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给尚主席的一封信
zhaoen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447
精华: 13
发帖: 1563
在线时间: 2635(时)
注册时间: 2007-02-09
最后登录: 2017-09-23
楼主  发表于: 2010-03-02   

给尚主席的一封信

管理提醒: 本帖被 王敏超 执行加亮操作(2010-03-02)
尊敬的尚福林主席:


   我们是90年代响应国家号召投资国有上市企业的投资者,但是时隔十几年,在中国证券市场形势一片大好的时期,我们的股票却已经退市,进入代办股份转让市场交易,无法享受改革与发展带来的丰厚成果。我们当年的满腔乐情,现今已化为极度的愤慨。当年我们相信国家、相信党和政府投资这些国有控股企业,而当时的公司上市实际上是为解困当地已经奄奄一息的不良企业,打着企业并购、资产重组的骗人旗号,把这些亏损企业捆绑在上市公司身上,导致上市公司不堪负担而退市;而大股东持续不断挪用上市公司巨额募集现金,导致其上市公司经营不善,这理应属历史遗留问题。我国证券市场自1990年建立至2000年为止,股票发行一直是完全按计划经济模式执行的行政审批制度。这种审批制的核心是额度控制,而额度又来自于管理层和决策层对各省市或中央部委的分配。在这种制度下,从企业的选择到发行上市的整个过程透明度都不高,致使一些公司发行与上市时有意隐瞒一些重要事项,给市场留下隐患,滋生出了腐败和侵害投资者利益。2005年开始的轰轰烈烈的股权分置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证券市场的老大难问题,激发了上市公司的积极性,加之发行审核机制的巨大变革,从源头上控制了证券发行的弊端,提高了上市公司的质量。这都是您在任内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巨大贡献,维护了中小投资者的权益,我们中小投资者对您的感激都点滴在心头。但是,我们投资的国有上市企业却因历史原因不堪重负,无法满足新的交易规则的规定而被逐出证券市场,这是非常不公平的。在对待这样历史遗留问题上,有部分人认为这部分上市公司在被逐出证券市场的时候已经作出了警示甚至安排,投资者应该对自己的投资行为负责。我们不能理解,绝对不能接受这样的提法,我们认为在一个商品交易的市场上,证券监管机构职责是维护市场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维护证券交易的正当性,当一家公司以欺诈名义申请上市时,证券监管机构理应从源头上把关,而不是让假冒伪劣的商品上市交易的同时,在商品介绍上贴上审慎购买的标签,这是什么样一种谬论啊!!!假冒伪劣商品吃死了人,难道监管机构解释说“我们已经在这商品性质上做了安排了”推脱责任吗?那你们本来就不该卖这样的商品啊!!!
   主席您现在对证券市场已经创造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丰功伟绩,请您再为我们这些曾经为中国证券市场、为中国经济添砖加瓦的老投资者尽点微薄之力吧,新老化断,解决三板退市公司历史遗留问题,解救我们于水火之中,让我们也看到明天的希望。拜托您了!!!

                                     176万退市投资者
清空我的评分动态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1条评分记录
tjnk 威望 +8 2010-03-02 优秀文章
隐藏评分记录
自然规律 离线
级别: 钻石会员

UID: 20356
精华: 48
发帖: 3705
在线时间: 7411(时)
注册时间: 2009-07-31
最后登录: 2025-05-06
沙发  发表于: 2010-03-02   
好文
老狼123 离线
级别: 金牌会员
UID: 14149
精华: 7
发帖: 707
在线时间: 3766(时)
注册时间: 2008-05-09
最后登录: 2011-08-11
板凳  发表于: 2010-03-02   
引用
引用第1楼自然规律于2010-03-02 09:29发表的  :
好文
苏州光明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25783
精华: 0
发帖: 10
在线时间: 883(时)
注册时间: 2009-10-30
最后登录: 2010-10-29
地板  发表于: 2010-03-02   
地方政府要为并购重组做出更大贡献
——专访重庆市市长黄奇帆
张德斌





 对中国股市来说,重组又可以分为对历史遗留企业重组和资源优化配置式的重组,也就是“苦菜花”和“牡丹花”两大模式。对我们来说,更重点的是前面一个问题。

 面对这样的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存留在资本市场的困难公司,你现在让它退市、让股民破产,既不现实也不公平。用重组来解决问题,既是可行的,也是合理的。

 绩差公司重组,停牌时间就要长一点。

 在因为特殊历史背景而形成的大量绩差公司的重组问题上,不能说“政府远离市场”这样的话。

 黄奇帆

 □本报记者 张德斌

 

 近几年来,重庆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重庆5家金融机构、10多家上市公司、一批国有企业成功重组,积累了值得借鉴的丰富经验。重庆是如何做到这些的,在地方政府推动企业重组方面,重庆又是如何认识和行动的。中国证券报记者就此专访了重庆市市长黄奇帆。

 重组是永恒的主题

 中国证券报:您对重组有着深刻的认识,能否将您的认识作一个简要的表述?

 黄奇帆:从经济角度看,世界经济可以重组,区域经济也可以重组,企业的经济状况也可以重组。重组是经济发展中永恒的主题。

 所谓重组,它的目的可以表达为四个方面。一是为解困而重组。宏观上为应对一个区域的危机而进行重组,微观上为帮助一个企业渡过难关而进行重组。二是为取得发展资金而重组。企业发展到一个特定阶段,需要有更多的资金投入。上市融资是企业获取低成本发展资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三是为优化资源配置而重组。在企业重组的过程中,各种市场要素、企业的各种资源都流向了最需要的地方,流向了最能产出经济效益的地方,这就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四是为转变企业制度而重组。企业上市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转制的过程。通过股票上市,家族式企业、国有企业变成公众企业,这就是为转制而重组。

 中国证券报:我国资本市场的并购重组与欧美相比,主要区别在哪里?

 黄奇帆:并购重组对我国证券市场有着特殊的意义。在欧美资本市场,重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进一步发展的资金,是为了优化资源配置。为了不退市而进行的重组很少。在欧美市场,企业不行就退市,到市场外面去重组,重组好了再来上市。而在我国,因为退市制度实施得不够好、不够坚决,另外也是为了维护股市稳定和社会稳定,往往就在市场中对困难企业实施危机拯救式的重组。

 “苦菜花”重组暂为重点

 中国证券报: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中还存在大量的ST公司,它们在我国并购市场中占有相当的份额。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黄奇帆:在我国上市公司里面,困难企业确实比较多。其原因我看有两条。一是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的,一是现实为了稳定而不退市。历史遗留多,又没有退市机制,导致上市公司整体质量受到不利影响。

 对中国股市来说,重组在四大功能发挥作用的时候,又可以分为对历史遗留企业重组和资源优化配置式的重组,也就是“苦菜花”和“牡丹花”两大模式。对我们来说,更重点的是前面一个问题。

 中国证券报:历史遗留问题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您对这个问题怎么认识,应该如何应对?

 黄奇帆:我国证券市场1990年代初起步的时候,国内大多数人不懂股市,企业上市主要靠组织推进。上面给各个省分配上市指标,地方政府拿到上市指标后,谁企业困难了就把指标给谁去融资。所以第一批上市的都是中小企业,资产质量都很差。当时真正的国有大企业、好的企业,地方政府都不舍得让它们上市。可以想见,这样的企业,它一上市很快就进入了新的困难期,一直熬到现在。

 还有一个阶段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那时业界已认识到,上市企业应是优质企业,并不再搞指标配额分配。但还有一个认识问题没解决好:你是优质企业还上市?锦上添花不公平。这就提出了“一拖二”、“一拖一”。优势企业上市的时候捎带一两个困难企业,把困难企业拖进了股市。这些困难企业虽然上市了,但由于机制没转,再加上先天不足,也会重新陷入困境。

 面对这样的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存留在资本市场的困难公司,你现在让它退市、让股民破产,既不现实也不公平。对这样的公司,用重组来解决问题,既是可行的,也是合理的。简单地用市场方式,让它们直接退市,一是量太大,会造成股市不稳定;二是从问题来源分析,这样处理也不公平。所以,用重组的方式,有特定的战略意义。一个省解决十来个,30个省解决三四百个,就可以把市场中最困难的问题解决了。

 用停牌逼绩差公司重组

 中国证券报:上市公司重组中防范内幕交易是一个难题。按您的思路,这样集中处理大量绩差公司的重组问题,怎么保证市场公平?

 黄奇帆:在重组过程中怎么防泄密、防内幕交易,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我的观点是,只有停牌才能防范泄密。我国目前的做法是一般停牌5天,宣布重组的停牌不能超过1个月。其目的是既防内幕交易,又保证投资者的交易权。这个标准,用于优势公司重组是没有问题的,但要套到绩差公司重组上就值得商榷。绩差公司重组往往涉及债权债务、裁员下岗、诉讼纠纷、资产剥离、资产处置等复杂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没有一年两年是搞不清的。

 所以在停复牌问题上一定要区别对待。优势企业重组比较容易,一旦启动,停牌一个月就行了。绩差公司重组,停牌时间就要长一点。我的建议是,一旦启动,直到重组完毕才复牌。可以规定一个标准,比如当上市公司连续两年ST,或者怎么样,就无条件停牌,不重组就不复牌。用停牌逼重组。

 特殊时期政府应推动重组

 中国证券报:在绩差公司重组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应该发挥怎样的积极作用?

 黄奇帆:推动上市公司重组,地方政府责无旁贷。在证监会的政策法规、操作要求的支持下,地方政府对绩差公司重组给予协调支持,是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地方政府推动重组的好处是,人员下岗问题、战略投资者引入问题、债权债务问题、各方利益的协调平衡问题等等,都可以比较公正公平又比较高效地解决。在因为特殊历史背景而形成的大量绩差公司的重组问题上,不能说“政府远离市场”这样的话。让企业在困难的情况下,遇上什么机会就什么机会、自生自灭,这样的想法是不负责任的。重组都有个第三方。发达国家在正常情况下,一般是投资银行做第三方,但在重大危机发生时,政府也会出手直接牵线搭桥,充当重组推手。在我们国家,大量的ST企业或历史遗留问题与国有企业有关,政府或政府的代表——国资委进行重组推动更是理所当然。总之,“政府远离市场”这句话在一般的正常情况下是如此。但在危机时,特殊时期政府适当创造条件,支持重组,以避免多米诺骨牌效应发生,维护经济秩序是完全必要的。

 在重组过程中,实现各方多赢,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任何一个绩差公司重组,都会涉及五种利益——原有的大股东、二级市场上的中小投资者、债权银行、拟进入的第三方战略投资者和当地政府。

 重组过程中,这五方都得退一步,才会实现多赢。从银行方面说,企业重组成功总比破产能多清收一些贷款。所以银行要妥协,减免部分债务。但如果你让银行豁免全部债务,那银行也不干,它宁可把公司逼死。所以银行要背一点坏账,但不能全都让它背。股民也要让一点。企业重组成功、起死回生了,地方政府可以多收税、多就业,所以地方政府在企业重组过程中也要表示些什么,比如税收优惠。几十亿资产交易、过户,地方政府在税收上减一部分、免一部分,对企业意义非同小可。

 重庆5个金融机构、10多个上市公司、一批国有集团的重组,大体上都取得了成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按照资源优化配置和帮助困难企业解困的原则来进行重组,照顾到了各方的利益,政府提供了一定的政策扶持。

 CFP图片 合成/尹建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zhaoen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447
精华: 13
发帖: 1563
在线时间: 2635(时)
注册时间: 2007-02-09
最后登录: 2017-09-23
4楼  发表于: 2010-03-03   
    
zhaoen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447
精华: 13
发帖: 1563
在线时间: 2635(时)
注册时间: 2007-02-09
最后登录: 2017-09-23
5楼  发表于: 2010-03-06   
  
zhusan1983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32178
精华: 0
发帖: 19
在线时间: 44(时)
注册时间: 2010-02-04
最后登录: 2014-03-27
6楼  发表于: 2010-03-08   
王益又被起诉~小川“尚”能饭否?
zhaoen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447
精华: 13
发帖: 1563
在线时间: 2635(时)
注册时间: 2007-02-09
最后登录: 2017-09-23
7楼  发表于: 2010-03-09   
  
tjnk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15571
精华: 45
发帖: 4539
在线时间: 6971(时)
注册时间: 2009-01-08
最后登录: 2017-09-03
8楼  发表于: 2010-03-09   
引用
引用第6楼zhusan1983于2010-03-08 11:07发表的  :
王益又被起诉~小川“尚”能饭否?

不补偿两网人,中国证券市场就不如赌场。
冤假错案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33622
精华: 79
发帖: 5821
在线时间: 4469(时)
注册时间: 2010-03-01
最后登录: 2015-09-08
9楼  发表于: 2010-03-09   
尚主席知道,三板人的苦难,两网人的冤屈。               
空前绝后,蒙冤受难的仅存八只两网冤股板块,是股市里最袖珍的板块!受难十三年以来,收益最多最大的准是那些经常做短线做波段的,但最后等出台平反转板补偿政策时,踏空的也准都是那些技术派的高人!因为他们尝过甜头儿!这就是人性的弱点,凡人都不可避免!你是凡人吗?其实回首若干年以来,两网退市,忽左忽右,高抛低吸,买进卖出做波段的都是高手高人,但在小草论坛,你要总是被大家察觉和发现,你可能就做的不够高尚了!小草论坛就像社会上一样,有饱汉也有饿鬼。其实很好分辨,饱汉底气足,饿鬼饿狠狠!看到谁都想咬一口,像疯狗一样!你是饱汉还是饿鬼?(注:本人保证在论坛所有发言均是真实意思的表示,但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务必谨慎)
                                   (本帖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任何人据此信息买卖风险自负)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