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地方政府要为并购重组做出更大贡献——专访重庆市市长黄奇帆
山高路险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16836
精华: 17
发帖: 2288
在线时间: 10213(时)
注册时间: 2008-05-21
最后登录: 2025-05-06
楼主  发表于: 2010-03-05   

地方政府要为并购重组做出更大贡献——专访重庆市市长黄奇帆

管理提醒: 本帖被 山高路险 执行加亮操作(2010-03-05)
作者张德斌
时间2010-02-24 03:11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http://www.cs.com.cn/pl/02/201002/t20100224_2347255.htm

 


对中国股市来说,重组又可以分为对历史遗留企业重组和资源优化配置式的重组,也就是“苦菜花”和“牡丹花”两大模式。对我们来说,更重点的是前面一个问题。

  面对这样的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存留在资本市场的困难公司,你现在让它退市、让股民破产,既不现实也不公平。用重组来解决问题,既是可行的,也是合理的。

  绩差公司重组,停牌时间就要长一点。

  在因为特殊历史背景而形成的大量绩差公司的重组问题上,不能说“政府远离市场”这样的话。

  ——黄奇帆

  近几年来,重庆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重庆5家金融机构、10多家上市公司、一批国有企业成功重组,积累了值得借鉴的丰富经验。重庆是如何做到这些的,在地方政府推动企业重组方面,重庆又是如何认识和行动的。中国证券报记者就此专访了重庆市市长黄奇帆。

  重组是永恒的主题

  中国证券报:您对重组有着深刻的认识,能否将您的认识作一个简要的表述?

  黄奇帆:从经济角度看,世界经济可以重组,区域经济也可以重组,企业的经济状况也可以重组。重组是经济发展中永恒的主题。

  所谓重组,它的目的可以表达为四个方面。一是为解困而重组。宏观上为应对一个区域的危机而进行重组,微观上为帮助一个企业渡过难关而进行重组。二是为取得发展资金而重组。企业发展到一个特定阶段,需要有更多的资金投入。上市融资是企业获取低成本发展资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三是为优化资源配置而重组。在企业重组的过程中,各种市场要素、企业的各种资源都流向了最需要的地方,流向了最能产出经济效益的地方,这就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四是为转变企业制度而重组。企业上市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转制的过程。通过股票上市,家族式企业、国有企业变成公众企业,这就是为转制而重组。

  中国证券报:我国资本市场的并购重组与欧美相比,主要区别在哪里?

  黄奇帆:并购重组对我国证券市场有着特殊的意义。在欧美资本市场,重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进一步发展的资金,是为了优化资源配置。为了不退市而进行的重组很少。在欧美市场,企业不行就退市,到市场外面去重组,重组好了再来上市。而在我国,因为退市制度实施得不够好、不够坚决,另外也是为了维护股市稳定和社会稳定,往往就在市场中对困难企业实施危机拯救式的重组。



 “苦菜花”重组暂为重点

  中国证券报: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中还存在大量的ST公司,它们在我国并购市场中占有相当的份额。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黄奇帆:在我国上市公司里面,困难企业确实比较多。其原因我看有两条。一是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的,一是现实为了稳定而不退市。历史遗留多,又没有退市机制,导致上市公司整体质量受到不利影响。

  对中国股市来说,重组在四大功能发挥作用的时候,又可以分为对历史遗留企业重组和资源优化配置式的重组,也就是“苦菜花”和“牡丹花”两大模式。对我们来说,更重点的是前面一个问题。

  中国证券报:历史遗留问题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您对这个问题怎么认识,应该如何应对?

  黄奇帆:我国证券市场1990年代初起步的时候,国内大多数人不懂股市,企业上市主要靠组织推进。上面给各个省分配上市指标,地方政府拿到上市指标后,谁企业困难了就把指标给谁去融资。所以第一批上市的都是中小企业,资产质量都很差。当时真正的国有大企业、好的企业,地方政府都不舍得让它们上市。可以想见,这样的企业,它一上市很快就进入了新的困难期,一直熬到现在。

  还有一个阶段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那时业界已认识到,上市企业应是优质企业,并不再搞指标配额分配。但还有一个认识问题没解决好:你是优质企业还上市?锦上添花不公平。这就提出了“一拖二”、“一拖一”。优势企业上市的时候捎带一两个困难企业,把困难企业拖进了股市。这些困难企业虽然上市了,但由于机制没转,再加上先天不足,也会重新陷入困境。

  面对这样的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存留在资本市场的困难公司,你现在让它退市、让股民破产,既不现实也不公平。对这样的公司,用重组来解决问题,既是可行的,也是合理的。简单地用市场方式,让它们直接退市,一是量太大,会造成股市不稳定;二是从问题来源分析,这样处理也不公平。所以,用重组的方式,有特定的战略意义。一个省解决十来个,30个省解决三四百个,就可以把市场中最困难的问题解决了。

用停牌逼绩差公司重组

  中国证券报:上市公司重组中防范内幕交易是一个难题。按您的思路,这样集中处理大量绩差公司的重组问题,怎么保证市场公平?
  黄奇帆:在重组过程中怎么防泄密、防内幕交易,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我的观点是,只有停牌才能防范泄密。我国目前的做法是一般停牌5天,宣布重组的停牌不能超过1个月。其目的是既防内幕交易,又保证投资者的交易权。这个标准,用于优势公司重组是没有问题的,但要套到绩差公司重组上就值得商榷。绩差公司重组往往涉及债权债务、裁员下岗、诉讼纠纷、资产剥离、资产处置等复杂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没有一年两年是搞不清的。
  所以在停复牌问题上一定要区别对待。优势企业重组比较容易,一旦启动,停牌一个月就行了。绩差公司重组,停牌时间就要长一点。我的建议是,一旦启动,直到重组完毕才复牌。可以规定一个标准,比如当上市公司连续两年ST,或者怎么样,就无条件停牌,不重组就不复牌。用停牌逼重组。

特殊时期政府应推动重组

  中国证券报:在绩差公司重组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应该发挥怎样的积极作用?
  黄奇帆:推动上市公司重组,地方政府责无旁贷。在证监会的政策法规、操作要求的支持下,地方政府对绩差公司重组给予协调支持,是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地方政府推动重组的好处是,人员下岗问题、战略投资者引入问题、债权债务问题、各方利益的协调平衡问题等等,都可以比较公正公平又比较高效地解决。在因为特殊历史背景而形成的大量绩差公司的重组问题上,不能说“政府远离市场”这样的话。让企业在困难的情况下,遇上什么机会就什么机会、自生自灭,这样的想法是不负责任的。重组都有个第三方。发达国家在正常情况下,一般是投资银行做第三方,但在重大危机发生时,政府也会出手直接牵线搭桥,充当重组推手。在我们国家,大量的ST企业或历史遗留问题与国有企业有关,政府或政府的代表——国资委进行重组推动更是理所当然。总之,“政府远离市场”这句话在一般的正常情况下是如此。但在危机时,特殊时期政府适当创造条件,支持重组,以避免多米诺骨牌效应发生,维护经济秩序是完全必要的。
  在重组过程中,实现各方多赢,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任何一个绩差公司重组,都会涉及五种利益——原有的大股东、二级市场上的中小投资者、债权银行、拟进入的第三方战略投资者和当地政府。
  重组过程中,这五方都得退一步,才会实现多赢。从银行方面说,企业重组成功总比破产能多清收一些贷款。所以银行要妥协,减免部分债务。但如果你让银行豁免全部债务,那银行也不干,它宁可把公司逼死。所以银行要背一点坏账,但不能全都让它背。股民也要让一点。企业重组成功、起死回生了,地方政府可以多收税、多就业,所以地方政府在企业重组过程中也要表示些什么,比如税收优惠。几十亿资产交易、过户,地方政府在税收上减一部分、免一部分,对企业意义非同小可。
  重庆5个金融机构、10多个上市公司、一批国有集团的重组,大体上都取得了成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按照资源优化配置和帮助困难企业解困的原则来进行重组,照顾到了各方的利益,政府提供了一定的政策扶持。


清空我的评分动态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5条评分记录
霰瓣孤悯 贡献值 +10 2010-03-05 有价值转帖
长期投资 威望 +1 2010-03-05 优秀转贴
tjnk 威望 +1 2010-03-05 应永久顶置
tjnk 威望 +8 2010-03-05 尚福林:请各副主席阅读 ..
tjnk 威望 +1 2010-03-05 胡锦涛:请各省长阅读此文
隐藏评分记录
tjnk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15571
精华: 45
发帖: 4539
在线时间: 6971(时)
注册时间: 2009-01-08
最后登录: 2017-09-03
15楼  发表于: 2010-03-07   
此文应永久顶置,便于证监会官员深入学习此文的内容精髓。
不补偿两网人,中国证券市场就不如赌场。
pxc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1852
精华: 8
发帖: 691
在线时间: 431(时)
注册时间: 2007-04-07
最后登录: 2016-05-27
14楼  发表于: 2010-03-05   
重组是最近外界对黄奇帆报道、评论比较多的内容,把这位新任重庆市长在重庆国资年度工作会上讲的这部分内容刊登出来,有两个考虑:一是,他这次是对重庆国企负责人讲的,侧重在操作层面而不是理论探索,更有现实针对性;二是,他提到了重庆工业边界条件调整的案例,对各地地方政府的同志可能有一定参考价值。(黄奇帆讲话的第一部分《重庆:三大战略抓手落实“314”部署》及第二部分《重庆:五大特点体现国企改革方向》请参照本报3月2日9、10版)

    回顾六年重庆国有经济超常规发展,重组是一个关键词

    第三点。我们现在有上万亿的资产掌握在36个集团老总的手中,企业当然要在日常经营中取胜,但是对各位老总来说,手握上万亿资产,资产的优化配置、资产的重组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要根据战略目标,在资产运作中扩张。

    重庆的国有企业这五六年的超常规发展,除了靠我们大家经营中的小心谨慎、科学合理的布局定位取胜以外,很重要的是我们进行了“八大投”的重组,进行了五个金融企业的重组,进行了十几个垃圾股票的重组,也进行了几十个集团合并整合的重组。

    也就是说我们回顾6年来我们在国企改革国资经验方面的实践和探索,重组是我们这段历史的一个关键词。

    那么什么情况下要重组呢?一个经理不能坐在那里整天想重组,为重组而重组,这是不行的,重组总得有个目的。

    一般在五种情况下,要启动重组的思维

    一般在五种情况下,要启动重组的思维。

    第一个,你想超常规发展要有重组思维。

    第二个,你想解决历史遗留的问题,要有创新的重组思维。

    第三个,要解决普遍存在的问题,要有独特的重组思维——因为既然是一个普遍问题,大家都想解决,大家又都没有想出办法来解决,说明常规的办法解决不了,应该创新重组。  

    第四,遇上灾难,常规的办法一般不大有用,这个时候也需要重组思维。在金融危机中用重组来摆脱危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用重组来抓住机遇。总之在危机当中,不管是宏观的经济危机,还是微观的企业危机,还是中观的行业危机,摆脱危机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重组。

    第五,遇上了一个新时代、新阶段,怎么与时俱进?比如说背景情况有大的变化的时候,不管是国家的政策变了,还是市场的条件变了,不能用常规的办法以不变应万变,你可能要有重组创新的思维。

    许多困难问题,是可以用创新、改革、重组的思维来化解的

    重组是资源的优化配置,重组的目的就是1+1大于2。毛主席说过一段很有哲理的话:任何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运动,当你把边界条件调整了,那么运动的状态和趋势就会发生变化。在这个意义上讲,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这样在运动。

    重组就是改变运动的边界条件,改变事物的外部条件。前两天,北大一年一度的新年论坛,他们叫我去,我因为很忙,本来不想去,后来想,到北大去帮重庆宣传宣传,也不错,所以就去了,去了我就讲了“世界是可以重组的”,就讲这个道理。

    对于企业家来说,创新与重组,往往是一回事。你在超常规发展的时候要用改革创新思维,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时候要用改革创新思维,解决普遍存在问题的时候要改革创新思维,摆脱困境要用改革创新思维,新时代与时俱进也要用改革创新思维。这样的话如果对区县长说,不一定合适——但是跟在座的企业家说,重组与改革往往是一回事。

    因为金融界搞重组是由投资银行来操办的,所以我原来跟人家开玩笑说我就是重庆市人民政府投资银行的行长,遇上什么事,常常用重组的办法去化解。

    我讲这一段就是为了让大家理解,许多困难问题,是可以用创新、改革、重组的思维来化解的。

    你也不能整天都想创新重组。正常的人,70%、80%的时间是正常思维,按国家的法制、各种各样的游戏规则生活工作。但遇上了刚才说的五种情况你就要跳出一些框框,与时俱进地去用创新重组的思维想问题,这是我们企业家应该有的一种思考能力,这是一个概念。

    重组思路之一,改变边界条件。

    案例:重庆工业投资,从2002年的100多亿上升到2009年的1600亿

    第二个概念,遇上了重组,应该动脑筋,怎么动呢?实际上有五种方法:

    一种是改变边界条件,用哲学的语言说,边界条件调整了,事物运动的方式和趋势就改变了。

    重庆的工业企业2002年以前很糟糕,银行不肯借钱,投资能力极差。2002年上海的工业投资1300亿,重庆的工业投资只有区区160亿,差得很远。什么原因呢?重庆工商企业的边界条件一塌糊涂:其一,33%的所得税,没有特区、开发区的优惠;其二,坏账、不良资产率达到30%,所有银行都黄牌警告,借不到钱;其三,工业园区几乎是“白板”,沿海地区几千个工业园区,重庆除了高新区、经开区,40个区县没有工业园区。

    所以,贺书记在2002年离开重庆之前,专门交代我说沿海发展的经验之一是有工业园区。重庆工业,区县没有园区,招商引资也招不到,招来的企业要来投资了,一看工业园区也没有,还要叫人家去征地,去七通一平,搞污水治理,哪个企业肯这么干活?来了之后也走了,这也是一个问题。

    其四,工业的要件,煤电油运就那么一点点家底。电力只有300万千瓦装机,根本满足不了大工业的电力需求。电不够用,天然气不够用,煤炭呢?全国煤炭倒不少,但是重庆企业都不肯买外来的煤,因为本地的煤便宜。还有就是一个项目储备库都没有,投资往哪里投?

    2003年以来,五大措施改变重庆工业边界条件

    2003年以后我们着手改变工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五个措施一起来。第一,渝富帮助工商企业跟工农中建交打包消除了250亿的坏账,把工商企业的不良资产从30%降到了百分之几,银行就愿意融资了。第二,全部工业企业的税收从33%下降到15%,这是我们2003年操作的。当年工业企业的利润增长了70%,为什么?33%的所得税,谁都藏头卡尾,利润不“搬”出来;现在只交15%,大家都认为,15%还是应该交的,就不再藏了,所以当年利润就“跳”出来了。利润一“跳”出来,信用就好,融资能力就更强。

    第三,煤电油运,电力启动了1000万千瓦的装机——本来只有300万,2004策划到2008年全部建成,电力装机从300多万变成1200多万。

    第四,项目储备,项目储备从2003年开始几百亿,2004年就到1000多亿,2005年到6000亿,现在我们有10000亿的项目储备——大项目会有配套,一个上游项目会拉出一个中下游产业链,一个链一个链地拉,一拉就上千亿,七八个链就有五六千亿的销售值——项目库出来了。

    有了项目储备库,区县一样去拍胸脯招商,他可以以宏观去吸引外资内资。

    另外就是开发区。2003年我跟(吴)家农(原重庆市副市长)一起, 4个月时间搞了三十几个开发区,全部的征地动迁、规划手续,通通批好。2003年7月1日国务院下发通知全国各地不能搞新的工业开发区,然后来检查重庆的几十个开发区,都是合理合法的。这一批批了两百平方公里,一公里如果有个30亿、40亿销售值就能为重庆增加六七千亿的工业产出——工业发展有了载体。

    把边界条件重组了,千千万万的企业自会有英雄好汉跳出来

    为什么讲这一段?就是说面对工业范围的重组,你如果想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地帮忙,以你市长的能耐,可能能帮10个,但是还有成千上万的企业怎么办?所以,我很少跑到一个工厂去跟厂长经理谈事情——把边界条件重组了,千千万万的企业自会有英雄好汉跳出来。

    因为边界条件好了,我们的工业投资从2002年的100多亿上升到去年的1600亿,2010年,工业投资计划是2000亿。

    从这个意义而言,我们的确发展了。这个例子说明把边界条件调整好,就会推动整体的发展。

    重组思路之二:资源优化配置

    第二个,资源优化配置也是一种重组的方法。我们的企业上市,垃圾股重组,各种大集团、小集团合并强强联合,或者优势企业结合弱势企业的合并,这里面很重要的不是为合并而合并,而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1+1大于2。资源优化重组,很重要的是要利益均沾,参与配置资源的各个方面都得到好处,形成多赢局面。这是第二个方面。

    重组思路之三:调整既得利益格局

    第三个,就是蛋糕重新分割,既得利益、格局进行调整。这往往是市长、区长、集团老总遇上某种特定情况,解决某个问题时使用的办法。这种重组不是把新的资源跟老的资源优化配置,而是把原有的资源重新调整分配比例,使得资源重新整合,化解一定的矛盾,解决一定的问题。

    重组思路之四、之五:内部体制机制改革及管理方法的调整

    第四个就是内部的体制机制改革,这个时候往往会把班子进行调整,会把部门结构进行调整,把公司的管理线条、方法进行调整。

    第五个就是对管理政策、管理方法进行调整。

    重组要点之一:重组不是群众运动

    这五种情况都涉及到社会改革创新,涉及到企业的重组。在重组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明白,重组是领导人的事情,不是群众运动,重组一定是有一定权力、一定资源、一定资金、一定实力的领导人之间互相默契的行动。你的企业去收购另一个企业,一定是你这个企业的领导跟那个企业的领导讨论磋商过。资源要优化配置一定是有权力的人做的决策,这是第一点。

    重组要点之二:知机

    第二点,重组的过程中是要讲时机、讲机遇的。这个时点重组,成功,而且成本低;那个时点重组,也能做成,但成本可能提高一倍;再换一个时点重组,同样的方案,结果没准还失败了。所以要及时行动,果断处置。

    重组要点之三:多赢

    第三点,重组一定要讲究多赢,重组的各方应该是多赢的。我们原来说过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上市公司的重组,一定涉及四个方面:第一,原来的大股东把企业搞得一塌糊涂;第二,新的战略投资者、新的大股东,也就是战略重组方;第三,散户股民;第四,债权人,重组垃圾股一定有坏账的,这和债权人有关。这四个方面要利益互补,四方共赢,不能把全部坏账叫战略投资者背,这样人家就不带你重组了;也不能叫银行通吃坏账,那银行不干,也做不成;也不能欺负股民;当然也不能让原来的大股东一点好处也没有就把他赶走了。这里面有间接性的各个方面积极性的调动,所以应该以多赢为行事原则。

    重组要点之四:在阳光下运作

    再有一条,重组必须是在阳光下进行,合乎法律,合乎市场规则,合乎公共社会利益,否则变成几个有权力的人搞阴谋诡计,然后赚了一把钱把社会给坑了,利己害人不行。

    重组要点之五:量力而行,适可而止

    还有一条,重组要有实力,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你有十块钱的能力,拿出三块钱去重组,这可以;你有十块钱的能力去重组一件事,结果花了一百块钱,最后一个危机没解决,自己都陷进去了;有时候重组的出发点可能是好的,结果一个公司的危机变成了一个城市的危机。这个时候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应该冷静再冷静,审时度势。

    我今天有意讲这一段,我们在座的企业集团的董事长、总经理,你们管了一万多亿的资产,要懂得重组的目的、重组的方法、重组的原则或者前提,各五条,总共十五条,你们如果把它融会贯通,就能实现你们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创造新的业绩。
读懂万和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7255
精华: 6
发帖: 2688
在线时间: 5732(时)
注册时间: 2007-08-11
最后登录: 2020-04-07
13楼  发表于: 2010-03-05   
看中他在上海经历!!!!
读懂万和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7255
精华: 6
发帖: 2688
在线时间: 5732(时)
注册时间: 2007-08-11
最后登录: 2020-04-07
12楼  发表于: 2010-03-05   
想当年我买000950农化就是从着他去的,1块7买4元卖!!!
老狼123 离线
级别: 金牌会员
UID: 14149
精华: 7
发帖: 707
在线时间: 3766(时)
注册时间: 2008-05-09
最后登录: 2011-08-11
11楼  发表于: 2010-03-05   
引用
引用第4楼霰瓣孤悯于2010-03-05 13:32发表的  :
退市股重灾区的地方官都应该学学人家黄市长是如何看问题的!
哎,可惜呀,老三板里没有重庆股!
青布烂衫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12724
精华: 0
发帖: 390
在线时间: 1122(时)
注册时间: 2007-12-03
最后登录: 2014-08-28
10楼  发表于: 2010-03-05   
这才是“公仆”形象,我们的社会因为有这样的“公仆”而和谐,我们党和政府才会更得人心。
长期投资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149
精华: 12
发帖: 3974
在线时间: 7489(时)
注册时间: 2006-12-18
最后登录: 2011-09-27
9楼  发表于: 2010-03-05   
人民的好市长,股民的知心人。     
ls2125311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33345
精华: 0
发帖: 2565
在线时间: 951(时)
注册时间: 2010-02-25
最后登录: 2016-08-31
8楼  发表于: 2010-03-05   
这样通情达理的好官太少了。
长期投资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149
精华: 12
发帖: 3974
在线时间: 7489(时)
注册时间: 2006-12-18
最后登录: 2011-09-27
7楼  发表于: 2010-03-05   
黄市长说出了三板176万苦难股民的心里话,他是人民的好官。
长期投资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149
精华: 12
发帖: 3974
在线时间: 7489(时)
注册时间: 2006-12-18
最后登录: 2011-09-27
6楼  发表于: 2010-03-05   
  黄市长真是人民的好市长,各省长如果能够学习黄市的思维,三板的问题很快就会解决。我们应该向黄市长反映三板的问题,退市公司都要改为注册到重庆去,特别是四川省,原来就是一个省的,更应该向重庆千靠拢。黄市长说出了三板176万苦难股民的心里话,我们向他致敬,他是人民的好官,老百姓就需要他这样的好官,而不是象证监会里的某些人那样,对股民的苦难不管不解决。


                  
冤假错案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33622
精华: 79
发帖: 5821
在线时间: 4469(时)
注册时间: 2010-03-01
最后登录: 2015-09-08
5楼  发表于: 2010-03-05   
从两网股先打开突破口,然后再。。。。。。
空前绝后,蒙冤受难的仅存八只两网冤股板块,是股市里最袖珍的板块!受难十三年以来,收益最多最大的准是那些经常做短线做波段的,但最后等出台平反转板补偿政策时,踏空的也准都是那些技术派的高人!因为他们尝过甜头儿!这就是人性的弱点,凡人都不可避免!你是凡人吗?其实回首若干年以来,两网退市,忽左忽右,高抛低吸,买进卖出做波段的都是高手高人,但在小草论坛,你要总是被大家察觉和发现,你可能就做的不够高尚了!小草论坛就像社会上一样,有饱汉也有饿鬼。其实很好分辨,饱汉底气足,饿鬼饿狠狠!看到谁都想咬一口,像疯狗一样!你是饱汉还是饿鬼?(注:本人保证在论坛所有发言均是真实意思的表示,但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务必谨慎)
                                   (本帖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任何人据此信息买卖风险自负)
霰瓣孤悯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313
精华: 43
发帖: 4057
在线时间: 7111(时)
注册时间: 2007-01-21
最后登录: 2019-06-28
4楼  发表于: 2010-03-05   
退市股重灾区的地方官都应该学学人家黄市长是如何看问题的!
哎,可惜呀,老三板里没有重庆股!
德创智信
zhaozuchun 离线
级别: 钻石会员
UID: 10375
精华: 5
发帖: 9200
在线时间: 3002(时)
注册时间: 2007-10-18
最后登录: 2020-10-15
地板  发表于: 2010-03-05   
面对这样的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存留在资本市场的困难公司,你现在让它退市、让股民破产,既不现实也不公平。对这样的公司,用重组来解决问题,既是可行的,也是合理的。简单地用市场方式,让它们直接退市,一是量太大,会造成股市不稳定;二是从问题来源分析,这样处理也不公平。所以,用重组的方式,有特定的战略意义。一个省解决十来个,30个省解决三四百个,就可以把市场中最困难的问题解决了。
雨中行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27229
精华: 0
发帖: 49
在线时间: 294(时)
注册时间: 2009-11-16
最后登录: 2012-02-27
板凳  发表于: 2010-03-05   
苦海余生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12620
精华: 1
发帖: 151
在线时间: 990(时)
注册时间: 2007-11-27
最后登录: 2010-07-19
沙发  发表于: 2010-03-05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