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上海会谈系列一 “我笔记记了七八页”
碎刀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3690
精华: 9
发帖: 63
在线时间: 8(时)
注册时间: 2007-05-13
最后登录: 2013-01-23
楼主  发表于: 2010-02-28   

上海会谈系列一 “我笔记记了七八页”

管理提醒: 本帖被 山高路险 执行加亮操作(2010-02-28)
如果要寻找本次会谈的亮点(三板代表的表现除外),最暧人心窝的就是“田科员”这句话,“我笔记记了七八页”,本次会谈,“田科员”就说了一句话,并且还是在我强烈要求表态下的情况下说的。短短一句话,胜过千言万语,实干家、人民公仆的形象油然而生,使我倍感温暖。
加油,“田科员”,场外市场建立和发展的丰功伟业在等着您,176万退市股-民都在用期待的眼光看着您。场外市场的建设绕不开老三板市场,您为场外市场运筹帷幄的同时也就是推动老三板股-民得到公正地对待。
以上的言语,建立在会谈中的小事里。
刚开始会谈时,大家入座,会议开始时,居然没人介绍相关人员,我感到奇怪,问了问边上的华山,华山说再等等。会谈进行到1个半小时后,轮到我发言,我首先请钱处长对参会人员介绍下,钱处长介绍了自己,接下来却因没介绍边上的“田科员”冷了场,我心里暗想怎么不敢介绍了,就请曾主任介绍,曾主任脸不红心在跳地介绍神秘人,这是我们信方处的田科员。
第二件事,会谈代表把自己的发言搞给对方,钱处长表示,给三份就行了,一份给中国证监会信方局曾主任,一份给上海证监局钱处长,第三份没说,直接交给“田科员”,“田科员”看后交给贾处长。
[ 此帖被碎刀在2010-02-28 18:08重新编辑 ]
bro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33344
精华: 0
发帖: 97
在线时间: 87(时)
注册时间: 2010-02-25
最后登录: 2011-08-13
沙发  发表于: 2010-02-28   
辛苦了,且看以后的行动。
中国厦门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5521
精华: 1
发帖: 199
在线时间: 2058(时)
注册时间: 2008-12-30
最后登录: 2012-02-24
板凳  发表于: 2010-02-28   
哪句话,看不见
tst135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29179
精华: 0
发帖: 16
在线时间: 73(时)
注册时间: 2009-12-19
最后登录: 2010-05-19
地板  发表于: 2010-02-28   
第三份没说,直接交给“田科员”,“田科员”看后交给贾处长。

呵呵,"田科员"级别比贾处长要高啊
碎刀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3690
精华: 9
发帖: 63
在线时间: 8(时)
注册时间: 2007-05-13
最后登录: 2013-01-23
4楼  发表于: 2010-02-28   
中国证监会部分人员认为,虽然在审批制虚假上市的前提下,但退市前已经ST*ST警示制度了,那么退市或破产的风险就应该投资者自己承担.
这种想法是荒谬的
理由1,审批制虚假上市是退市或破产的直接原因,从法律的责任看,虚假上市的责任人要承担所有投资者的赔偿责任.举个例子,假如某发行人A一只股票10元股价虚假上市,被ST时股价5元,被*ST时2元,最后破产,B投资者10元买入,ST时5元卖出.C投资者5元买入,*ST时2元卖出.D投资者2元买入企业破产.那么,发行人A将要对B,C,D三位投资者都进行赔偿,而不能因为有了ST和*ST警示制度而不再承担C,D的赔偿责任.
2,审批制虚假上市的股票里,交易的人数越多,那么被侵权的人数也越多.采用上例,假如B投资者持有到破产,中间没有卖出,那么被侵权的只有B一个人.假如C投资者没有卖出,那么被侵权的只有B,C二个人.而在上例中,被侵权的就是B,C,D三个人了.
3,根据上面的分析,三板的股票问题越晚解决,那么交易的人数越多,那么被侵权的人就越多.最后只能导致一个结果,维全的人也越多.无论是ST还是*ST警示制度,都改变不了三板企业是因为审批制虚假上市导致企业退市的直接原因,也改变不了在审批制上市的情况下,政府信用为这些企业的上市起了担保的作用的历史事实.
希望证监会领导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三板问题越早解决越好.
不然随着交易人数的增加,就算中国证监会的信方局人员增加十倍,也会被众多的维全人群淹没.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