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重组的十五条“军规”
时间: 2010-03-05 09:55:23 来源: 人民网 发表评论>>
关键词: 重组 军规 边界条件 白板 314
内容摘要: (黄奇帆讲话的第一部分《重庆:三大战略抓手落实“314”部署》及第二部分《重庆:五大特点体现国企改革方向》请参照本报3月2日9、10版)我讲这一段就是为了让大家理解,许多困难问题,是可以用创新、改革、重组的思维来化解的。
把边界条件重组了,千千万万的企业自会有英雄好汉跳出来
为什么讲这一段?就是说面对工业范围的重组,你如果想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地帮忙,以你市长的能耐,可能能帮10个,但是还有成千上万的企业怎么办?所以,我很少跑到一个工厂去跟厂长经理谈事情――把边界条件重组了,千千万万的企业自会有英雄好汉跳出来。
因为边界条件好了,我们的工业投资从2002年的100多亿上升到去年的1600亿,2010年,工业投资计划是2000亿。
从这个意义而言,我们的确发展了。这个例子说明把边界条件调整好,就会推动整体的发展。
重组思路之二:资源优化配置
第二个,资源优化配置也是一种重组的方法。我们的企业上市,垃圾股重组,各种大集团、小集团合并强强联合,或者优势企业结合弱势企业的合并,这里面很重要的不是为合并而合并,而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1+1大于2。资源优化重组,很重要的是要利益均沾,参与配置资源的各个方面都得到好处,形成多赢局面。这是第二个方面。
重组思路之三:调整既得利益格局
第三个,就是蛋糕重新分割,既得利益、格局进行调整。这往往是市长、区长、集团老总遇上某种特定情况,解决某个问题时使用的办法。这种重组不是把新的资源跟老的资源优化配置,而是把原有的资源重新调整分配比例,使得资源重新整合,化解一定的矛盾,解决一定的问题。
重组思路之四、之五:内部体制机制改革及管理方法的调整
第四个就是内部的体制机制改革,这个时候往往会把班子进行调整,会把部门结构进行调整,把公司的管理线条、方法进行调整。
第五个就是对管理政策、管理方法进行调整。
重组要点之一:重组不是群众运动
这五种情况都涉及到社会改革创新,涉及到企业的重组。在重组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明白,重组是领导人的事情,不是群众运动,重组一定是有一定权力、一定资源、一定资金、一定实力的领导人之间互相默契的行动。你的企业去收购另一个企业,一定是你这个企业的领导跟那个企业的领导讨论磋商过。资源要优化配置一定是有权力的人做的决策,这是第一点。
重组要点之二:知机
第二点,重组的过程中是要讲时机、讲机遇的。这个时点重组,成功,而且成本低;那个时点重组,也能做成,但成本可能提高一倍;再换一个时点重组,同样的方案,结果没准还失败了。所以要及时行动,果断处置。
重组要点之三:多赢
第三点,重组一定要讲究多赢,重组的各方应该是多赢的。我们原来说过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上市公司的重组,一定涉及四个方面:第一,原来的大股东把企业搞得一塌糊涂;第二,新的战略投资者、新的大股东,也就是战略重组方;第三,散户股 ~民;第四,债权人,重组垃圾股一定有坏账的,这和债权人有关。这四个方面要利益互补,四方共赢,不能把全部坏账叫战略投资者背,这样人家就不带你重组了;也不能叫银行通吃坏账,那银行不干,也做不成;也不能欺负股 ~民;当然也不能让原来的大股东一点好处也没有就把他赶走了。这里面有间接性的各个方面积极性的调动,所以应该以多赢为行事原则。
重组要点之四:在阳光下运作
再有一条,重组必须是在阳光下进行,合乎法律,合乎市场规则,合乎公共社会利益,否则变成几个有权力的人搞阴谋诡计,然后赚了一把钱把社会给坑了,利己害人不行。
重组要点之五:量力而行,适可而止
还有一条,重组要有实力,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你有十块钱的能力,拿出三块钱去重组,这可以;你有十块钱的能力去重组一件事,结果花了一百块钱,最后一个危机没解决,自己都陷进去了;有时候重组的出发点可能是好的,结果一个公司的危机变成了一个城市的危机。这个时候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应该冷静再冷静,审时度势。
我今天有意讲这一段,我们在座的企业集团的董事长、总经理,你们管了一万多亿的资产,要懂得重组的目的、重组的方法、重组的原则或者前提,各五条,总共十五条,你们如果把它融会贯通,就能实现你们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创造新的业绩。