2010-06-24   
ST预警机制严重坑害了广大投资者

请问证监会:
ST,*ST能改变掏空事实吗?
ST,*ST能改变包装上市、捆绑上市的本质吗?
ST,*ST能推卸监管缺失的责任吗?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